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詩的技巧,作詩的技巧

時間 2021-07-02 06:17:46

1樓:正是橙黃時

首先一定要讀詩,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渲染了詩詞的意境自然就有靈感了。模仿前人的作品是學習寫作的好方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否則就不要寫,否則就不斷的改。

好詩是有生命的,生命不易創造,我們的生命不發光就寫不出好詩,生的感悟是詩的結晶。詩要有意境,一首詩可以是宇宙也可以是一根蔥。

其次要懂得壓韻,古詩詞中都是尾字壓韻的多.讀起來朗朗上口,現在的流行歌曲也是有很多壓韻的,目的就是唱起來更順口些,宋詞在當時也是可以以歌曲形式唱出的。

接著就是擅用典故,有些詩詞幾乎每句用典故,有時也不免有賣弄才華之嫌,不過適當運用上去能讓你的詩詞更豐實有內涵些。

再有發揮古人的一字千金,古有賈島反覆"推敲"方得佳句,多多斟酌詩句可磨礪見光。對仗,用典,遣詞造句少用俗套片語。

當然有個志同道合的詩友一起閒談論句一起吟唱可能進步會更快呵。

2樓:美麗寶貝啊

平仄仄平,還有就是要多讀很多的書籍。尤其是古代的名著,和名家的著作。因為在詩裡要引用很多的典故的。

還有就是跳躍性的語言,一般的事大都不是邏輯很嚴謹的,甚至可以是想到什麼說什麼。但是也不能太跳,讓人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3樓:九億金子

給你一個**

http://longyusheng.org/包含了各種詞牌及詩詞範例

4樓:空白記憶的深處

(1)合筆束題法,

詩詞技巧之一。名稱源於劉鐵冷所著《作詩百法》。合筆束題,指詩歌結尾總結主題或中心思想,通過對前面幾聯的鋪墊,到結聯或結句時嘎然收筆。其詩歌的主題得到昇華。

合筆或就題結,或開一步,或放一句,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使其言有盡而意無窮,便是佳構。劉禹錫作蜀先生廟詩,其合筆為論者所激賞,然蒼涼沉鬱,自有警人之筆,宜其一時傳誦也。

(2) 對句作起法,

詩歌技巧之一,名稱**劉鐵冷所著《作詩百法》。“對句作起”又可稱為“首聯對仗”,首聯的對仗是可用可不用的。首聯用了對仗,並不因此減少中兩聯的對仗。

凡是首聯用對仗的律詩,實際上常常是用了總共三聯的對仗。

五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多,七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少。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多,七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少。但是,這個原因不是絕對的。

在首句入韻的情況下,首聯用對仗還是可能的。入不入韻,首聯都可以用對仗,增強美感和氣韻。

五絕只有四句,四句只二十字,直寫則一瀉無餘,故宜用曲筆,順寫則一覽已盡,故宜取逆勢。然非知煉句煉字不可,尤非從煉句煉字,煉為對句不可。杜甫之《八陣圖》,皇甫曾之送《王司直》,皆以對句作起也,宜玩其善煉而無痕跡。

(3)剖析體志法,

詩歌技巧之一,名稱源於劉鐵冷所著《作詩百法》。剖析體志是從詩的風格、志趣、情調、品味等共約二十個方面進行細緻的剖析。在詩歌的表現上,詩句可折射人情世態,以及詩人面對社會的感觸,這對於理解詩的內涵和主題思想有重要的幫助。

近人動言詩竅,詩竅即體志之謂也。大段約分二十,曰高、曰逸、曰貞、曰忠、曰節、曰志、曰氣、曰情、曰思、曰德、曰誠、曰問、曰達、曰悲、曰苦、曰怨、曰意、曰力、曰靜、曰遠,此二十類中,古人均有先例。舉一反三,固是易,惟須注意剖析而已。

(4) 抒寫情景法,

詩詞技巧之一,其名稱**於劉鐵冷《作詩百法》。作詩講求情景兼到,然具體作詩又有區別。根據總結而分:

情景兼到者、情到者、景到者、景中寓情者、情中寓景者、情景相觸而不分者、一句景一句情者。

詩之大綱,言情寫景尚已,然作詩不外情景二字。情景兼到者,斯為上乘,偏到者次之,惟漢唐以來,所傳之詩夥矣。尋章摘句,珠嫌繁賾,姑取人人所知者,作一模範,學者因彼悟此,不難按圖索驥,但未許草草讀過耳。

(5)作宮詞法,

詩歌技巧之一,名稱**於劉鐵冷所著的《作詩百法》。宮詞,其詩歌內容多是宮庭生活,主題多以宮女的生活為主線。宮詞雜記宮中之事,多者幾有百首,然須語類諷諫,恰合詩人忠厚之遺,故其詞隱約者多,明白者少;含蓄者多,直率者少。

近人所作,往往蒐羅穢德,自謂摘伏發奸,其實以訛傳訛,從傷輕薄,甚無取也。詞亦七言四句,茲示作法於後。

宮詞,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特殊命題,專門描寫后妃、宮女的生活。寫宮詞的多是男人。雖然他們不會有機會進宮體驗生活,但是他們善於想像,想像那個三千粉黛真正男人只有一個的後宮生活。

所有宮詞表現的都是同一主題:爭寵和失寵。由於得寵的人也害怕失寵,最終也難免失寵,所以失寵女人的淒涼和寂寞就成了一代代詩人嚼橄欖沒完沒了咀嚼的主題。

(6)作棹歌法,

詩詞技巧之一,名稱源於劉鐵冷《作詩百法》。棹歌如漁家唱晚之歌,大旨與竹枝詞相近。惟須婉約,須輕倩,下字似倚聲,琢句似風謠。

斯有真趣,斯有摯情,蓋小兒女臨波狎水與咿啞之聲相酬答,較之採桑歌採茶歌,尤有一種丰韻,是在文人善為摹寫耳。

由於棹歌源出於民間,為船工行船時所唱的歌謠,因此《棹歌》在創作上很注意汲取、採納形象生動的民間口語,並運用了“雙關”、“諧音”等民歌創作手法,琅琅上口,易於記誦,雅俗共賞,是對劉禹錫革新民歌竹枝詞的繼承和發展,為當時的詩壇吹來了一縷清風。

(7)作柳枝詞法,

詩詞技巧之一,其名稱**於劉鐵冷著《作詩百法》。古代有折柳贈別的風俗,所以寫柳也多與敘別相聯絡。劉禹錫《柳枝詞》說:“長安陌上無窮樹,只有垂楊綰離別。”

柳枝詞,多與戶外遊春、賞景、送別有關。楊柳是最常見的樹種,文人雅士飲酒賦詩常以楊柳起興寓情寓意於景中。楊柳如煙遐思無限,詩人多以楊柳入詩作柳枝詞,詩關乎情。

柳枝詞與竹枝詞異,然亦七言四句,蓋專言楊柳也。惟以清麗芊綿。可以歌唱,斯為合格,無庸字煉句鍛。反失天籟之真也,然俚詞俗韻,亦不宜隨意羼入,茲示作法於後。

(8)作迴文詩法,詩詞技巧之一,又被稱作迴文體,本詞彙名稱**於劉鐵冷所著《作詩百法》。迴文詩是一種按一定法則將字詞排列成文,迴環往復都能誦讀的詩。這種詩的形式變化無窮,非常活潑。

作迴文詩法,主要的技巧是押韻,按照倒讀押韻的規則,迴文詩的用韻為:二四六八句押尾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三五七句押首韻,即倒讀押韻。正讀與倒讀用的韻不必相同,倒讀語句需通暢。

參考資料:劉鐵冷所著的《作詩百法》

如何作詩

5樓:香料魔法

1、注意體裁

一般詩句的體裁有五種,分別為五言絕句、五言律詩

、七言絕句、七言律詩、和排律。寫詩之前需要先確定好自己想要寫的是哪種詩。言指的是每句的字數,絕句是四句,律詩是八句,排律不限句數。

2、注意立意

確定立意就是明確自己想寫什麼,通常情況下寫作的內容可以劃分為:抒情、敘事、寫景、說理。根據內容確定立意。

立意可以是沉著的、清雅的、幽默的等等,依據自己的愛好和當時想寫詩的心情來確定。

3、注意韻律(平仄押韻)

對於寫詩來說,韻律很重要。韻部決定了每句詩韻腳的那個字,韻部的學習需要多看韻譜,韻可以分為平水韻和中華新韻。

律也就是平仄相對,比如平平仄仄平,下句就是仄仄平平仄。律部還需要注意“粘對”問題,一般的“粘對”就是後聯出句第二字平仄跟前聯對句第二字相一致,第三句跟第二句粘以此類推。

4、注意詩句開頭

在開頭這一部,只要保證韻腳在同一韻部上,其他不必拘束。這樣才能發自肺腑的在立意之下隨意徜徉,書寫一首屬於自己的詩歌。

5、注意修改

大部分的創作者也許第一次寫出來的詩可能都只是打油詩級別,詩歌都是反覆推敲琢磨寫出來的,慢慢修改語言,使用一些比喻擬人等修飾手法,推敲一下字句,也就可以寫出一首好詩了。

擴充套件資料

平仄規律

1、一三**論,二四六分明

平仄譜中的平仄基本上兩兩交替或者三兩交替的,第一三五個字的平仄比較隨意,第二四六個字平仄比較死,不能變,韻腳必須是平聲。

2、拗救

指的是有的地方平仄變了,詩句就變得拗口了,因此要在另一個地方救一下,因此稱為拗救。

3、平仄簡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平聲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仄聲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聲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聲

對聯:(聯尾)上仄下平

4、平仄譜式

平起不入韻式: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不入韻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入韻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入韻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6樓:暮冬時分炊煙起

平仄是律詩中最基礎也是最主要的,學習詩詞格律必須瞭解漢字的平仄。

韻是詩詞的基本要素之一。詩詞中的韻,和現代漢語中的韻母差不多。

所謂押韻,是指把同韻部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

簡單的說,平仄押韻就是漢字發音的抑揚頓挫。是古人在經過長期寫作以後,對漢語發音規律的總結得來的。

平仄押韻的規則:

每兩字為一個節拍段,五字句形成2/2/1/和2/1/2/兩種格式,七字句則是在五字句前加上一個節拍段,形成2/2/2/1/和2/2/1/2兩種格式

同句內平仄交替,對句內平仄對立。

相鄰兩聯中,前一聯的下句和後一聯的上句必須平仄相粘。

一三**論,二四六分明”這一口訣是指處在奇數位置的字可違拗平仄要求,但處在偶數位置的字必須嚴守平仄規則。但須注意,如果一聯中出句違拗了平仄規則,則在對句中相應位置的用字就須予以補救,即使用相應的違拗法則。

古詩中的古入聲字須靈活判斷,有時可藉助方言讀音來推測認定,這是因為方言中還保留著很多入聲聲調。

近體詩的平仄常見定式和變式 第一式:五言平起,七言仄起;第二式:五言仄起,七言平起。

在實際寫詩的過程中,首先要注意多看多讀名家寫的詩,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有了一定的閱讀量,才有寫詩的靈感。

看詩的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它們的寫法、創作背景、字數、段落、押韻等,試著模仿。

要在自己有表達慾望的時候動筆,有感而發,寫出來的東西才會是好的。

確定自己要寫詩之後,首先要確定詩的主題、型別。如此才不會在寫的過程中偏離主旨。

擴充套件資料

寫詩的技巧:

一、賦最古老的也最常用的當屬“賦”了。古代將“賦、比、興”做為寫詩的三個技巧,賦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直述出來。但是,賦不是平淡地表白事物,如果是這樣,那也並不能成為做詩的技巧了,賦在於抓住要表現的事物的主要特徵,直接而鮮明地表現出來。

二、比指的是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還有引喻,轉喻,諷喻等。

比喻是寫詩的常用的修辭手法之一。為什麼用比喻?可以分為幾種情況。

有的是把不便直說的事或物做類比,使讀者自明,像“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有的是把不易用簡單的語言直接表達清楚的事物,取其特徵形像,用類似的事物地說明,像“天似穹廬”句,將天比做穹廬。

有的則純是取其感覺的意像,以求讓讀者從神似中與作者共鳴。像“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啼露香蘭笑”句。

運用比喻,可以使詩具有靈動性,增加詩的美感與外延,也可以使詩中所要表達的意像具有鮮明的形像性,使讀者更好的理解詩。

三、興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

興,具有一定的格式,就是言他與所詠在上下句中形成鮮明的對照,從自然的引出感覺的,從表像的引出內在的,詩人通過對那些自然的表像的事物進行觀察,而引出對所詠事物的表達。

在<<詩經>>中大量地運用了興的手法,像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就是用了比興的手法。

興的手法,能起到一定的比的作用,而且通過對自然與表像事物的描寫,使所詠之情很自然地流露出來。這樣,就是所詠之情感覺很自然,很真實。

後來,興的手法經過了一些改變,使之成為先言他,而後聯想到所詠之物。像“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句,就是由一柱一弦引起了對於年齡的思考。

四、借代

借代就是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代替人或物。

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生動,形像鮮明,有時還帶有某種詼諧的味道。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五、擬把物賦於人性來描寫叫擬人,把人賦於物性去描寫叫擬物。

擬人是一種特殊的比,在於賦於感情化。它可以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更形象、生動的作用。像“紅杏枝頭春意鬧”的 鬧 字,“好雨知時節”的 知 字。

擬人的目的並不是要簡單地將物比**,更重要的是藉此抒發作者的感情。像上文中的“鬧”字,表達的不僅是紅杏的繁茂,還表達了作者去看到紅杏時的喜悅心情與豐富的聯想。

有關詩人作詩的故事,有關詩人作詩的故事 20

暗羽玫瑰之歌 駱賓王作詩的故事 駱賓王是唐朝初期的著名詩人,從小就才思敏捷。七歲時,有一天他家來了客人。一家人忙著招待客人,駱賓王就獨自一人跑到了池塘邊玩耍。池塘邊有很多美麗的花草,草叢中不時有小蟲子跳來跳去。柳樹枝條一直垂到水面,在微風的吹拂下把水面劃出一道道波紋。池塘裡一群大白鵝正在嬉水。駱賓王...

詩人作詩的故事,一個詩人作詩的故事

賈島推敲 的故事 遇見韓愈 有一次,賈島騎著毛驢在長安朱雀大街上走。那時正是深秋時分,金風一吹,落葉飄飄,那景色十分迷人。南島一高興,吟出一句 落葉滿長安 來。但一琢磨,這是下一句,還得有個上句才行。他就苦思冥想起來了,一邊騎驢往前走,一邊念念叨叨。對面有個 過來,不住地鳴鑼開道。那鑼敲得山響,賈島...

李賀對於作詩的態度是什么,李賀對於作詩的態度是什麼

李賀,字長吉,為唐宗室鄭王李亮的後裔,七歲就能寫出好的辭章,韓愈 皇甫湜開始聽說還不相信,就去造訪他家,讓他寫詩,提筆一揮而就,就象預先構思 草擬過的,自己取名字叫 高軒過 他們兩個大吃一驚,從此李賀出了名。李賀長得纖瘦,兩個眉毛相連,手指細長,能運筆如風。每天早晨出門,騎著瘦小的馬,跟著一個小男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