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動植物百科小權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運於掌。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在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古街區內,以經營風味佳餚、傳統閩菜著稱的「安泰樓酒家」,又在店門口設定了「拗九節」送粥點,向市民免費派發釆用紅棗、花生、桂圓、蓮子、紅糖與糯公尺烹煮速度和服務的「拗九粥」。
「拗九節」免費派送「拗九粥」,成為了「安泰樓酒家」這家老字型大小的傳統活動。「拗九節」前,它還特地邀請福州民俗專家為食客講解「拗九節」的來歷。它的經營者說,希望藉此讓這個的福州傳統節日傳承下去。
「拗九節」,是福州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孝順節」、「送窮節」。這天清早,福州人用糯公尺、紅糖,加上花生、紅棗、荸薺、芝麻、桂圓等原料煮成甜粥,稱為「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特別是已出嫁的女兒,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祝福平安、健康。
這種習俗依然在福州盛行。一位喝上了「拗九粥」的老母親說,「拗九粥」裡不只是紅糖、花生、紅棗、桂圓等,更有著兒女的乙份孝心,甜到了心頭。「拗九節」演繹成為尊老敬老、崇尚孝順的社會風尚,在福州發揚光大。
拗九節」裡,福州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就在陳氏祠堂裡擺起了盛大的千人「孝順宴」:祠堂裡裡外外擺滿了一百九十五張桌子,近二千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安坐席上,一邊悠閒聊天吃著美食,一邊欣賞著戲台上閩劇的精彩表演;而村里年輕人忙裡忙外,端菜送茶。這一拗九敬老節的宴席風俗,在當地已經沿襲二十多年。
2樓:高考的風
三位女人發現了3枚手雷,她們決定把它們送到警察局。路上,其中一位女的問:「如果在路上有一枚手雷**了怎麼辦?」另兩位女的說:「那我們撒個謊,說我們只發現兩枚。」
拗九節的古詩
拗九節的傳說
3樓:聆月
拗九節又稱孝順節、後九節、送窮節。農曆正月二十九,家家戶戶用糯公尺和紅糖煮拗九粥,內有紅棗、花生、豇豆、芝麻、荸薺等各種配料,用來祭祀祖先,饋贈親友。凡已嫁女兒,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拗九粥**,民間傳說不一:一說是相傳目連母親兇悍,死後被送進地獄受苦。目連長大後,每天送飯給母親,都被小鬼吃掉,不得已煮了一碗顏色拗黑的粥,小鬼不敢食,故名拗九粥,目連送飯的日子即為拗九節、孝順節。
一說源出送窮,明代學者謝肇制說:「高陽氏子,衣敝食糜,正月晦日死,世作糜,棄破及街巷口,除貧鬼。」
清代學者多贊成此說,林祖燾〖閩中歲時雜詠〗詩:「相傳拗九屆芳辰,各煮飴糜雜棗榛。掃盡塵封投盡穢,送他窮鬼迓錢神。
」閩俗正月初九稱上九,十九稱中九,廿九稱下九或後九,所以又叫後九節。此俗至今仍在民間流行 。
4樓:手機使用者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母子相依為命,後來母親去逝了,兒子非常傷心,每天都帶飯菜來到母親墳前孝順自己的母親,突然,有一年兒子夢見母親對他說:「每年的正月二十九這天總是會有一群餓鬼來搶食,母親人老體弱鬥不過他們,就餓著肚子。兒子聽了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乙個好辦法。
他知道母親最喜歡吃甜的食物。於是就用糯公尺,花生,芝麻,紅豆,紅棗,桂圓等用來煮粥,最後在粥上加一層黑芝麻,正月二十九這天,兒子來到母親墳前,把粥擺上。第二天,母親又在夢中說,那些鬼又來搶了,他們看見你那碗裡黑糊糊的,又難看又噁心,不敢吃了,最終母親吃上了兒子做的粥,母親還說好吃呢!
有關於「拗九節」的詩詞嗎
5樓:推書人湘雪
有關於「拗九節」的詩詞:
1、林祖燾《閩中歲時雜詠》
相傳拗九屆芳辰,各煮飴糜雜棗榛。
掃盡塵封投盡穢,送他窮鬼迓錢神。
2、 清葉夢君《孝粥》
懷橘蒸梨意不同,一盂棗粟雜雙方。
年年報哺同烏鳥,此意榕城有古風。
拗九節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的漢族民俗節日,日期是農曆正月廿九。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給親朋好友;已經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在福州人的傳統觀念中,「九」是不好過的。
這天清早,家家戶戶都用糯公尺、紅糖,再加上花生、紅棗、荸薺、芝麻、桂圓、白果等原料,煮成甜粥,稱為「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
已出嫁的女兒,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還要加上太平面、蛋、豬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此外,凡是歲數逢九(虛歲)的人,如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稱「明九」),或是九的倍數,如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稱「暗九」),也要像過生日一樣,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
有關於「拗九節」的詩詞嗎
6樓:推書人湘雪
有關於「拗九節」的詩詞:
1、林祖燾《閩中歲時雜詠》
相傳拗九屆芳辰,各煮飴糜雜棗榛。
掃盡塵封投盡穢,送他窮鬼迓錢神。
2、 清葉夢君《孝粥》
懷橘蒸梨意不同,一盂棗粟雜雙方。
年年報哺同烏鳥,此意榕城有古風。
關於拗九節的童謠。
拗九,拗九,摜粥摜到旗汛口,想起我家打風掉雨送我去學校;拗九,拗九,摜粥摜到南門兜,想起我妮在我做媳婦那一天淚汁流;
拗九,拗九,摜粥摜到大橋頭,想起我夢中都是我的二個老;拗九,拗九,摜粥摜到娘家厝門口,告一聲依家依妮,囝呢平時間做不夠;一碗甜甜的拗九粥,一箸一瓢羹都是孝。
7樓:匿名使用者
林祖燾《閩中歲時雜詠》詩:「相傳拗九屆芳辰,各煮飴糜雜棗榛。掃盡塵封投盡穢,送他窮鬼迓錢神。」
清葉夢君有《孝粥》詩寫:「懷橘蒸梨意不同,一盂棗粟雜雙方。年年報哺同烏鳥,此意榕城有古風。」
拗九節的詩詞
8樓:小符學姐
1、別老母
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白話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髮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乾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悽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西上辭母墳
唐代:陳去疾。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白話譯文:高山擋住陽光,只有稀薄的光線照射,寥寥幾隻飛禽孤單的立在夕陽下。
在樹林間灑酒悼念先人時也只能無奈流淚,再也聽不到(母親)讓我早點回家的叮囑。
3、遊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白話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4、歲末到家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白話譯文:愛子之心是沒有窮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於遊子及時歸來。
縫製寒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裡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
看見兒子瘦了母親心疼,呼叫著我細問旅途的艱難。
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會忍心訴說漂泊在外所受的風塵。
5、除夜作
唐代: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白話譯文:乙個人在旅館的夜裡睡不著,客居的心為何突然變得淒然。
身在故鄉千里之外想的是家鄉,自己的鬍子上又結了一層霜,然後又過了一年。
9樓:網友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2、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譯文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裡舉起了酒杯。
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採折之罪?
3、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譯文在重陽節這天登高回望故鄉,身處他鄉,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
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我想北歸不得,鴻雁為何還要從北方來。
4、九日齊山登高 / 九日齊安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譯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 約朋友攜酒壺共登峰巒翠微。
塵世煩擾平生難逢開口一笑, 菊花盛開之時要插滿頭而歸。
只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 不必懷憂登臨嘆恨落日餘暉。
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終歸如此, 何必像齊景公對著牛山流淚。
5、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譯文勉強地想要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卻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把酒送來。
我在遠方想念長安故園中的菊花,這時應正寂寞地在戰場旁邊盛開。
10樓:匿名使用者
1、 《孝粥》 清葉夢君。
懷橘蒸梨意不同,一盂棗粟雜雙方。
年年報哺同烏鳥,此意榕城有古風。
白話翻譯:懷裡揣著桔子,鍋裡蒸著梨子的意義完全不同。
一碗粥裡面的棗和栗子是子女對於父母的關心和愛戴。
年年拗九節的時候報答母親的哺育之恩,跟烏鴉反哺是乙個道理。
這種情意在福州已經持續了很長的時間。
2、《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白話譯文。乙個人在旅館的夜裡,睡不著;客居的心為何突然變得淒然。
故鄉千里之外,想的是千里之外的家鄉,自己的鬍子上又結了一層霜,然後又過了一年。
3、《閩中歲時雜詠》清·林祖燾。
相傳拗九屆芳辰,各煮飴糜雜棗榛。
掃盡塵封投盡穢,送他窮鬼迓錢神。
白話譯文。相傳拗九節這一天,九屆的老認聚到一起,大家用自己家裡的雜糧煮粥。
打掃乾淨塵封的灰燼,送走鬼神,迎來財神。
4、《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無樂聲。
白話譯文。人剛剛出生的時候就像那太陽剛剛公升起。上山慢而下山快。人壽不過百歲,一天夜裡已經過了大半。
歌舞享樂應該早一些,昨天還比今天更健康。人們都認為生孩子好,卻不知道孩子也催人老。面對美酒應該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5、《墨萱圖》 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作品譯文。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
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今年拗九節幾月幾號,2019拗九節是幾月幾日?
今年拗九節是三月五號。拗九節 主要是從民間流傳的 目連救母 故事而來。據傳,古時候有乙個叫目連的人,其母生前悍惡,死後被關在陰間牢房裡,他探監時,經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均被看守的獄卒小鬼給吃掉了。後來,他想了乙個辦法,用荸薺 花生 紅棗 桂圓 紅糖等原料與糯公尺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後,再灑一把黑芝...
關於「九月九」的古詩?關於重陽節的古詩
關於 九月九 的古詩 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二,九日齊山登高 唐 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三,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
九月九日重陽節相關對聯大全,關於重陽節的來歷傳說 重陽節對聯大全
可愛的刻骨相思 e mouth hey,ring,you don t wa 關於重陽節的來歷傳說 重陽節對聯大全 關於重陽節的詩詞和對聯 淡淡清香飄千古 九九重陽 胡秉言九九重陽重九九,耄耋鶴髮潤澤悠。夕陽如畫超金貴,家有興達賽寶丘。橫批是 九月重陽求對聯 高公升騰展巨集圖 上聯 雙慶臨門,家慶欣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