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中“也”的用法,現代漢語中“也”的一個用法

時間 2021-09-13 18:17:57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句不同,也在這是語氣助詞,現在多用於數量的下限,如“最少也要十塊錢”,若表示上限則應加否定,如“最多也不要十天”

2樓:蟲二爺

第二個句是不對的,

第一句的也,有"最低限制"的意思,所以一般和最少,最低,最慢連用. 所以第二句不通~

3樓:0o雲灬那端

你這個也是 至少 不小於的意思 當然不能和最多這樣的的詞彙搭配

4樓:旅楊諸葛代玉

“差一點兒”口語中也可以說成“差點兒”,表示某種事情接近實現或勉強實現。它的肯定形式是:差一點兒+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否定形式是:

差一點兒+沒+動詞或動詞性短語。根據說話的角度,其表達的意思又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差一點兒”後邊的事情如果是說話人希望發生或實現的,那麼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例如:

去年,我差一點兒考上了大學

(意思是“沒考上”)

去年,我差一點兒沒考上大學

(意思是“考上了”)

這場球賽,我們差一點兒奪得冠軍(意思是“沒奪得冠軍”)

這場球賽,我們差一點兒沒奪得冠軍(意思是“奪得了冠軍”)

2、“差一點兒”後邊的事情如果是說話人不希望發生或實現的,那麼不管是肯定形式還是否定形式,其表達的意思都是否定的。例如:

我的手錶差一點兒丟了

我的手錶差一點兒沒丟(意思都是“沒丟”)

他差一點兒掉下山崖去了

他差一點兒沒掉下山崖去(意思都是沒掉下山崖去)

3、“差一點兒”後邊的事情發生不發生,實現不實現,如果對說話人都無所謂,這時候同樣是不管肯定形式還是否定形式,都表否定意思,例如:

這隻鳥差一點兒撞到我頭上

這隻鳥差一點兒沒撞到我頭上(意思都是“沒撞到我頭上”)

那輛車差一點兒碰到柱子上

那輛車差一點兒沒碰到柱子上(意思都是“沒碰到柱子上”)

請教:現代漢語中”了“的用法

5樓:蒼詩蕾魏珺

一、放在動詞或形容詞後,表示動作或變化已經完成。

二、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變化或出現新的情況:

1.指明已經出現或將要出現某種情況;

2.認識、想法、行動等有變化;

3.隨假設的條件轉移;

4.催促或勸止。

現代漢語中動詞的用法?

6樓:腐朽帝丶

本來不打算回答奈何這個問題晃來晃去的……樓下二少已經回答了你一半了,我且胡言一番。

這裡涉及到一個語言習慣的問題,你的問題不太具體,到底是在什麼情況下當名詞用呢?是說在生活中和別人交談,“他嚴厲的訓誡太過分了!”還是在文學作品**現?

後者的話又涉及到另一個方面,也就是人對文字和語言的感覺。當我們可以正確理解句子的時候,不管句子是否語法通順或行文恰當都不會影響我們的閱讀,所以這裡動詞能不能當名詞,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問題相當的……無聊【如果你問的是古漢語語法的話我倒是能好好回答了。】

在古漢語中,活用的現象很常見。我不是這方面的學者,不好妄斷這種活用現象究竟是因為我們太懶了還是古漢語殘留下來的語法現象。但是你可以通過參考古漢語的語法去判斷現代漢語的語法,動詞當然可以當做名詞去用,相反亦然。

可是我覺得這種問題很沒有意義啊,除非你是研究現代漢語語法的,否則接觸這些複雜的、人為的系統只會讓自己陷入一個語言的誤區。君其見邯鄲學步。

而且詞典的語法判斷有很多是不一樣的,這個古漢語也有體現(我曾回答過這一類問題,對於詞語的詞性判斷)

樓主如果實在想不通,……去找本語法書看看吧。

7樓:匿名使用者

錯 宣洩也可以當作名詞 同樣 訓誡也可以當名詞

8樓:狂家二少

這屬於一種動詞活用為名詞的用法

請教:現代漢語中”了“的用法

9樓:匿名使用者

一、放在動詞或形容詞後,表示動作或變化已經完成。

二、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變化或出現新的情況:

1.指明已經出現或將要出現某種情況;

2.認識、想法、行動等有變化;

3.隨假設的條件轉移;

4.催促或勸止。

現代漢語問題,現代漢語的幾個問題

在現代漢語中,打破是合成詞,是補充式合成詞,前面的語素 打 是動詞,後面的語素 破 也是動詞,後面的 破 是前面的 打 的結果,可以用 一 就 來說 一打就破。 晨啊你可安好 打動詞,破大概屬於形容一個東西的結果,屬於合成詞。 聲昭懿 鐵哥門 的意思,表示在一起關係非常好,但不侷限於好朋友,主要代表...

請翻譯成現代漢語,翻譯成現代漢語

小情緒無訴處 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後代子孫,叫淳維。唐堯 虞舜以前就有山戎 獫狁 葷粥居住在北方蠻荒之地,隨著畜牧活動而遷移。他們的牲畜較多是馬 牛 羊,他們的奇特牲畜是駱駝 驢 騾 駃騠 騊駼 驒騱。他們追尋著水草而遷徙,沒有城郭和經常居住的地方,不搞農業生產,但是也有各自分佔的土地。沒有文字和書...

現代漢語是怎樣形成的,12 現代漢語是怎樣形成的?

閩裔 福州是中國近代新文化的傳播地。船政大學實行開放型的教育方式,推動了中學西傳 西學中傳和中西文化的融合,成為近代新文化的傳播地。如陳季同把 紅樓夢 聊齋志異 等書譯成法文在巴黎出版 林紓 王壽昌翻譯 巴黎茶花女遺事 林紓還譯過英 法 日 俄等10多國 184部,自著10多部 嚴復翻譯世界八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