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時間 2022-03-02 02:55:12

1樓:歌吟鈴子

出自 《論語·學而》:「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注釋:過則勿憚改:

過:作動詞用,犯過失。憚:害怕。有了錯誤,不要怕改正。

翻譯:君子如果不莊重,內心就會沒有威嚴,所學所知就很容易變遷而逝;做人處事要以忠信為本,不要和那些不同道的人做朋友;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即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內心就不會尊敬自己、尊敬別人、尊敬學問;學習的過程是學、用相輔相佐,如果沒有懇切莊重的誠心,所學所知很容易變遷而逝,無法給我們的生命帶來真實的體驗受用;忠信是我們學而習之的基石,沒有任何朋友不如自己,反之如果覺得別人都不如我,一定是傲慢遮蔽了心靈的雙眼;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也可以另解為: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也不會紮實。做人重要的是誠實、守信用。不結交和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2樓:墨韻杏苑

原文:《論語·學而第一》:子曰: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勿憚改。」 又《論語·子罕第九》:子曰: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釋義:1、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也不會固守。做人重要的是誠實、守信用。不和自己志向不同的人做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如何評析「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

3樓:匿名使用者

【注釋】

主忠信:以忠信為主。

無:通毋,「不要」的意思。

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一種解釋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後一種解釋更為符合孔子的原意。

過:過錯、過失。

憚:音dàn,害怕、畏懼。

【譯文】

孔子說:「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怎麼翻譯?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是孔子說的。原話是: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翻譯為白話文大概是說:乙個君子,如果不莊重就不威嚴,不為人尊敬,肯向學就不至於頑固粗陋。

行事當以忠信為主;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為友。如果發現自己有了過失,不要害怕去改。

5樓:白子特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孔子說:「乙個君子,如果不莊重就不威嚴,不為人尊敬,肯向學就不至於頑固粗陋。行事當以忠信為主;不要和不如己的人為友!

如發現自己有了過失,不要害怕去改。」 不過這句「毋友不如己者」是有爭議的,有認為應該是:「無友不如己者」才對。

而對於這個「無」字,解釋就多了。朱熹是這樣註解的:「無、毋通,禁止辭也。

友所以輔仁,不如己,則無益而有損。」不過這似乎又和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相衝突,畢竟人家孔先生是聖人,怎麼會如此狂妄呢!

bbs上面有人認為「師在智,友在德」,因為智力本身並無善惡之分的,所以可以人人為師。但道德卻是善惡分別,故不可隨意交友。個人贊同這種解釋,拋開無、毋之爭,從德智的角度來看交友,就像那句關於科學和科學家的名言一樣: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翻譯 5

6樓:

孔子說:「一切要以忠信為本,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錯誤不要怕改正。」

一、出處

選自《論語》

二、事例

意思是: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內心就不會尊敬自己、尊敬別人、尊敬學問;學習的過程是學、用相輔相佐,如果沒有懇切莊重的誠心,所學所知很容易變遷而逝,無法給我們的生命帶來真實的體驗受用。

忠信是我們學而習之的基石,沒有任何朋友不如自己,反之如果覺得別人都不如我,一定是傲慢遮蔽了心靈的雙眼;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三、作者簡介

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與司徒、司馬、司空三卿並列),魯定公十二年(西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史記。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頂峰。由於與當時主宰魯國政權的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政治觀點不和。

孔子離開魯國去周遊列國,希望在別的國家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曾整理刪定《詩經》、《尚書》等,並根據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使之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孔子講學,學生多達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一、《論語》發展

《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三種《論語》版本流傳。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乙個新的本子,並加以注釋。

鄭玄的注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

以後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注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二、對後世影響

《論語》自漢武帝之後,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南宋時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元代延祐年間,科舉開始以「四書」開科取士。此後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務運動,廢除科舉之前,《論語》一直是學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7樓:

【原文】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孔子說:「一切要以忠信為本,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錯誤不要怕改正。」

8樓:致瑞和圖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的評析

9樓:匿名使用者

【注釋】

主忠信:以忠信為主。

無:通毋,「不要」的意思。

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一種解釋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後一種解釋更為符合孔子的原意。

過:過錯、過失。

憚:音dàn,害怕、畏懼。

【譯文】

孔子說:「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這句話的意思是?

10樓:小王老師**答題

回答重」,莊重、自持;「不重則不威」一句解釋的意見比較統一,就是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

「學則不固」,「固」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堅固的意思,與上一句連在一起解釋就是,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所學的東西也就不會牢固;別一種作固陋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固陋。

「主忠信」,就是以忠信為主的意思;

「無友不如已者」,這句話解釋主要有四種,第一種,認為「無」通毋,不要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朱熹注:「友所以輔仁,不如已,則無益而有損。」應該也是這個意思吧;第二種解釋說,「不如已者,不類乎已,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整句話的意思就是,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第三種解釋是把「主忠信」與這一句連到一起解釋,不與忠信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第四種,首先不認可「無」通毋,認為後文中有「毋意」、「毋我」等,所以這裡應該就是沒有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沒有朋友不如自己,也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意思。

「過則勿憚改」,就是有了過錯,要勇於改正不能畏怯的意思。

朱熹注釋:「輕乎外,必懈怠於內,則所學不深,所知膚淺,所行虛浮,自然德威無所人樹。」,解釋一下就是,做人如果不注重外表的莊重,內心也就必有所懈怠,則學習無法深入,知識掌握膚淺,行事虛浮,也就無法成為品德高尚、威嚴莊重的表率。

對於「不重則不威」一句評析的很透徹。

朱熹還引用了程頤的話,「學問之道無他也,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善而已。」也就是對「過則勿憚改」一句的解釋了。

由於本章個別句子的理解偏差比較大,意思種類多,我就選一種比較普遍的解釋吧。本章的譯文是,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通過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本章孔子提出了君子應當具備的品德,自尊自愛,尊重別人,知錯能改。

更多7條

11樓:蹦蹦娛樂

「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君子(1),不重(2)則不威;學則不固(3).主忠信(4).無(5)友不如己者(6);過(7)則勿憚(8)改.」

【注釋】

(1)君子:這個詞一直貫穿於本段始終,因此這裡應當有乙個斷句.

(2)重:莊重、自持.

(3)學則不固:有兩種解釋:一是作堅固解,與上句相連,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所學也不堅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見聞少,學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為主.

(5)無: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一種解釋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後一種解釋更為符合孔子的原意.

(7)過:過錯、過失.

(8)憚:音dàn,害怕、畏懼.

12樓:俠客九天

譯文: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13樓:留凡雁

密密麻麻意思是:「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

14樓:步行街參加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信,學問就不會牢固。要以忠信為主,不與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過錯就不要害怕改正。

15樓:只可毅卉

君子日常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學習不可偏重於某一種(詩、書、禮、樂、騎、射)等都要學。和人交往要以忠誠、信實為原則,沒有朋友不如自己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自己有了錯誤不要怕改正。

(苟有過人必知之)

16樓:

譯:君子,思想不厚重態度就不嚴肅,學習可以使人不頑固,以忠信為做人處事的原則,不與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有了過錯不要怕改正。

對君子的五項教誨:一是思想要厚重深刻,態度要謹慎莊重,二是要善於學習,三是要忠誠守信,四是要見賢思齊,五是要知錯必改。

不重不威,取義《老子·26章》開頭兩句「重為輕根,靜為躁君」來理解,翻譯為「思想不厚重,態度不嚴肅」?

固,固執,頑固。取義《子罕·4章》說,「子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憲問·32章》裡有:「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那兩章中的「固」字,都是「固執」、「頑固」義。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勿憚改是什麼意思

孔子說 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重 莊重 自持 不重則不威 一句解釋的意見比較統一,就是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則不固 固 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堅固的意思,與上一句連在一起解釋就是,君子如...

請問“勿友不如己者”本意是什麼

名稱 無友不如己者 解釋 無 同 毋 不要 禁止之意。友 名詞作動詞用,交朋友。出處 論語 學而第一 子曰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又 論語 子罕第九 子曰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譯文 孔子說 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也不會紮實。做人重要...

子曰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 無有不知者

子曰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1.君子不重則不威 的 重 是自重,現在來講是自尊心,也就是說每個人要自重.2.人都天生有傲慢,但有時候,對事情的處理,一點自信都沒有,這是心理的問題,也是大眾的心理.比如交代乙個任務給諸位中間任何一人,所謂 見危授命 你有時候會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