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上士兵殺敵立功如何知道士兵殺了多少敵人

時間 2021-05-05 23:54:02

1樓:匿名使用者

有專門的軍功薄,也有專門的「主薄」來負責.

秦朝、明朝是按首級來算,一般按一級一爵來算,所以常有濫殺百姓來充數的事件.漢承秦制,也是按首的數目來計算的,所以項羽死的時候,屍體被搶奪,搶奪的漢軍甚至自相殘殺,最後搶到的五個人都因此封侯.而《漢書》中記載曹參的功勞也是用「殺多殺人,擄多少人」來計算,不過曹大功臣確實厲害,一仗總要殺個幾十甚至上百人的.

其它的計算還有很多,例如有個故事說,在戰場上,有個人丟失了自己的矛,搶了敵人的戈,於是功過相抵.也就是說搶奪對方的兵器等都可以獲得戰功.

還有就是參與特殊行動,例如北宋著名的「敢戰士」,就是類似現在的特種兵,他們只要成功執行任務,就可以獲得很大的功勳.當然那些任務常常是深入敵後,探查情報,或是襲擊敵人的糧草輜重這樣幾乎「不可完成」的任務.例如史書上說張書夜曾用這樣的敢死隊設伏打垮宋江.

還有就是按參軍的年齡也可以獲得一定的軍功,一般遇上皇帝的生辰或者前線打勝仗,往往會賞賜所有的士兵.

古代戰場上怎麼統計士兵殺敵數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參考一下古代秦軍的方法

秦統一中國前135年,改革家商鞅為秦國制訂了一套任何別的國家都無法忍受的法律制度,從此,整個秦國都嚴格地按照這套法律運轉,它影響了六代秦人,直到秦始皇。

按照商鞅的理論,就是要把老百姓塑造成只知道耕田和打仗的機器,其他事情都不要問,作為乙個老百姓,要麼就是生產,多打糧食,要麼就是到前方去拼殺,多殺敵人。

商鞅規定:秦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人乙個首級,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僕人數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

這是多麼具有**力的規定,你只要打仗打得好就可以授爵,一授爵就有一定的土地,有一定的房子,那麼你的整個生活都跟打仗掛鉤了。你只要參加戰爭生活就會改變,秦人也由此而變得更加急功近利。

這就是商鞅著名的軍功授爵制度

2000多年前的秦國,想必是乙個軍裝閃閃發亮的國度,對於千千萬萬的秦人來說,上戰場不僅是為國家戰鬥,而且是通向財富和榮譽,擺脫貧困卑微地位的惟一出路。

在中國的歷史上,秦人的文化和秉性是獨一無二的,這很可能跟他們的歷史有關。

秦人出身於大西北的草莽之間,與游牧民族混居。在文明高度發達的中原國家眼裡,他們是落後野蠻的民族,雖然秦人努力學習中原文明,但他們從未真正接受過中原文明優雅精緻、中庸謙讓的倫理道德。在秦人看來,尚武、為利益而競爭是天經地義的。

韓非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他記錄了自己初次接觸秦人的感受。秦人聽說要打仗,就頓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無所謂生死……

當時乙個著名的說客這樣描述戰場上的秦軍:他們光頭赤膊,奮勇向前,六**隊和秦軍相比,就像雞蛋碰石頭。他們左手提著人頭,右胳膊下夾著俘虜,追殺自己的對手。

在說客繪聲繪色的敘述當中,可怕的秦軍令人不寒而慄。

喜的竹簡上還有這樣的記載:秦軍在戰前和戰後,都要大量飲酒。大碗的酒使血流加快,使神經亢奮。

作戰命令已經下達,戰爭即將開始。要麼戰死疆場,要麼加官進爵。在這種時刻,酒使所有的士兵只有一種衝動:

奮勇殺敵,建功立業。

研究人員觀察到了乙個奇怪的現象,絕大多數秦軍士兵的腹部都微微鼓起,這大概與長期喝酒有直接關係。

再來看那些不戴頭盔、護甲不多的秦軍將士,似乎只有乙個理由可以解釋這種不顧性命的行為:因為過於沉重的頭盔和護甲妨礙了他們殺敵進爵。不僅如此,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

戰場上的秦軍竟然袒胸赤膊,索性連僅有的鎧甲也脫掉了。這些陶土的戰士向後人傳遞的是秦人強烈的尚武精神。

秦人有先進和強大的攻擊**,卻不注重裝甲,這或許是全軍的規定,也可能是士兵的自覺行為,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人們還只能進行推測。

古代戰爭士兵殺敵軍功是怎麼確認的

3樓:餘生還很久遠

國家規模的戰爭開始後,敵軍首級經常成為軍功的計量手段。秦漢時期有著以敵軍首級作為核對軍功的章制度。秦國商殃變法,重視軍功,規定斬敵人首級乙個,賞爵一級。

強調軍功的制度使民眾全心投身於戰爭,從而造就了一支虎狼之師,奠定吞滅六國的基礎。漢朝之時,仍保留著以斬獲敵人首級的多少作為軍人**行賞的憑據的制度。蔡琰《悲憤詩》中「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的詩句,是當時以人頭炫耀戰功的真實記錄。

漢朝初年,以獲首級數作為封候標準,霍去病初次上陣斬獲二千二十八個首級,武帝卻以二千五百戶封他為冠軍侯,是存了一些私心。而著名的飛將軍李廣,雖然用兵如神,威鎮匈奴,有著「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過陰山」的威名,但運氣不佳,首級斬獲始終不能達到封候的標準,徒然令後人感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這位易老的馮唐也跟首級公案有關連,漢文帝時,雲中太守魏尚戰功卓著,匈奴遠避,但因報功時少報了6個首級,便**判刑。馮唐認為賞罰不公,遂向文帝直陳,文帝便派馮唐「持節」赦免魏尚。後來蘇軾在《密州出獵》時感嘆: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渴望能夠為國立軍功。三國時期,比較盛行取敵方大將首級。最有名的就是關公溫酒斬華雄,出戰片刻,鸞鈴響處,策馬回營,擲下華雄之首級,此時所斟之酒尚溫。

並介紹張飛說:「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爾」,令曹軍上下為之膽寒,這一句評語也成為後世評價勇將的重要標準。蒙古興起,也有著按首級記功的慣例。

有一些大戰役殺人殺得太多了,提首級都會提得手軟,便只割取所殺敵人的左耳來報功。在神鵰俠侶裡面,楊過帶領一幫俠士為郭襄祝壽,第一件禮物就是滅了蒙古大軍兩隻前鋒,割了幾麻袋耳朵送給郭襄作生日禮物,作為殺敵之證明。此後首級仍然作為一種習慣流傳下來,明朝戚家軍滅倭寇,幾百顆頭顱令當地不和的長官也無法掩滅其功;到了清朝,馮子材鎮南關之役,清軍也割了幾麻袋的法軍耳朵。

日本的戰國時期,也時興以首級記功。武士在戰場上獲取戰功的重要行為「生捕」,即獲取敵人的首級,按照首級主人的身份、知名度來評價戰功的大小,這就需要對首級進行辨認,判斷是有名武將還是一般士卒的首級,這一過程總稱為「首級實檢」,是對戰死者的處置方法。首級實檢的執行者一般是部將,有時由總大將親自執行。

最有名的當屬源賴朝把著奧州美酒對源義經的首級實檢。西方古代日耳曼人和羅馬人偶而有著斬首級的行為,不過最常用的還是割耳朵。到了中世紀騎士制度興起後,騎士的戰鬥多以俘獲為主,藉以獲取對方的高額贖金,斬首級做法逐步消失。

以首級計量軍功也有其弊端,如奪人之功報為已有,以至於殺害百姓冒充敵人來報功等。並且首級攜帶不便,後期發展到用鼻子或耳朵代替。隨著文明演進,逐步演變為軍旗、徽章、權杖等較有象徵性的物品。

歷史古代打仗時,怎麼統計士兵殺敵數量

4樓:

在冷兵器時代,打仗靠人多取勝的佔據多數比例。一場戰爭少則數千人,多則上百萬,區域跨越更是綿延數千里,乙個普通士兵殺敵數量的統計確實是一件難事。

在中國古代一直流行以首記爵,也就是說戰場上乙個士兵殺死敵軍,要將敵人首級砍下,綁在身上,戰爭結束之後,便可以拿去邀功請賞了。這種方式計算軍功大小一直沿用很長時間,在秦朝時期,商鞅變法之後,以軍功大小來公升官進爵被視為一項國策,從此窮苦出身的人們,有了一條公升官發財之路,秦國的軍事力量也空前的強大,為秦滅六國奠定了基礎。

古代打仗都是十分混亂,戰後如何知道誰殺了幾人,怎麼分軍功?

5樓:貞觀之風

軍功是按照斬殺敵人首級的數量來決定的,斬殺的敵人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越高。

軍功爵法規定,無爵的士伍斬首一級就晉爵一級,想做官的可以做五十石之官(相當於伍長),斬首二級就晉爵二級,有資格做百石之官(相當於什長)。

當你成為伍長時,會增加乙個指標。全伍殺敵多過損失才記軍功,殺敵和損失相當則無功無過,損失多於殺敵則集體有罪。

當你公升遷到屯長和百將級別的指揮官時,自己不得到敵兵首級就要被斬首。而且你個人斬首二十**,也不能確保自己能晉爵。

古代士兵殺敵如何計算斬殺人數

6樓:第七路口

中國歷史上只有秦軍明確地以首級作為個人的戰功,乙個首級可得一級爵位。

但實際操作不可能如此簡單。比如說弓弩兵殺敵如何計算首級?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這些首級算誰的功勞?

所以秦軍內部必然有一套分享戰功的方法,也許是沒有見諸於文字,或者是文字資料失傳,所以不被今人所知。

所以戰場上殺敵者,在自己無暇取首級時,應該有戰友幫忙,這也是一種分工,大家分享戰功。

從考古發現的史料可知,秦軍中亦有企圖搶奪戰功者,為此甚至不惜**戰友。

這說明秦軍中對於如何分享戰功、如何防止冒功,並沒有形成嚴密的制度。

由於首級記功制的缺陷,以及最終還是要大家分享戰功,所以秦軍以後的軍隊雖然還是以斬首數量作為整個部隊及其將領的戰績,但一般並不要求士兵個人上繳首級作為戰功的依據。

秦朝以後,凡是要求上繳首級、耳朵等作為士兵個人戰績的,無不是與匪徒無異的殘暴軍隊,往往會殺良冒功。

古代的戰士,只要不是兵敗如山倒的時候,打仗都必須排成嚴格的佇列,也就是所謂的陣型,用集體的力量和敵人對抗。這就叫「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不唯如此,每個戰士的盔甲和衣襟上都有類似軍銜的東西,他的主要作用不僅是表示每個人的等級地位,更表示戰士在陣型中的具體位置。

也就是說當列好陣型之後,一看你身上上的標記就知道你應該在第幾行,第幾列。這樣作的目的就當兩軍對陣之時,壓陣的「憲兵」可立刻識別出不能堅守自己位置的士兵並「殺無赦」。所以,通常在兩軍對壘的情況下,能砍死的敵人都集體的功勞。

7樓:匿名使用者

殺掉乙個敵人,割下乙個左耳。用繩子穿上,圍在腰間,敵軍將領砍下頭顱計算。

8樓:匿名使用者

首級古代軍隊設立了一種作戰有功的人嘉獎的制度:凡是斬下敵人的乙個人頭,賜爵一級。

首級是古人對人頭的別稱,為什麼腦袋又叫「首級」呢?原來秦漢之初,軍隊設立了一種作戰有功的人嘉獎的制度:凡是斬下敵人的乙個人頭,賜爵一級。

古人稱頭為首,一「首」一級,久而久之,人們就把人頭叫首級了。首級制度本是為鼓勵士兵奮勇殺敵,孰料士兵們為首級,竟經常互相殘殺或濫殺無辜百姓。

9樓:匿名使用者

人頭,也就是首級

首級是古人對人頭的別稱,為什麼腦袋又叫「首級」呢?原來秦漢之初,軍隊設立了一種作戰有功的人嘉獎的制度:凡是斬下敵人的乙個人頭,賜爵一級。

古人稱頭為首,一「首」 一級,久而久之,人們就把人頭叫首級了。首級制度本是為鼓勵士兵奮勇殺敵,孰料士兵們為首級,竟經常互相殘殺或濫殺無辜百姓。

北宋仁宗時期,大將狄青所轄軍營為一首級之權,將士數百人互相殘殺差一點釀成大禍。狄青平暴之後,立刻上書仁宗,陳述首級制度的種種弊端,建議予以廢除。從那以後,首級制度就銷聲匿跡了。

古代戰爭和現代戰爭哪個死人多啊,古代戰爭和現代戰爭的區別?

現代戰爭死人多 現代 比古代先進,現代人口比古代多 開啟窗戶說良話 現代戰爭死的人多。由於火藥及 的殺傷力越來越大,現代戰爭死亡人數大大比古代冷兵器時代多。用刀 槍殺人一天才殺多少?而且殺人者也很累。廣島一顆原子彈,頃刻間百萬生靈塗炭。 56冷酷 到底 現代吧 現在 發達了 邦品牌全案 一戰開始正式...

關於古代戰爭的成語,古代的戰爭和成語或典故

破釜沉舟 西元前206年的鉅鹿之戰,當時項羽大敗章邯。這場戰爭有兩個意義 一是消滅了秦軍主力,農民軍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 二是項羽由乙個將軍一躍成為聯軍統帥,戰爭開始由滅秦之戰逐漸向楚漢戰爭轉變。堅壁清野 這個成語出自 三國志 魏書 荀傕 y 傳 東漢末年,曹操在鎮壓黃巾軍占領了兗 y n 州地區後,...

古代名人歷史戰爭故事,古代名人歷史戰爭故事

龐涓為調孫臏到魏國決戰,率大軍進攻趙國。孫臏 隔岸觀火 派禽滑將出兵救趙的訊息告訴趙王。趙國拼命抗敵,魏趙兩國一時相持不下。孫臏採用 圍魏救趙 之計,率齊軍直逼魏國國都大樑。龐涓率軍回國,迎擊齊軍。深入魏國腹地的孫臏,在撤退途中,逐漸減少做飯的軍灶。龐涓以為齊軍懼怕魏軍,逃兵數量增多,帶精兵日夜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