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垛人物 包拯是如何被傳說重塑金身的

時間 2021-10-14 21:35:14

1樓:萬里長城

狸貓換太子

宋宋真宗皇后死後的事,當時劉妃和李妃都懷了孕,很顯然,誰生了兒子,誰就有可能立為正宮。劉妃久懷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兒子被立為皇后,於是與宮中總管都堂郭槐定計,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時由於血暈而人事不知之機。

將一狸貓剝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換走了剛出世的太子。劉妃命宮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於心不忍,暗中將太子交付宦官陳琳,陳琳將太子裝在提盒中送至八賢王處撫養。再說真宗看到被剝了皮的狸貓,以為李妃產下了乙個妖物,乃將其貶入冷宮。

不久,劉妃臨產,生了個兒子,被立為太子,劉妃也被冊立為皇后。誰知六年後,劉後之子病夭。真宗再無子嗣,就將其皇兄八賢王之子(實為當年被換走的皇子)收為義子,並立為太子。

一日,太子在冷宮與生母李妃見了面,母子天性,兩人都面帶淚痕。劉後得知後,拷問寇珠,寇珠觸階而死。

因此,劉後在真宗面前進讒言,真宗下旨將李妃賜死。小太監余忠情願替李妃殉難,放出李妃。另一太監秦鳳將李妃接出,送往陳州,秦鳳也**而死。

李妃在陳州無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窯、靠乞食為生。幸虧包拯在陳州放糧,得知真情,與李妃假認作母子,將李妃帶回開封。

此時,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兒子已經做了皇帝,史稱宋仁宗。包拯又趁進宮向仁宗狄皇后賀壽之機,將李妃帶進宮中,李妃才得以與自己的親生兒子仁宗見面,並道出了真相。後來,包公又設計讓郭槐供出真相。

已做了太后的劉氏知道陰謀敗露,自盡而死。

由於包拯在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為首相。

五鼠鬧東京

北宋年間陷空島住著五個結拜兄弟綽號「五鼠」,江湖南俠展昭因保護包公有功被宋仁宗賜 「御貓」封號。奸賊太師龐吉妒恨包公,遂故意派人挑撥,說包公讓仁宗賜展昭「御貓」,目的就是要滅「五鼠」的威風。五位義士大為惱火,要立赴東京與展昭一決高低。

在去往東京途中「五鼠」得知龐吉之子龐昱在陳州的種種惡行,決定先去陳州除掉龐昱。為徹底剷除奸臣龐吉、龐昱,包公另施一計,讓展昭因好賭輸掉好多錢,龐吉利用此事救下展昭並將其派往陳州助龐昱一臂之力。於是展昭以沈仲元的身份混進龐昱府中,暗中蒐集龐昱的犯罪證據。

「五鼠」等人與展昭裡應外合,不僅為包公洗脫冤情,還將龐昱斬首,為陳州百姓剷除了這個無惡不作的惡霸。為報殺子之仇,龐吉又設下了驚天陰謀加害包公和「五鼠」等諸位英雄。

鍘美案講述了陳世美家境貧寒與妻子秦香蓮恩愛和諧,十年苦讀的陳世美進京趕考,中狀元後被宋仁宗招為駙馬。秦香蓮久無陳世美音訊,攜子上京尋夫,但陳世美不肯與其相認,並派韓琪半夜追殺。韓琪不忍下手只好自盡以求義,秦香蓮反被誤為**入獄。

在陳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蓮被發配邊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殺她,幸為展昭所救。展昭至陳世美家鄉尋得人證祺家夫婦,半途上祺大娘死於殺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證物證,欲定駙馬之罪,公主與太后皆趕至阻擋,但包拯終將陳世美送上龍頭鍘。

2樓:匿名使用者

包拯到底有多神奇?   包拯,民間又稱包公、包龍圖、包青天,傳說他生下來面貌醜陋,臉特別黑(京劇傳統劇目中包拯都勾黑臉,成了一種專門的腳色行當,叫「黑頭」),父親不想要他,被他的長嫂要去撫養。長大後,他讀書赴考,得中狀元。

先是擔任定遠縣的知縣,因其秉公斷案,公升為開封府尹。包拯是傳說中的破案專家,無論什麼案子,只要到了包拯那裡,一定是手到案破。包拯不僅破人間的案子,連陰曹地府也要他去破案,所謂「日審陽間,夜審陰間」。

在中國**和戲曲中,有很多包拯斷案的故事,像《三現身包龍圖斷案》《包龍圖陳州糶公尺》《包龍圖曹國舅公案傳》《包龍圖公案斷歪烏盆傳》《包龍圖斷白虎精傳》等等。在《三俠五義》中,包拯雖說算不上一號人物,但也是重要角色。那麼,包拯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物?

他到底有多神奇呢,   包拯,字希仁,出生於北宋真宗鹹平二年(公元999年),廬州合肥(今安徽)人。末仁宗天聖年間進士。父親名令儀,號肅之,進士及第,宮至刑部待郎。

包拯初舉進士的時候,曾授建昌知縣,因父母俱老,一直沒有到任視職。直到幾年後,雙親都過世了,包拯守孝完畢,才到揚州天長縣當了知縣。這段史實說明,包拯是與其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並無為父母遺棄的事。

  包拯出名是在他任開封府尹的時候,直到現在,人們習慣地把開封府叫做包府。其實包拯在北宋擔任過許多官職,地方官如端州、瀛州、揚州、廬州、他州、江寧等地的知府,京官如檢察御史、天章閣待制、龍困閣直學士和樞密副使等等。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2023年),他病逝於樞密副使任上,死後追授禮部尚書。

  包拯的最大特點是廉潔剛正和善於斷案。   《宋史·包拯傳)記載了包拯「不帶一硯歸」的事蹟。包拯在宋仁宗康定元年(2023年)由揚州長天縣令調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這是他首次擔任知府級官職。

端州出產優質硯台,時稱「端現」,官吏往來.人們時常用它做人情。包拯在端州為官三年,為當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臨走時兩袖清風,不帶一現歸。民間傳說:

包拯船行到端州之外的羚羊峽,水面忽然波翻浪湧,包拯倩知一定有蹊蹺。乙個跟班跪下說:「剛才有人送了一方硯,我忘了秉報。

」說罷,拿出一方用黃色綾緞包裹著精緻硯台,包拯隨手把硯台拋進了江中。江風把黃綾吹散開來,端硯沉沒之處,浮起一塊沙洲,人稱「硯洲」;那塊黃綾則變成了硯洲的金色沙灘,人稱「黃布灘」。傳說當然只是傳說而已,但透過這則傳說,我們不難看到包拯的高風亮節給當地百姓留下的深刻印象。

  包擔任開封府知府的時候,大開正門,讓老百姓訴冤。一般的民事糾紛,聽完當事人雙方的陳述,他當堂就能判斷出是非曲直。若是遇到疑難的案子,他一定會多方偵察,務必要查個水落石出。

在整個辦案過程中,他鐵面無私,一介不取,一視同仁,在老百姓當中有很高的威望。有關包拯的故事中經常會講包拯遇到一些大有「來頭」的人物,比如《鍘美案》中的駙馬陳世美,《包龍圖曹國舅公案傳》中的曹國舅,就是依據了歷史上包拯的這一特點,同時也表達了百姓們渴望看到「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局面的心情。東北的吉劇中還有乙個《包公賠情》的戲,說包公的侄子包勉貪贓枉法,包拯大義滅親,將他斬首,然後去向撫養他長大的嫂嫂賠情。

這表明,百姓多麼渴望乙個執法無私的清官——哪怕嫂嫂於己有恩,哪怕是嫡親的侄子,只要犯了法,照樣嚴懲不貸。   另外還有很多故事則是根據包拯善於斷案的特點敷衍出來的,這樣的故事有五六十個之多。所以有人說,包拯這個形象已經成了箭垛,各種各樣的箭矢都可以射在這上面。

也就是說,各種破案故事的主角都可以是包公。   包拯的破案能力在傳說中被漸漸神化,於是,不僅人受了冤屈要到包拯處去控告,連鬼也要到包拯那兒去嗚冤叫屈。比如,《三現身包龍圖斷案》、《包龍固公案斷歪烏盆傳》,都是講的這種故事。

從表面上看,這好像有迷信的成分,實際上,那還是名百姓在有冤無處申的情況下所表現出來熱切的希望,希望包拯能替他們伸張正義。因為包拯能替人申冤報仇,所以冤鬼也都找上門來。可能就是從這些冤鬼故事出發,逐漸演變為傳說中的包拯死後在陰間斷案,所謂「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再進一步想象為他活著的時候就「日審陽間,夜審陰間」。

  總之,包拯是一面鏡子,它照出了官場的黑暗、百姓的無奈,照出了人們對剛正不阿的清官的希望。換句話說,包拯已經成了正義和智慧型的象徵,和真實的歷史人物已經相去很遠了。

包拯的人物評價

3樓:素顏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產、鞏固國防、舉賢任能、為民請命,頗有政績,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臣,傑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為清廉的象徵。

包拯性情嚴峻剛正,憎惡辦事小吏苟雜刻薄,務求忠誠厚道,雖然非常憎恨厭惡,但從來沒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雖然地位高貴,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

曾著家訓:「後世子孫仕安者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者,非吾子孫。

仰珙刊石,豎於堂層東壁,以詔後世。」 時人也稱其「有凜然不可奪之節」,「有所關白,喜面折辱人」,據此可見,包拯的為人已清正剛直得近乎執拗,甚至還有些不近人情,然而,這也正是他與一些庸吏的根本不同。

包拯在朝廷為人剛強堅毅,貴戚宦官因此而大為收斂,聽說的人都很害怕他。人們把包拯笑比做黃河水清一樣極難發生的事情。小孩和婦女,也知道他的名聲,叫他「包待制」。

京城裡的人因此說:「暗中行賄疏不通關係的人,有閻羅王和包老頭。」按舊規矩,凡是訴訟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遞交狀子。

包拯開啟官署正門,使告狀的人能夠到跟前陳述是非,辦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瞞。朝中**和勢家望族私築園林樓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發大水,包拯於是將那些園林樓榭全部毀掉。有人拿著地券虛報自己的田地數,包拯都嚴格地加以檢驗,上奏**弄虛作假的人。

包拯以其政績和品行為人愛戴,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傳出時,朝野震驚,全城盡悼,「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聞於衢路」。現藏開封博物館的北宋《開封府題名記》碑,上刻183位開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卻已磨去,據說這是因為人們在觀賞碑記時,由於敬仰包拯而經常用手撫摸指點其名,天長日久,竟將碑字磨去。

包拯在社會享有盛譽,因而人們廣泛傳誦他的事蹟,並加以理想化和藝術化,衍生出許多軼聞傳說。南宋時有以包拯為主題的故事和戲曲,元雜劇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戲如《陳州糶公尺》。包拯是以龍圖閣直學士(後世訛為大學士)職名任權知開封府,包拯世稱包龍圖。

有**《包公案》(《龍圖公案》)流行,遂成為乙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士大夫語曰:富公真宰相,歐陽永叔真翰林學士,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

歐陽修:拯性好剛,天姿峭直,然素少學問,朝廷事體或有不思...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晚有直節,著在朝廷。但其學問不深,思慮不熟,而處之乖當,其人亦可惜也!

趙禎:包拯公而忘私,不邀陰幸也。

司馬光:①拯進士及第,以親老侍養,不仕宦且十年,人稱其孝。 ②向者仁宗時,包拯最名公直。

劉敞:識清氣勁,直而不撓;凜乎有歲寒之操。

吳奎:① 宋有勁正之臣,曰「包公」。…其聲烈錶爆天下人之耳目,雖外夷亦服其重名。

朝廷士大夫達於遠方學者,皆不以其官稱,呼之為「公」。 ②公守法持正,敢任事責凜凜然有不可奪之節,蓋孔子所謂大臣者歟! ③力於親,盡瘁於君。

峻節高志,凌乎青雲。人或曲隨,我直其為。人或善容,我抗其辭。

自始及終,言行必一,…惟令名之皎潔,與淮水而悠長。

張田:仁宗皇帝臨御天下四十年,不自有其聖神明智之資,善容正人延讜議,使其謀行忠入,有補於國,卒大任以股肱者,惟孝肅包公止爾。

包順:平生聞包中丞朝廷忠臣。

王稱:拯為人不苟合,未嘗偽辭色以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亦皆絕之,人多憚其方嚴,仕已通顯,奉已儉約,如布衣時。

李燾:拯性峭直,然奏議平允,常惡俗吏苛刻,務為敦厚。雖疾惡甚至人情所不及,即推以忠恕。

不為苟合,未嘗偽色辭以悅人。不作私書,至於干請,無故人親黨一皆絕之。居家儉約,衣服器用飲食,雖貴,如初官時。

朱熹:復為京尹,令行禁止,立朝剛毅。

脫脫:拯為開封,其政嚴明,人到於今稱之。而不尚苛刻,推本忠厚,非孔子所謂剛者乎。

蔡東藩:狄青、包拯兩人,垂譽至今,稱頌不衰。而包龍圖三字,盛名尤出狄上。

即婦人孺子,無不知有包龍圖者。甚且謂狄之榮顯,多由包拯之力,是則子虛烏有之談,固難取信耳。嘗考狄之立功,莫大於奪崑崙關,包之成名,莫要於知開封府,著書人不敢溢美,亦不敢沒善,就兩人功名,擇要演述,已足存其實跡;而當時朝政之得失,亦銷納其間,以視俗**之附會荒唐,不值一噱者,固不啻霄壤之別也。

此書一出,可以掃盡巵言。

胡適:歷史上有許多有福之人。乙個是黃帝,乙個是周公,乙個是包龍圖。

···包龍圖——包拯——也是乙個箭垛式的人物。古來有許多精巧的折獄故事,或載在史書,或流傳民間,一般人不知道他們的來歷,這些故事遂容易堆在一兩個人身上。在這些偵探式的清官之中,民間的傳說不知怎樣選出了宋朝的包拯來做乙個箭垛,把許多折獄的奇案都射在他身上。

包龍圖遂成了中國的歇洛克·福爾摩斯了。

包公為什麼被神話,歷史上的包拯是如何被神化的?

公考路上的人 仁宗慶曆三年 1043年 包拯初任監察 他先後向宋仁宗提出了 論取士 論縣令輕授 請選廣南知州 等建議,還細心考察北面和西面的邊防,寫成了著名的 論契丹事宜 和 論邊將 等奏摺,希望朝廷重視軍隊訓練,警備邊防。慶曆六年 1046年 三月,包拯被任命為三司戶部副使,很快又接連被派為京東路...

稱號「傳說中的人物」是怎麼獲得的?

這個需要贊100個稱號。100個以後就會獲得這個稱號了。望。去搜尋一下炫舞所有的稱號。然後相應的在炫舞裡得到這個稱號。要100個稱號。稱號強人 獲得稱號數達到20個稱號達人 獲得稱號數達到40個稱號帝 獲得稱號數達到60個稱號至尊 獲得稱號數達到80個傳說中的人物 獲得稱號。只要獲得100稱個號就有...

伏羲 神農是神話傳說還是歷史人物呢

神話人物。1 伏羲是三皇之首,中國古代神話人物。他和女媧同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生於隴西成紀 今甘肅天水市 因此天水被稱為羲皇故里 龍城天水,中華大地經過三皇的辛勤努力,中華文明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人們的生活依然艱難。伏羲 一個叫華胥美麗的女人生下了伏羲,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八卦,這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