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時間 2021-07-18 19:29:11

1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值得喜愛的叫‘善’,自己確實具有‘善’就叫‘信’,‘善’充實在身上就叫‘美’,既充實又有光輝就叫‘大’。

出自:戰國 孟子《孟子 盡心下》

原文選段:

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

“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

”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釋義:浩生不害問道:“樂正子是怎樣一個人?”孟子說:“是個善人、信人。”(浩生不害問:)“什麼叫‘善’?什麼叫‘信’?”

孟子說:“值得喜愛的叫‘善’,自己確實具有‘善’就叫‘信’,‘善’充實在身上就叫‘美’,既充實又有光輝就叫‘大’,既‘大’又能感化萬物就叫‘聖’,‘聖’到妙不可知就叫‘神’。樂正子是在‘善’和‘信’二者中,‘美’、‘大’、‘聖’、‘神’四者之下的人。

擴充套件資料

“仁”是孟子思想的核心範疇,也是本篇的中心議題,圍繞“仁”與“不仁”在戰爭和社會生活中的具體顯現,孟子對其蘊含作了深入詮釋,進而闡發了他的民本思想、國家學說、教育理念、修養方法以及道統理想。

孟子的“仁政”主張表現在政治上就是“民貴君輕”,本篇中“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大膽見解,是他“仁政”學說的基礎。他建議統治者,要使國家長治久安,首先要施“仁”於天下,“得乎丘民”之心,這樣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擁戴。

這種“民貴君輕”的思想,是先秦時期民本思想的發展,自周公的“敬天保民”到孔子的寬民、惠民、富民、教民,都認識到了人民在國家中的作用,但在封建社會初期,認為百姓比君主還重要,哪怕只是在意識領域,也是一種驚人的思想飛躍。

從“民貴君輕”的哲學觀念出發,孟子形成了他的“仁政”主張,在體制上他建議要做好五件事:重用仁賢,避免國家人才空虛;講究禮義,防止上下關係混亂;完善政事,確保生產和生活的正常進行;重視財富積累,以備凶年之憂;加強教育,以防邪世之亂。

總之,要把土地、人民、政事視為國家三寶。這就是孟子的國家學說,與現代政治學中所講的國家三要素:土地、人民、主權基本是一致的。

2樓:

這句話的意思是: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善充滿全身叫作美,充滿並且能發出光輝叫作大。該句話出自《孟子·盡心下》。

原文:孟子·盡心下

朝代:先秦

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

“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

”孟子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譯文:浩生不害問道:“樂正子為人如何?”孟子說:“是個善人,誠信的人。”問:“什麼叫善?什麼叫信?”

孟子說:“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善充滿全身叫作美,充滿並且能發出光輝叫作大,光大並且能使天下人感化叫作聖,聖又高深莫測叫作神。樂正子的人品,在善與信二者之中,在美、大、聖、神四者之下。”

3樓:享受淡泊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譯為: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善充滿全身叫作美,充滿並且能發出光輝叫作大。

出自《孟子·盡心下》

[原文] 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

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譯文] 浩生不害(齊國人,姓浩生,名不害。)問道:“樂正子為人如何?”孟子說:“是個善人,誠信的人。”問:“什麼叫善?什麼叫信?”

孟子說:“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善充滿全身叫作美,充滿並且能發出光輝叫作大,光大並且能使天下人感化叫作聖,聖又高深莫測叫作神。樂正子的人品,在善與信二者之中,在美、大、聖、神四者之下。

”(一)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

” 孟子說:“梁惠王真不仁啊!仁人把給予他所愛的人的恩德推及到他所不愛的人,不仁者把帶給他所不愛的人的禍害推及到他所愛的人.

”公孫丑問曰:“何謂也?”公孫丑問道:

“為什麼這麼說呢?”“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 (孟子說:

)“梁惠王因為土地的緣故,糟踏百姓的生命驅使他們去打仗,大敗後準備再打,擔心不能取勝,所以又驅使他所愛的子弟去為他送死,這就叫把帶給他所不愛的人的禍害推及到他所愛的人.”

(二)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

徵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徵也.” 孟子說:“春秋時代沒有符合義的戰爭.

那一次(戰爭)比這一次好一點的情況,還是有的.所謂徵,是指天子討伐諸侯,同等的諸侯國是不能相互征討的.”

(三)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①,取二三策而已矣②.

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說:“完全相信《尚書》,不如沒有《尚書》.

我對於(《尚書》中的)《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處罷了.仁人無敵於天下,憑(武王那樣)最仁的人去討伐(商紂那樣)最不仁的人,怎麼會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棒都漂起來呢?”

[註釋] ①《武成》:《尚書》篇名,早已亡佚.東漢王充《論衡��藝增》上說:“夫《武成》之篇,言武王伐紂,血流浮杵,助戰者多,故至血流如此.”②策:竹簡.

(四)孟子曰:“有人曰,‘我善為陳①,我善為戰.’大罪也.

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南面而徵,北狄怨;東面而徵,西夷怨,曰:‘奚為後我?

’武王之伐殷也,革車三百兩,虎賁三千人.王曰:‘無畏!

寧爾也,非敵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徵之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戰?

” 孟子說:“有人說,‘我善於佈陣,我善於打仗.’這是大罪惡.

國君愛好仁,就會天下無敵.(商湯)征伐南方,北方的民族就埋怨;征伐東方,西方的民族就埋怨.埋怨說:

‘為什麼把我們放在後邊?’武王討伐殷商,有戰車三百輛、勇士三千人.武王(向殷商的百姓)說:

‘不要害怕,(我們是來)安撫你們的,不是來同百姓為敵的.’(殷商的百姓都跪倒叩頭,)額角碰地的聲音,像山岩崩塌一般.‘徵’就是‘正’的意思.

如果各國都有端正自己的打算,哪還用得著打仗?”

[註釋] ①陳:同“陣”.

(五)孟子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說:“木匠和車匠能教給人圓規、曲尺的使用方法,卻不能使人技術精巧.”

(六)孟子曰:“舜之飯糗茹草也①,若將終身焉;及其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②,若固有之.” 孟子說:

“舜在吃乾糧咽野菜的時候,就像打算終身這麼過日子似的.到他做了天子後,穿著細葛布衣服,彈著琴,堯的兩個女兒侍候著,又像本來就享有這種生活似的.”

[註釋] ①飯糗(qiǔ):飯,動詞,吃.糗,乾糧.②果:通“婐(wǒ)”,侍女,這裡是侍候的意思.

(七)孟子曰:“吾今而後知殺人親之重也: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

然則非自殺之也,一間耳.” 孟子說:“我現在才知道殺害別人親人的嚴重性:

殺了人家的父親,人家也會殺他父親;殺了人家的哥哥,人家也會殺他哥哥.雖然不是他自己殺了父親和哥哥,但也只差那麼一點點了.”

(八)孟子曰:“古之為關也,將以御暴;今之為關也,將以為暴.” 孟子說:“古時候設立關卡,是要用它抵禦殘暴;而現在設立關卡,卻是想用它來施行殘暴.”

(九)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 孟子說:“自己不按道行動,道在他妻子兒女身上也實行不了;不按道去使喚人,那就連妻子兒女也使喚不了.”

(十)孟子曰:“周於利者凶年不能殺,周於德者邪世不能亂.” 孟子說:“富於財利的人荒年不能使他困窘,富於道德的人亂世不能使他迷亂.”

(十一)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苟非其人,簞食豆羹見於色.” 孟子說:

“愛名聲的人,能夠讓出大國國君的位置,如果不是這樣的人,就是讓出一小筐飯,一碗湯,臉色也會顯出不高興.”

(十二)孟子曰:“不信仁賢,則國空虛;無禮義,則上下亂;無政事,則財用不足.” 孟子說:

“不信任仁人賢士,國家實力就會空虛;沒有禮義,上下等級關係就會混亂;沒有政事,國家財用就會不足.”

(十三)孟子曰:“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孟子說:“不仁的人得到一個國家,有這樣的情況;不仁的人卻得到天下,是從來沒有過的.”

(十四)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①,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

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孟子說:

“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於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輕些.所以得到許多百姓的擁護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諸侯,得到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諸侯.

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壯的,穀物是清潔的,又是按時祭祀的,然而還是乾旱水澇,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註釋] ①丘民:眾民.

(十五)孟子曰:“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

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

” 孟子說:“聖人是百代人的師表,伯夷、柳下惠就是這樣的人.所以,聽說過伯夷的道德風範的,貪婪的人會變廉潔,懦弱的人會有立志的決心;聽說過柳下惠的道德風範的,刻薄的人變得厚道,狹隘的人會變得寬廣.

百代之前(奮發有為),百代之後,聽說過他們事蹟的人,沒有不振作奮發的.不是聖人能像這樣嗎?(百代以後的影響尚且這樣,)更何況當時親身受過他們薰陶的人呢?

”(十六)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說:“所謂仁,意思就是人.人和仁結合起來,就是所說的道.”

(十七)孟子曰:“孔子之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

’去齊,接淅而行,去他國之道也.” 孟子說:“孔子離開魯國時,說道:

‘我要慢慢地走啊,這是離開祖國的態度.’離開齊國時,將淘好了的米撈起來就走,這是離開別的國家時的態度.”

無慾之謂也,是謂集義者也。這句話什麼意思?

直譯 人如果沒有心叫作什麼?之謂何?倒裝,正常語序應為 謂之何 3.意譯 人如果沒有心就稱不上人了!以上個人理解。不想說的是,是集義的人啊。後面部分用現代話講 這樣 才是積善。謂行事合乎道義的人啊!語出 孟子 公孫丑上 勿謂言之無欲也 是什麼意思?論語十則翻譯 1.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是什麼意思

呼阿優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意思是大學不是樓的稱呼,而是有才能的人的地方。出自梅貽琦,出任清華校長。梅校長說 乙個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全在於有沒有好教授。孟子說 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 我現在可以仿照說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教育思想 梅...

善謀之士勝過千軍萬馬,漢朝有哪些謀士

張良 蕭何 韓信 曹參 周勃 陳平 王陵 灌嬰 范增 蒯通 陸賈,郭嘉 賈詡 荀彧 荀攸 司馬懿 漢有張良 范增 蒯通 陳平 蕭何 曹參 陸賈,三國有郭嘉 賈詡 荀彧 荀攸 司馬懿 漢朝的謀士那麼多皇帝 每個皇帝都有謀士那一下說不完 說劉邦的都有韓信,張良,蕭何 還有 蕭何 張良 韓信 曹參 周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