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印在清代篆刻中的應用

時間 2021-10-29 04:15:26

1樓:

1.漢至魏、晉時期印章的統稱。篆體有別於秦篆,大都方平正直,布局謹嚴,有獨特風格。與秦印並為後世篆刻家所取法。

2.漢制,皇帝、皇后、諸侯王的印稱「璽」,列侯、鄉亭侯、將軍部屬、郡邑令長稱「印」,列將軍稱「章」。以印質和印鈕、印綬區別地位高低。

皇帝玉璽、虎鈕,皇后金璽、虎鈕,皇太子、列侯及丞相、太尉以下官吏分別為**印、龜鈕,銀印、龜鈕,銅印、鼻鈕。印綬也有紫綬、青綬、墨綬、黃綬等分別。漢印有鑄印、鑿印兩種,一般文官的印多用鑄印,軍中為應急需,用鑿印。

漢代是印章的興盛時期,漢印為後世金石家所取法。初學治印的人,特別要先學整齊樸茂的漢鑄印。

2樓:天真的虎尾蘭

簡單回答,秦漢印和明清流派印是篆刻史上的兩大豐碑,漢印字型大多用「繆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記新莽六書稱:「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形體平方勻整,饒有隸意,而筆勢由小篆的圓勻婉轉演變為屈曲纏繞。

具綢繆之義,故名。說白了就是適合治印的小篆。漢印的材質多為金屬,銅居多,也有金、銀、玉等材質;製作方法或鑿或鑄,鑄印線條多圓潤,鑿印刀痕畢露,線條犀利;尺寸有大有小,官印大寫,寸許,私印小些……漢印風格多樣,融實用性與藝術性於一爐,影響深遠。

魏、晉之後,印章用字開始變化,開始出現隸、楷入印,明代開始大規模用石質印章,大批文人自己動手製印,更注重篆刻的藝術性,小篆較多直接入印。

清代徽派崛起,代表人物就是鄧石如,提出「以書入印」,將小篆入印進一步推進,使篆刻用字傾向書寫化。之後的篆刻妖嬈有餘而雄渾欠缺,中國文人本就由好古習氣,開始重新審視漢印之美。

清代浙派(西泠八家)篆刻崛起,浙派用切刀之法讓線條有蒼茫之感,而用字則用繆篆,有人說浙派的實質是刻有個性漢印,所為「印宗秦漢」。

而趙之謙提出「印外求印」,印章的面目更為豐富。

清代流派印紛呈,形成印章史上第二個高峰。之後的吳昌碩用石鼓文的用筆,漢封泥的線條,開創全新一派;齊白石從《祀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借得篆法,從漢印中的鑿印取法,名噪一時。大多篆刻名家都從漢印中汲得養分,轉而化之開創自己的個人面貌,所以漢印在清代篆刻中的影響是非常廣泛的。

學印多年,自己觀點,僅供參考

3樓:90後哥哥哦

應用不是很廣泛。以為偽造很容易。重視程度也很少。現代應用到時很多。奧運會就是個例子

汪關的漢印作品體現了什麼風格?

4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汪關取法漢印中的鑄印及經典作品。漢印基本功極深,篆法端莊和諧,刀法圓潤,婉轉,光潔流利,工穩平整,自然爽利,白文印稍作並筆處理,風格淵靜工致,細朱文印工整醇美,古雅飄逸。汪關一掃文彭、何震前人尚殘留一股板滯之氣,又開創了新的篆刻藝術風格。

明末清初文學家、篆刻家、收藏家周亮工認為,文彭、何震為猛利派,汪關為和平派。後世印人推崇汪關得文彭「正傳」,並稱「文汪」,可見汪關的印風給後世影響極深。

汪關所創的這一風格稱之為「婁東派」。作品有《寶印齋印式》兩卷行世。汪關所創的「婁東派」傳人有清初沈世和、林皋、吳先聲、巴慰祖等。

明代除了篆刻流派和篆刻大家外,篆刻理論也基本形成了體系。史無前例的印學理論所顯示的廣度、深度、力度,正說明了流派印取得的非凡成果。

比如,徐官精通篆學,撰有《古今印史》1卷;甘暘工書法,精篆刻,有《集古印正》5卷,並附有《印章集說》、《甘氏印集》、《甘氏印正》;趙宦光集文學家、文字學家、書論家於一身,有作品集《趙凡夫先生印譜》行世;程遠篆書、篆刻俱佳,著有《古今印則》4冊;金光先明清之際的印壇巨擘,著有《金一甫印選》;梁袠是明末著名篆刻家,有《梁千秋印雋》;程樸工於篆刻,輯有《忍學堂印選》2卷,等等。

總之,明代篆刻已經成為士大夫重要的藝術活動。著名的篆刻家們創造性地繼承了前人的成就,力圖在印章上表現出豐富的意境,使方寸之地,氣象萬千。而明代的印學理論,對清代的篆刻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初學篆刻,必須要臨摹嗎? 5

5樓:惜別彼岸的薔薇

篆刻臨摹,從來都不是學習篆刻唯一的起點與方式,但肯定是唯一的「正路」,它是繼承和借鑑優秀傳統藝術的重要手段。

通過臨摹,不僅可以較深入的認識與理解優秀篆刻藝術在字法、章法、刀法、款法上的表現技巧和藝術手法,而且能夠在走進傳統深處時,和先賢實現溝通,繼而將自我才情注入,在類似繁縟流程工序的往復操作中增長積累創作經驗。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最為典型的乙個特徵——「程式化」,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文學、戲曲等等。所以,篆刻臨摹的學習,程式化的訓練也是必不可少,一點一橫,一撇一捺,捨棄這個過程,臨摹便是空中樓閣。

而在篆刻臨摹的選擇上,我們應正「手腳」,首要選擇則是臨摹漢印。漢印垂範後世,對明清兩代直至當代印人都有典範意義。在臨摹漢印的過程中,

一、我們可以了解漢印文字的規範和章法的程式,養成入印文字規範的良好習慣;

二、我們可以學習漢印的章法,營造平衡穩定的印面,訓練嚴謹的規矩,蓄養博大的氣象;

三、我們還可以在臨摹漢印的過程中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

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俗話也有雲:

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習就應該循序漸進,從基礎開始,從最「簡單」的開始。篆刻如是,從臨摹漢印開始,走傳統,正「手腳」,不走「野路子」,正如金石印坊的庵角山人老師所說,不帶腦子臨印,就是臨一百方、一千方也是無益,倒不如好好「吃」透一方印來得好!

所以,篆刻臨摹應先臨摹漢印,找勻稱的鑄印,不要先臨鑿印﹑急就章﹑秦璽,否則走入率野﹑怪奇(初學臨秦璽,章法布局,多會如此),臨漢印一年半載,積百方,自領悟天然樸素的刀法篆法。

6樓:匿名使用者

篆刻方面的學習不一定要臨摹的。

在學習的時候,多看看別人的作品,(印章的大小,形狀,是陰刻還是陽刻,字型是大篆還是小篆或是隸書,在原有的字型上有沒有什麼變化,這些變化可以根據印章的形狀改變等等。還有字型的粗細。)多比較下。

自己多創作點東西出來。

還有就是什麼落款章,閒章等等的應用。

7樓:可不一定對

臨摹不僅僅是個手法問題,還有個對篆刻的大的總體的傳統篆刻精神的領會--繼承與發揚的問題、對篆刻美的領悟、感受的問題…還有對各家--至少對一家或幾家的臨摹、研究--風格、技法、等學習,這個也是個--由麵到點—再有點到面的認識的方法和途徑的問題……

正「手腳」…怕的是「野路子」…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最為典型的乙個特徵——「程式」--無論 繪畫 書法 篆刻 文學 戲曲 等等

還是多讀讀書吧,做學問--「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方為善學……

8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是篆刻的愛好者.初學最好是臨摹 ,在臨摹中一是練習了手法,刀法,主要是在臨刻中潛移默化的領會古印的構圖安排,結構,有些事是急不得的.要靠時間去積累.

目前我才臨摹了大約50方漢印,算是剛剛開始吧. 臨摹最好從漢印開始 .同時也練練篆書,有助於你的提高,具體的你可以去 篆刻吧 去看看,裡邊有很具體的方法過程.

逆向思維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謂逆向思維就是突破一般思維定勢,從對立 顛倒 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我國古代有這樣乙個故事,一位母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開染布作坊,小兒子做雨傘生意。每天,這位老母親都愁眉苦臉,天下雨了怕大兒子染的布沒法曬乾 天晴了又怕小兒子做的傘沒有人買。一位鄰居開導她,叫她反過來想 雨天,小兒子的傘生意做得紅火 ...

塗料消泡劑在塗料助劑中的應用,消泡劑在塗料中的作用有哪些?

築寶dz 1240x採用進口原料精製加工合成,是新一代非矽水溶性消泡劑。可以廣泛用於乳液聚合 塗料 汙水處理 粘合劑 皮邊油 乳化油 防凍液 切削液 人造石 減水劑 礦石浮選等領域,特別適合消除陽離子體系的泡沫。不影響產品顏色和光澤,能消除魚眼 縮孔等表面缺陷,不影響成膜效能。具有通用性強 用量少 ...

印章的陰文和陽文各有什麼意義,篆刻中的陽文和陰文的使用上有什麼講究?

士農冰冰 陰文,表面凹下的文字或圖案。採用模印或刻劃的方法,形成低於器物平面的文字或圖案。陽文,表面凸起的文字或者圖案。採用模印 刀刻 筆堆等方法,出現高出器物平面文字圖案等。在篆刻中是一種表現形式,這和區別死人活人沒什麼關係,你可以參照畫家的印章,一幅作品中陰文和陽文同時也會出現,這是畫面需要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