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需要鑑別是**出了問題,所以光檢測儲罐、總送和總回是不夠的,還需要檢測產水或一級ro膜出水的微生物,甄別是否為ro出現問題;其次總回比儲罐及總送微生物限度低是由於精密過濾器過濾的原因,差異較大說明ro出現的問題的可能性較大;另採用巴氏主要是控制微生物,最好採用次鹼洗,然後平時定期採用巴氏消毒.如果電導率小於2的話一般實際水中的細菌不會超標的.所以確認裝置本身沒有被細菌汙染的情況下,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取樣的方法.
可以先用酒精塗滿接水口的四周,然後點燃.這樣細菌、殘留酒精都沒有了,再用無菌瓶取樣.在兩小時內送往實驗室做檢測.
檢查① 取樣裝置容器有沒有被汙染
② 取樣的操作過程是否被汙染
③ 取樣回檢驗室的路途有沒有被汙染
④ 檢驗過程有沒有被汙染
⑤ 培養過程有沒有被汙染
注意以上五個問題,進行重複取樣檢驗,再說情況
2樓:可能我是弱者
保質期過了還有就是儲存運輸條件不合格再次汙染!
3樓:匿名使用者
不行的話可以發考慮電子束滅菌,也是一種新技術,恆溫隔箱滅菌,可以徹底殺滅各種微生物
為什麼說微生物汙染是食品安全的最大問題
4樓:匿名使用者
微生物汙染包括細菌性汙染、病毒和真菌及其毒素的汙染。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在全世界每年數以億計的食源性疾病患者中,70%是由於食用了各種致病性微生物汙染的食品和飲水造成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在影響我國食品安全因素中排名第一。
在微生物汙染中,細菌性汙染是涉及面最廣、影響最大、問題最多的一種汙染。在食品的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過程中,原料受到環境汙染、殺菌不徹底、貯運方法不當以及不注意衛生操作等,是造成細菌和致病菌超標的主要原因。
巴氏消毒法到底是高溫滅菌還是低溫滅菌?巴氏消毒法和超高溫殺菌有什麼區別?
5樓:匿名使用者
一、巴氏消毒法是低溫滅菌。
二、巴氏消毒法和超高溫殺菌的區別
1、溫度不同
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的溫度為60-82℃。
超高溫殺菌:超高溫殺菌的溫度為135-150℃。
2、時間不同
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的時間為30min。
超高溫殺菌:超高溫殺菌的時間為2-8s。
3、使用裝置不同
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的使用裝置為巴氏殺菌機。
超高溫殺菌:超高溫殺菌的使用裝置為蒸汽或熱交換器。
擴充套件資料巴氏消毒法是由2023年法國人路易·巴斯德在解決葡萄酒變質問題時,發明了至今仍被廣為使用的巴氏消毒法,這種殺菌法不止讓地球人喝上醇香的葡萄酒,更讓全世界喝上了巴氏鮮奶!利用這種低溫殺菌的技術來對牛奶消毒。
路易·巴斯德是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他研究了微生物的型別、習性、營養、繁殖、作用等,把微生物的研究從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形態轉移到研究微生物的生理途徑上來,從而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
6樓:0悠悠南山
巴氏消毒法應該屬於低溫消毒,它不是滅菌的方法,只是消毒方法。
首先,要知道消毒和滅菌的區別,消毒是使用較溫和的理化手段來殺死大部分的活的微生物,而芽孢等比較耐受惡劣環境的生物體形式不能被殺滅;而滅菌是使用極為強烈的理化手段來殺滅所有的微生物,芽孢等也被殺死。所以第一個區別就是巴氏消毒法和超高溫滅菌所屬的類別是不一樣的,前者屬於消毒,後者屬於滅菌。
詳細的說,巴氏消毒法用於液體的消毒,是將液體加熱到七八十度,然後降溫,再加熱到七八十度,反覆好幾次,這樣能夠殺滅液體中大部分的微生物,而又不會破壞液體中的營養成分。而超高溫滅菌,一般是在乾熱滅菌鍋中進行,溫度一般會達到300度,高溫一段時間後,就可以了。
濕麵條的巴氏殺菌,市面上哪些牛奶是巴氏殺菌的呀???
巴氏滅菌 溫度 時間 min 對包裝和未包裝生鮮麵條菌落總數 色澤 蒸煮品質及質構等特性的影響。研究表明 巴氏滅菌能將生鮮麵條菌落總數從10 5 cfu g降至10 2 cfu g,甚至更低。在25 儲藏24 h,巴氏滅菌能顯著抑制麵條的返色,且包裝滅菌更優。隨處理強度的增加,巴氏滅菌生鮮麵條的乾物...
巴歇爾槽原理,巴氏計量槽的產品構造
明渠內的流量越大,液位越高 流量越小,液位越低。對於一般的渠道,液位與流量沒有確定的對應關係。因為同樣的水深,流量的大小,還與渠道的橫截面積 坡度 粗糙度有關。在渠道內安裝量水堰槽,由於堰的缺口或槽的縮口比渠道的橫截面積小,因此,渠道上游水位與流量的對應關係主要取決於堰槽的幾何尺寸。同樣的量水堰槽放...
純甄巴氏殺菌熱處理岡味酸牛奶對人體起什麼好處
沒有好處!喝酸奶是為了獲得有益的乳酸菌,如果在酸奶發酵之後再進行殺菌處理就沒有活性乳酸菌存活了!那麼只有酸奶的味道而失去了飲用酸奶的營養健康意義!不只是 純甄 所有品牌所謂的高階 常溫酸奶 都是這樣!所以從營養角度盡量購買飲用 低溫酸奶 保質期短的 酸奶是以牛奶為原料,經過巴氏殺菌後再向牛奶中新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