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興是什麼意思,比興手法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8-11 17:19:52

1樓:叫那個不知道

比興是古代詩歌的常用技巧。 通俗地講,「比」就是比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興」就是起興,即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

「比」與「興」常常連用。

「比」、「興」既是創作修辭方法,也是思維形式。「比」具有更多的文學因素,是借外物以明人事,具有更多的倫理功能。「興」具有更多的藝術因素而超越了出倫理的範疇,它直接連線了萬物與人類自我,而在自我與自然之間,也存在著「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兩種觀照。

擴充套件資料

教材中的「比」「興」運用:

人教版中的古典詩歌,主要集中在高中語文第三冊。我們就來看看其中的「比」「興」句:

1、「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衛風·氓》)

在這裡,既有「比」,也有「興」。比單純的「興」或「比」更富於藝術魅力。詩人以桑葉來比喻棄婦由青春煥發到芳華己逝的轉變。

桑葉「沃若」與「黃隕」的對比,不僅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而且象徵了女主人公與「氓」的愛情由盛而衰。由鳩食桑葚引出女子對負心男子的沉迷,充滿了沉痛和悲哀。

2、「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孔雀東南飛》)

在這裡,詩人以孔雀向南飛去卻不願失偶分離來象徵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恩愛依戀。既有「比」,也有「興」,為全詩定下了一種纏綿悱惻的情調。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短歌行》)

這三處,單用「比」,以「朝露」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才德高盛,以山、海喻胸懷寬廣,接納人才越多越好。

4、「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錦瑟》)

這裡以錦瑟起興,追憶華年。商隱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興,暗喻生平,引發以下「一弦一柱」之思憶。

2樓:匿名使用者

比興是中國詩歌中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有的詩是個別地方採用比,而有的則是整個形象都是比;「興」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有的「興」兼有發端與比喻的雙重作用,所以後來「比興」二字常聯用,專用以指詩有寄託之意。

3樓:依白

比興 [bǐ xīng]

比興是古代詩歌的常用技巧。對此,宋代朱熹有比較準確的解釋。他認為: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通俗地講,「比」就是比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興」就是起興,即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

「比」與「興」常常連用。

4樓:匿名使用者

比興是中國詩歌中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宋代朱熹比較準確地說明了「比、興」作為表現手法的基本特徵,他認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通俗地講,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

有的詩是個別地方採用比,而有的則是整個形象都是比,就像後代的詠物詩;「興」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有的「興」兼有發端與比喻的雙重作用,所以後來「比興」二字常聯用,專用以指詩有寄託之意。

5樓:匿名使用者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6樓:

先言他物引起所詠之詞

7樓:匿名使用者

比興」是乙個含義豐富而又歧義頗多的概念

比興手法什麼意思

8樓:清和神子

比興是中國詩歌中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宋代朱熹比較準確地說明了「比、興」作為表現手法的基本特徵,他認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通俗地講,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

有的詩是個別地方採用比,而有的則是整個形象都是比,就像後代的詠物詩;「興」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有的「興」兼有發端與比喻的雙重作用,所以後來「比興」二字常聯用,專用以指詩有寄託之意。

在寫作中採用比興手法的作品後代有很多,如《孔雀東南飛》開頭用「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興,用具體的形象來激發讀者想象,不由得人不從美禽戀偶聯想到夫妻分離,這樣就給全詩籠罩上一種悲劇氣氛,起了統攝全詩、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又如《歸園田居》中把自己比成「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來表現詩人厭惡官場、回歸自然的心情。也有單句並沒有用比興手法,而整個形象都是比,如《迢迢牽牛星》,整首詩借牛郎與織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團聚的民間故事來比喻乙個飽含離愁的**的相思之情,含蓄蘊藉而又哀婉動人。

總之,比興手法的運用,加強了古代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加了古代詩歌的韻味和形象感染力,使得我國的古代詩歌永遠散發出迷人的藝術魅力。

9樓:

比興是中國詩歌中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有的詩是個別地方採用比,而有的則是整個形象都是比,就像後代的詠物詩;「興」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

有的「興」兼有發端與比喻的雙重作用,所以後來「比興」二字常聯用,專用以指詩有寄託之意。

10樓:叫那個不知道

比興是古代詩歌的常用技巧。 通俗地講,「比」就是比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興」就是起興,即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

「比」與「興」常常連用。

「比」、「興」既是創作修辭方法,也是思維形式。「比」具有更多的文學因素,是借外物以明人事,具有更多的倫理功能。「興」具有更多的藝術因素而超越了出倫理的範疇,它直接連線了萬物與人類自我,而在自我與自然之間,也存在著「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兩種觀照。

擴充套件資料

教材中的「比」「興」運用:

人教版中的古典詩歌,主要集中在高中語文第三冊。我們就來看看其中的「比」「興」句:

1、「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衛風·氓》)

在這裡,既有「比」,也有「興」。比單純的「興」或「比」更富於藝術魅力。詩人以桑葉來比喻棄婦由青春煥發到芳華己逝的轉變。

桑葉「沃若」與「黃隕」的對比,不僅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而且象徵了女主人公與「氓」的愛情由盛而衰。由鳩食桑葚引出女子對負心男子的沉迷,充滿了沉痛和悲哀。

2、「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孔雀東南飛》)

在這裡,詩人以孔雀向南飛去卻不願失偶分離來象徵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恩愛依戀。既有「比」,也有「興」,為全詩定下了一種纏綿悱惻的情調。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短歌行》)

這三處,單用「比」,以「朝露」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才德高盛,以山、海喻胸懷寬廣,接納人才越多越好。

4、「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錦瑟》)

這裡以錦瑟起興,追憶華年。商隱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興,暗喻生平,引發以下「一弦一柱」之思憶。

什麼叫"比興"手法?請舉例說明

1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的太羅嗦,簡單的說,「比」和「興」是兩種修辭方法。

「比」可以理解成比喻。

「興」就是興起,寫一段話來烘托氣氛,起領下文。比如: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孔雀怎麼個飛法和後面的劉蘭芝焦仲卿兩口子沒什麼關係,文章開頭這句話完全就是用來營造故事氛圍的。這就是「興」。

明白嗎,再舉個俗的例子:

「運動場上彩旗飄,體育健兒真英豪」這彩旗飄和運動員也沒什麼關係,所以前一句話就是「興」。

12樓:叫那個不知道

比興是古代詩歌的常用技巧。對此,宋代朱熹有比較準確的解釋。他認為: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通俗地講,「比」就是比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興」就是起興,即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

「比」與「興」常常連用。

擴充套件資料例: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13樓:說了你會懂麼

比興是中國詩歌中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

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有的詩是個別地方採用比,而有的則是整個形象都是比,就像後代的詠物詩;「興」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有的「興」兼有發端與比喻的雙重作用,所以後來「比興」二字常聯用,專用以指詩有寄託之意。

舉例:南朝的《孔雀東南飛》的「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也是有意或無意地因襲了《詩經》中的比興手法;鮑照的《擬行路難》中的「洩水之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等。楚辭中也有,如屈原《湘夫人》的「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14樓:匿名使用者

一、比興。「比興」是乙個含義豐富而又歧義頗多的概念。西漢毛亨所謂「興」,包括兩種情況。

乙個意義是指「發端」作用。《毛詩訓詁傳》說「興,起也。」就是由物象引發情思的作用,物象與情思不一定由內容上的聯絡,有時僅是音韻上的聯絡。

《毛傳》所說的「興」,還有另一意義,是指一種複雜而隱晦的比喻。朱熹在《詩集傳》中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淺顯而準確地解釋了比興的含義。

「比」便是通過模擬聯想或反正聯想,引進比喻客體,「寫物以附意」;「興」則是「觸物以起情」,「它物」為詩歌所描寫的景物,而這種景物必然蘊涵著詩人觸物所起的情。「興」是一種比「比」更為含蓄委婉的表現手法。

《詩經》是中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其中大多數作品是用比興的寫法開頭的。其中《周南·關雎》一詩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這是一首愛情詩,詩歌欲寫所思之「女」,先以雎鳩起興,「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兩句既是興,又是比,雎鳩天性溫順,可比淑女之嫻靜;雎鳩乃「河洲」常見之鳥,可使人聯想起常來河邊採荇之女;「關關」乃雎鳩雌雄唱和之音,可起「君子」思「逑」之情。

可見,詩歌之起興本身就具有聯想、託寓、象徵等作用,這本身就給詩歌的理解帶來很大的空間。

「比興」本來包含「比」和「興」兩種修辭手法,但人們談論古典詩歌和民歌時常「比興」連及,當以「興」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時即指「起興」一法。由於「起興」具有引發、聯想等作用,故常置於篇章的開頭。《詩經·衛風·氓》兩章的開頭即用了興的手法: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詩經·魏風·伐檀》內容是諷刺統治者不勞而食的,詩的每段開頭都以砍伐檀樹起興。

漢樂府詩歌《孔雀東南飛》開頭用「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興,用具體的形象來渲染氣氛,激發讀者想象,創造出纏綿悱惻的情調,又能引起下文的故事,起到了統攝全篇的作用。

什麼叫比興手法,什麼叫做比興手法

比 以某物為喻起頭 興 以抒情起頭 風,雅,頌,賦,比,興是詩經六義 貌似是先詠他物以引起被詠之物吧 什麼叫做比興手法 1興,興起,起興,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詞。比,比喻。本來是詩經發明藝術手法,後代民歌中也常用。就是每首詩或者每章詩起頭寫景,對下文起到引起作用,同時景物往往還有比喻效果,例如 氓 ...

古文裡面的比興是什麼意思,文言文裡賦比興是什麼意思,寫作手法?還有意動是什麼意思?

1.比是比喻,興為寄託 比 興兩法在我國詩歌創作中源遠流長,從 詩經 起就已開始運用。儒家詩論把比興列為風 賦 比 興 雅 頌 六義 的兩種。鄭玄說 比 是 見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類以言之 興 是見今美,嫌於媚諛 取善事以喻勸之 見 周禮 春官宗伯 大師 注 把比興與美刺聯絡起來加以解釋。古時比興...

何為賦比興的表現手法,什麼是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浮生若夢 在前人研究 詩經 的著作中,對賦 比 興有種種解釋,總體上它們是前人歸納的 詩經 的三種表現手法。賦 比 興最早見於 周禮 它們與風 雅 頌合稱 詩經 六藝 據朱熹說法,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簡單地說,賦就是陳述鋪敘的意思,如 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