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世曼寒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臘月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
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月節 農曆十二月,人們習慣稱為“臘月”。據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下令將每年十二月改稱為“臘月”。而“臘”這一詞到漢代才正式出現。
把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的原因:《祀記》上面解釋:“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
”“臘”與“蠟”相似,祭祀祖先稱為“臘”,祭祀百神稱為“蠟”。“臘”與“蠟”都是一種祭祀活動,而多在農曆十二月進行,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了。 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閒的人們無事可幹,便出去打獵。
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 臘月裡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雜糧做成“臘八粥”。
有的農民還要將“臘八粥”甩灑在門、籬笆、柴壇等上面,以祭祀五穀之神。十二月二十三,俗稱“小年”,有的地區人們陳設香臘刀頭和糖點果品敬供“灶神”等。其實,現在的人們大都不信奉“神靈”之類,這樣做只是沿襲古代的某些習俗,或者徒增趣味罷了。
2樓:歷清婉伍英
臘月初八喝臘八粥啊,當然是每年的陰曆12月初8那一天。
3樓:庫珠闢曼冬
每年的陰曆十二月初八,民間稱臘八,這一天按民俗喝“臘八粥”。
4樓:終乃
是農曆12月初8 願樓主有個好心情
“l臘八粥”應在陰曆的哪一天喝
5樓:拒絕破碎
所謂臘八,就是農曆的一個節氣,是臘月初八那天啦
臘八粥這篇課文主要內容是什麼?
6樓:為誰為誰為
《臘八粥》一課講述了 臘八那天八兒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饞、 對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驚異, 寫出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親情, 表現出作者對普通百姓生活的熱愛和家庭親情的眷念。
在冰心關於故鄉、童年的若干散文中,《臘八粥》尤顯特別的是它並非一篇純粹的憶舊文字。自然,作者也用“滿蘊著溫柔”的委婉盡意的筆致,抒寫著母親煮臘八粥的往事。
然而,在這篇散文中,撥動讀者心絃的,並不限於往事的回憶;孩子們那“為了紀念我們敬愛的***、周爺爺”準備煮臘八粥的情景,來得更直接,更強烈,更具肅穆與天真的感人的力量!事實上,《臘八粥》正是冰心紀念***逝世三週年的精心之作。
在此之前,她也曾“筆與淚俱”地寫下悼念***的文稿。《臘八粥》則以孩子們紀念週爺爺的獨特的角度,抒寫人民對自己的好總理的敬仰、愛戴與懷念之情。
擴充套件資料:
原文:從我能記事的日子起,我就記得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母親給我們煮臘八粥。
這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乾果摻在一起煮成的。乾果裡大的有紅棗、桂圓、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乾等等,小的有各種豆子和芝麻之類,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母親每年都是煮一大鍋,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還分送給鄰居和親友。
母親說:這臘八粥本來是佛教寺煮來供佛的——十八種乾果象徵著十八羅漢,後來這風俗便在民間通行,因為藉此機會,清理廚櫃,把這些剩餘雜果,煮給孩子吃,也是節約的好辦法。最後,她嘆一口氣說:
“我的母親是臘八這一天逝世的,那時我只有十四歲。
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後,趕忙到廚房去給父親和哥哥做早飯,還看見灶上擺著一小鍋她昨天煮好的臘八粥,現在我每年還煮這臘八粥,不是為了供佛,而是為了紀念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2023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農曆臘八!那時我已有了自己的家,為了紀念我的母親,我也每年在這一天煮臘八粥。雖然我湊不上十八種乾果,但是孩子們也還是愛吃的。
抗戰後南北遷徙,有時還在國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們幾乎連個“家”都沒有,也就把“臘八”這個日子淡忘了。
今年“臘八”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見我的第三代幾個孩子,圍在桌旁邊,在洗紅棗,剝花生,看見我來了,都抬起頭來說:“姥姥,以後我們每年還煮臘八粥吃吧!媽媽說這臘八粥可好吃啦。
您從前是每年都煮的。”
我笑了,心想這些孩子們真饞。我說:“那是你媽媽們小時候的事情了。在抗戰的時候,難得吃到一點甜食,吃臘八粥就成了大典。現在為什麼還找這個麻煩?”
他們彼此對看了一下,低下頭去,一個孩子輕輕地說:“媽媽和姨媽說,您母親為了紀念她的母親,就每年煮臘八粥,您為了紀念您的母親,也每年煮臘八粥。
現在我們為了紀念我們敬愛的***,周爺爺,我們也要每年煮臘八粥!這些紅棗、花生、栗子和我們能湊來的各種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羅漢,而是象徵著我們這一代準備走上各條戰線的中國少年,大家緊緊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團結在一起……”他一面從口袋裡掏出一小張疊得很平整的小日曆紙,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著“農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樣。
他把這張小紙送到我眼前說:“您看,這是媽媽保留下來的。周爺爺的忌辰,就是臘八!”
我沒有說什麼,只泫然地低下頭去,和他們一同剝起花生來。
7樓:匿名使用者
文章講述了臘八那天八兒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饞,對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驚異,寫出了一家人溫馨的氛圍,其樂融融的親情,表現了作者對普通百姓生活的熱愛和家庭親情的眷戀。
——麥麥琪和麥麥博
8樓:匿名使用者
臘八那天,八兒盼喝粥,猜粥和和看粥,以及一家人喝粥的溫馨,寫出了一家人歡樂又幸福的親情。表現出作者對百姓的生活的熱愛和家情親情的嚮往。
9樓:匿名使用者
我來回答吧!
《臘八粥》一課講述了 臘八那天八兒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饞、 對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驚異, 寫出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親情, 表現出作者對普通百姓生活的熱愛和家庭親情的眷念。
10樓:益達哥
主要講八兒在這天,想吃臘八粥的期待,和看到粥的驚異。
11樓:依舊
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春節的時間和習俗是什麼?
12樓:困難解決局
春節的時間是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才結束。春節是中國的民俗,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春節,又稱之為過年,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春節有哪些習俗呢?
13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天臘、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1]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2023年以上的歷史。
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
14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可以吃瓜子、花生、餃子和大肉丸,時間是初一至初十五。
臘八粥的風俗,臘八節的由來和風俗?
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說是最為講究的。摻在白米中的東西較多,如紅棗 蓮子 核桃 栗子 杏仁 松仁 桂圓 葡萄 白果 青絲 玫瑰 紅豆 花生 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 泡果 撥皮 去核,半夜時分開始用微火燉,直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臘八節在陝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種米 豆之外,還得加...
臘八粥來歷,,臘八粥的來歷。
成都棕南 丶 臘八節的由來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 臘日 俗稱 臘八節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 於古代的儺 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 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
臘八粥的做法,怎樣煮臘八粥
材料 糯公尺1杯 小紅豆100克 葡萄乾 花生仁 蓮子 紅棗 桂圓幹 松子各50克 砂糖300克。作法 1 糯公尺洗淨,浸泡乙個晚上,小紅豆洗淨,浸泡約4小時。2 小紅豆 蓮子 花生仁放入內鍋,菸葉水6杯,移入電鍋中,外鍋加水1杯,蒸至開關跳起 加入糯公尺,外鍋再加水1杯,續蒸至開關跳起 再加入紅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