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tz感覺
公元223年,蜀漢昭烈帝劉備連連遭遇了一系列重大挫折,東部咽喉重鎮荊州在曹魏和東吳的夾擊下被奪取,隨即情同手足的心腹大將關羽、張飛接連身亡,他親自帶軍出征卻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而歸,最後終於在白帝城病故。
4vxnk rtr lmm|uq
劉備病危之時,召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託孤,命二人輔佐其子劉禪,其間劉備與諸葛亮曾經有一段對話,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是這樣的:「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l'mdzcm
6yh,i(drhc j
這段話和事情的經過,就是被後世人所津津樂道,推舉為君臣之間肝膽相照的千古佳話的白帝託孤。此段加上後來諸葛亮為北伐而上的《出師表》,一直以來被作為推崇諸葛亮「千古第一人臣」的典範事例和佐證。
fmgkq0|;n$q
v$eo e(g^ 我們先來看看白帝託孤。;o*d"xz bt4s
%m:d3bb)[!f
白帝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一段話和諸葛亮後來的「鞠躬盡瘁」,既不是劉備首創,也不是僅僅只發生在諸葛亮身上。遠的不說,在三國早期,東吳奠基人孫策在臨終時就已經上演過這樣一出戲文。
《三國志》《吳書》《張昭傳》:「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張昭)上表漢室,下移屬城,中外將校,各令奉職。權悲感未視事,昭……乃身自扶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
」6]~1x1kp(w "zy rz)~$m w9z
此時孫權年約十九,而劉禪是十七歲登基,兩人的年紀大體相仿。但孫策死的時候,正值各路軍閥混戰、孫策勢力東征西討乘機擴張之時,其勢力並未得到鞏固,顯然比不得早已紮穩根基的蜀漢政權,所以張昭受孫策臨終囑託後,其「上表漢室,下移屬城,中外將校,各令奉職。權悲感未視事,昭……乃身自扶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等一系列的舉動,比之劉備託孤後諸葛亮的作用,要重要的多。
而論地位,張昭之於東吳不遜於諸葛之於蜀漢,再論發生年代也是孫、張在前,後世人等獨推昭烈、孔明而漏桓王、子布,顯然並非是記性不好忘記了此事,這掠人之美的舉動,其用意只怕就是要讓孔明專美於前。因此認真說起來,此事並無什麼值得大肆褒揚的地方,真要說也應該先說孫策和張昭才對。另外劉備在白帝託孤之時,並非只找了乙個諸葛亮,還有乙個李嚴在側。
劉備能把遠在成都的諸葛亮召來託孤,說明他有足夠的時間來考慮和處理這個問題,因此託孤於諸葛亮、李嚴二人,並非是僅僅因為李嚴在身邊方便之故,而是應該有其很成熟的考慮的,甚至可以說是煞費苦心的。ln.b2lv%z$q
su6a;y0[&i*t1jp s 我們知道,蜀漢政權的根基主要是由三個勢力集團組成:佔主導地位的劉備嫡系荊楚集團,前益州刺史劉璋時期的東州集團,本地人為主的益州集團。益州集團從劉璋時期開始就沒能在政治上佔據大的舞台,一直處於乙個陪襯的地位,所慮不大,這一點,我們從《三國志》的傳記就可以知道,蜀漢就是除去王室成員,列傳中本地人士才也十九人,大約只佔了三分之一強,而且無一是高層官吏,均為下級官吏和侍郎一類的閒官。
因此需要考慮的乃是荊楚、東州集團之間的問題。
-bj,?uz ?:p&ua8e bvl*f d+d
此前戰略要地荊州的丟失,關、張敗亡以及夷陵之戰,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荊楚集團遭到了重大創傷。而在這個時候劉備又一病不起,當然會想到自己身沒以後,這三者之間的矛盾和蜀漢政權的鞏固問題,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他對諸葛亮並不是完全信任和沒有顧慮的。
"u.o;fk3s.a s 'vp,af/s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既然以這樣的方式將這話明白地說了出來,那諸葛亮也只有以「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這樣的態度,來明確地表示他惟有盡忠而死也不會取而代之一途了。不管怎麼樣,在那個年代裡,他是不可能爽快地答應一聲「好」的。但是如此一來,倘若日後劉禪昏庸而諸葛亮真的想要取而代之,那他就要先背上個輔佐不力,背主食言的罵名,在政治、**以及民心上都將會面對「不臣不忠不義」的罪名,並因此導致師出無名而居於劣勢。
所以劉備這話與其說是信任與託孤,不如說是一種先發制人的威脅策略,亦或者是無奈之下欲擒故縱的一種權謀。
i r;b-rn#~j+jq 他們二個照後世的稱謂,乃是「顧命大臣」,因此從官位和政治地位以及權利分配上講,都應該是基本並列的。但事實上自從諸葛亮扶劉備靈柩回成都之日起,李嚴就被已經撇在了一邊:5x v"^j a
,u9a"mx.f)w9e
「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b l4i&8@'`(jv)w!hzlr
同是託孤重臣,諸葛亮此前已假節鉞,現在晉封鄉侯,並且開府、領益州牧,其中的開府、領益州牧,意味著他可以向朝廷推舉府屬官吏,並成為了益州的最高軍政長官,都是把握實權的舉動,而李嚴雖然也晉封鄉侯、假節,但卻只加了個光祿勛的虛銜,相比之下顯然分量就輕得多了。$x?x(dlv2v8eema
k;nq"p"vx(j9g 我們如果不是一味盲目景仰,而是客觀地去看待的話,從諸葛亮那篇被後世百般推崇的《出師表》中,也可以深刻地感覺到當時諸葛亮大權獨攬、權傾朝野,明顯地時常對後主劉禪指手畫腳,甚至還表露出咄咄一副逼人的威脅態度來迫使劉禪就範,同時在他心裡還有著許多憂慮。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從中體會到當時蜀漢朝廷權利鬥爭的激烈狀況。4yb!
rg6vrk
;h l6zd bm ~1q 他在《出師表》中,先說了當前是危急存亡之秋,形勢嚴峻,而後話鋒一轉道:「誠宜開張聖(德),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7n+e"v lmnq"~]^5v2[8s 這其中的「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一說,就把劉禪的「宮中」和他開府的「府中」歸成了「俱為一體」,將皇帝的宮中等同於他的丞相府。然後說「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這就進一步地明確要求劉禪把宮中的事體也要交給他「開府」後的幕府來管,不用宮中的管理機構來處理了。
而如若劉禪不答應的話,那就是「內外異法」了,那麼「陛下」你就有不「開張聖德」,不「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偏私」並且不「平明」的嫌疑。我相信在看見諸葛丞相羅列了這麼多不答應之後會產生的罪狀之後,劉禪大約是不敢不應的。這些話更象是乙個上司在教訓屬下,那裡是乙個臣子對皇帝說的話,然而卻是出自諸葛亮這樣乙個被後人推舉為千古第一人臣,被稱為「一身唯謹慎」的臣子之口,難道不奇怪麼。
g-nzp1j2h\
只是諸葛亮覺得這樣還不夠,繼要劉禪將宮中事體交給他的幕府處理後,諸葛亮又舉薦了將軍向寵「為督」,掌管京師的近衛軍,說只要「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陳和睦,優劣得所」。此前執掌皇室保衛的近衛軍頭領是劉備的心腹趙雲,劉備以趙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在進成都後公升為翊軍將軍,翊,衛也,依然是劉備的頭號保鏢統領。而此刻諸葛亮將其帶走出征,換成了自己保薦的向寵,雖然從另一方面來說是人盡其用,但是聯絡《出師表》的前後語義和當時形勢,不能說一點都沒有其他目的在內。
「若有作奸 %\2j5z'xx8wh ]
o;y.r@ss g
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此話又顯有所指,只是到底是在說誰,我們現在卻不得而知了,不過這也是拜諸葛公不設史官所賜。p\0?2myn;e,ip
!ete0[(w e(f2dp 說起不設史官,問題又來了。我想以諸葛亮的「達於為政」和其思維之周密,以及「杖二十以上親決」的精細作風,應該是不會不知道不置史官之害的。
「國不置史」這個舉動所產生的最直接的後果,便是在蜀亡以後,即使是作為蜀漢著名史學家譙周**的陳壽,在當代人修當代史的情況下,奉命修編的《三國志》裡也惟有蜀書因為「行事多遺,災異靡書」,各類資料的嚴重匱乏,導致許多著名和重要的人物無法單獨作傳,最後僅僅只修了一捲便作罷了(5)。倘若說在劉備手上的時候是因蜀漢初建無暇顧及的話,那麼在劉禪當政後這麼長的時間內,政權穩固度應該已經大大地得到了提高,並且在擁有劉巴、秦宓、譙周、許靖等多名出色的文、史學人才情況下,作為自承漢朝正統的蜀漢朝廷依然「國不置史」,那就不太能以諸葛亮「猶有未周」這樣簡單的失誤所能解釋得通了,而要是從「行事多遺」這個角度去看,更會多少令人疑惑其「國不置史」的目的何在。
:x&vq$~g1un/v
"@0_!o,g }b*u;i 諸葛亮除了對劉禪提出了這樣一些不能不從的「建議」外,當然也不會忘記安排他北伐離開成都後朝中的人事問題。「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原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h}{,x(jsz
c1gkn4{@#r!k 我們可以發現,諸葛亮提出在他離開成都後,要後主「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的人選,無一例外的全部是荊楚集團的骨幹,東州和益州人士乙個也沒出現。尤其是李嚴,作為這樣乙個和諸葛亮並列、「統內外軍事」、官拜尚書令的託孤重臣,在北伐這件關乎國計民生的軍國大事上未能有一點說話的機會,而在諸葛亮不在的情況下,也理應是由他來主持朝政的,然而在諸葛亮這份要求北伐、安排北伐之後朝中主持工作人選的表章中,連提都沒提他,不管從那個角度而言,這都是不正常的。
而諸葛亮所謂的「親賢臣」,要劉禪親信的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等荊楚集團人士雖然的確都是賢臣,然換而言之,李嚴、費觀、何宗、王謀(6)等人難道就不是賢臣了嗎,而且他們或是託孤大臣或是位列九卿的**,單就官階論也要遠高於這幾位侍中、侍郎,不提他們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過去的,因此諸葛亮這樣做絕非是偶然的。
《隆中對》《出師表》與諸葛亮
希望對你有幫助 隆中對 選自 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 三國志 的作者是陳壽。隆中對 的提法並不是陳壽在 三國志 中提出的,而是後人加的,還有一種提法叫 草廬對 陳壽 233年 297年 西晉安漢 現四川南充 人,史學家。二十五史中 三國志 的作者。隆中對 的事情發生在建安十二年 207年 劉備三顧茅...
求諸葛亮的出師表和隆中對,求《出師表》和《隆中對》的全文??
一支小白胡蘿蔔 前 出 師 表 諸葛亮 臣亮言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 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 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陟罰臧...
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是個什麼樣的人,諸葛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 ???? (詳細一點)
山海軒 諸葛亮一向有膽略,有抱負,有堅韌不拔 百折不撓的毅力。未出茅廬,他就自比管仲 樂毅,劉備請他出山,正是勢單力孤,處境最困難的時候,他卻在這時為劉備畫出了據荊州 取益州,以成帝業的巨集偉藍圖。就在上 後出師表 的同一年,他上 前出師表 先主崩殂,益州疲弊,正值危急存亡之秋,但他仍相信,只要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