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與朱熹主要思想差異是什麼,王守仁與朱熹主要思想差異是什麼

時間 2021-09-08 08:44:43

1樓:龍雲傲霧

朱熹其哲學思想概括: 存天理 去人欲。朱熹提出明天理滅人欲:即人性本似明珠,與天理一致,但為後天的慾望所蒙蔽,所以要「明天理,滅人欲」。

而王守仁則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他解釋說:

「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由此推斷,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於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常被私慾所侵蝕,故需去除人欲,恢復良知。

朱熹主張人性是本惡的,把善的歸屬放到了天道和倫理道德上,主張人不能隨心所欲。

王守仁開啟了乙個新的研究課題:心學。主張天道自在人心,惡由人心而生,善也由人心而生。

所以我覺得:在人生修養上,朱熹注重:克欲順天。

而王守仁注重:修心養性。

比較來說的話,小朱同學的理論更適合管制人民發展社會。而小王同學看的境界更高更透徹一些,但是不符合動盪中的政權建立威信。

2樓:妹子

建立了以「天理」為核心的唯心主義理學體系。認為「萬物皆只是乙個天理」,「天理」是萬物的本原,主宰萬物

把天理和倫理道德直接聯絡起來,認為「仁論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發揮了孔子「仁」的學說,認為「仁」是與萬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義、禮、智、信等道德規範,也是天理的反應。

朱熹:「理氣論」,與二程相似。

「心性論」,認為性無不善,情也應當從善。人們要克制自己的感情,讓道德理性來支配和指導行為。

王守仁:

認為程朱理學崇尚空談,不務實際,創立「心學」

宣揚「宇宙變實吾心」,「心即理也」,,「心外無物」等主觀唯心論的宇宙觀

認為人心是世界萬物的本原,離開人的思想意識,任何事物便不存在

核心「致良知」的學說

這樣可以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主張「存天理滅人欲」,他認為天理和人欲是相悖的,人必須時時刻刻警醒自己,嚴格按照禮教規定行事,才能走上正道。

王陽明則主張「致良知」,他認為天道在人心,只有認真順從人性中固有的善良和美好,才是順應天理。

王守仁與朱熹主要思想差異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是客觀唯心主義的代表王守仁...主觀唯心主義王守仁在許多重要觀點上都與朱熹對立。

朱熹將《大學》一書分為經傳,並補寫格物致知傳;王守仁則認為原無經傳可分,更無經傳可補。朱熹重視"格物致知",把它置於"誠意"之先;王守仁則認為格致本於誠意,以誠意為主。朱熹將心與理析而為二,把知與行分離開來;王守仁則主張心與理一,知與行合。

朱熹以格物為窮理,注重外界一事一物之理,要求對經典的一字一句細心理會;王守仁則認為朱熹這種方法是務外遺內、博而寡要,他以格物為正心,要求發揮良知的作用,以良知為評判事理的標準和解釋經典的根據。他們雖然都反對佛老的虛玄和管商的功利,但王守仁認為朱熹的思想瑣屑支離,不足以駁倒佛老管商。

5樓:匿名使用者

建立了以「天理」為核心的唯心主義理學體系。認為「萬物皆只是乙個天理」,「天理」是萬物的本原,主宰萬物

把天理和倫理道德直接聯絡起來,認為「仁論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發揮了孔子「仁」的學說,認為「仁」是與萬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義、禮、智、信等道德規範,也是天理的反應。

朱熹:「理氣論」,與二程相似。

「心性論」,認為性無不善,情也應當從善。人們要克制自己的感情,讓道德理性來支配和指導行為。

王守仁:

認為程朱理學崇尚空談,不務實際,創立「心學」

宣揚「宇宙變實吾心」,「心即理也」,,「心外無物」等主觀唯心論的宇宙觀

認為人心是世界萬物的本原,離開人的思想意識,任何事物便不存在

核心「致良知」的學說

朱熹和王陽明的學說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6樓:澀錦無弦

朱熹和王陽明的學說本質上有根本和主動力的區別。

一、根本不同

王陽明和朱熹認為的根本有不同之處,就是在於他沒有把心分開兩節,沒有分人心和道心。而是認為此心即是天理,在王陽明看來,就是你當下能夠直接體驗這個心,就能這個能視聽言動的心,便是天地萬物的本體,便是超越時空的宇宙本源。

在朱熹的語境中,天理是外在於我的普遍道德規範,所以人格基礎並不是根植於內心的,即便是被教導成要當聖賢,也只是被動服從於既定的人生價值觀。而在王陽明看來,成為聖賢的潛能和動力,都在於自己的生命之中。

朱熹認為的理是抽象的,無形得超乎個體,而並不是人心從當下能夠體認的,所以要格物窮理,到事物中把心理找出來。

二、主動力不同

王陽明和朱熹對於心學的乙個理解,有乙個主動力的區別。朱熹認為,天理是外在於我的普遍道德觀規範,所以人格完善的基礎,並不是根植於內心,主動力較低。即便被教導成聖賢,也是被動服從於既定的社會價值觀。

而在王陽明看來,成聖成賢的潛能和動力,都在於生命之中。因此人格完善和自我實現便是與生俱來的責任,因為是金礦,所以必須要成為金子。同時又是自我的一種天賦,權利,而人的主動性,自信心和創造力,也都在這裡顯露無疑。

擴充套件資料

宋明理學家,包括朱熹和王陽明,都有乙個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去發現宇宙的終極真理。那宇宙的終極真理到底是什麼,如何才能找到它,朱熹和王陽明給出了不同的回答。朱熹認為「性即理」,而王陽明認為「心即理」。

而朱熹和王陽明的學說本質上相同點如下:

2、思想主張:都強調意識(理或心)第一,物質第二,都屬於唯心主義;都是高調的道德主義。 都是儒學的表現形式,都繼承了孔孟「仁」「禮」的思想,都認為世界本原是「理」。

3、根本目的:都要求人們克服私慾,以「仁」的思想規範個人行為,從而維護社會秩序。

4、地位:都是儒學發展的重要階段,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大成就。都有助於統治者維護(專)(制)統治,都壓制、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理學重視主觀意志力量,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積極影響。

7樓:風之葉

一、區別:

1、朱熹則看重八目互為條件 , 相互制約的關 系 ,抓聯絡 。 換個角度看 ,朱熹生活在唐代以後的幾百年**和戰 爭中 ,他比較重視荀子說學的理性成分 , 從「 致物 」 開始 , 傾 向于「 外王 」 的一面 ; 王陽明生活的環境是大統一時代 , 內 部問題突出 : 派系之間 ,官民之間 ,貧富之間等問題嚴重 ,他 更重視孟子的「 心性 」從治心開始 ,傾向於「 , 內聖 」 的一面 。

2、朱熹與王陽明是宋明時期的兩位學術大師,朱熹主張以"天理"作為自己學術的支撐,偏向於對"識"的論究。王陽明則主張以"本心"作為世界的本原,偏向於對"智"的發微。

二、簡介:

1、朱熹(1130.9.15—1200.

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

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

2、王守仁(2023年10月31日—2023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2023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

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8樓:

我們十月一做的這套歷史題中也有這個題,我覺得答案是

以「理」為主與以「心」為主便是它們的本質區別。

9樓:周一用

朱熹的理氣論是客觀唯心主義學說,王陽明的心學是主觀唯心主義學說。

以「理」為主與以「心」為主便是它們的本質區別。

10樓:呆呆老牛

朱熹是理學,王陽明是心學

11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的學術成就很有限,他喜歡幹的事是篡改經典曲解義理,而把他推向神壇的是『認祖歸宗』的朱元璋,南宋末年以前,民眾還是很有血性的,自『崖山之後無華夏』以後,明清以來幾百年間民眾猶如牛羊,雖然不是朱熹的過,但『因』是出在他的學說身上。

王陽明的學說思想應該更靠向孔子的人文理念,心學概括的說就是『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12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當下時代不可取的唯心思想。區別在於唯心的程度,理學屬於消極客觀唯心主義思想,心學屬於自負主觀唯心主義思想。

理學能在南宋興盛,離不開連年戰火的外部形勢,消極怯戰的主和派又佔據了主力,因此宋**學的唯心思想受國情影響,是消極的客觀唯心思想。

心學能在明代興盛,得益於漢人成功驅除蒙元的實情,打得曾不可一世的蒙古鐵騎無招架之力,自大自負的心態在明朝蔓延,因此明代心學的唯心思想也受國情影響,卻是自大自負的主觀唯心思想

乙個學術思想的發展與所處的社會背景密不可分,尤其是哲學。迎合社會主流心態才能發展好乙個思想,比如心學也是迎合了明朝君臣自我自大的心態,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也是迎合了特定時代的需要!

朱熹的理學思想和王陽明的心學思想的異同

13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理學的主張高度概括起來一句話,就是「知」與「行」的二元論,把兩者割裂開來.

王陽明心學的主張高度概括起來一句話,就是「知行合一」,主張心外無理,是一元論.

二者相同的地方都屬於唯心主義.王陽明的心學是對程朱理學的批判性發展.其實,在程朱理學盛行的時候,王陽明心學的基礎奠基人陸九淵就已經提出了「心學」的萌芽,王陽明的心學就是對陸九淵的學說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謝謝,請採納~o(∩_∩)o

王陽明哲學的主要思想是什麼,王陽明的哲學思想精髓是什麼?

王陽明的人生哲學 無事心定,有事心靜,事事由心 主要思想 凡粗通陽明學者,都知道陽明學有三變,其發展階段概括起來是 知行合一,默坐澄心,致良知。其思想的精髓,在我看來應該是 心外無物 這一哲學觀點的提出,咋看好像和我們的生活常識相違背,但其針對朱子學 立理以限事 的弊端所發。其知覺體驗類似於存在主義...

王陽明心學思想到底以什麼為主?實際應用又是什麼

王陽明強調對真理的探求必須以自身誠意,切實篤行,要知行並進。他認為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作者呂崢認為,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行合一就是指人內心深處真實的需求,和外在的行為實踐是高度統一的 你是怎麼想的,就是怎麼說的,你是怎麼說的,就是怎麼...

王陽明 的知行合一,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知行合一 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 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王陽明是在梳理知意關係的過程中逐步體知 知的本體 意義的。王陽明說 心既是理,萬物由心而生,應該是乙個唯心主義的人,心學創始人。另 一生俯首拜陽明。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