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漂亮的老年華
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 ,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 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及其再傳**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樓:歐陽志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 ,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 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及其再傳**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3樓:牛牛的天空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大教育家和思想家。
4樓: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時期魯國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5樓:控樓大師釘釘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的老人家
6樓:看6灰機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思想家、嘉瑜伽、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名什麼字什麼時期什麼國人我國古代偉大什麼什麼什麼家學派的創始人
7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貴族。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論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8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曆八月廿七~農曆二月十一),名丘,專
字仲尼,漢族,屬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1-2]貴族。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論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9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先祖為宋國貴族。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論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10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名丘,春秋時魯國人我國古代儒家學派創始人
11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化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12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創始人
13樓:匿名使用者
名丘。春秋末期魯國人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學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14樓:記得名字哎
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
儒家學派創始人
15樓:匿名使用者
只知道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名什麼,字什麼,是什麼時期什麼國的什麼家與什麼家? 5
16樓:揭曼其新月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
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及其再傳**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7樓:旅亦云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孔子是個大思想家,他創立了儒家學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他的學說後來成為我國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對後世影響極大。
孔子又是個大教育家。在奴隸社會裡,只有貴族子弟能夠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壟斷了。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突破官府的壟斷,擴大了教育物件的範圍。
據說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學生:學習知識要經常複習,“溫故而知新”,學習態度要老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要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
相傳,孔子晚年編訂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詩》、《書》等幾部書,還根據魯國的歷史材料編成《春秋》一書。這對古代文化的儲存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18樓:星空下de遺憾
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於魯國。孔子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後來逐漸衰落而遷到魯國。孔子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孔子年少時作過許多卑賤的工作: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語)。據孔子自述,他十五歲時就以學為志,學習的內容自然非常廣泛,但首先不能離開先代的禮樂典章制度。孔子到三十歲時,所學已頗有成就。
據《史記》載,齊景公當時來到魯國,曾特別向孔子請教政事。五十歲左右,孔子逐漸受到當政者的重視,擔任要職,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直到以大司寇行攝相事。其間,孔子為人稱道的政績有,墮魯權臣季孫、孟孫、叔孫三家城邑,誅魯國亂政大夫少正卯。
後來,孔子因不滿於魯君接受齊人饋贈的女樂而憤然出走,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飄泊生涯。孔子周遊列國,始終希望找到一個能夠實現其政治理想的地方。孔子非但未受到各諸侯國當權者的歡迎,且時常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威脅,孔子畏於匡、孔子困於陳蔡,形容狼狽。
年近七十,孔子在失望中返回魯國,沒過幾年,孔子就帶著遺憾死去了。
從現在流傳下來的一些畫像上看來,孔子始終是一幅溫文爾雅、一團和氣的樣子,這裡自然有許多理想化的儒家至聖先師孔子的成分,至於真實情況如何,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孔子應該有其威武的一面。他的學生顏回稱其“威而不猛”,且孔子身材魁偉,當時被稱為“長人”。
關於孔子的形象,我們所能得到的資訊大致如此。從《論語》和《史記》的關於孔子的記載中,我們還可以知道孔子是一個情感非常豐富的人,有這樣一些故事,足以展示孔子是一個活生生的“聖人”:
孔子之喜:孔子在魯國以大司寇行攝相事,面露喜色,門人責問:“君子禍至不喜,福至不憂”,孔子稱是,對自己的態度如此解釋:“我喜而笑,使下人也覺得尊貴,這樣不好嗎?”
孔子之笑:孔子周遊列國,形色匆匆,流落至鄭,鄭人謂子貢孔子的神色“若喪家之狗”,子貢如實告之,孔子朗然而笑:“說我象喪家之狗,是這樣,是這樣!”
孔子之哭:孔子強調“哀而不傷”。顏回死,孔子哀哭而至於慟,門人開導,孔子曰:“不為這樣的人哀傷而慟哭,又能為誰哀傷而慟哭呢?”
後人有這樣一種說法,聖人“情順萬物而無情”,也許這些故事是這句話的很好的註腳。起碼,我們在這裡能夠比較清楚地看到聖人孔子面對我們普通所經常面臨的情感波動時是怎樣一種態度,聖人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未知生焉知死”時是怎樣一種想法。
孔子對於當時“禮壞樂崩”的時代有深切的感受,孔子自認為“斯文(即先朝的禮樂典章制度)在我”,所以始終在為恢復其理想中的社會秩序而奮鬥,這就是孔子所行之“道”。孔子以自己為“述而不作”--只是在紹述先代的禮樂典章制度,其實並非如此,在紹述的同時,孔子為舊的禮樂制度找到了內在的情感依據,即“仁”。“仁”首先指示一種情感,即“愛人”,首先從父子、兄弟間的親情出發: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由此推己及人,即所謂“忠恕之道”,以此達到人與人之間的普遍和諧。孔子對於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實現了仁,也就實現了完滿的自我人生。
孔子關於仁的學說,對後世儒學發生了關鍵性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正是在此意義上,儒學尊孔子為鼻祖。同時,孔子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私人教師,據《史記》載,孔子**三千,比較有成就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提倡“有教無類”,孔子招收的學生從事各種職業的都有,孔子教育的內容首先是怎樣作一個正當的“人”,孔子教授的方式多是啟發式的,孔子鼓勵學生談論自己的觀點。
上述情況,也許多少能為孔子被尊奉為“至聖先師”提供一些理由吧。
孔子**根據孔子的言行編成《論語》一書,是我們今天認識孔子最直接、最可靠的資料。另外,《史記》中有《孔子世家》,可供參考。
19樓:深幽的小徑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為儒家文化圈。
20樓:00010號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時期),名丘,字仲尼,生於魯國。孔子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後來逐漸衰落而遷到魯國。孔子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孔子年少時作過許多卑賤的工作: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語)。據孔子自述,他十五歲時就以學為志,學習的內容自然非常廣泛,但首先不能離開先代的禮樂典章制度。孔子到三十歲時,所學已頗有成就。
據《史記》載,齊景公當時來到魯國,曾特別向孔子請教政事。五十歲左右,孔子逐漸受到當政者的重視,擔任要職,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直到以大司寇行攝相事。其間,孔子為人稱道的政績有,墮魯權臣季孫、孟孫、叔孫三家城邑,誅魯國亂政大夫少正卯。
後來,孔子因不滿於魯君接受齊人饋贈的女樂而憤然出走,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飄泊生涯。孔子周遊列國,始終希望找到一個能夠實現其政治理想的地方。孔子非但未受到各諸侯國當權者的歡迎,且時常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威脅,孔子畏於匡、孔子困於陳蔡,形容狼狽。
年近七十,孔子在失望中返回魯國,沒過幾年,孔子就帶著遺憾死去了。
孔子名什麼 字什麼
名丘,字仲尼 孔子 西元前551 西元前479 名丘,字仲尼,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他的哲學思想提倡 仁義 禮樂 德治教化 以及 君以民為體 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也影響了世界上其它地區的大部分人近兩千年。孔子姓子,氏孔...
孔子,老子,墨子,孟子的名和字是什麼
艾朋義穰漫 孔子 孔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儒家思想的創始人,被後人尊為 聖人 孟子 孟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魯國鄒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尊為 亞聖 莊子 莊周,戰國時期宋國人,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老子 李耳,字伯陽,春秋時期楚國人,道家思想的創始人,也被後人稱為老聃。墨子 墨翟,戰國時...
孔子是什麼時期哪國人?孔子是哪國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 今山東曲阜市東南 人。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哪國人?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祖上是宋國慄邑 今河南夏邑 的貴族 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周初三監之亂後,為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後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的親兄長微子啟 於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孔子是春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