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蠶無夜食不長,馬無夜草不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解 釋] 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出 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人無橫財不富。
這是養馬者的經驗,是有科學道理的。
馬在白天拉車趕路十分辛苦,能量消耗很大。而馬是食草動物,吃一次草料後的消化時間很長,草料中所含能量又很低,無法滿足白天的消耗。所以一般養馬者都要在夜間給馬補一次「夜宵」。
否則的話,馬的能量消耗不能及時補充,長此以往馬會越來越瘦的。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就是用馬吃夜草來比喻某人在自己正常的收入之外得到了額外的財富。
拼音 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釋義 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 《莊子·山木》:「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漢·韓嬰《韓詩外傳》:
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後,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
典出《戰國·莊子·外篇山木第二十》「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2樓:沉醉明風
成語:亡羊補牢 猶未為晚。
原文: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你是否是指「見兔而顧犬」,自己定吧!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出自**?
3樓:匿名使用者
【解 釋】 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出 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出自**
4樓:
解 釋】 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汪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出 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困乎洞未頃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請問《戰國策 趙策》中後事之師前一句是什麼?謝謝了!
5樓:策士吧問道鬼谷
原文出自《戰國策·趙策一》「張孟談既固趙宗」的故事。準確點講,故事中「後事之師」的前一句應該是「前事之不忘」。
6樓:誠心求教謝謝你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助到你!)
亡羊補牢的下一句是什麼
7樓:雪雅星箜
此句出自《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作品簡介:戰國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西漢末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
其中《楚四》為書中第十七卷。
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釋義:亡:丟失;牢:牲口圈。羊丟失以後,才修補羊圈。比喻發現問題及時採取善後措施,以免釀成大錯。
用法:用於事,褒義。
例句:我們發現錯誤的時候要及時改正,像亡羊補牢一樣。
近義詞】知錯就改。
反義詞】時不我待、知錯不改。
8樓:夢帥星
為時未晚,比喻人犯了錯誤及時改正過來還不算晚。這故事出自戰國策。
9樓:du知道君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出 處 《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示 例 張學良始則失地,今幸固守錦州,~,可稱晚悟。(章炳麟《與孫思昉論時事書》二)
10樓:虛空哥哥
亡羊補牢的下一句是為時不晚。
作為乙個外行在看《戰國策》的時候發現乙個問題,親們看第一句話,為什麼這裡的東周西周是兩個國家?請知
11樓:真紅龍
東西周分治。
東周末年,周王室在自己的轄區內,劃出一塊地,分給其中乙個子弟,稱為西周國。 這跟周王朝的西周不是乙個概念。後來又在鞏邑劃一塊地,分給另乙個子孫,稱為東周國。
至周赧王時,東西周各自為政,赧王把國都遷到西周國。
12樓:冰寒水帝
先有西周後有東周 類似於西汗跟東漢。
13樓:匿名使用者
東周和西周不是兩個朝代麼。
2.《戰國策》中為我們講述了著名的成語故事「畫蛇添足」,請問這篇故事是用來勸說誰的?
14樓:網友
2.《戰國策》中為我們講述了著名的成語故事「畫蛇添足」,請問這篇故事是用來勸說誰的?( b )
a.項燕 b.昭陽 c.白起 d.李牧。
畫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
解釋】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結構】連動式。
用法】用來形容不應該做的多餘的事。含貶義。一般作賓語。
正音】添;不能讀作「tiǎn」。
辨形】添;不能寫作「填」。
近義詞】徒勞無功、多此一舉。
反義詞】畫龍點睛、恰到好處、恰如其分。
辨析】~和「弄巧成拙」;都可表示「自以為做得好;結果壞了事」的意思。但~偏重在「做多餘的事」;「弄巧成拙」偏重在「想做得好些;巧妙些」。
例句】1)切勿刻意求工;以免~;喪失了自然。
2)多寫上這一句;不但沒增強表現力;反而成了~。
成語故事】古代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後,把一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乙個人喝則有餘。
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有乙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他端起酒壺正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
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隻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乙個人已把蛇畫成了。那人把壺搶過去,說:
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添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添腳的人終於失掉了到嘴的那壺酒。
15樓:情感e解憂
選b昭陽…
這是陳珍勸說昭陽,用的這個成語!
戰國策中的小問題
蘇秦獻策欲滅六國,秦惠王不用 蘇秦灰頭土臉。蘇秦於是 頭懸樑,錐刺股 精心研讀縱橫之策。最終,苦盡甘來,忽悠 乃成,遂配六國相印,出任 六國集團總ceo 衣錦還鄉。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嫂子更是前倨後恭,無以復加 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此情此景,真是讓人感...
《左傳戰國策國語論語孟子荀子,《左傳》 《戰國策》 《國語》 《論語》 《孟子》 《荀子》 《莊子》
煒燁之辰 1左傳 左丘明 我國第一部敘述詳備的編年史對有關春秋時期間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重 實都有載述,具體完整的顯示了時代概況 2戰國策 作者不詳 國別體史書 主要記載戰國時代謀臣策士遊說諸侯或相互辯論時發表的政治見解和提出的鬥爭策略,以及他們錯綜複雜的政治活動名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 畫...
戰國策之西周卷翻譯,戰國策之東周卷的翻譯
西周 西元前1046年 西元前771年 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後所建立,定都於鎬京 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部 由於周朝後來將都城東遷洛邑 今河南洛陽 稱東周,所以稱這一時期的周朝為西周。西周從西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朝起至西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殺為止,共經歷11代12王,大約歷經2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