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嫁喪禮習俗有關,古代婚嫁喪禮習俗有關資料

時間 2022-03-15 08:45:13

1樓:歲月不寒

我國婚禮,古有六禮,即問名、訂盟、納彩(納聘)、納幣(納徵)、請期、親迎。後來並為四體,即:問名、訂盟(送定)、定聘(納彩、納幣)、親迎(並請期)。

一、問名

「問名」主要的儀式,是雙方交換正式姓名、年庚、生辰八字,使彼此了解兩造家族之來歷,衡量一下這宗婚姻是杏「門當戶對」。其手續先由媒的送女方之「庚帖」於男家,男家將此帖置於神前暨祖先案頭上,卜吉。3日內如家中平安無事,則將男方庚帖送女家,女家接受後,或問卜於星相,或即同意合婚。

議婚之初,或有女家託媒妁請男家提出庚帖(字仔),作為「探聽」男方之依據。女方如認為適當而吉祥,即將男女生庚合寫一譜,送與男家,否則儀將原件退回作罷。

字仔(庚帖),寫在紅色長方形紙上。**直書,如女方書「某姓坤造某某年某月某某日某時瑞生」;男方書「某姓乾造某某年某月某某日某時建生」。字數須雙數,如單數,男於生字上添「建」。

女於生字上添「瑞」。又「字仔」與「八字」雖均稱年庚,略有不同,即八字之甲庚必須用於支寫,以便作占卜用,字仔則寫籍貫、排行等,作為查採之用。俗稱「字仔」為小年慶,「八字」為大年庚。

△婚尚未定,不可兩家並列,議定後方可。

二、訂盟

訂,即定議。訂盟之禮叫文定,又稱小聘,也就是現在的訂婚禮。送定,擇吉日,由男家備送聘禮至女家。

聘禮計為:紅綢(用金字甲庚別在紅綢上或安金字於帖內)、金花(金簪)、金戒指、金耳環、羊、豬、禮燭、禮香禮炮、禮餅、連招花盆(取意連生貴子古兆)、石榴花等(石榴花取意多子)。

媒的及男家雙親或其親戚,陪同前往。女家接受聘禮大部分,備12 品件回贈。禮餅則分贈親戚朋友,作為訂婚通知,此叫「分餅」。受贈親朋,日後須贈賀結婚禮物。

舉行訂婚禮,有「戴戒指」儀式。送定時,男家6 人或12 人(雙數)親至女家送禮,女家將聘禮奉置於神龕祖先案頭前供拜。由將嫁女兒捧甜茶上廳,一一介紹與之見面,男家飲茶後各送「壓茶匝」之紅包於茶杯上。

隨後女復出,坐在廳堂**之椅上(雙腳另置一矮幾表示高貴;出嫁面向外,招

夫面向內),由男家尊長掛戴戒指。戒指有金銅2 個(銅同音同,取意夫婦同心),以紅線繫結,以示夫婦姻緣。戴戒指完後,清男家人入席,則訂婚禮成。

也有簡化的,將小聘、大聘並合而行,亦即將訂盟、納彩、納幣三禮合而為一,總稱為「送定」。

三、完聘(納彩、納幣)

納彩並納幣二禮稱為「完聘」,或稱大聘。具婚書、聘金、幣帛(首飾)等物,署「納幣之敬」送往女家,女家也隨輕重而回報。完聘禮物由媒人等作陪,送往女家。

富貴人家聘禮隆重,其次序是:吹班(樂隊)、禮帖(記載禮物專案、儀式次序)、婚書、聘金、大餅、冰糖冬爪、桔餅、柿粿、福

丸(龍眼幹)、豬腳、麵線、糖果、閹雞兩隻、母鴨兩隻、大燭一對或數對、禮香兩束、衣服(新婦用禮服)、手環、金戒指等。

聘禮至,女家燒香鳴炮,奉告神明祖宗,歡宴男家送禮人。以坤書(女方婚書)交付媒妁。男家送未禮物,概按其品種領受一部分或原封壁回,如福丸、閹雞、母鴨,均屬男家福分,應退回。

豬腳僅取其肉,豬腳骨應退還。而以新郎禮服、衣帽鞋襪、鐘繡之類為回禮。「聘禮」:

聘禮品物均記於紅紙禮帖,其稱呼宜雙忌一,又多用喜、成、雙等吉祥文字。聘禮帖式:謹具婚書成通、啟書成封、聘金雙封、盒儀成封、訓儀成封、錦麟成楹、壽帕雙福、色仙成端、金豬成首、喜羊成只、糖屏八拾、福丸滿百、夢糖成盒、龍燭雙輝。

四、請期

請期為婚姻六禮之一,俗稱「送日頭」或稱「提日」。即由男家擇定結婚佳期,用紅箋書寫男女生庚,此稱為請期禮書,由媒的攜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經女家復書同意,男家並以禮書、禮燭、禮炮等送女家,女家即以禮餅分贈親朋,告訴於歸日期。

五、親迎

親迎系新郎親往女家迎娶新婦,或稱迎娶,即今之結婚婚禮。舊時,上中之家行親迎,惟中下之家多從略,僅由媒人代往迎娶。而親迎的儀式,隨時代進步,多有改變。

迎娶當日,新郎偕同媒人及親朋六人或八人作迎親客(俗稱「娶嫁」,即儐相)陪隨同行。及至女家,請食「雞蛋湯」(甜湯內建脫殼煮熟雞蛋乙個)。食雞蛋湯,(僅喝其甜湯,用筷將雞蛋戳開或攪動了事)。

同時,女家團圓會餐,稱食「姊妹桌」,即惜別宴。父告誡:「勤謹小心,早晚聽舅姑、丈夫言語」;母告誡:

「必敬必戒,三從四德。」新娘難免依依不捨,媒妁催促上轎。新娘叩拜祖先,叩別父母,擇定時刻隨新郎由西階步出,而有年高多福之「好命人」扶持上花轎。

新娘上轎時唏哭幾聲,俗稱「哭好命」,以示好命。花轎起行不遠之地,新娘應放下紙扇或手帕,俗稱「放扇」、「送扇」。以示嫁出臨別紀念。

又說:以此表示拋棄不好「性」癖,以求和順,俗稱「放性地」(性與扇偕音)。一路上,娶嫁濱相放鞭炮,作攘邪之意。

花轎至男家門前停,擇吉時進入門內,新郎用扇於轎頂敲三下,又用腳「轎門」三次,以示新郎之威嚴,使新娘順從易於駕御。而後由「好命人」牽新娘下轎,媒妁撐傘遮天,新郎護送入洞房。

婚宴後,食新娘茶,俗稱「鬧新娘」,即喝甜茶,鬧洞房,以湊熱鬧。此時以喜句賀新婚,使新娘開口歡笑為娛,並以各種滑稽形態,試探新娘耐性或其性情舉動,惟其目的仍為藉此機會**新娘。所謂「食新娘茶」,系由媒人或家人作伴,新郎新娘手端茶盤,以甜茶、冬瓜、糖果敬賓客。

賓客接受甜茶而念喜句,飲畢,新郎新娘又來收回茶杯,賀客應以紅包置於茶杯為賀禮,亦念喜句祝之。所念喜句為四句對押韻,俗稱「念四句」,句意除表賀意,多為吉祥或幽默滑稽之射意,有現成之句,亦有即興吟作,常多妙句連珠。至於「鬧新娘」,其花樣層出不窮,每使新郎新娘及其家人尷尬,但鬧客反而稱快。

古代婚喪嫁娶:

古代葬禮習俗有哪些?

古代葬禮習俗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婚禮,古有六禮,即問名、訂盟、納彩(納聘)、納幣(納徵)、請期、親迎。後來並為四體,即:問名、訂盟(送定)、定聘(納彩、納幣)、親迎(並請期)。

一、問名

「問名」主要的儀式,是雙方交換正式姓名、年庚、生辰八字,使彼此了解兩造家族之來歷,衡量一下這宗婚姻是杏「門當戶對」。其手續先由媒的送女方之「庚帖」於男家,男家將此帖置於神前暨祖先案頭上,卜吉。3日內如家中平安無事,則將男方庚帖送女家,女家接受後,或問卜於星相,或即同意合婚。

議婚之初,或有女家託媒妁請男家提出庚帖(字仔),作為「探聽」男方之依據。女方如認為適當而吉祥,即將男女生庚合寫一譜,送與男家,否則儀將原件退回作罷。

字仔(庚帖),寫在紅色長方形紙上。**直書,如女方書「某姓坤造某某年某月某某日某時瑞生」;男方書「某姓乾造某某年某月某某日某時建生」。字數須雙數,如單數,男於生字上添「建」。

女於生字上添「瑞」。又「字仔」與「八字」雖均稱年庚,略有不同,即八字之甲庚必須用於支寫,以便作占卜用,字仔則寫籍貫、排行等,作為查採之用。俗稱「字仔」為小年慶,「八字」為大年庚。

△婚尚未定,不可兩家並列,議定後方可。

二、訂盟

訂,即定議。訂盟之禮叫文定,又稱小聘,也就是現在的訂婚禮。送定,擇吉日,由男家備送聘禮至女家。

聘禮計為:紅綢(用金字甲庚別在紅綢上或安金字於帖內)、金花(金簪)、金戒指、金耳環、羊、豬、禮燭、禮香禮炮、禮餅、連招花盆(取意連生貴子古兆)、石榴花等(石榴花取意多子)。

媒的及男家雙親或其親戚,陪同前往。女家接受聘禮大部分,備12 品件回贈。禮餅則分贈親戚朋友,作為訂婚通知,此叫「分餅」。受贈親朋,日後須贈賀結婚禮物。

舉行訂婚禮,有「戴戒指」儀式。送定時,男家6 人或12 人(雙數)親至女家送禮,女家將聘禮奉置於神龕祖先案頭前供拜。由將嫁女兒捧甜茶上廳,一一介紹與之見面,男家飲茶後各送「壓茶匝」之紅包於茶杯上。

隨後女復出,坐在廳堂**之椅上(雙腳另置一矮幾表示高貴;出嫁面向外,招

夫面向內),由男家尊長掛戴戒指。戒指有金銅2 個(銅同音同,取意夫婦同心),以紅線繫結,以示夫婦姻緣。戴戒指完後,清男家人入席,則訂婚禮成。

也有簡化的,將小聘、大聘並合而行,亦即將訂盟、納彩、納幣三禮合而為一,總稱為「送定」。

三、完聘(納彩、納幣)

納彩並納幣二禮稱為「完聘」,或稱大聘。具婚書、聘金、幣帛(首飾)等物,署「納幣之敬」送往女家,女家也隨輕重而回報。完聘禮物由媒人等作陪,送往女家。

富貴人家聘禮隆重,其次序是:吹班(樂隊)、禮帖(記載禮物專案、儀式次序)、婚書、聘金、大餅、冰糖冬爪、桔餅、柿粿、福

丸(龍眼幹)、豬腳、麵線、糖果、閹雞兩隻、母鴨兩隻、大燭一對或數對、禮香兩束、衣服(新婦用禮服)、手環、金戒指等。

聘禮至,女家燒香鳴炮,奉告神明祖宗,歡宴男家送禮人。以坤書(女方婚書)交付媒妁。男家送未禮物,概按其品種領受一部分或原封壁回,如福丸、閹雞、母鴨,均屬男家福分,應退回。

豬腳僅取其肉,豬腳骨應退還。而以新郎禮服、衣帽鞋襪、鐘繡之類為回禮。「聘禮」:

聘禮品物均記於紅紙禮帖,其稱呼宜雙忌一,又多用喜、成、雙等吉祥文字。聘禮帖式:謹具婚書成通、啟書成封、聘金雙封、盒儀成封、訓儀成封、錦麟成楹、壽帕雙福、色仙成端、金豬成首、喜羊成只、糖屏八拾、福丸滿百、夢糖成盒、龍燭雙輝。

四、請期

請期為婚姻六禮之一,俗稱「送日頭」或稱「提日」。即由男家擇定結婚佳期,用紅箋書寫男女生庚,此稱為請期禮書,由媒的攜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經女家復書同意,男家並以禮書、禮燭、禮炮等送女家,女家即以禮餅分贈親朋,告訴於歸日期。

五、親迎

親迎系新郎親往女家迎娶新婦,或稱迎娶,即今之結婚婚禮。舊時,上中之家行親迎,惟中下之家多從略,僅由媒人代往迎娶。而親迎的儀式,隨時代進步,多有改變。

迎娶當日,新郎偕同媒人及親朋六人或八人作迎親客(俗稱「娶嫁」,即儐相)陪隨同行。及至女家,請食「雞蛋湯」(甜湯內建脫殼煮熟雞蛋乙個)。食雞蛋湯,(僅喝其甜湯,用筷將雞蛋戳開或攪動了事)。

同時,女家團圓會餐,稱食「姊妹桌」,即惜別宴。父告誡:「勤謹小心,早晚聽舅姑、丈夫言語」;母告誡:

「必敬必戒,三從四德。」新娘難免依依不捨,媒妁催促上轎。新娘叩拜祖先,叩別父母,擇定時刻隨新郎由西階步出,而有年高多福之「好命人」扶持上花轎。

新娘上轎時唏哭幾聲,俗稱「哭好命」,以示好命。花轎起行不遠之地,新娘應放下紙扇或手帕,俗稱「放扇」、「送扇」。以示嫁出臨別紀念。

又說:以此表示拋棄不好「性」癖,以求和順,俗稱「放性地」(性與扇偕音)。一路上,娶嫁濱相放鞭炮,作攘邪之意。

花轎至男家門前停,擇吉時進入門內,新郎用扇於轎頂敲三下,又用腳「轎門」三次,以示新郎之威嚴,使新娘順從易於駕御。而後由「好命人」牽新娘下轎,媒妁撐傘遮天,新郎護送入洞房。

婚宴後,食新娘茶,俗稱「鬧新娘」,即喝甜茶,鬧洞房,以湊熱鬧。此時以喜句賀新婚,使新娘開口歡笑為娛,並以各種滑稽形態,試探新娘耐性或其性情舉動,惟其目的仍為藉此機會**新娘。所謂「食新娘茶」,系由媒人或家人作伴,新郎新娘手端茶盤,以甜茶、冬瓜、糖果敬賓客。

賓客接受甜茶而念喜句,飲畢,新郎新娘又來收回茶杯,賀客應以紅包置於茶杯為賀禮,亦念喜句祝之。所念喜句為四句對押韻,俗稱「念四句」,句意除表賀意,多為吉祥或幽默滑稽之射意,有現成之句,亦有即興吟作,常多妙句連珠。至於「鬧新娘」,其花樣層出不窮,每使新郎新娘及其家人尷尬,但鬧客反而稱快。

古代人也會被催婚嗎,為何說古代的催婚比現在要可怕的多

古代人到了婚嫁年齡肯定也是會被催婚的,而且古代人的思想還是很封建的,不像現在的人,我們到了 三 四十歲還不結婚,雖然有人議論但是也是會被包容。但是,在古代,如果到了二十歲還沒有人提親,或者拒不出嫁會被鄰居們說三道四的。而且在古代,人口的流動性沒有咱們現在這麼大,居住在乙個地方是會比較長久的,不像咱們...

關於古代科舉,有關古代科舉考試

石破天紫砂壺講談社 呵呵,隋朝。唐朝的制度都是跟隋朝學的。 c隋,古代科舉分為院試,府試和殿試,三個的第一名叫解元,狀元.會員.古代沒有5個人是三元的.就是三次都第一的. c隋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 他令各州推舉人才,參加考試,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煬帝時正式設定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

有關古代結繩記事的故事,有關古代結繩記事的故事400字

活寶視野 古人為了要記往一件事,就在繩子上打一個結。以後看到這個結,他就會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記往兩件事,他就打兩個結。記三件事,他就打三個結,如此等等。如果他在繩子上打了很多結,恐怕他想記的事情也就記不住了,所以這個辦法雖簡單但不可靠。據說波斯王大流士給他的指揮官們一根打了60個結的繩子,並對他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