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三戒:戒色、戒鬥、戒得
【中醫】三戒 ,養生術語。含意不一。儒家之說,見《論語·季氏》: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所得。」道教之說,如《孫真人衛生歌》:
「衛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並大醉,三者若還有一焉,須防損失真元氣。」
臨江地名之人,畋得麋麑畋:讀音tián,打獵。麑:讀音ní,幼鹿,畜之,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其人怒怛之怛:讀音dá,恐嚇。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稍使與之戲。
積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良:真,牴觸偃仆益狎偃:讀音yǎn,仰倒。犬畏主
人,與之俯仰甚善。然時啖其舌啖:讀音dàn,吃,這裡作舔解。
三年,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致死不悟。
翻譯:臨江(地名)的麋鹿
臨江的乙個人,獵得乙隻麋鹿的幼崽,打算養起來。回家進門時,家裡的那些狗見了直流口水,搖著尾巴都跑
過來,那人呵斥嚇唬它們。從這天開始就每天抱鹿崽子到狗的中間去,常常給那些狗看到它,慢慢讓狗和它嬉戲。
過了很久,狗都如那人所願不企圖吃那鹿崽子了。鹿崽子稍微大些了,忘了自己是鹿了,以為狗真的是自己的
朋友,跟狗頂頭摔撲更加親密了,狗害怕主人,和它滾打的很友好。但還是經常舔舌頭想吃啊!。
三年後,一天麋鹿出門,看見很多別人家的狗在道路上,跑去想和它們嬉戲。別人家的狗見了很開心併發了威,
一起把它殺了吃掉了,道路上一片狼藉。麋鹿到死都沒明白其中道理。
感:不要企圖扭曲、改變事物的本性,越想改變,麻煩就越大。順勢而為才是根本,我這裡所說的順勢,千萬
別理解成為見風使舵了啊!特此宣告。
2樓:匿名使用者
貪(貪欲),嗔(憤怒),痴(執著)
我國的宗教政策是什麼?
3樓:宋濂
我覺得應該把宗教取締了,嚴重妨礙農業生產,還有工業生產。
我國的主要宗教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道教伊斯蘭教應該就是這個主意。主要的宗教吧
宗教的本質是什麼
5樓:手機使用者
學佛是一件十分難得的事情,但我們學佛學什麼?什麼是佛?向佛學習什麼?
一定要搞清楚。佛是覺者 ,《華嚴經》 雲: 奇哉大導師,自覺能覺他 。
這就是佛。如果用比較通俗的話講:就是要了解自己,了解一切。
行止圓滿無缺。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學這個,學做乙個明白人,不作糊塗人。
自覺覺他首先是要自覺,了解自心。我們會有人說:難道我還不知道自己嗎?
事實上正是這樣。我們大部分的人並不了解自己,不熟悉自己。為什麼這樣講呢?
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如何運轉,不知道他為什麼會老,為什麼會生病,為什麼會死。這是任何一門科學都無法回答清楚的。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語言邏輯是怎麼產生的。
不了解為什麼有的事情想記記不起來,有的想忘忘不掉。不懂得人活在世,該如何做、如何行,什麼才是生活的意義。這是很多哲學家熱衷於**的問題。
甚至於有人為此而發瘋。是任何心理學家也不能徹底搞明白的問題。他或許能夠幫助你解決一部分問題,卻無法解決一切問題。
我們更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如何運作,為什麼就會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會有夢、有幻。有自我,有恐懼,有愛情。這一切的問題無人能夠回答。除了乙個,那就是釋迦牟尼佛。
然而世尊並不是簡單的告訴我們答案。而是幫助我們了解答案。因為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是能夠用語言傳達的。
《占察善惡業報經》 中講唯心識觀。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什麼方法呢?第一步就是對自己的行動、語言、思維切實詳細地觀察。
隨時隨地、沒有間斷地觀察。經典中講「 隨身語意所有作業,悉當觀察 」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解決問題首先要了解問題如何產生。我們要自覺,就要深刻、沒有遺漏地了解。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徹底問題的根源,拔除病根才能痊癒、才能幸福。
這樣的了解最初可以達到乙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其實也是前面所提問題的初步答案。那就是「 知唯是心 」知道這一切無不是源於自己的心。
這個心就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源。也是產生一切問題的根源。不僅是我們痛苦的源頭,更是我們脫離痛苦、成就幸福,得到無上快樂、清靜、喜樂的鑰匙。
……摘自地藏論壇《唯心識觀(五)-知唯是心》
6樓:人生啟示
宗教的本質是什麼?專家說出實情,看完漲知識
7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社會科學認為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主要特點為,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實體,使人對該一神秘產生敬畏及崇拜,並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及儀式活動,不屬於源於神話的一種心靈寄託。
8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宗教:
以神的名義和你談情(鬼的不是)
以罪的名義和你談判(你的不是)
若要統治不朽
人性只能任其墮落
然後在懺悔中自我陶醉
宗教的本質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的宗教,中國文化認為:有乙個創始人、有崇拜物件為「宗」;有一群追隨者,有一定的祭祀儀式為「教」;西方文化的宗教religion是從拉丁詞「re」和「legere」演變來的,意思是「再」和「聚集」,就是一群人為了乙個目的聚集在一起的意思,發展到有同一信仰,同一信念,為了這一信仰而到了不畏生死的地步。
如此可以看得出,儒道釋是宗教,科學也是宗教,有神論者聚在一起是宗教,無神論者聚在一起也是宗教。
宗教是一種主觀意識對希望的執著而誕生的一種強大的精神依靠.
宗教是一種社會行為,它包括信仰,宗教組織,祭禮,文化(宗教建築,宗教繪畫,宗教**)等等方面的內容。一種成功的宗教能夠為廣大民眾所接受,並且對某一時代人類的社會發展形成較大的影響。
宗教是一種對社群所認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風俗的教化,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多數宗教是對超自然力量、宇宙創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它給人以靈魂並延續至死後的信仰體系。對宗教進行研究的學科是宗教學。
宗教可以大致分為自發宗教和人為宗教兩大類。自發宗教是非常原始的宗教,一般是原始社會時期的宗教。而現代的宗教基本上都是人為宗教。
宗教最原始的意義是反映了人們對神和對終極關懷的探求,自古以來,人們把導致宇宙萬物產生的原因(因緣)叫做上帝、神、天、道或造物主。在古代,中國人就相信有一位造物主或至上神存在,商朝和商朝以前的人稱之為上帝,周朝人稱之為天,老子和莊子稱之為道。雖名稱有異,實則指同一位造物主。
人們大都承認,人都是有罪的,與永恆的造物主分開了。人們希望擺脫自己的罪和因罪所要承受的報應,回歸造物主,獲得永恆的生命、意義和價值。
各種宗教的主要區別在於通過什麼方法才能通往永恆?是靠自己的修煉還是靠上帝的拯救?
宇宙中如果沒有乙個創造者和唯一的主宰,那世界就是乙個毫無目的和混亂不堪的一堆物質而已,即或還有超過物質以外的東西,那也不過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相對理論,談不上終極真理和永恆。
如果宇宙間有一位獨一的創造著和主宰,世界才有起源和歸宿,人生才有真正的意義,這個意義是不以人的意志可以命定和左右的。
正如耶穌所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也就是說,耶穌就是到達永恆的唯一道路。
10樓:前清遺民
中國人本無宗教的慨念,人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少煩少惱安逸快樂。也可成仙成佛,各不相礙。偏偏後人多事,喜好西方文明,引進宗教慨念,『涑』縛自己,所以有了許多的嘛煩。
11樓:匿名使用者
對宗教的本質:世界,對人的信仰。(不用老馬那套忽悠你。)因為未知,而尋找答案。
因相信的人多了,就有了所謂的信念。
因為信念很多人為之聚集到一起。
而後宗教形成。
12樓:泣賀撥吉
乙個人痛苦,煩惱的時候,想到要去拜一拜,這就是宗教心。
而宗教,就很難講了。拿世上五大宗教來講,宗教是可以把你的情緒、思想控制在乙個範圍,而你會得到安慰、起了信仰心,那個就是宗教。
宗教的情緒一切眾生都有,在碰到困難、遭遇不可知而感到懷疑時,想找個依賴,想把情緒、智慧型都投進去,那個投注依靠的目標,就是宗教。
——摘自《南懷瑾答問集》之「什麼叫做宗教?」
13樓:匿名使用者
向善 每個宗教的本質都是向善的
14樓:手機使用者
佛法可以給我們提供正確的人生觀念,依法修行能使我們培養健康的心態。所以說,學佛是為我們的幸福人生服務的。
現代人心理問題很多,這些心理問題怎樣才能解決?有些人求助於心理醫生,但心理醫生的**只能起到一種疏導和緩解的作用,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不能滅除問題產生的根源,那麼,今天這個問題得到了疏導,得到了暫時的解決,明天又會繼續製造新的問題,心理並不能得到徹底的**。
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是什麼?是無始以來伴隨著我們的無明,和由此產生的種種不健康因素:如貪心、嗔恨心、愚痴、我慢等等。
所以我們要從佛法入手,通過勤修戒定慧,來熄滅貪嗔痴,從根本上剷除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
怎樣學佛http://www.dzzc.com/3.html
世界上最早的宗教
15樓:匿名使用者
古婆羅門教是在距今大約2023年前的時候創立的,但宗教的產生肯定比這個要早,最早的宗教是從偶像崇拜一點點演化來的,根據考古發現,人類原始宗教大約產生於西元前30000~前12023年間的中石器時代。但那還不是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所以也就沒有某個宗教的名字可以來回答。
16樓:匿名使用者
猶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猶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猶太教的主要誡命與教義,來自托辣,即聖經的前五卷書。
猶太教最重要的教義,在於只有一位神,即無形並且永恆的上帝。他願所有的人,行公義,好憐憫,因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所以人都應該有尊嚴且受到尊敬地對待。
17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古婆羅門教也就是現在的印度教。
18樓:匿名使用者
是苯教,苯教分為原始苯教和雍仲苯教,原始苯教早於雍仲苯教。原始苯教沒有明確的歷史年齡,但雍仲苯教記載著雍仲苯教至今有一萬八千多年的歷史,所以原始苯教差不多有兩萬多年, 還有薩滿教和東巴教都是原始苯教裡出來的。
什麼是宗教
19樓:初夏的塵埃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華嚴五教章卷一有『分教開宗』之說,即將宗教二字分開解釋,一般以宗為主觀的、個人的主義信念;教則有客觀教說之意。又一宗之教旨,亦稱宗教。此外,或以宗為無言之教,以教為有言之宗;或以宗為宗門,教為教門。
五戒十善出自哪部佛經,佛教中的五戒十善
無情 非眾 五戒嚴格來說是出自於律藏,因為佛陀所說戒律都集結在律藏裡。但是在一些經書裡也有解說。中國大乘佛教裡最著名的應該是 優婆塞戒經 和,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 十善的經典,可以看 佛說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中文版本為唐朝實叉難陀翻譯,北宋施護所譯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 為同經異譯,本經出自西...
佛性90後是什麼意思,我國的宗教政策是什麼
哲學和社會科學探索者 一般說佛系青年。佛系是佛教人物的序列,以及與佛教有關的人和事物。中文網路熱詞 佛系青年 是指沒有出家但象佛祖一樣無慾無求 心如止水的青年人。他們對待生活和工作的態度是無所謂,不走心。中午吃什麼?這個行不行?行。要麼那個吧?也行。你覺得這兩個方案哪個好?都可以。佛系 一詞最早出現...
佛教中的五戒 八戒 十戒各是什麼
五戒是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飲酒。八戒是 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 即不戴花環,不塗香 七戒坐臥高廣大床,八戒非時食 即過午不食 十戒是 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不妄語 不飲酒 不塗飾 不歌舞及旁聽 不坐高廣大床 不非時食 不蓄金銀財寶。擴充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