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萬物0皆空
詩人在第三句中寫道:「日暮征帆何處泊。」「征帆」即遠行的船。
出自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征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 這一句的意思是說,朋友在春江渺茫中乘船而去,到了傍晚,在什麼地方停泊?這裡,詩人運用了乙個問句,不但強調了自己對朋友的關切,也暗示了自己對朋友遠去而難以忘記的心情。
這一句,與「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 (柳永《雨霖鈴》)有著同樣的審美效果。這裡,詩人通過對朋友的擔憂,進一步表現了依依惜別之情。
最後詩人寫道:「天涯一望斷人腸。」「天涯」即在天的邊緣處,比喻距離很遠。
唐代詩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也說道:「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代詩人張九齡在《望月懷遠》中說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斷人腸」即指羈旅在外的人。這樣的人,因為思念家鄉親人(有時候也指與親人朋友分離)而內心十分悲傷,已經達到肝腸寸斷的地步。
詩人用「斷人腸」自喻,不僅點明離愁別緒之感,更表現出了朋友遠去之後自己的孤獨與寂寞。這一句的意思是說,我極目遠望,也不能再看到您了,這真是令人感到好像腸子都要斷了一樣地悲傷呀。「天涯一望」描繪了詩人佇立江邊,久久不願離去的情態。
是的,朋友遠去,春江渺茫,此時詩人所看到的是「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景象,而感覺到的卻是朋友遠去之後的傷感。
2樓:匿名使用者
到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剛才出發,便想到「日暮征帆何處泊」,聯絡上句,這一問來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與征帆一片,形成乙個強烈對比。
闊大者愈見闊大,渺小者愈見渺小。「念去去千里煙波」,真有點擔心那征帆晚來找不到停泊的處所。句中表現出對朋友一片殷切的關心。
同時,揣度行蹤,可見送者的心追逐友人東去,又表現出一片依依惜別之情。這一問實在是情至之文。
前三句飽含感情,但又無跡可尋,直是含蓄。末句則卒章顯意:朋友別了,「孤帆遠影碧空盡」,送行者放眼天涯,極視無見,不禁心潮洶湧,第四句將惜別之情上公升到頂點,所謂「不勝歧路之泣」(蔣仲舒評)。
「斷人腸」點明別情,卻並不傷於盡露。原因在於前三句已將此情孕育充分,結句點破,恰如水庫開閘,感情的洪流一湧而出,源源不斷。若無前三句的蓄勢,就達不到這樣持久動人的效果。
此詩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彌長」,已經具有詩人風神散朗的自我形象。而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鉤畫出「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王維《齊州送祖三詩》)的送者情態,十分生動。讀者在這裡看到的,與其「說是孟浩然的詩,倒不如說是詩的孟浩然,更為準確」(聞一多《唐詩雜論》)。
全篇用散行句式,如行雲流水,近歌行體,寫得頗富神韻,不獨在謀篇造語上出格而已。
3樓:
第三句故設一問,造成轉折之勢,為下句抒情作準備;結尾一句既抒發了離情,又不流於直露,餘味深長,言有盡而意無窮
4樓:友聲驛站
唐詩閱讀賞析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朗讀 張牙舞爪
送杜十四之江南翻譯及賞析,送杜十四之江南的解釋
1 第二句中的 渺茫 一詞在詩中有什麼含義?2分 答 渺茫 一詞包含著複雜的情感,從字面上來看它是描寫眼前景 春江上煙波浩淼,雨霧濛濛,1分 其實是寫詩人心中的茫然,寫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悵然若失 1分 2 春江正渺茫 與 征帆何處泊 形成強烈的對比,突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分 答 春江渺茫 與 ...
《送杜十四之江南》是以誰的口吻寫的,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此詩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表達了一種不捨離別的內心痛苦之情。 這是一首送別詩。揆之元楊載 詩法家數 凡送人多托酒以將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致意 如果說這是送別詩常見的寫法,那麼,相形之下,孟浩然這首詩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現在人們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什麼來表達對遠別好友的深情厚誼
獲得新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 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別離意,同是宦遊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覺間已來到城外.回望那長安城在三秦的護衛下顯得如此無奈 遙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風煙迷霧中竟是如此悽迷。好友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