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zjc**座
去姥家這些事情本應該是你自己的事情。有了這種想法,可以讓爺爺奶奶休息幾天,你們把孩子送往姥家待幾天就可以了嘛。何必讓爺爺奶奶帶孩子去姥家?
與孃家的親戚走動的少,完全是你們自己的事。不應該責怪爺爺奶奶。爺爺奶奶為你們帶孩子很辛苦的,應該理解老人的勞累。
2樓:庚子紫薇
那是你很少帶孩子的緣故,孩子跟你疏遠了,要多帶才親近。
3樓:來自龍潭河丰姿盡展的洛基
還有孩子不要媽媽的,他在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和孩子多接觸,長溝通,儘量自己帶
我從小到大,從來不會和親戚家的孩子比較,可實際上,親戚都在和我比較,哪怕一件很小的事,就認為我們在 10
4樓:匿名使用者
一、教育子女是父母的社會責任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家庭教育的傳統。很早就有“孟母擇鄰”、“三孃教子”、“岳母刺字”等故事。魏晉南北朝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清代孫奇逢的《教子家訓》和朱柏廬的《朱子治家格言》都是古代家庭教育的文獻。
近現代的魯迅和陳鶴琴也十分重視家庭教育,他們的文章對家庭教育有許多見解。但從目前家庭教育的現狀來看,不可否認,還存在著一些帶傾向性問題。如不考慮子女本身的條件和社會所能提供給他們發展的可能性,此引起子女的反感,厭學、逃學、出走屢有發生,甚至有的忽視兒童品德與行為的早期培養和訓練性的問題。
學生養不成社會公德,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質和基本的自理能力。過分的溺愛、嬌寵也是家庭教育中帶普遍性的問題。許多孩子在父母、爺爺、奶奶的嬌慣下,養成了自私、任性、只知受愛,不懂愛人的不良性格,成了家中的“小皇帝。
至於家庭教育方法上違背教育規律,違背兒童年齡特點的現象就更多了。由此家庭對子女的期望過高和家庭教育水平過低的矛盾。隨著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對勞動者素質和專業人才要求的提高,越來越迫切要求解決這對矛盾。
因此,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己成了當務之急。每位做父母的都要從提高整個民族素質的高度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挑起教育好下一代的社會重任。
二、家庭教育的特點
每一個人總是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綜合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其中學校教育是主體,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外部環境和擴充;而家庭教育則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三者相互補充、相互配合,就能使年輕一代順利地成長,因此,三者在教育方向、目標、內容上應該是一致的,都是要把下一代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都要進行的全面發展的教育。
但是,家庭教育由於其教育環境、教育方式、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從而也帶來了家庭教育的下列特性:
(一)天然性
家庭是一所優劣兼收,不考而取的“學校”。學生是當然的學生,不論是天才、神童還是呆子、殘疾人統統都是家庭學校的一員;父母也是當然的老師,每位家長,只要與子女生活在一起,那麼,不管你願意不願意,自覺不自覺,都負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責任。
(二)全程性
家庭教育從學制上來說,是從搖籃到墳墓的終身教育。一個人在其一生中要受到兩種形式的家庭教育:當他呱呱墜地時就開始受到父母的影響,並在這種影響下成長,這固然是在接受家庭教育;以後他長大**,自己當了父母,又要受到子女的監督和促進,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學習怎樣當個稱職的家長,這是在接受另一種形式的家庭教育。
(三)陶冶性
家庭教育沒有課堂,沒有教科書,沒有固定的上課形式。全部教育形式就是孩子在與父母的共同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因此,父母的言行是一本不成文的教科書。模仿是兒童少年的一個重要心理特點。
模仿的效果取決於客體的生動性、可接近性和客體對孩子的權威性。父母對子女來說是最可接近的人,對幼小的孩子來說權威性也較大。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不知不覺地成為孩子模仿的物件。
父母的品德、性格和志趣,都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正如此聯一位著名教育家所說的那樣:“孩子是父母一步一步地引入社會的;希望我們的父母們努力用模範言行少為孩子編寫一部出色的教科書,一部讓孩子可以引以為傲的教科書。
”(四)個別性
家庭教育的物件,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比之學校教育每位老師要面對幾十個不同特點的孩子,要單一得多。教育方式基本上都是一對一的個別教育。這種個別教育的長處是針對性強,完全是因材施教,對孩子的幫助大。
但因為是一家一戶進行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短處,如孩子沒有同齡夥伴,沒有可比較、可競爭的對手,容易孤獨、自私,不易發現在與夥伴相處中的矛盾和問題,並教育之。困此,家庭的個別教育必須與學校的集體教育結合進行。
良好的、完美的家庭教育必須注意到家庭教育的這些特點,在教育中揚長避短,提高教臺水平。
三、一個好家長的必備條件
家庭教育既十分重要,又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當一名家庭教育的合格教師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有的人,在學校裡可能是優秀教師、模範班主任,教育轉變了許多差生,而在家裡卻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成為不合格的父母。
更何況有些文化水平不太高,缺乏教育理論的年輕父母,他們教育子女就會有更大的困難。
那麼,怎樣才是一位合格的家長呢?作為一名好家長應具備哪些條件呢?
根據全國兒童少年工作協調委員會年發出的倡議書,一個合格的家長應有以下5條要求:
(一)提高自身的思想修養,做子女的榜樣。
父母是與孩子接觸最多、時間最久的人,因而也是孩子學習的最直接最具體的榜樣。在孩子面前,家長從思想品德到生活小節,是沒有小事的。父母與鄰居為一件小事斤斤計較,那麼,孩子也會經常與小朋友吵架;父母雙方主動做家務活,那麼孩子也會高高興興地幫爸爸媽媽做事。
所以,要教育孩子具有“五愛”公德,家長自己就要努力成為這樣的人。正如文學家托爾斯泰說的:“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家長的自我教育又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為最主要的內容。有的家長為了孩子把煙戒了,有的家長為了孩子夫妻和睦了,也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而努力學文化,這些都是自我教育、提高修養的表現,值得稱頌。
(二)學習撫育、培養、子女的科學知識。
孩子從小到大,從呀呀學語,到有知識懂道理成為能自立的一個公民,是循著一定的規律在發展的。做父母的就要了解孩子的發展規律,按照科學規律來撫養和教育。為此,就必須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比如生理學、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等。
有的家長可能認為,我們的上一輩也沒學什麼理論,不也把一個個孩子拉扯大了嗎?有的還很有出息呢。這也是事實。
但老一輩往往有好幾個孩子r他們是在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中,逐漸摸索到規律的。如老人們說“3歲看18,”實際上指出了3、4歲時,是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3歲形成的性格、行為、習慣往往到長大後也不會改變。因此,要抓緊教育,這是符合兒童心理髮展規律的。
有時教育第一個孩子沒經驗,教育第二個孩子就糾正了。而觀在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必須養好、教好,不能嘗試錯誤。
因此,參加家長學校,學習有關家庭教育的書籍,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與藝術,就更加必要了。一個好家長應該是勤奮學習的模範。近年來,各地出版了不少家庭教育的讀物、(如《父母必讀》、《為了孩子》、《家長報》等),都是提高家庭教育理論修養的好教材,可供家長選擇自學。
(三)愛護子女,對子女耐心誘導,不嬌慣,不打罵。
教育孩子必須有正確的方法,才會有效。但是,臼前的年輕家長,尤其是獨生子女家長,缺少科學的教育方法,而導致教育的失敗。如期望過高。
父母愛子女是人之常情,愛也是一種偉大的教育力量,是使子女健康成長的不可缺少的“養料”。但是,愛之過度,失去分寸,就變成溺愛。對孩子有求必應,使孩子養成任性、自私的思想,缺乏自理能力,不能適應集體生活(社會生活)的環境,最終使孩子對愛的情感麻木不仁,既不懂得別人給他的愛,也不會愛別人,成為一個感情冷漠的人。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因此,愛離開了要求,就成了害。但是,要求也要恰當。
有些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過嚴,逼著孩子學這學那,逼著孩子門門功課全優,逼著孩子非要考:某某重點學校等等,稍一懈怠,就訓斥指責棍棒交加,這種方法也是不科學的。結果逼得孩子離家出走,甚至走上絕路。
有人把上述兩種教育方法形象地比作《紅樓夢》裡賈母與賈政對待寶玉的教育方法:賈母是嬌縱,賈政是打罵。無論賈母還是賈政都是把賈寶玉看作自己的私有財產,一個是傳宗接代的命根子,一個是光宗耀祖的繼承人。
所以,他們的教育方法都是封建教育的反映。正確的教育方法應該把熱愛與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家長要善於控制自己愛的情感,也就是要冷靜;理智地來駕馭自己的感情,既不要在孩子面前無限度地流露自己的愛,如當著別人面過分地讚揚自己孩子,也不要愛之不成轉為恨,恨鐵不成鋼,對孩子怒罵毒打。
所謂嚴格要求,就是要對孩子的言行舉止提出合理的、符合黨的教育方針的要求,不遷就姑息孩子的缺點錯誤或不合理要求。但是,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要通過耐心說服,講清道理,循循善誘,使孩子明白是非,提高認識,自覺行動。而不能採用任何強制的、壓服的甚至體罰的辦法使孩子就範。
(四)積極配合學校、社會對子女進行教育。
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標應該是一致的,都是要把後代培養成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因此,家庭和學校、社會應該採取一致行動,使這幾種教育力量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以便更有效地影響孩子。學校教育是最有目的、有計劃的專門教育機構,教師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教育工作者,學校代表國家向年輕一代施加的影響是起主導作用的。
家庭應積極配合學校,強化學校的教育,熱情支援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教育活動,與學校教師一起,做好教育工作。絕對不能各行其是,自搞一套,更不能與學校教育唱反調,弄得孩子無所適從,影響他的健康發展。我們的社會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校外教育機構、各種資訊傳播媒介、社會環境等是對兒童施加影響的重要途徑。
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特點,有選擇地利用多種社會教育因素,避免或控制某些不良影響,以達到加快孩子社會化過程的目的。
(五)培養子女德、智、體、美、勞幾方面全面發展。
家庭教育同樣要按照黨的教育方針,對學生全面培養,切忌重智,輕德體,放棄美育和勞動教育。因為,一個人的德智體美勞各方面是相互促進,協調統一的整體。品德高尚,有崇高的理想作學習的動力,學習的習慣較好,不怕困難,有毅力等,都會促進孩子文化知識的掌握。
至於身體好壞,與學習的精力、克服困難的毅力有密切關係。美可以陶冶情操,使人道德高尚,美的創造需要高度想象力,這些都有助於人智力發展。通過勞動,不僅培養了認真負責的勞動態度,鍛鍊了靈巧的雙手,而且可以增長才幹,提高自治自理的能力,為將來在社會上自立打好基礎。
因此,全面發展教育的各個方面都是不可偏廢的。尤其在小學階段,各方面都打下良好的基礎,就為他日後的充分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錯過了這個最佳發展時機,等到需要的時候再來補基礎,就為時晚了。
要培養孩子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們家長也必須具有多方面的良好素養。家長除了在思想、道德、品行方面做子女的榜樣外,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水平。這樣不僅能啟發和幫助孩子解答——個個“為什麼?
”而且能以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求知的熱情來影響孩子,冶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在文藝、體育方面也應有一定的興趣,從而帶動孩子產生多打面的興趣愛好,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總之,要教育好孩子,家長自己首先要受教育,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素養,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願每位家長把對子女的愛昇華為做個合格的好家長,為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為國家培育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如果離婚,孩子的問題,孩子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現在才3歲,會判給爸爸還是媽媽
首先看夫妻雙方誰有能力帶孩子,對孩子今後成長有力,正常情況下會判給女方,以利於孩子成長。但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夫妻雙方離婚同樣會給孩子創造乙個最小傷害孩子的辦法,以利兒童成長。這是夫妻在對不孩子的情況下,做出最好的結局。 鄭爾柳 一般是母親,你不會因為這樣而高興吧?離婚未滿3歲的女孩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
寶寶多大可以交給爺爺奶奶帶,孩子一般到多大離開父母給爺爺奶奶帶,求答案 10
万俟訪 寶寶多大可以交給爺爺奶奶帶,寶寶多大交給爺爺奶奶合適,看寶寶奶奶平時怎麼照看他的,對寶寶周到嗎,因為好多問題上要引導寶寶長大,寶奶的身體好嗎,這也會影響到寶寶,多讓寶寶和媽媽在一起畢竟是最好的,如果寶寶媽媽有時間一定要由媽媽帶,爺爺奶奶帶寶寶教育一定根不上,爺爺奶奶會驕慣孩子,對孩子成長不利...
孩子十四歲啦,一直爺爺奶奶帶,和爺爺奶奶住一起,不和媽媽親,媽媽去看態度對媽媽也非常冷漠
飯裡的香氣 孩子也許是因為長期沒和媽媽在一起,那麼媽媽要多花時間在孩子身上,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愛能融化孩子的心了,加油加油 東籬雪兒 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我想沒有哪個母親會無緣無故丟下自已的孩子不聞不問,可能是跟孩子的爺爺奶奶有矛盾吧 應該不是這樣,家長喜歡偏在老師那邊一起教育你。 靈子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