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回憶中的影子
施主,最為詳細的是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
也就是玄奘所取回的最重要的經典。但他屬論藏部。不是經。
此書很難。不懂多問。
備註,推薦先看看定慧之路修修初禪。
2樓:匿名使用者
諸仁者。於彼何禪聲聞緣覺如來共。
若有眾生。求樂離苦觀後世畏。是人修行布施清淨平等時。若有正趣正發心者。應到其所起卑下心隨順供養。從彼人邊得聞正法。
聞已知義如法修行。 心樂離欲流注相續。是人得離諸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
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
離喜行捨念增上正知入第三禪。
舍苦舍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
度一切想滅有對想不念別異想入無邊虛空處。
度無邊虛空處入無邊識處。
度無邊識處入無所有處。
度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
度非想非非想處入滅受想定。
諸仁者。
住初禪者滅音聲刺。
住第二禪者滅覺觀刺。
住第三禪者滅喜刺。
住第四禪者滅出入息刺。
住無邊虛空處者滅色刺。
住無邊識處者滅虛空刺。
住無所有處者滅識刺。
住非想非非想處者滅無所有刺。
住滅受想者滅受想刺。
是名身行得倚口行得倚意行得倚。八解脫禪士。得滅盡定到彼岸。
3樓:匿名使用者
南傳《大念住經》(四念住)。
4樓:匿名使用者
末學親證:佛陀時期的《定慧之路》禪修法門,是普世之法,可以讓諸多不同根器的修行者很快證得禪定……值得修行人了解下!
佛教裡的四禪八定是什麼意思?說得通俗易懂一點
5樓:匿名使用者
四禪是指: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今次諸戒品而辨四禪者。四禪八定是指四與八並舉者,蓋色界與無色界相對,則在色界為『禪』,在無色界為『定』;若以色界、無色界相對於欲界之『散』,則色及無色二界,皆稱為『定』。
故合色界之四禪定與無色界之四無色定,而稱之為八定。又若區別色界及無色界之禪定,則色界之禪定『定、慧均等』,無色界之禪定,其相微細而『定多慧少』。
四禪(梵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靜慮、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禪。色界天之四禪與無色界天之四無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禪。
一、四禪
1、初禪有五支
一覺支 二觀支 三喜支 四樂支 五一心支
一覺支 初心在緣名為覺。行者依未到地。發初禪色界清淨色法。觸欲界身根。心大驚悟。爾時即生身識覺。此色觸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覺支
二觀支 細心分別名為觀。行者既證初禪功德。即以細心。分別此禪定中色法諸妙功德境界。分明無諸蓋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所未有。故名觀支
三喜支 欣慶之心名為喜。行者初發禪時。乃有喜生。
但分別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觀心分別。
所舍欲界之樂甚少。今獲得初禪。利益甚多。
如是思惟已。則歡喜無量。故名喜支
四樂支 怡悅之心名為樂。行者發初禪時。乃即有樂。但分別喜動踴心息。則恬然靜慮。受於樂觸怡悅之安快。故名樂支
五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故名曰一心。行者初證禪時。乃即著定。而心猶依覺觀喜樂之法。故有細微之散。若受喜樂心。自然與定法一。故名一心支
2、二禪有四支
一內淨支 二喜支 三樂支 四一心支
一內淨支 心無觀覺之渾濁。故名內淨。行者欲離初禪時。種種訶責覺觀。覺觀既滅則心內靜。心與靜色法相應。豁爾明淨。故名內淨支也
二喜支 欣慶之心名之為喜。行者初得內淨時。即與喜俱發。而喜心未成。次心自慶。得免覺觀之患。獲得勝定內淨之喜。歡喜無量。故名為喜支
三樂支 怡悅之心名之為樂。行者喜踴之情既息則恬然靜慮。受於內淨喜中之悅樂。故名為樂支也
四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謂之一心。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與定一。澄停不動。故名為一心支
3、三禪有五支
一舍支 二念支 三慧支 四樂支 五一心支
一舍支 離喜不悔。此心名舍。行者欲離二禪時。
種種因緣。訶責於喜。喜既滅謝。
三禪即發。若證三禪之樂。則舍二禪之喜。
不生悔心。故名為舍。亦名三禪。
樂初生時。是樂三界第一。能生心著。
心著則禪壞。故須行舍
二念支 念名愛念。行者既發三禪之樂。樂從內起。應須愛念。將息則樂得增長。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愛念將養。故名念支
三慧支 解知之心名慧。行者既發三禪之樂。此樂微妙。難得增長遍身。若非善巧之解慧。則不能方便長養此樂得遍身
四樂支 怡悅之心名之為樂。行者發三禪樂已。若能善用捨念慧將護此樂。樂既無過則增長遍身怡悅受樂安快三禪之樂。三禪為最樂。若離三禪。餘地更無遍身之樂也
五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名曰一心。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自與定法一。澄渟不動。名一心支
4、四禪四支
一不苦不樂支 二舍支 三唸支 四一心支
一不苦不樂支 中庸之心。不苦不樂。行者欲離三禪時。種種因緣。訶責於樂。樂既謝滅。則不動之定。與舍俱發。故內心湛然。不苦不樂也
二舍支 離樂不悔此心名舍。行者既得第四禪不動真定。則舍三禪難捨之樂。
不生悔心。故名捨支。亦雲。
證四禪不動定時。不應取定起動唸心。若心行舍。
則無動念之乖也
三唸清淨支 念者愛念也。行者既得四禪真定。當念下地之過。念自功德。方便將養令不退失。進入勝品。故名為念。亦雲是四禪中有不動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
四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名一心支。行者既得四禪舍俱之定。
捨念將息。則心無所依。泯然凝寂。
一心在定。猶如明鏡。不動淨木無波湛然而照萬像皆現。
何故此四禪中。獨名不動定也。初禪覺觀動。
二禪喜所動。三禪樂所動。是四禪中先離憂喜。
今復除苦樂。故名真定也。
三界勝定。無復過此若三乘行人。善巧照了分明。
則因此定發真無漏。有漏外道無慧方便。入此定時。
不壞身色。直滅其心。入無想定。
謂為涅盤。是為邪倒。非涅盤也。
從初禪至四禪。有十八法。皆名支者支派也。
從四禪中分派。出十八功德。故名支也
二、八定
1、初禪定法:靜慮,安定身心。
2、二禪定法:清淨,悟空靜定。
3、三禪定法:靜定,身處樂境。
4、四禪定:寂靜,念空靜境界。
5、空無邊處定法,身與天宇融為一體,在無邊處禪定。
6、識無邊處定法,意與虛空同體,在浩翰無邊處禪定。
7、無所有處定法:觀空無所有處禪定。
8、非想非非想處定法:意想寂靜處,意識活動在相對靜止之中。
八定由淺入深,穩定情結,協調形神。捨棄初禪八觸十功德的覺受,才能進入二禪。
二禪是定生喜樂地,定中生起喜樂。捨棄二禪的喜,即進入三禪。三禪是離喜妙樂地。
超越歡喜的微妙快樂。若捨棄一切覺受,才能進入四禪。四禪是捨念清淨地,此時清淨平等,空、樂、明、等一切覺受均無。
擴充套件資料
如果修行者覺得有色身很麻煩,想捨棄它,那麼就要修習更深的禪定,如: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
1、空無邊處定
乙個人若想把色身捨掉,他須把種種色想滅掉,既是滅掉色想與有對想;色想是因眼識而生起的;有對想是由鼻、舌、身與耳識而生起的。
在四禪中做「空」想,既是沒有色(物質)與欲(慾望),而把一切都觀空,當他這個「空」想完成後,他就遠離色地而進入空無邊處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沒有色法,故空;沒有所謂的邊沿,所以稱為「空無邊處定」。進入此定,並不表示他的心沒有任何作用,反之,他還有受、想、行、識的作用。
2、識無邊處定
修行者繼續修習禪定時,他會發現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也是一種苦,因為他是一種想,表示他還有心念。要減少這種想,他需要思維現前的心念,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保持心識的知覺,念念不離知覺的心,而一心緣識。
這個心識也會產生作用,使他發現無量無邊過去和未來的心識,這就是所謂的識無邊處定了。進入此定者拋棄了「空」想,只保持現前一念知覺的心識,實際上,識無邊處定還是有想,只是這種想很細微,與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不同。
它們之差別是:空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識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拋棄「空」想,進入另一種定--識無邊處定;因為它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是有細微的想,並非無想。(注:
識與想的區別:五蘊中的色、受、想、行、識中的識是心的知覺作用;想是法塵,既是心的念頭。)
3、無所有處定
如果繼續修下去,修行者會發現心識還在那邊產生作用。而生起討厭之心,因此想捨棄它,想進入無所有處定。那就是他認為:
如果有乙個地方完全沒有心識作用,這種定才是最安穩,最快樂的。它就觀想這種定,並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識,而是他一心念無所有。
在定中,他或認為他沒有想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細微,意識中的法塵就是無所有的法塵。在無所有處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沒有種種的心想的相,不分別所有的東西,只是分別無所有,一心定在無所有的法塵中。第六識還在產生作用,集中在觀想無所有法,所以稱為無所有處定。
4、非想非非想處定
修行者繼續修下去,又會發現這個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無所有,既是有想、無想他都不要。因為空無邊處定是空想;識無邊處定有作識想;無所有處定他認為無想,實際上是有很微細的想;他以為在無所有處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無所有定才是無想。
他是要進入沒有「想」,也沒有「無想」,既是非想非非想處定。在無所有處定時,他還有乙個定境,但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後,連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識還有非常細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
七、第八的心識在作用。
南傳佛教中,認為我們只有六個心識,當乙個人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後,第六識還有很微細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識。一般上這很微細的第六識心執著第八識稱為第七識--恆行的心識。
進入四禪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識,並沒把它們滅掉,而是進入那個定境時,粗重的煩惱當時不生罷了。
6樓:苦苦的掙扎
佛教裡的四禪,又作四靜慮、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
禪。佛教裡的八定是色界天之四禪與無色界天之四無色定,合之而成八定。通俗的說法就是八定包括:色界天之四禪和無色界天之四無色定。
色界天之四禪具體是指: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
初禪是乙個人進入欲界未到地定後,繼續修出離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來越深,原本靜下來的身體,慢慢地會感覺到又再動起來。這種動觸有八種不同的感覺,即冷、暖、動、癢、澀、滑、輕、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覺到身體動起來。
二禪是當乙個人進入初禪後,繼續修下去,就會發現覺、觀的心念很粗,所謂「覺」就是對境物的感受;「觀」就是起種種的思想。比如說你感覺到身體上有發生變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麼,這就是覺、觀。這種覺、觀就是我們的心念在想東西;這樣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這個粗的心念捨棄,因為它也是一種煩惱。
當他把覺、觀的心念(尋、伺)舍起後,就會慢慢進入無覺無觀(又稱為無尋無伺)。
三禪是當他繼續修到三禪,心遠離喜的躁動,就會進入更深的定,他會感受到另一種樂;初禪是舍離欲界而快樂,故稱為「離生喜樂」;二禪是默然之「定生喜樂」,三禪之樂稱為「離喜妙樂」。此定中之樂是與外境無關,是由內心發出的快樂。由於三禪以上沒有樂受,故經中常說世間之最樂是在三禪。
四禪是進入三禪後,修行者繼續修下去,就會發現三禪所感受到的快樂還是一種苦患,他要心無牽掛,連快樂都要捨離。如此,他的意念清淨到極點,呼吸完全停頓,心完全不動,因此四禪也稱為「不動定」。初禪至三禪的心念一直處在動中,進入四禪後,心如明鏡不動,清淨明朗;心念不動並不表示心沒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乙個境界裡,觀那個境而心不動。
在四禪中,唯有意識在產生作用。這四種定都還在色界,沒有捨離色身。如果乙個人進入四禪,他所修學一切事皆隨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夠修成五神通;定能發神通,然而在四禪中修學是最快有成就的。
這裡的神通並不是象一些人與鬼神的感應,這是內在自發的能力,因為心定,所以能夠發通。
無色界天之四無色定包括: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
1、空無邊處定
乙個人若想把色身捨掉,他須把種種色想滅掉,既是滅掉色想與有對想;色想是因眼識而生起的;有對想是由鼻、舌、身與耳識而生起的。在四禪中做「空」想,既是沒有色(物質)與欲(慾望),而把一切都觀空,當他這個「空」想完成後,他就遠離色地而進入空無邊處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沒有色法,故空;沒有所謂的邊沿,所以稱為「空無邊處定」。
進入此定,並不表示他的心沒有任何作用,反之,他還有受、想、行、識的作用。
2、識無邊處定
修行者繼續修習禪定時,他會發現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也是一種苦,因為他是一種想,表示他還有心念。要減少這種想,他需要思維現前的心念,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保持心識的知覺,念念不離知覺的心,而一心緣識。這個心識也會產生作用,使他發現無量無邊過去和未來的心識,這就是所謂的識無邊處定了。
進入此定者拋棄了「空」想,只保持現前一念知覺的心識,實際上,識無邊處定還是有想,只是這種想很細微,與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不同;它們之差別是:空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識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拋棄「空」想,進入另一種定--識無邊處定;因為它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是有細微的想,並非無想。(注:
識與想的區別:五蘊中的色、受、想、行、識中的識是心的知覺作用;想是法塵,既是心的念頭。)
3、無所有處定
如果繼續修下去,修行者會發現心識還在那邊產生作用。而生起討厭之心,因此想捨棄它,想進入無所有處定。那就是他認為:
如果有乙個地方完全沒有心識作用,這種定才是最安穩,最快樂的。它就觀想這種定,並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識,而是他一心念無所有。在定中,他或認為他沒有想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細微,意識中的法塵就是無所有的法塵。
在無所有處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沒有種種的心想的相,不分別所有的東西,只是分別無所有,一心定在無所有的法塵中。第六識還在產生作用,集中在觀想無所有法,所以稱為無所有處定。
4、非想非非想處定
修行者繼續修下去,又會發現這個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無所有,既是有想、無想他都不要。因為空無邊處定是空想;識無邊處定有作識想;無所有處定他認為無想,實際上是有很微細的想;他以為在無所有處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無所有定才是無想。他是要進入沒有「想」,也沒有「無想」,既是非想非非想處定。
在無所有處定時,他還有乙個定境,但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後,連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識還有非常細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
七、第八的心識在作用。
佛教經典小故事目錄,六十個佛教經典小故事目錄
沒具體數,應該有七八十個吧 神奇的誦經聲 強盜證得阿羅漢果 巧計降魔 佛像和罄 狗王救狗 真本事國君求千里馬 燕子與小鳥的故事 國王拒美人 豹子捉老鼠的故事 打蚊傷父的故事 狡詐的人和善良的人 被燒死的蛇 福報布金買地的故事 醜太子娶月光公主 將軍與寶馬的故事 啄木鳥與獅王的故事 的父親 野狼和獅子...
「真理」在佛教經典中的最早用法或翻譯
真理 梵語satya。此字於原語上,為 在 之抽象名詞,有 應具備者之意 即於現實存在者,直下承當即有 或覺悟為有,即稱真理。乃謂現實之外則無真理。此係繼承奧義書中 梵我一如 梵brahma a tma aikyam 之立場。大乘佛教則用 真如 梵tathata 表示之。tathata 以語言上言,...
最經典,最好看的漫畫(動漫)是哪部
浦澤直樹的20世紀少年和怪物,稍微古老的畫風,可能不討人喜歡,但精彩的故事線和傳神的人物塑造就能稱它為神作,裡面的每乙個人物都是作者精心構思,看完之後讓你覺得裡面每乙個角色都不是配角!裡面的反角壞得迷死人了!我記得我高中時候看完這兩本漫畫之後,有相當一段時間患有 漫畫失戀綜合症 就是看其他漫畫都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