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文化特色,白族文化特色100字

時間 2021-08-11 17:49:46

1樓:

1、宗教信仰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語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簡稱,意即“我的主人”。他們是白族村社的保護神,有的一村供奉一個本主,也有幾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況。

2、服飾

白族的服飾有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並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飾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為尊貴。

3、語言

白語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語。中國民族語言學界一般認為白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但也有研究者認為白語和漢語的關係更為密切。20世紀50年代白語方言調查以後,將白語分為大理(南部)、劍川(中部)和怒江(北部)三大方言。

4、文字

白族有兩種民族文字,即老白文和新白文。老白文是在漢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白文則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制的拼音文字。

2樓:因緣法

白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多彩。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白語支(也有人主張屬彝語支)。許多白族人通曉漢語,白族在歷史上曾經仿造漢字創制過方塊白文,並用方塊白文編撰過大量的書籍。

雲南歷史上著名的史書《白古通記》原本即用白文寫成,後經四川人楊慎翻譯為漢文流傳至今。

白族的文化有哪些?

3樓:江戶川_新一

白族人民主要節慶活動有“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節”饒有特色,遠近聞名。

白族有什麼文化內涵

4樓:匿名使用者

文化藝術

白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

5樓:匿名使用者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佈。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

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的各民族相互往來,建立了燦爛的經濟文化。

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6樓:匿名使用者

在白族本主崇拜中,本主是本地區的保護神,他主宰境內的一切,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高尚、聖潔的代表,能為人們解決各種困難。各村本主都具有仁慈、惻隱、博愛的高尚品德。

本主崇拜是白族人民共同的心理素質,在白族聚居區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自本主崇拜形成後,白族人民時時以本主為楷模,在思想意識、道德規範、行為舉止、價值觀念取向都以他為準繩。白族本主崇拜這獨特的文化載體,藉助獨特的民族崇拜及宗教信仰的維護和支援,以強大的道德規範和社會**來規範人們的行為舉止,塑造出白族人民善良、勤勞、勇敢、誠實、熱情、智慧的民族性格。

白族人民通過各種各樣形式不一的文化娛樂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文化娛樂活動是白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它伴隨於白族人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節日活動中,文化娛樂活動表現的主要內容是揚善懲惡,歌頌人們的幸福生活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讚揚善良、勇敢、勤勞、智慧,鄙視醜惡、懦弱、懶惰、愚蠢是它的主旋律。在此內容的影響下,促使人們在思想意識、行為舉止等方面不斷提升,塑造高尚品德,時時以樂觀向上的飽滿精神狀態面對現實生活,造就“里仁外樂”的良好民族特徵。這些特徵反映到到社會生活中,形成推仁義、懂博愛、尚禮儀、尊忠孝、重文雅的良好社會環境,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深遠的意義~

白族民俗文化有哪些

7樓:不想取名字啊西

1.宗教信仰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語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簡稱,意即“我的主人”。他們是白族村社的保護神,有的一村供奉一個本主,也有幾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況。

只要和白族村社有密切聯絡的人和事物都可以成為本主,所以在本主神祇中既有原始宗教色彩濃厚的山川樹木、蟲魚鳥獸之神,也有佛道之神、儒家典範人物及民間傳說中的人物。

2.服飾

白族的服飾有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並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飾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為尊貴。

3.語言

白語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語。中國民族語言學界一般認為白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但也有研究者認為白語和漢語的關係更為密切。20世紀50年代白語方言調查以後,將白語分為大理(南部)、劍川(中部)和怒江(北部)三大方言。

其中,怒江方言原稱碧江方言,因怒江州碧江縣於2023年撤銷,故又改稱怒江方言。也有將白語三大方言改稱西部(怒江)、中部(劍川)、東部(大理)的新意見。

4.文字

白族有兩種民族文字,即老白文和新白文。老白文是在漢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白文則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制的拼音文字。

5.傳統節日

三月街(觀音市),火把節,,繞三靈,石寶山歌會,劍川騾馬會,本主節,蝴蝶會,茈碧湖歌會,西海歌會朝雞節,耍海會,葛根會。

6.婚俗

白族家庭裡,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白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活動比較自由。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戀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製作“魚羹”;婚後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並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期間講究先上茶點,後襬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白族好客,無論平時或節日,若有客至都要先奉沈茶,並且連斟三道,稱三道茶。

為客人斟茶不能斟滿。

8樓:匿名使用者

白族民俗文化:

1,白族住屋形式,壩區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一正兩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臥室、廚房、畜廄俱各分開。山區多為上樓下廄的房、“閃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覺的地方常連在一起。

2,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製作“魚羹”;婚後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婚禮時講究先上茶點,後襬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

3,白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兒子成婚後即行分居,父母一般從幼子居住。在地主階級中,有少數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

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無兒無女的也可以抱養同族弟兄的子女(過繼)或養子。

4,白族的服飾有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並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飾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為尊貴。

5,白族傳統社會是一個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會,人們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民族的本主信仰。釋儒道“三教同源”“萬法同宗”,三教相融合,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點。

9樓:304室白死の櫻

白族人民主要節慶活動有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 、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節饒有特色。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

繞三靈,農曆四月下旬,為期三四天。

火把節,農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舉行。

耍海會,農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舉行。

拓展資料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佈。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

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的各民族相互往來,建立了燦爛的經濟文化。

10樓:峰

白族民俗文化如下:

1、宗教信仰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語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簡稱,意即“我的主人”。他們是白族村社的保護神,有的一村供奉一個本主,也有幾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況。

此外,道教、**教在白族群眾中也有一定影響。

2、服飾

白族的服飾有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並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飾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為尊貴。

3、語言文字

白語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語。中國民族語言學界一般認為白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但也有研究者認為白語和漢語的關係更為密切。

20世紀50年代白語方言調查以後,將白語分為大理(南部)、劍川(中部)和怒江(北部)三大方言。

其中,怒江方言原稱碧江方言,因怒江州碧江縣於2023年撤銷,故又改稱怒江方言。

也有將白語三大方言改稱西部(怒江)、中部(劍川)、東部(大理)的新意見。兩種提法所涉及的方言區域劃分基本一致。

白族有兩種民族文字,即老白文和新白文。老白文是在漢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白文則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制的拼音文字。

5、傳統節日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

火把節,農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舉行、繞三靈,農曆四月下旬,為期三四天、石寶山歌會,農曆七月末的在石寶山石鍾寺舉行三天、劍川騾馬會、本主節、蝴蝶會、茈碧湖歌會、海西海歌會、朝雞節。

農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賓川雞足山舉行、耍海會,農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舉行、葛根會,農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內舉行。

6、住屋形式

白族住屋形式,壩區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一正兩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臥室、廚房、畜廄俱各分開。山區多為上樓下廄的草房、“閃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覺的地方常連在一起。

白族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

白族的民族特色是什麼 20

11樓:有點意思si兒

1、白族的的婚禮

白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活動比較自由,他們通常利用勞動、趕集、節日活動及趕廟會的機會談情說愛,通過山歌試探對方,抒發感情,尋覓自己的意中人。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製作“魚羹”;婚後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並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時講究先上茶點,後襬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

2、火把節

火把節在白族語中叫福旺午,於每年夏曆六月二十五舉行,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節日前夕,全村同豎一根高約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樹做杆,上捆麥稈、松枝,頂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聯三個紙篾紮成的升斗,意為連升**。

每個升斗四周插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類字畫的小紙旗;升斗下面掛著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燈具以及五彩旗。

3、繞三靈

每年農曆四月下旬,白族人民都要舉行為期三四天的“繞三靈”。節日期間,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身穿民族盛裝,彈奏著樂器,邊唱邊舞,齊聚“神都”聖源寺,進行朝拜儀式,並開展各種文藝活動。相傳,南詔大將,大理國段氏祖先段宗膀,是白族中最高的神中之神。

他所居住的寺廟稱“神都”,建於上陽溪聖源寺。

4、戀愛

白族地區節日多、廟會多、歌會多。從春節到正月十八,幾乎天天有節日,夜夜耍龍燈。從正月到開秧門的幾個月內,月月有廟會,各村各寨都要迎送本主(即本村或本地崇拜的神主),過本主節,非常熱鬧。

此外還有三月街、蝴蝶會、繞三靈、火把節、石寶山歌會、茈碧湖歌會、海西海歌會等等。這些節日、廟會和歌會為青年男女的交往和戀愛提供了極好的機會。白族姑娘和小夥子們充分利用這些機會,物色物件,對唱山歌,或者與情人幽會,借三絃和山歌傳情達意,談情說愛。

5、白族的宗教信仰

白族傳統社會是一個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會,人們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民族的本主信仰。釋儒道“三教同源”“萬法同宗”,三教相融合,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點。其中本主信仰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

本主一詞的含義是“本境最高貴的保護神”。白族的本主是“人神兼備”的護衛神,是由原始的神巫崇拜發展而來的宗教。

白族的飲食文化,白族的飲食習慣

平壩地區多以大米 小麥為主食,山區常吃玉米 洋芋和蕎麥 主食一般蒸乾飯,便於下地時攜帶。此外也喜愛粑粑 餌塊 湯圓 米線 稀粥 糖飯 糯米與幹麥芽粉製成 等 白族的飲食習慣 白族的飲食習慣是什麼?白族的生活習慣 地下水汙 一,語言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中國民族語言學界一 般認為白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白族有什麼生活習俗飲食文化,白族的飲食習慣

白族風俗習慣 白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兒子成婚後即行分居,父母一般從幼子居住。在地主階級中,有少數是 四代同堂 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辦,要門當戶對。有女無兒的可以招贅,無兒無女的也可以抱養同族弟兄的子女 過繼 或養子。贅婿和養子要改名換姓,才能取得財產...

閩南文化特色及傳統文化有哪些?

1 語言文化 閩南語起源於泉州,但閩南語的流播已不僅僅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地區和國家是台灣和新加坡。2 建築文化 依功能可分民居 祠堂 寺廟 宮觀 牌坊 塔 幢 亭 臺 榭及橋梁 海防建築 崇武古城 等,豐富多彩的閩南建築,堪稱既富有獨創性又集中外建築之大成。3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