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大道教育
惡都是後天的情緒、慾望和觀念產生的,並非是天生的
善是天生的,人不受惡的影響的時候就是善。
2樓:
我覺得是本“惡”,這裡的惡是指的慾望。生物最本能的慾望就是生存,為了生存會不顧一切,在人的眼中就是自私這樣的詞語。人剛出生的時候,顯然是生物本能為主,可以理解為惡是本質。
善則是後來經過教育能夠抑制和控制本能的體現,這正是人之為人的道理。
個人意見,希望對你有幫助。
3樓:臨淵履薄
人性善惡的觀點,主要包括四種:
性善論: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理論,他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因為後天的教育不好,使得本善的人性走上惡的一面,如果注意後天的教育,人就能保持善良的本性。
性惡論:荀子提出性惡論,認為人天生就是惡的,因為人總是被食色、喜怒、好惡、利慾等情緒慾望所驅動,即便是君子,也不能例外,內心的慾望蠢蠢欲動,不能遏制。韓非子繼承荀子的性惡論,提出法家理論,認為若沒有嚴刑峻法,不足以謹誡人的私慾。
有善有惡論:漢代王充認為,人性非本善,也非本惡,而是有善有惡。在他眼中,善惡是氣稟決定的,“稟氣有厚泊,故性有善惡也”,“人之善惡,共一元氣,氣有多少,故性有賢愚”。
這是一種抽象的自然人性論。
無善無惡論:戰國告子認為人性無善惡,人們生來的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惡,善與惡是社會環境造成的。所謂:
“性無善與無不善也……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4樓:岑若露冰
孟子首先提出“人性本善”
說荀子提出“人性本惡”其實是斷章取義,
全文是:人性本惡,其善偽也(這裡的偽不能當做假來講,應取其拆解字義“人為”)。
這個理論其實是對儒家思想人性部分的一個二元論,荀子認為人一生出來是惡的,但這不是全部的人性而是人性的一部分,是為先天部分,而後天部分也就是善的部分是需要通過“人為”也就是人的努力去獲得,那些人性中善良的部分並並不是孟子所謂的人皆有之,而孟子所提出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也是需要通過禮儀和教化去學習的,絕非生而有之。
總的來說這種人性二元化的思想是荀子之儒有別於孔孟之儒的地方,也是儒家思想與時俱進不斷髮展的結果,可以說是一種進步。自荀子始,儒家思想也由之前躺在周朝禮樂理想的安樂窩裡做自己春秋戰國大夢的學院派思想轉向更為務實、更易被封建統治階級所接受的戰略指導思想。在荀子的教育下兩位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法家代表人物走到了歷史舞臺的**開始斬露頭角。
這種看似矛盾的師徒組合其實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而漢代大儒儒家歷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人物董仲舒的所作所為則是對荀子理論的最好註解,董老爺子那套兼取儒法、雜用王霸的儒家理論與封建統治者一拍即合,儒家經典隨之成為了兩千年來封建王朝的官方教科書。究其根源依舊取自荀子的人性善惡論,人性本惡:因此需要法家的手段來懲治不法之徒,善需人為:
因此需要儒家思想來教化向善之人,僅此而已。
個人更支援荀子所言
5樓:一諾克林
是基因出了問題;像種子;這要是變異的;所長出來的;也不會是好的;
6樓:超級月落無痕
人性本善 只是學會了惡
人性到底是惡還是善
7樓:匿名使用者
只能說人性是偏惡的,只不過後天的教育可以讓人有一些好的東西,但人自私的本性是不會不變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雖然是楊朱所說,但他說中了人性的真相,確實如此,只有中國認為人性是本善的,而其他沒有任何一個民族認為是這樣的,中國人被儒教坑慘了,那些站在禮教頂端的達官貴人們卻不吃“人性本善,克己素食”這一套,因此,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官本位的社會,不得以下犯上,有著深厚的歷史,要不是因為西方的理論影響,可能中國到現在還是封建社會。
社會是由人組成的,所以人的屬性就是社會的屬性,而人性偏惡一些,所以社會上才會有那麼多的惡性事件,不難理解了。
8樓:明月逐人來一
人的本性是什麼?早期有性善說(孟子),性惡說(荀子),性本無知無慾說(老子)。這個源遠流長眾說紛紜不一而是的問題,爭論幾千年了。
一向認為凡牽涉到人性的問題太複雜、太深奧,日常所見的善與惡的變幻又太迷離、太茫然,故而從未費心深究過。
因前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虐俘事件,耳濡目染了一些慘不忍睹的****和報道,人的本性問題倏地纏繞心頭,揮之不散了。聯想到日軍侵華時,也是燒殺掠奪,無惡不作,視我國民眾的性命牲畜都不如。在多起近乎瘋狂的**中,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幼,被開膛破肚、作細菌試驗的生物,甚至是新兵練習刺殺的標本,其行為比野獸還野蠻,比魔鬼還**!
瞧那些施暴者,殺人時面不改色心不跳,還以此為樂。禁不住質疑連連:人與人的差別為何如此之大?
某些人為何如此**?即便懷有深仇大恨,何不一槍了結?令他人遭受生不如死痛苦,同為肉長的心,怎能就安寧了呢?
帶著種種不可思議的疑惑,從而思考起關於人的本性問題。
三字經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按此假定人的本性是善的,由於諸多外在因素影響,譬如生存環境,家庭學校教育,結交朋友好壞,或某一瞬間控制能力的偏差,方才表露出不同的善惡。
人的性格原本就是多重性的,有陽光面,也有陰暗側。正常情況下,理智往往起決定性作用。
古語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詮釋為人的性格與生俱來的,是後天無法改變的。
而另一種說法:人是由動物進化而來,動物界裡的弱肉強食、**、生存競爭的基因尚殘留在細胞裡。意指人身上留有動物的本性潛伏其內,一旦生存條件重返險惡環境,惡的本性即會顯露無遺,求生的本能將導致向惡方向發展。
如此,人性本是惡的。
那麼是否殘忍者體內的動物效能比例比一般人高?故此引發的獸性亦強?
綜觀相熟之人,即便一母所生,遺傳基因完全相同,且在同一環境成長,接受一樣教育,吃相同食物,卻仍然產生彼此相差甚遠的性格。若此譯意,人之本性乃先天而生?
現實中人性善惡不是一成不變的。某些橫行霸道,作惡多端的惡人,一旦被法律制裁時,絕大部分悔之莫及,諄諄告誡千萬別步入他的後塵。此時的人性發生了逆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或許當惡的本性不能再為個體謀取利益,惡被摒棄從而呈現善的一面了。
參照某哲學家分析,把人性分為三層:第一層:生物性,偏於惡;第二層:
社會性,善惡交錯;第三層:精神性,偏於善。在此基礎上推匯出人性中有百分之九十偏向惡,百分之十偏向善。
細忖生活中能覺察的人的本性,實質是善惡並存與交織的統一。善與惡互相滲透著。彷彿沒有單一的至善或至惡之人。
所謂的善和惡僅僅相對而言的,受時間、地點、道德評判標準等條件制約。善與惡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時善時惡。顯而易見的是在集體時可行善,獨處時生惡;有人監督時善,失去控制時惡;身強力壯血氣方剛時易惡,體弱衰老時從善。
或許人類已使自己遠離了自然,於是本性愈來愈模糊不清了。科學進步,社會的高速發展,物質文明的背後卻藏匿著厚重的沉鬱與發洩的慾望。如此,惡僅為一種內心顯露的表象而已。
抑或善與惡是這個世界的原有之分,它不光指人而言,世間萬物都有善惡。行善或行惡均由外界所決定。
…… 以上的種種困惑曾與朋友們討論過,然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敘己思,沒有統一答案。而我通過較長久的思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觀念:甭管人的本性善惡,關鍵如何去選擇和樹立的問題。
誠如一位朋友所歸納:人性,乃是處於動物性與神性之間的介質,是對動物性的克服以及向神性的靠攏,人距離動物越遠就越文明,亦能越從善。
如此,在遠離原始社會、置身二十一世紀的物質文明的時代,為了讓精神也文明些,我們應存有起碼的同情心,建樹人與人之間少些冷漠,多些熱情的理念。必要時伸出援助之手,給弱者一些希望與溫暖。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換位思辨。
不是有“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人人奉獻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之說嗎?若社會上多了寬容,少了不滿,就會遏止和減少惡性事件的發生。說白了: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如果想使自己的心靈得以安寧,給下一代做個言傳身教的榜樣,應該把從善如流作為做人的準則才是
9樓:無線電師
1、歷史上有(人)性本善和性本惡的爭論,兩者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性善論難以解釋小孩長大之後為什麼會去幹壞事;
性惡論難以解釋為非作歹的人為什麼能棄惡從善。
2、個人善的行為或惡的行為都是後天形成的,不是先天本性造成的。
善行的外因包括家庭的道德薰陶和社會的道德教育;
惡行的外因包括文化的誨淫誨盜和社會的制度缺陷。
3、個人的本質包括善(好人)和惡(壞人)是社會制約和主體選擇的統一。
末代皇帝溥儀轉變為社會主義新人是社會改造和個人努力的共同結果;
而新社會的幹部高崗卻在受到批評教育時選擇了用自殺方式結束生命。
10樓:小費
我認為人一生下來是偏惡的,對什麼東西都有佔有慾沒有節制,在不斷成長學習的過程中,漸漸體現出了善,把心中的惡藏起來。
11樓:問道螞蟻
人性本無善惡,無惡無善心之體,無善無惡才是這個世界的本源,所謂善惡是後天造成的。
善是相對於惡而言的,惡也是相對於善而言的,有惡才會有善,有善才會有惡。
世上絕沒有完全善的人,完全善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活不下去;也沒有完全惡的人,完全惡的人這個世界也不會讓他存在下去。無論善惡都不會單獨存在在這個世界上。
12樓:匿名使用者
人的初心是善的,但人的本性(人性)是惡的,二千多年前孟孑提出性善論,過幾十年後荀孑提出了性惡論,其間有相當大的爭論,因為人性是惡的聽起來不易被接受,所以孟孑的學說佔了上風,之前老孑宜依道依法治國,孔孟思想依仁治國,荀孑依法依德治國,莊孑依法治國,幾千年後的今天,我可以肯定的說,人性是惡的,是生死不能證實的結果,人性是萬萬不能考驗的,我不是聖人,不是偉人,但肯定是大善大愛之人,今天的世界大變局與我有關,與中國有關,與主習的執政不依法又不依德而依壓有關,我得不到權益保障,那是持續頭痛欲裂幾年換來的,貝體不說了,是很傷心的
13樓:興盡晚回舟
人都有善、惡兩面性,只不過不同的人他表現出來的不同。人的善與惡與後天的生存環境、受教育程度、閱歷等方面有關。
人的思維意識是受外界物質環境影響的,好的環境可以使人善良,善良的一面得到開發,日積月累就善了。同樣壞的環境可以使人變惡,時間長後就變**了。
人性到底是惡還是善,我也是經常思考的,但我還是人沒有絕對的善與惡,只不過側重表達程度不同而已,善惡的表現與後天有關。
對人性知之甚少哎,人性是善還是惡
我也是 人嘛 知道那麼多幹什麼 累 不知為不知 知知為知知 一無所知方為樂 首先,人是生物,所以人要生存,要滿足他的生存必須其次,任何生物生存都有競爭,所以生物的本性是惡的,尤其是生存沒有滿足的時候 再次,人性比其他動物可怕的是人是有貪婪之心的,所以需要保持生存需求與貪婪需求 最後,人是有感情的,無...
為什麼說「人性本惡」?人性本惡是誰說的
我認為人性惡,主要是因為自己和所處的環境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以至討厭周圍一切的事物。和教育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人生來就是為了索取,人有種天性叫自私,人有貪念,想把一切美好事物據為己有,並為之可以不擇手段,人也總是不肯承認人的 所以人同時也是虛偽的。如果人性本善,那麼環境也應該是善的環境,那壞人從何...
人的本性是善是惡,人本性善還是惡
我雖然不信上帝,但看到你的問題,突然想起一個老師跟我講的 上帝在造人時給了人選擇是善或是惡的權利,善可以保你永遠不墜入地獄,惡則可以讓你在生命的舞臺裡大紅大紫。於是人們各自作出了不同的選擇,便成了善 惡兩種人。但人的本性是空白的,看你作出了什麼樣的選擇而以。 一知齋 人的本性就是惡.但是人確實又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