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遠巨集
編曲。1、編曲需要的技巧稍高,但兩者可以說屬於相輔相成的關係。以進入的門檻來說,編曲當然是需要比較高的門檻,除了要懂樂理,各種曲風要搭配什麼樂器,哪種樂器可以演奏哪種旋律,哪些樂器放在一起聽起來比較豐富等等。
2、編曲的重要度也不見得是像上面所說的,因為某些創作人本身具備的能力,像是陶喆王力巨集周杰倫等等,有可能編曲家所拿到的創作demo已經是有些完整編排的部分,只要照著原本架構去做修改或是增減,就可以完成編曲的工作。
因此端看製作人或是作曲者是否要讓編曲家發揮自身的創意,或是僅僅讓他們作技術上的操作,這部份單憑聽他們的**是聽不出來的。只能說如果真的可以團隊合作,一定比單打獨鬥強。
擴充套件資料:
學習編曲的方法:
1、理論方面
要熟悉和聲配器,曲式框架和管絃樂演奏技法(基礎),需要熟悉一兩件常用的樂隊配置比如鍵盤吉他貝斯鼓。
2、風格方面
對不同曲風的瞭解和模仿,比如常見的古風,民謠,爵士,rnb,edm,trap,比如中國特有的讚歌等等。
3、裝置配置
熟悉大量的軟硬體操作。包括軟硬調音臺,走線,話筒與拾音方式,音效卡,daw軟體,合成器與音色庫,軟硬外掛功能等等。
4、知識面廣
2樓:
作曲難度比編曲難度大一些。
1.作曲就像新造一座建築,一個偉大或者優秀的建築都是從空白開始,而不是把一座普通的建築修修補補就可以的。因為從空白開始更能發揮想象力,不管這個建築師是個藝術家還是一個工匠。
2.編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像裝修,裝得再富麗堂皇也在某些地方侷限了他的發揮。
3.有很多優秀的編曲比原曲更動聽,而且編曲的門檻更高,沒有專業知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作曲需要天賦加努力,編曲只要努力學習就能做出中規中矩的曲目,所以作曲更難。
3樓:
作曲真的靠靈感嗎?可以說作曲靠99%的理論知識和1%的靈感。沒有了靈感,似乎作曲可以完成!
對於作曲來說,有的人覺得很容易,其實只是別人的**素養到了很高的程度。什麼作曲的基本理論知識都不知道,不是有的人也可以寫歌嗎?且不說把別人的旋律拿過來,裁裁補補,就算不裁裁補補,自己寫,也許自己隨便哼哼,能夠一年哼出很多首優質的旋律嗎?
有時候覺得**很簡單,常用的就是7個音,但實際並不簡單。如44拍的一小節旋律,不考慮**美感的話,有多少種可能?太難算,從8種節奏型的16分音符或8種節奏型的8分音符或三連音等中選擇組合,音高7選1組合,太多了吧!
寫出一小節旋律,然後通過旋律寫作手法,進行下去,又是無窮無盡。
編曲比作曲耗費時間更長些。風格定位,編個幾十軌的樂器,偷懶的方式,可能在band in box寫好和絃連線匯出demo,然後修修改改,band in box裡那麼多種例子,**風格就是這樣的,就算這樣搞出來的**,別人也不會知道。雖然現在編個流行樂不需要很好的**素養,但是有了滿腹經綸的**知識支撐,只會讓你的**更高大尚。
其實,我認為作曲編曲不是一個範疇的,沒有誰簡單,想要做出的高大尚的**,都不簡單。
4樓:匿名使用者
長久以來,在流行**話題下,關於作曲和編曲到底哪個更重要的問題,就一直爭議不斷。
“我認為是作曲重要。一首歌好不好聽,能不能流傳,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作曲。”
“我認為編曲重要。再好的紅花,也需要綠葉來襯。再好聽的旋律,拿掉了編曲,它就是不完整的。”
“作曲需要的是靈感,編曲更依賴技術。編曲可以通過後天學習來提升,但是怎麼作出一首好聽的曲子,不是學多少技術就一定能寫出來的。”
“編曲需要了解各種各樣的樂器,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經驗,沒有一定的功底是做不來的。”
接下來,我從不同的角度,來談一談,作曲和編曲在**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流行**中,作曲、編曲是什麼?
在大家的傳統印象裡,可能覺得作曲是一件特別神祕、特別有技術含量的事。但是隨著近幾年,很多**類節目的播出,以及各大****技術分析貼的普及,作曲這件事真實的樣貌,也漸漸在大眾面前被還原了出來。
簡單來說,流行**中的作曲,指的是song writing,也就是一首歌的人聲旋律寫作。是的,僅僅是寫出一條人聲旋律,就可以叫作曲了。怎麼樣,大家是不是頓時覺得,作曲其實遠沒有想象中那麼高不可攀了?
有的小夥伴可能會質疑了:不會吧?我看過藝人的即興創作,你可不要騙我。作曲不是需要一邊彈樂器伴奏,一邊彈/唱旋律嗎?
按道理說是這樣的。具有一定**素養的創作者,大多會藉助樂器來進行創作,並且除了人聲主旋律之外,還會加上一些基本的和絃、和聲、配器。這才算是基本完成了一首作品的作曲部分。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很多連1到2的音程關係都不知道的藝人,他們作曲的方式是——隨口哼。
他們很可能並不懂和聲知識,而且哼的沒什麼章法,想到哪哼到哪。然後直接把一軌哼出來的,甚至音準都沒修好的旋律幹聲,丟給製作人。剩下的事情,全都由製作人、編曲者完成。
說完了作曲,我們再來說說編曲。
作曲指的是寫人聲的主旋律。編曲就是一首歌中,圍繞著這條主旋律,進行的器樂演奏部分。簡言之,編曲就是一首歌的伴奏。
一般來說,在流行**中,編曲的四件標配樂器是:鋼琴、吉他、鼓組、貝斯。我們現在聽到的市面上的流行**作品,絕大部分都有這四類樂器的參與。
除此之外,不同的**作品,還會根據其作曲風格的差異,加入一些其他的配器作為點綴,最後呈現出各種各樣的風格。
如果是用五聲聲階,寫出的偏中國風一點的曲子,可以在編曲中加入一些中國民族樂器;如果是節奏性強一點的曲子,可以強調鼓的律動,把作品編得偏r&b、hip-hop一點的風格;如果是比較激昂的曲子,可以更突出電吉他的存在,編一段比較**的riff,讓整體偏搖滾一些;如果是有一些異域風情的曲子,可以加入一些具有異域特色的樂器,編得迷幻一點;……
諸如此類,等等。
簡單來說,編曲就是為創作者作出的曲子,用適合的樂器,配出伴奏,讓整個作品呈現出某種風格。
作曲和編曲的關係,就像是人和衣服的關係。不同的人,穿適合自己的衣服,彰顯自己的美和氣質。
作曲和編曲各自的難度所在
瞭解完作曲和編曲分別都是什麼之後,我們就可以來談一談,它們各自的難易程度了。
剛才說過了,現在對所謂流行**的作曲的最低要求,就是指給一首歌寫出主旋律。
那麼,僅僅寫出一條人聲的主旋律,是一件很難的事嗎?單純從做這件事的角度而言,我認為是不難的。很多人其實都具備哼出旋律的能力,這本身不是什麼太有技術含量的事。
但是,作曲這件事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它的下限可以很低,但是上限也可以很高。做,並不難;但想做好,並不容易。
同樣是寫出人聲的主旋律,為什麼有的人寫出來,就那麼流暢、悅耳、好聽,而有的人寫出來,就生澀、俗套、難聽呢?
我個人認為,作曲在某種程度講,就是創作者個人**綜合素養的反應。這個**素養,包括對調式、和絃、律動、風格、調性、作曲技法等等方面的瞭解。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讓兩位不同水準的創作者,針對一個主題進行創作,會出現什麼效果?
**素養高的創作者,往往可以迅速、精確地匹配到和主題相契合的**元素,然後從中摘取素材,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最終寫出一首好聽又具有風格的樂曲。比如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些優質**人們。
而只能哼旋律的創作者,則只能這麼毫無章法地,跟著自己的感覺哼到哪算哪。這種情況下,能不能把曲子完整地“寫”出來,都要打個巨大的問號。即使寫出來了,大概率也是大面積重複前人已經廣泛使用過的曲調,也就是所謂的“套旋律”。
那些大家經常吐槽的網紅歌曲,大多都是這一類的代表。這樣的作品,談何好聽呢?
因此,雖然看似都是寫人聲的主旋律,但其實這裡面暗含了對創作者**素養的考核。
我在分析周傳雄作曲特點的那篇文章裡提過(周傳雄樂壇遺珠周傳雄到底有多會寫歌?丨專業分析貼),我認為作曲是先天靈感和後天技術相結合的一項能力。
作曲中的很多技法:模進、倒影、顛倒、伸縮、轉調、離調、變奏等等,這些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來掌握,學會如何使用它們,可以幫助你把一句動機,發展成為整首歌。
但是,怎麼產生一句好聽的動機,並在發展這句動機的過程中,發展出更多好聽的樂句,這項能力沒有辦法通過後天的學習得到。這個就叫先天的靈感。
為什麼現在我們聽很多的曲子,足夠流暢,各段落銜接得也沒有問題,層次感、起伏、動態也都有,曲子本身也具有自己的特點,但就是感覺不夠好聽,不驚豔。就是因為,創作者無法想出更好聽的動機。最後曲子呈現出的聽感,雖然完整,但不夠悅耳。
這也是作曲最難的地方。並不是學習多少作曲技法,積累多少**知識,就一定能寫出好聽的曲子了。如果靠學習和努力就一定可以寫出好聽的曲子,那很多人都可以是周杰倫、林俊杰、朴樹、李健了。
然而這不可能。作曲還是需要一定的天賦靈感的。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作曲是一件上下限浮動極大的事。作出一首曲子,這件事本身並不難。難的是,怎麼把曲子作得又好聽完整,又不落俗套,還能有生命力。
相比之下,編曲對於下限的要求,則要比作曲高一些。
現在市面上,編曲這一環最下限的質量,是極少數的全程只有一把木吉他,全程只彈分解和絃/掃弦+拍弦,而且基本全是三和絃的那種極其簡陋的所謂“民謠”。但即便如此,演奏者至少也要具備一定的吉他彈奏功底,掌握一些和絃的按法和指法。雖然很簡陋,但比起隨口就能哼的“作曲”,門檻還是要高一點的。
除去這部分極少數的吊車尾式編曲,大部分流行**的編曲,還是依靠傳統四大件+絃樂組的基本配置。在這套編曲體系中,即使是最平淡的編配方式,編曲者也需要對這幾樣樂器做到熟知,最好是對其中某一樣做到精通,並且具備一定的演奏經驗,才能編出來作品。
換句話說,編曲這件事,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需要你至少在某一件樂器上,具備一定程度的瞭解,才能去做。而這個過程,是需要花費時間去練習和積累的。因此,編曲的門檻,比作曲要高。
那麼,編曲的上限,是不是就和後天的學習努力呈正相關呢?我認為也不全是。
事實上,任何一門學科,拼到最後,在後天已經足夠努力的情況下,最後還是要拼一拼所謂天賦的。
有些人天生悟性好,學習鋼琴就是比其他人要快,彈奏起來很快就可以得心應手,這就是天賦。反過來說,鋼琴學得較慢的人,可能節奏感很好,學起架子鼓很快。這就是每個人的天賦不同,在各個領域能取得的成就也不盡相同。
具體到編曲中,這些天賦可能體現在對各樂器的理解平衡、獨特的想象力、和某種風格完美地混搭,等等各個層面。而什麼樣的編曲,能稱為好的編曲,也沒有一個特別統一的標準。
我個人對於好編曲的理解是:適合這首作品,內容能夠準確地表達出作品的主題、情緒,就是好的編曲。
那麼,就上限部分而言,作曲和編曲,哪一項更難呢?說實話,我個人認為是無法量化的。在後天的技術學習和積累已經充足的情況下,作曲、編曲對於天賦靈感的要求都很高。
具體誰更高……對不起,無法量化。
但是,就下限而言,我認為編曲是要高於作曲的。
作曲和編曲,哪一項更加突出,關鍵看站在哪個角度去說
瞭解了作曲和編曲各自的上下限之後,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針對今天的主題:對於一首**作品而言,作曲和編曲,都可以為作品增色。至於誰更突出,要看站在哪個角度去說。
要談到這個主題,必須得說一下,一首流行**作品的製作流程。
簡單來說,大多數情況下,是先有詞、曲;然後製作人拿到詞曲後,根據詞曲內容,聯絡編曲老師進行編曲,找樂手錄樂器;等到編曲完成後,歌手進棚錄唱;錄音之後,對歌手的人聲幹聲進行修音、混音;最後母帶製作。
從這套流程中,我們可以這麼說:編曲,很大程度是為作曲服務的。一首歌伴奏要怎麼編,要根據作曲部分的旋律走向、和絃走向、律動、速度、調式等等,圍繞著這些,不斷地填充內容,最終呈現出一個整體。
從這個角度說,作曲的意義是要大於編曲的。作曲是一首歌曲中最先誕生的部分,處於一個核心的位置,編曲要圍繞著作曲來進行編配。做個比喻的話,作曲就像是人,編曲是衣服。
不管是什麼款式風格的衣服,穿衣服的,始終是人,它是為人服務的。
但同樣是這件事,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沒有編曲,只有一段人聲哼唱的旋律,這麼單薄的內容,聽眾會願意聽嗎?從這個角度來說,編曲的意義是不是就大於作曲了?
這樣的例子,我們還可以舉出很多。
一首優質的金曲,即使拿掉伴奏,歌手清唱,也很好聽。這樣的作品,本身旋律質量已經足夠優秀,對於編曲的要求,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
但是對那種質量平平的曲子,編曲的優秀,有時候是可以化平庸為出色的。這個時候,編曲起到的作用,可以說是雪中送炭。
除此之外,作曲和編曲哪一項更突出,可以更為作品增色,也要看作品本身。
有的歌曲,就是以舒緩悅耳的旋律為核心,這個時候,作曲會顯得更突出一些;也有的作品,更側重氛圍、整體的感覺,這個時候,編曲就顯得更突出一些。
作曲和編曲,本身是**製作流程中,兩套截然不同的體系。簡單粗暴地將這兩者進行跨維度比較,其實沒有意義。要選擇合適的角度,以及作品本身的風格特點,才能瞭解作曲和編曲在歌曲中各自的意義。
友情和愛情哪更加的重要,友情和愛情哪乙個更加的重要?
友情更重要。友情可以長青,但是愛情很難保持。是朋友想成為戀人最好不要輕易嘗試,一不小心很有可能是一段感情換來乙個陌生人。在愛情和友情之間做選擇題我寧可選擇友情,友情可以一直呵護你,愛情就不一定一直能給你溫度。同樣重要。友情和愛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很多人為了自己愛的人,放棄了友情 其實乙個真正的朋友...
魔法和科學誰厲害,魔法和科技哪一個更厲害
應該說差不多.如果科技直接讓宇宙炸了.魔法還有什麼用 如果魔法讓他停止了.並控制他.魔法厲害 我想跟時間有關. 科學是存在的,如果有魔法,為什麼不兩者合作呢?如果有外星人攻擊,魔法和科技聯手不是很好嗎?樓上的人和出題的人都應該想到合作 破道之九十黑棺 同樣厲害 他們只是不同的發展方向,只是科學發展起...
護舒寶和蘇菲哪貴,護舒寶和蘇菲哪乙個貴
蘇菲的是比一般的貴的,但是好用呀 果斷蘇菲啊,自我感覺蘇菲要比護舒寶好用一點。 傳承 身為男生的我,只好偷偷的路過。大家覺得護舒寶和蘇菲到底哪個好?做個比較 我也覺得是護舒寶好用,挺舒服的,也不需要擔心側漏 兩種我都用過,比較起來我還是比較喜歡護舒寶點,尤其是新出的液體衛生巾簡直不要太好用!用著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