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和朝三暮四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9-12 18:24:47

1樓:匿名使用者

朝三暮四

這個故事源於《莊子*齊物論》。

有一年碰上糧食欠收,養猴子的人對猴子說:“現在糧食不夠了,必須節約點吃。每天早晨吃三顆橡子,晚上吃四顆,怎麼樣?

”這群猴子聽了非常生氣,吵吵嚷嚷說:“太少了!怎麼早晨吃的還沒晚上多?

”養猴子的人連忙說:“那麼每天早晨吃四顆,晚上吃三顆,怎麼樣?”這群猴子聽了都高興起來,覺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經勝利了。

其實橡子的總數沒有變,只是分配方式有所變化,猴子們就轉怒為喜。那些追求名和實的理論家,總是試圖區分事物的不同性質,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後不免象猴子一樣,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矇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實質不變,用改換名目的方法使人上當。宋《二程全書·遺書·十八·伊川先生語》:“若曰聖人不使人知,豈聖人之心是後世朝三暮四之術也?

”遺憾的是,後來應用這個成語的人,並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處,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後者指的是戰國時期,秦、楚兩大強國對立,有些弱小國家一會兒倒向秦國,一會兒倒向楚國。就象十年前美蘇爭霸時期,有些非洲國家時而倒向美國,時而倒向蘇聯。

朝三暮四本來與此無關,但以訛傳訛,天長日久,大家也就習慣把“朝三暮四”理解為沒有原則,反覆無常了。

朝秦暮楚

從地域上來說,以韓、趙、魏為主,從燕到楚,南北合成一條縱線,東抗齊或西抗秦是為合縱;東連齊或西連秦,東西連成一條橫線,進攻其他弱國是為“連橫”。秦國在戰國後期通過變法逐漸強盛,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而東方六國為抗擊秦的攻勢,曾一度“合縱”攻秦,使秦國受挫,放棄了一些佔領地。但“合縱”卻不能善始善終,最終被秦的“連橫”政策各個擊破。

“合縱”、“連橫”的鬥爭持續了很長時間,各國時而追隨秦,時而又追隨楚,反覆無常,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朝秦暮楚”故事的由來。

戰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互對立,經常作戰。有的諸侯小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安全,時而傾向秦,時而傾向楚。比喻人反覆無常。

兩者是近義詞.我個人認為他們應該還是有些不同的.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通用的.看自己語感吧..呵呵

2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差不多,前面的說明立場不堅定,後面的說明政策不穩定,總是要改變

3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互對立,經常作戰。有的諸侯小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安全,時而傾向秦,時而傾向楚。 比喻人反覆無常,沒有原則。亦比喻行蹤不定或生活不安定這是個典故

一個賣藝人有隻猴子,開始賣藝的要給猴子早上3個棗,晚上4個,猴子不同意,賣藝人就說早上4個,晚上3個。猴子就同意了。

現代解釋是貶義,比喻變化多端,捉摸不定。。

朝三暮四是指什麼生肖,朝三暮四指什麼生肖

出現的 應該是猴子 戰國時代,宋國有乙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裡養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只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為七顆,於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 從今天開始...

暮序有叄是什麼意思,朝三暮四的朝和暮是什麼意思

歲序之末。指暮冬。分解解釋 暮 m 暮 m 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 日暮。暮氣。暮色。日暮途窮。暮鼓晨鐘。晚,將盡 暮春。暮年。暮節。暮齒 晚年 晨朝 筆畫數 14 部首 日 筆順編號 12225111342511 檢視詳解 序 x 序 x 次第 順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式。序數。排列次第 序次。序...

專升本大四有實習嗎,和正常本科生有什麼區別

專升本和普通的本科沒區別的,大四都實習。專升本是專科學生進入本科層次學習的考試,也分為統招和 高考,不同的人群需要的考試方式也不同,一個是面對在校的專科生,只有應屆生才能參加的考試,一本都是在原學校,或者去其他學校參加考試,畢業後繼續進行本科學習,畢業後學歷就是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的文憑。一般來說,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