1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和他的王道
春秋末期,隨著****集權的逐步確立,廣大被剝削階級發出了不堪重負的呻吟。尤其是奴隸,農民等勞動人民,重重的政治枷鎖套在他們身上,戰爭,壓抑,管制,使得處於社會底層的勞動人們無法喘息,這引發了廣大仁人志士的深切憐憫。究竟人民與君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關係,人民與君主在國家中起著什麼樣的作用,孟子繼承了儒家思想,用他的王道學說回答了這一系列的問題,他的這一學說,把孔子的仁政思想推上了一個新臺階。
“禮崩樂壞”的尷尬
孔門**3000,可謂桃李天下,孔子死後,儒家逐漸蔚為大觀,孟子無疑是繼孔子之後的又一位儒學大師,被後人尊為“亞聖”
像那個時代的許多知識分子一樣,孟子“道既通”滿懷希望的踏上游宦之路。 輾轉於齊、宋、魯、騰、魏。從孟子的生平及其交遊看,他很早就成為了一個名士,長期周遊於列國,在列強最高統治集團外面轉悠,宣傳他的仁政思想,他這種宣傳也僅僅是止於“轉悠”。
這個時候,各個諸侯正忙於群雄逐鹿,**有心情聽他的所謂“仁政”這些話頂多是說說而已,實際上並不頂用。
孟子繼承並且發揚了孔子的社會批判思想,他對歷史的看法是:“一治一亂”聖王在世,天下太平,暴君在位,天下大亂。“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民無所安息”發展到今天“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
”目前正處於一個空前的衰亂時期,孟子為之痛惜不已。
除此之外,孟子還對當時連綿不絕的戰爭進行了強烈的抨擊:“今夫天下之人牧,為嘗不嗜殺人者。”統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不惜: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這樣的亂世,他也不恤憤怒的吶喊:“善戰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
與孔子一樣,孟子也以天下為己任,把改造社會視為自己的責任所在,他對未來充滿著信心,既然歷史的發展是“一治一亂”亂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有聖人出現,天下自然會太平下來。 他在對現實的批判中,卻也容入了自己的希望。
“王道”學說及其實現
孔子思想體系中的兩大內容是仁與禮孟子更多的繼承了孔子學說中“仁”的學說。
那麼何謂“仁”?孟子指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仁與人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他們互為表裡,而二者合起來就是“道”。“仁”的思想是孟子思想體系的靈魂,他從各個方面反覆對仁進行闡釋與完善。
孟子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是與生俱來的,稱之為“四端”。它們是“仁、義、禮、智”四德的基礎,這就是孟子的“性善論”。
其作為孟子社會理想的支撐點,在兩個方面同時顯示意義。
人人都有“惻隱之心”,作為統治者,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於掌上”是件輕鬆易舉的事,“行仁政而王,莫之以御”提醒統治者要施行“仁政”。為政必須依仁而行,不仁只能自取滅亡。仁政是孟子政治學說和他的社會理想的最基本內容,而性善論則做為其內在的依據做著最好的闡釋。
通俗一點的說,在孟子看來,正是由於人性的善良——尤其是那些統治者本身善良,仁政才有實現的可能。
仁政的理想最終指向了“王道”,這是孟子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孟子在其著述中精闢地闡述:“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 不入 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減輕人民負擔,遵循自然規律,人們豐衣足食,雖死無憾,這就是“王道”。它是一個很大的範疇,大體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最清明的社會政治;二是比較完善的倫理道德。
前者是其主要部分,孟子曾反覆地進行論述。
齊宣王曾向孟子請教“王政”。孟子的答案是:“……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徵,擇樑無禁,罪人不 老而無妻為鰥,老而無夫為寡,老而無子為獨,幼而無父為孤。
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所謂的王政,除了輕徭薄役,減少刑罰之外,還把對鰥寡孤獨,窮民無告者的深切憐憫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仁政”首先得把這些考慮進去。
孟子情形地認識到若要使一個國家的百姓有“恆心”則國家必須有“恆產”否則則四民不安。“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人們首先能活下來,然後才能言及仁義,這與“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竟然有某些互通之處。
因此孟子特別提醒國君們要注意本國的經濟生產:“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豸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其天,勿奪其田,數家之口可以無飢矣”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八口之家,耕織並重,不奪農時,減輕剝削,老有所養,幼有所教,這就是孟子理想中的王道樂土。
仁政是王道學說的中心思想與先決條件,孟子不斷地從各個角度,不同層面上進行**。
孟子發揮了孔子的孝道思想,也把孝作為“仁政”的根本。“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他指出:“事孰為大?
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
守身,守之本也”守身與孝順父母是根本,一切都應該由此入手。
孔子的仁愛主張在孟子這裡得到了全面的發揚光大,從而進入了“王道”的階段。與孔子的仁愛比較,基本精神雖然一致,內容卻更加豐富全面。孟子的許多設想要比孔子細緻精確很多,在王道境界中,俊傑在位,賞罰分明,賦稅徭役適度,人民豐衣足食,於是對國家也就出於內心的擁護:
“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為了這一理想的實現,孟子勸導人民依禮而行,請求統治者愛民親民,扶植小農經濟,減輕農民負擔,這就是王道學說的基本內容。
2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梁惠王的巨集圖,孟子告訴他,只要有百里的小小領土,如果做得好的話,也一樣可以成為國際上的領導國家,可以達到以王道統治天下的目的。他繼續告訴梁惠王治國之道,要用王道仁政的精神,不要用存心去統治別人的霸道思想。所以,他要梁惠王第一步實施仁政,其次要注重教化。
怎樣施仁政?孟子對梁惠王列舉了幾點施仁政的作法。當然,這只是仁政的作法,不是仁政的最高目的。
孟子列舉仁政的要點,第一是省刑罰。刑與罰是法治上的兩種精神,有所不同,但卻是相輔相成的兩個重點。孟子這裡告訴梁惠王,對於刑罰的施為,應該以省略為上,不可太苛重。
法治並不是和王道完全相反的,法治也是王道治國的治術之一,不過在王道的精神之下,法治要簡明,不可繁重嚴苛。王道是要以仁義為本的。
後世儒者有的只講仁義,主張不要刑罰,有的法家主張治國不能用仁義,都是失之於偏。所以唐代的學者趙蕤,在他所著的《長短經·政體》篇中,對於嚴刑罰,曾引孔子的話,作了這樣的評議:孔子曰:
上失其道,而殺其下,非禮也。故三軍大敗,不可斬。獄犴不治,不可刑。
何也?上教之不行,罪不在人故也。夫慢令謹誅,賊也。
征斂無時,暴也。
不誠責成,虐也。政無此三者,然後刑即可也。陳道德以先服之,猶不可;則尚賢以勸之,又不可;則廢不能以憚之,而猶有邪人不從化者,然後待之以刑矣。
袁子曰:夫仁義禮智者,法之本也;法令刑罰者,治之末也;無本者不立,無末者不成。
何剛?夫禮教之法,先之以仁義,示之以禮讓,使之遷善,日用而不知。儒者見其如此,因謂治國不須刑法。
不知刑法承於下,而後仁義興於上也。法令者,賞善禁淫,居理之要。商、韓見其如此,因日治國不待仁義為體,故法令行於下也。
故有刑法而無仁義,則人怨,怨則怒也;有仁義而無刑法,則人慢,慢則奸起也。本之以仁,成之以法,使兩道而無偏重,則治之至也。故仲長子曰:
或秦用商君之法,張彌天之網,然陳涉大呼於沛澤之中,天下響應。人不為用者,怨毒結於天下也。
桓範曰:桀紂之用刑也,或脯醢人肌肉,或刳割人心腹,至乃叛逆眾多,卒用傾危者,此不用仁義為本者也。故曰:
仁者法之恕,義者法之斷也。是知仁義者乃刑之本。故孫子曰:
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此之謂二。”
趙蕤所引用孔子及各家的話,對於王道政治中,刑罰與仁義道德的關係,相輔相成的功能,體用本末的作用,實在可以視為孟子這裡“省刑罰”三個字的闡揚。
也是王道精神並不排斥刑罰,以仁義為本,以刑罰為用,而輔仁義教化之不足的最好說明。由此我們也可以瞭解孟子動輒稱仁義。但是對梁惠王說仁政,只說“時刑罰,而不說“去”刑罰的原因。
所謂“治國不須刑罰”,那只是秦漢以後腐儒們的遷闊之見。
孟子指出仁政的第二個措施,是“薄稅斂”,減輕國家的經常稅賦,減輕公府的公費、規費和臨時的稽徵。像秦始皇造阿房宮、宋徽宗之造艮嶽,徵用民財,就是斂,徵用民力,就奪時。老百姓這一些額外的負擔和經常的稅賦,都要減輕,否則的話,征斂太多太重,則等於殺雞取卵。
弄到民窮財盡,路有餓莩,則無從征斂。
能夠薄稅斂,則藏富於民,國家自然富足,國庫自然充裕。現代的名詞,所謂“培養稅源”,也就是薄稅斂的道理。
仁政的第三個重要措施,孟子提出“深耕易耨”四個字。這是農業技術上的兩件事。“深耕”就是將泥土耕得更深一些。如此使植物吸收更多養分,成長得更好。
“易耨”,耨就是江南一帶所謂的耘田,又叫作芟草。秧苗插下去以後,過一段時間——大多在穀雨之後,要把秧苗四周長的雜草除去,以免消耗浪費了土地中的養分,使秧苗長得更好。在臺灣,我們常在季春時節,看到農民跪在水田裡,兩手在地上劃圈圈一樣,把秧苗四周的雜草壓到土裡,不但卻除了雜草之害,這些雜草又可腐化成有益的肥料,這就是耨。
而所謂“易耨”,應該包涵了輪作的意思。同一塊土地每年種同樣的莊稼,會長得不好;如果輪換一下,今年種稻,明年種菜,那麼兩種植物都會長得比較好,這是古人早有的常識。農業方面是有許多技術的,這裡因為古代文學的精簡,只用四個字來代表農技。
所謂“不奪農時”,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要教老百姓把握時空、勤於耕種,改良農業技術來增加生產。
綜合以上三點,王道政治的重點,第一是法治,第二是財政,第三是經建。孟子說在法治上做到了省刑罰,財政上做到了薄稅斂,農業建設上做到了增加生產,便可使社會安定、豐衣足食,然後進一步再提高教育水準。
在少年人、青年人空閒的時候——正如《論語》中孔子說的“使民以時”——在最適當的時間,也就是前面所說“不奪時”,不在農忙時耽誤耕作的空閒時間,教化少壯青年,具有孝、悌、忠、信的修養與行為。在個人的品德上,對父母尊長,能夠善盡孝道;對兄弟姊妹,同輩朋友,能發揮友愛的精神;對人對事,能殫智竭慮,做得最適當,能夠言而有信,不虛偽詐欺。人人如能如此知恥,自立自強,在家的時候,這樣孝友父兄,到了社會上,能以這種品德待人處世,那麼就形成了孝、涕、忠、信的大家庭。
各個家庭如此,便成了孝、涕、忠、信的社會。擴而充之,就是孝、悌、忠、信的國家。
到了這個時候,不必拿兵器去作戰殺人,在文化戰、政治戰上,就已經打了一個大勝仗。如果必要打仗時,你縱然教老百姓拿了木棍,去撻伐秦國、楚國這些具備堅甲利兵的國家,他們也會勇敢地湧上前去。
孟子告訴了梁惠王施仁政的作法之後,又返過來,從另一面分析當時鄰國敵國的國情,告訴梁惠王說:“現在他們這些國家,都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亂用民力。
不問農忙不農忙,說打仗就隨時徵調老百姓去打仗,使老百姓不能耕田生產,無法過農業社會的安定生活,弄得人人家園破產,上不能奉養他們的父母,致使他們的父母也凍死餓死。強迫出征,和兄弟妻子就因此而離散。像這樣,等於把自己的百姓扔到水裡淹死,推進深坑泥淖活活埋了。
”這種徵役之苦,後世在唐代杜甫的《兵車行》和《石壕吏》等詩中,有詳細的刻畫,這是大家都能熟誦的。在明末,一名進士楊士聰的凶年四吟中,也有深刻的寫照,其中兩首寫道:名將重威信,過師從枕蓆;平日少撫練,臨戎增嘆噴;賊焰既已熾,調發雜主客;強者太猙獰,弱者不任革;緣村掠民蓄,孰操自完策;貧民無立錐,更復遭奇厄;談笑借汝頭,聊以充斬馘。
殺運珍生人,輕細如蠓蠛;兵荒已半死,豈堪罹病孽;春來漸多疫,什九劇綿囗;蠢凶既草萎,良謹或蘭折;道路續新鬼,親屬累死別;貧民無棺斂,委棄空痛結,橫屍陳道衢,端為鳥鳶設。
這兩首詩的文藝境界如何,且不去討論,但說得是相當沉痛的,例如:“談笑借汝頭,聊以充斬馘。”是說借用老百姓的腦袋,造成自己的功績,等於滿清時代所說的,大人的頂子,是血染紅了的(隱喻清朝大官們的紅纓帽)。
其餘如“橫屍陳道衢,端為鳥鳶設。”這就是窮兵黷武的結果,一副悲慘世界的畫面。如今百餘年來,我中華民族即經常在此浩劫的籠罩下,國家多難,人民不幸,實令人不勝慨嘆!
還有前面引用過的一位五代朱樑時詩人杜苟鶴,也有兩首詩感慨這種“陷溺其民”的**所造成的社會狀況。他在贈朋友張秋浦的詩中寫道:人事旋生當路縣,吏才難展用兵時。
農夫背上題軍號,賈客船頭插戰旗。
把“奪其民時”的情形,寫得入木三分。
又在一首題為《旅泊遇郡中亂》的詩中寫著:握手相看誰敢言,軍家刀劍在腰邊。遍搜寶貨無藏處,亂殺平人不怕天。古寺折為修寨木,荒墳掘作囗城磚。郡侯逐去渾閒事,正是鑾輿幸蜀年。
孟子早已說過,你這些拼命擴張武力的鄰國,把社會弄成這個樣子,陷溺其民。
如果你實施了仁政,法治上了軌道,財政經濟充裕,國民教育水準提高了,人人自立自強,然後再去征伐鄰國,自然就天下無敵了。所謂“仁者無敵”,不要對仁義治國的最高原則懷疑,不要猶豫,走向仁義的大道吧!
“仁政”——這個孟子的主張,在現代也還得細細地看的,如果能夠施行“仁政”,使人人明白國恥,心情也沒達到國強民富,則自然是“仁者無敵”,最後必能致勝的。
孟子和梁惠王,從第一次見面開始,到這裡告一段落。從他們兩人數次的談話中,可以知道,孟子是始終奉行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孔子的學說思想,推行仁義,講求仁政,期望天下太平,人民的日子過得好。對於當時那些策士,所謂縱橫家、謀略家等遊說之士,如蘇秦者流,為求取功名富貴,討好君主們擴充權力的心理而不顧老百姓死活的一套主張,他不是不知道的,而是知而不為,不願那樣去做。
孟子的學說,孟子的學說要點??
澗滸 仁政 兼愛 非攻,主張和平,反對戰爭,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 仁政 王道 主張德治。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正因此原因,漢書 藝文志 僅僅把 ...
孟子的學說要點,孟子的主要思想觀點有哪些?
仁政 學說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對孔子 仁學 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孟子從孔子的 仁學 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 政治 經濟 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就是 仁政 仁政 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a 主張尊王賤霸,實行王道。王道和霸道 王道 以德服人 以德行仁者王 霸道 以力服...
布魯諾的學說是什麼,布魯諾的學說是什麼 10
帖桖晴 不存在一個所有天體軌道或天體的共同的中心 地球只是引力中心和月球軌道的中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體都繞太陽運轉,宇宙的中心在太陽附近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在天空中看到的任何運動,都是地球運動引起的在空中看到的太陽運動的一切現象,都不是它本身運動產生的,而是地球運動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