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節日**編輯本段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無論是哪天過小年,人們辭舊迎新的願望卻是一致的」。
)(四川和貴州等部分地區臘月三十為小年,正月十五為大年)。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由於中國人基本食用稻公尺,熟食一般不易儲存,必須隨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麵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儲存食用。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公尺油鹽醬醋茶)裡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
西方一般乙個村莊只有乙個麵包爐就足夠了,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乙個爐灶。
由於每家都有爐灶,所以由此產生乙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爺、灶王),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灶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玉皇大帝根據匯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為。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
具體操作方式:由於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貼有灶神畫像,有時還有灶王奶奶畫像陪伴,經過一年煙熏火燎,畫像已舊,面目黢黑。要把舊像揭下,用稻草為灶神扎一草馬,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還要賄賂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說好事,然後和草馬一起燒掉。
這個過程被稱為辭灶。新年後再買一幅新畫像,將灶神請回貼上。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灶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眾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為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祭灶節實際是中國古代世俗社會秩序的一種反映,表現普通人對皇帝及其基層**的恐懼,以及對基層**賄賂的風氣,所謂「瞞上不瞞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賄賂好,皇帝不會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即使小有觸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懲罰。
做糖瓜、祭灶是這一天的主要活動,從此後就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人們精神上開始放鬆。
2樓:匿名使用者
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
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
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定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
「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
後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裡,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
3樓:匿名使用者
今天臘月二十三小年,是民間送灶王爺上天「匯報工作」的日子,那麼送灶日有哪些典故和講究,灶糖的由來和功用又是什麼?「送灶」和「灶糖」的故事。 民間傳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匯報主家一年功過,也就是做「年終總結」的時候,而上天憑其所奏,以降禍福於其家。
因此不論貧富,家家戶戶都要在二十三日夜主家要燒香「送灶」,一家老少向灶王爺的畫像跪拜叩頭,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各地方祭灶的禮儀大體相同,臘月二十三傍晚,各家將供品放在灶神牌位下,準備好紙馬和清水與炒豆做成的「馬料」,讓灶神騎上吃飽草料的「神馬」上天「述職」。然後燃放爆竹,將舊灶神像及兩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聯語和紙馬、馬料焚燒,意為送灶上天了。
曹保明介紹,我國祭灶習俗大約始於二千六百年前的周朝,《周禮》 中有「天子灶五祀」的記載,不過當時祭的並非灶王,而是祭祀第乙個發明灶火的人,祭祀的方法就是把祭品放進灶膛裡。隨著時代發展,祭灶的用品也在不斷變化,春秋時用酒肉;漢代用黃羊或紅公雞;明代時以棗栗、胡桃、炒豆。 後來,人們期望灶神將人間冷暖反映給玉皇大帝,上天能夠降下風調雨順,便發明了灶糖,並認為這樣可以讓灶神的嘴便甜,匯報工作時「多說好話,少說胡壞話」,以贏得「天降吉祥」。
現在,不少農戶仍沿襲俗,祭儀上雖沒有古時繁瑣,但仍然用糖餅和糖開水上供,使灶王爺嘴上吃得甜甜的,求灶王爺上天多言好事、多降福祿、多賜吉祥。灶王爺「吃人家的嘴軟」,也只好多說好話了。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
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
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定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
「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
後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裡,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歷來說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國封建社會裡,諸教並存,神靈之數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可能是為了簡化統一,易記易行的緣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稟報一次的說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
並且把時間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也就成了傳統的祭灶節日。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祭灶的日期,歷來說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國封建社會裡,諸教並存,神靈之數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
5樓:大崔說美食
北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你知道小年的來歷嗎
小年的來歷,小年的來歷是什麼?
小年是說熱鬧僅次於過年,來歷如下。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 論語 中,就有 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 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 五祀 之一 五祀為祀灶 門 行 戶 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
小年是什麼意思小年的來歷是什麼,小年的來歷?為什麼叫小年?
小年是春節的開始。它並非專指乙個節日,不同的地區過小年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根據小年的習俗,百姓一般會通過大掃除 祭灶 剪窗花 洗浴等一系列活動來準備新年的開始。一般情況下,中國國內大部分地區以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為小年。小年常被認為是過大年 春節 的開始,小年後離春節只剩下 六 七天時間,意味著人們...
為什么小年北方過23,南方過,為什麼小年北方過23,南方過24?
令禕君 這都是老年間傳下來的風俗,不用解釋,跟著過就是了。為什麼北方過小年是農曆23,南方過小年是農曆24 既然琴瑟起 東北的滿族人多,滿族在進入東北以後形成了23為官過的年,而24就是平民百姓過的年!所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北方臘月23過小年 南方臘月24過小年的習俗 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