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是對的嗎,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說的是真的嗎?

時間 2021-10-14 23:17:16

1樓:匿名使用者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當然是錯的啊。人剛生下來的時候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會,子非嬰兒焉知嬰兒善惡?況且嬰兒自己都沒有善惡的概念,你敢說他是善的?

嬰兒一出生就如一張白紙一般,純潔無暇。他其實是絕對的中立的。你教他什麼,他就會去學什麼,嬰兒的腦海中只有三種情緒,覺得好玩開心,對一切事物的好奇,所以他什麼都要拿手去碰一下,然後就是難過,不小心摔倒了很痛,就哭,他甚至連傷心都不會。

你說他知道善惡。就算你以現在的標準認為他是善那也不行。善惡不是單純從事物表面看出來的,一個壞人也可以偶爾做好事,他先對你好接近你,再騙取你的錢財不行嗎?

如果你單純的只看到他做好事的一面就認為他是好人這是不是太武斷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善,關鍵還得看他自己怎麼認為,要看他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人之初性本善,那麼從第一個人類開始到最後一個人類,所有的人類應該都是善良的啊,那為什麼今天還有這麼多壞人?就是因為人生出來只有本能,沒有善惡之分,是受到後天環境影響才有善惡之分的。並且善惡有時很難區分,一隻獅子把一直鹿吃了,你能說這隻獅子是惡毒的嗎?

他的本能就是這樣,他就是要靠吃別人來維持生存。

有人曾說過,一個人如果沒有受過教育那就和一個動物差不多,所以人之初是可以向善和向惡的,關鍵看後天受到怎樣的教育教導。

2樓:範江波

我從根本上就承認這句話是對的,毫無疑問的說,每一個生命的到來都是充滿著善意。

我們總是在說,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無邪的,父母的很多快樂都是源自他們,甚至說可以說每一個下聯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最純真的。他們的降臨就像從一個封閉的環境中開啟了心門,慢慢地適應著身邊原本不熟悉的一切,在後天的教育中,每個人所處的環境都不相同,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受到了不同的影響,性格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還有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覺得大概說的是一個意思吧,從我們開始接觸這個社會就想著它會和自己想象的一樣,實際上則是大相徑庭,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去欺騙和傷害任何一個人,只是在這個適應社會的過程得到過別人的傷害罷了,然後出於自我保護意識就變得越來越冷漠,這樣的我們就會讓別人認為是一種變相的傷害,迴圈往復被傷害過的那些人就變成了“人性本惡”。

我們也會向著好的方面去學習,為了避免接觸認為不良的東西,我們漸漸地去封閉自己,閱讀“人性本善”的書籍,交往心底善良的人們,努力地不被這個社會所同化,感慨良多的是我們會變得現實起來。從一種人變成另一種人誰都不想,我們都願意保留著最初的童真與善良,是社會改變了我們,或者說是我們適應了社會。

3樓:鬼神德

我認為“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是對的。最開始關於人性的討論有兩種觀點。他們分別是春秋時期的孟子和荀子。

雖然他們都是儒家學派的代表,可是關於人性這方面的見解卻不盡相同。前者認為:人性本善,後者認為:

人性本惡。而我更傾向於前者。

這不僅僅是因為兒時所背的三字經裡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幾句話的先入為主在我的腦海中形成了這種概念,也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這句話的大意是:

人生來的時候,他是善良的。雖然他們的本性善良,可是行為習慣卻慢慢疏遠。

人生來善良,沒人天生就是個壞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行舉動都會影響孩子,對孩子是否形成善的意思至為關鍵。到了學校,學校的第一宗旨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人,才能立天地。

到最後,要靠個人的意識和毅力,始終把良知放在做人的第一位。

每個人對善的見解都不同,而我認為的善是做善事,結善果,遇善緣。處處與人為善。

4樓:流水經年

我同意這句話,人之初性本善。

人在剛出生的時候,屬於懵懂時期,心思都是很單純的,就比如說嬰兒,他們太過幼小,思維還沒成熟,如果有人不小心把他們磕著碰著了,哭一頓就好了,根本不會跟你記仇,哭完就又和你如膠似漆。又比如說腦部退化的人,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傻子,他們不理解周圍人的行為,只會傻傻地到處跑,亂玩,可能別人看到他這樣會很厭煩,覺得這個傻子怎麼這麼傻,但是傻子的行為其實就和嬰兒一樣,他們不懂得怎麼在社會上行為處事,他們只會根據自己的本能,本能告訴他們怎麼做會開心,他們就會怎麼做,他們不會作惡,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惡是什麼。

惡是後天出現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你逐漸成長,腦部發育逐漸健全,你看懂了社會,知道了怎麼樣才能在社會中生存,為了生存或者一些其他的目的,惡產生了。因為有的目的,為善並不能達到,只有為惡。比如說在職場中,升職備選人有兩個,其中一個是你,但另一個能力比你好,升職的機會80%是他的,但是你又不甘心,你就是想升職,那怎麼辦呢,最穩妥的辦法便是讓升職備選人變成一個,那就是你自己,所以你就開始想盡辦法對付另外一個人,讓他往坑裡跳,失去升職機會。

這就是惡,因為你受到外部力量的壓迫,導致你的心思不再單純。只要人發育正常,或多或少會產生惡,世界上並沒有聖母的存在,只有在懵懂時期,人性才是善的,而懵懂時期,便是我理解的思維之初,人性之初。

5樓:別棄我

我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是不確定的。這句話不可以僅用對錯來衡量,人之初,是一個人剛出生,小的時候沒有接受教育的時候,性是指本性,善,善良,與人為善,道德品行良好,下面我將陳述我的觀點。

物質決定意識, 一個人出生的時候是沒有意識,那就意味著他的世界是空白的,只有不斷的教育,填充,才能豐富他的世界,**於父母,社會的教育,告訴他這個不符合社會現在的道德,他才知道這是錯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派友,知道掏鳥窩吧,經常會有小孩子去掏鳥窩,然後鳥媽媽就會驅逐小孩子,大人會告訴小孩子,不能掏,那是小生命,不能破壞它們。

我們從小被要求樹立正確的三觀,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何為正確呢?最起碼的標準是符合社會道德。

武松打虎是不違法的,但現在我們打野生老虎是犯法的,這說明而社會的道德正在不斷完善,不斷調整,社會教育也在不斷完善,人生下來,接受的社會教育都是不完整的,更無法確定,人是善還是不善了。

接下來舉第二個例項,那些抱在手上的小孩子,看到別人摔跤很痛苦的表情,他們會笑,這如果換作一個成年人,你看到別人摔倒了很痛苦,你應該不會在一邊哈哈大笑吧?這不也正好說明小孩子小時候是沒有意識的,都是經過後天的教育才讓她們有所感知,對這個社會的善惡美醜有了認識。這又怎麼能說明人性本善呢?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派友指正。

6樓:

性本善論和性本惡論是兩種理論,不管是哪一種都有其合理的解釋,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我更支援性本惡。

我認為人性本惡,在後天的學習過程中逐漸才學習到了善,並且感知到了善惡不同慢慢的向善。就從小孩的許多行為來看,無論是嬰兒還是稍大一點的小孩都不難看出自私的屬性。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才逐漸的學會與人分享,學會無私。

從這一點來看人性本惡就已牢不可破了。

第二,如果說人性本善,哪又如何會產生的惡?如果說惡是後天學會的,那在一個善良的社會如何產生的惡?基於這一點,我認為人性本惡,而善是在一個惡的社會中,一些人心中的一個種子覺醒了,萌發出了善,才使得人們懂得了善。

並且有了善惡的對比下,人們發現了善才能推動社會進步,就逐漸用善去取代心中的惡。但是惡無法被完全替代,始終留有一席地位,在某一時刻某一事件的催化下會爆發,這也就是為什麼社會中仍有惡的存在。

第三,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動物是因為人有意識,如果排除意識呢麼人和動物這就沒有區別只剩下本能了。而意識並不是天生就是向善的,人之初意識沒有完全的成立,只有動物本能,而意識也是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逐漸培養的建立的,這也就說明了如果性本善,呢麼後天學習的就是惡,人既然有意識為何分辨不出善惡去學習惡呢?

無論人性本善還是惡,現實是,惡是存在的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消除惡保留善。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說的是真的嗎?

7樓:

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惡都是對的,是看在哪個出發點上。有個自**人解讀一段聖經,剖析過這個問題,非常透徹。

第一個亞當出生在伊甸園裡,那是人神同在的地方,那時的亞當是純善的,因為他也上帝同在,後來夏娃出現了,也是同住在伊甸園裡,男女相處,身處一處,全身**,沒有任何羞恥感,也沒有人的性行為,後來六翼大天使因為妒忌墮落成古蛇,看到夏娃的弱點,騙夏娃說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就可以和上帝上一樣有本事,夏娃想和上帝一樣有本事,就吃了果子,知道了男人女人的東西和區別,知道亞當能滿足她,惡的一面就出來了。就騙了亞當吃了這個果子,亞當和夏娃因為知道善惡,躲了起來,即使這樣,他們並沒有伊甸園裡亂來,後來上帝知道他們吃了什麼,逐出伊甸園,來到世上,人性惡的一面由夏娃開始出現,人性善是亞當出生的時候是純善的。後來他們生了兩個兒子,老大妒忌老二,並殺了他,這就是人性惡的表現。

所以生命是有境界的。上帝對於老大殺了老二說了句,不能因為老大殺了老二,就要同樣的方式殺掉老大,這是不對的。

這個故事完了,人之初性本善,是指亞當出生時確實是性本善的,因為他們出生地在天上,伊甸園在是在天上。人之初性本惡是指在地上出生的人。他們是因為境界低了,出生就帶有惡的方面:

妒忌,貪婪和佔有,人身體上的東西。

8樓:匿名使用者

是說生命的初始即人的生命初始,其心是善良的。善良與**是相比較而言。其實,剛初生之娃是無所謂善惡的,他像一張白紙,只是純潔而己,但他具有自然生理需要,他生來就知要吃要喝。

9樓:mr妄說

人之初性本善在一個層面上是對的。但同樣的,人之初性本惡在另一個層面上也是對的。所以這兩句話都是對的。都有事實為證。

10樓:社會永珍馬雨兮

是真的。比如殺人犯無論殺了多少人,其內心仍然會愧疚。

人之初,性本善。我想請問一下諸位,這句話到底是對還是錯的。我個人觀點覺得表達錯了

漫舞桃花源 人之初,性本善。它的意思是人在最初,本性是善良的。這個最初的意思要搞明白,最初可以說是剛剛生下來,還沒有被壞的環境所影響時,人的本性善良。不過我們現在說人最初是一張白紙,後來變得怎麼樣,要看環境給這張白紙畫上什麼了。如果這樣看的話,人之初性本善,或者性本惡都是不準確的,人之初,就是一張白...

我有點懷疑人生了,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的嗎

是真的,畢竟人出生的時候什麼都不懂,都是通過後天的學習,跟不同的人,所以最初人都是善良的,只是通過社會的歷練發生不同的變化。人之初,性本善肯定是真的,但是緊跟著後面還有兩句 性相近,習相遠。其意思就是說 雖然其初始品質都是一樣的,但是因為各自生長環境和學習條件的不同,造成了後來成長中的分化。所以三分...

我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是不對的,你怎麼看

有人之初 性本善的說法 也有人之初性本惡的說法世間本就沒有永恆不變的真理!就像老子道德經中的第一句 道可道 非常道 當你把一句話當做永恆的真理時說明你已經錯了!我更偏向性本惡的觀點,小孩是最初的時候是沒有善惡觀念的,都是通過周邊的人學習的。從哲學角度來講,這句話是不全面的。但是別忘了,這句話出自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