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乎?」《學而》 翻譯:
孔子說:「學,然後將所學去實踐,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2.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學而》 翻譯:曾子說: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呢?
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3.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 翻譯:孔子說:
「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立足於社會,四十掌握了知識而不致迷惑,五十歲了解並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聽到別人說話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又不超出規矩」 4.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為政》 翻譯: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的人是可以當老師的.
"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翻譯: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6.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雍也》翻譯:孔子說∶「顏回的品德多麼高尚啊!
吃的是一小筐飯,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快樂。顏回的品德多麼高尚啊!」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翻譯:
孔子說:「對於學習,知道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8.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述而》 翻譯: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
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和我毫無關係。」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譯:孔子說:
三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會有我的老師。拿他們的優點來自己學習,拿他們的缺點來自己改過。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翻譯:孔子站在河岸上說,過去的就像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11、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罕》 翻譯:軍隊可以被奪 去主帥,男子漢 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12、子夏曰: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翻譯:乙個人心有遠大理想就要有豐富的知識,要多疑問,多多深入思考。
對於自己的志向不能有過多的功利干擾,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靜的看待這些才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理想。
2樓:匿名使用者
故:學習過的知識。知:得到。 為:作為
《論語》十二章的題,論語十二章練習題 10
自由寧靜無憂 學習方法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 矣。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學習態度 1.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修身做人 1 人不知而不...
論語十二章前三段的內容及意思,論語十二章每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一 論語 十二章前三段的原文是 1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
論語第十二章
帝都小女子 第十二章 論語 顏淵 經 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 請問其目。子曰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 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語 顏淵 譯 顏淵問什麼是 仁 孔子說 剋制自己,遵循禮儀規範,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