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佛教中的「持明傳承」,佛教中持明妙祥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10-14 21:32:07

1樓:圓照

戊二、持明表示傳:

(持明表示傳是如何產生的呢?)釋迦牟尼佛臨近涅槃時曾經預言無上密法日後將出現。佛(在《勝樂後續》中)明確地說:

「我趣涅槃後,二十八年時,三十三天處,教主勝心天,降臨於人間,贍洲東方隅,人中具緣種,名為國王匝,出現祥預兆,扎謝堅山(即瑪拉雅山。瑪拉雅,梵義譯為香山,藥都善見城西一山名,盛產巖精、寒水石等藥物)上,金剛手現前,傳授五聖賢(妙稱天、安止龍王、流星面藥叉、慧方便羅剎和離遮族人無垢稱等五),羅剎境主(蓮花生大士)等。」這樣做了授記以後,佛陀便示現涅槃。

後來與佛授記相吻合,出現了無上密法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以及大圓滿法。其中瑪哈約嘎的所有續部,是在本師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二十八年時出現的,當時國王匝夢見七種夢兆(一、夢到身語意所依入於自身;二、降下珍寶經函;三、與眾研討佛法;四、受到眾人讚嘆;五、廣造佛塔;六、降下珍寶;七、得成佛授記),在自己的皇宮上得到了許多用琉璃溶液撰寫在金紙上的密續經函以及一尊一肘高的金剛手佛像。國王匝通過祈禱而通達了其中的《面見金剛薩埵品》,隨後依靠這一品與金剛手佛像而修行六個月,最後現見了金剛薩埵並得到加持,從而對所有經函的意義通達無礙,從此以後逐步弘揚開來。

阿努約嘎興世的歷程:那時,聖種五賢在瑪拉雅山頂,觀想十方諸佛而悲切地祈禱「嗚呼哀哉極悲切,導師日光若隱沒,世間黑暗孰能除……」,念誦了二十三句悲哀詞(此二十三哀詞在《集密意續》中有詳述),結果所有善逝勸請密主金剛手道:「密主金剛汝諦聽,昔日誓甲豈捨棄?

不知世間痛苦歟?汝以悲心降人間,當除世間之憂苦。」密主應允答道:

「無始亦無終,吾未捨誓言,今依佛勸請,吾亦顯神變。」說罷便降臨在瑪拉雅山頂聖種五賢的面前,為他們宣講《集密意續》等等;在西方鄔金剎土達那夠卡洲為金剛手的化身極喜金剛宣講了《吉祥密續》、《竅訣續》、《普巴續》、《佛母續》等。他們也一脈相承,一直傳給鄔金蓮花生大士,之後逐漸興盛起來。

2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陀羅尼咒語儀軌的傳承

佛教中持明妙祥是什麼意思?

3樓:哈gs嘍

【持明】

梵語陀羅尼,譯曰持明者,真言之異名。持明者,陀羅尼即真言也。又受持真言,謂之持明。

演密鈔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別稱,梵語尾尼也。此譯雲明,破闇為義。

』又雲:『亦持亦明,持即是明。』大日經疏曰:

『持明者梵雲陀羅尼,持明謂總持一切明門明行。』又曰:『聲聞經中,以毗尼為秘藏,要擇人簡眾,方便授之。

若未發律儀,不令聽聞,修習摩訶衍中,亦以持明為秘藏。未入曼荼羅者,不令讀誦受持,還同盜聽布薩,反招重罪。』

『陀羅尼』陀羅尼又曰陀羅那陀鄰尼。譯作持總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惡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為四種:

一、法陀羅尼 於佛之教法聞持而不忘也,又名聞陀羅尼。

二、義陀羅尼 於諸法之義,總持而不忘也。

三、咒陀羅尼 依禪定發秘密語,有不測之神驗,謂之咒,咒陀羅尼者,於咒總持而不失也。

四、忍陀羅尼 於法之實相安住,謂之忍,持忍名忍陀羅尼。

聞義咒忍之四者,為所持之法也。由能持之體言之,法義之二者,以念與慧為體,咒以定為體,忍以無分別智為體。大乘義章曰:『陀羅尼者,是外國語,此翻為持,唸法不失,故名為持。』

佛地論曰:『陀羅尼者,增上念慧,能總任持無量佛法,令不忘失。』智度論曰:

『陀羅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失,是名陀羅尼。

』法界次第曰:『陀羅尼此翻能持,或言能遮,又翻為總持。隨有若名若義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總持。

』瑜伽略纂曰:『論云陀羅尼有四種:一、法,二、義,三、咒,四、能得忍。

』又曰:『法陀羅尼,以法為境,即能詮名言,以念慧為體。義陀羅尼,其體同法,唯境界異,其異者何?

所詮義為境。

謂無量義意,越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羅尼,以定為體,依定持咒,令不忘故,以咒為境也。能得忍陀羅尼者,以無分別智為忍體,即證真如。今日常指咒陀羅尼曰陀羅尼。』

『咒陀羅尼』此乃四種陀羅尼之一,真言教之所謂陀羅尼也。佛菩薩從禪定所發之秘密言句也。陀羅尼者,總持之義。總持有二釋,一就人,二就法。

就人釋者 佛菩薩之定力,能持神咒之功德,故名持。如上四種中所擇者是也。大乘章曰:

『菩薩依禪,能起咒術,為眾除患,第一神驗,名咒陀羅尼。菩薩依禪,備起多用,隨用別論,即有無量陀羅尼門,良以咒術傳益義多,故遍論之。』

就法釋者 神咒之言句,總持無量之文義,無盡之功德,故名。佛地論曰:『於一法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中,持一切文;於一義中,持一切義;攝藏無量諸功德故,名無盡藏。』

明已上二釋中神咒之功德,必依後釋。諸經中顯此咒陀羅尼有五名:一、陀羅尼,二、明,三、咒,四、密語,五、真言。

此中後四者為義翻也。秘藏記曰:『諸經中說陀羅尼,或陀羅尼,或明、或咒、或密語、或真言,如是五義,其義云何?

』一、明 陀羅尼者,佛放光,光之中所說,是故陀羅尼與明,其義不異。

二、咒 咒者,佛法未來漢地前,有世間禁咒法,能髮神驗除災患。今持此陀羅尼人,能發神通,除災患,與禁咒法相似,是故曰咒。

三、密語 密語者,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語。

四、真言 真言者,如來言真實無虛妄,故曰真言,然皆是舉一邊所名也。[佛學次第統編 - 明·楊卓]

4樓:綠竹永恆

梵語陀羅尼,譯曰持明者,真言之異名。持明者,陀羅尼即真言也。又受持真言,謂之持明。

演密鈔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別稱,梵語尾尼也。此譯雲明,破闇為義。

』又雲:『亦持亦明,持即是明。』大日經疏曰:

『持明者梵雲陀羅尼,持明謂總持一切明門明行。』又曰:『聲聞經中,以毗尼為秘藏,要擇人簡眾,方便授之。

若未發律儀,不令聽聞,修習摩訶衍中,亦以持明為秘藏。未入曼荼羅者,不令讀誦受持,還同盜聽布薩,反招重罪。』

『陀羅尼』陀羅尼又曰陀羅那陀鄰尼。譯作持總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惡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為四種:

一、法陀羅尼 於佛之教法聞持而不忘也,又名聞陀羅尼。

二、義陀羅尼 於諸法之義,總持而不忘也。

三、咒陀羅尼 依禪定發秘密語,有不測之神驗,謂之咒,咒陀羅尼者,於咒總持而不失也。

四、忍陀羅尼 於法之實相安住,謂之忍,持忍名忍陀羅尼。

聞義咒忍之四者,為所持之法也。由能持之體言之,法義之二者,以念與慧為體,咒以定為體,忍以無分別智為體。大乘義章曰:

『陀羅尼者,是外國語,此翻為持,唸法不失,故名為持。』佛地論曰:『陀羅尼者,增上念慧,能總任持無量佛法,令不忘失。

』智度論曰:『陀羅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

若欲作惡罪,持令不失,是名陀羅尼。』法界次第曰:『陀羅尼此翻能持,或言能遮,又翻為總持。

隨有若名若義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總持。』瑜伽略纂曰:『論云陀羅尼有四種:

一、法,二、義,三、咒,四、能得忍。』又曰:『法陀羅尼,以法為境,即能詮名言,以念慧為體。

義陀羅尼,其體同法,唯境界異,其異者何?所詮義為境。謂無量義意,越等即唯在意地咒。

陀羅尼,以定為體,依定持咒,令不忘故,以咒為境也。能得忍陀羅尼者,以無分別智為忍體,即證真如。今日常指咒陀羅尼曰陀羅尼。

』『咒陀羅尼』此乃四種陀羅尼之一,真言教之所謂陀羅尼也。佛菩薩從禪定所發之秘密言句也。陀羅尼者,總持之義。

總持有二釋,一就人,二就法。更多:http:

就人釋者 佛菩薩之定力,能持神咒之功德,故名持。如上四種中所擇者是也。大乘章曰:

『菩薩依禪,能起咒術,為眾除患,第一神驗,名咒陀羅尼。菩薩依禪,備起多用,隨用別論,即有無量陀羅尼門,良以咒術傳益義多,故遍論之。』

就法釋者 神咒之言句,總持無量之文義,無盡之功德,故名。佛地論曰:『於一法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中,持一切文;於一義中,持一切義;攝藏無量諸功德故,名無盡藏。』

明已上二釋中神咒之功德,必依後釋。諸經中顯此咒陀羅尼有五名:一、陀羅尼,二、明,三、咒,四、密語,五、真言。

此中後四者為義翻也。秘藏記曰:『諸經中說陀羅尼,或陀羅尼,或明、或咒、或密語、或真言,如是五義,其義云何?

』一、明 陀羅尼者,佛放光,光之中所說,是故陀羅尼與明,其義不異。

二、咒 咒者,佛法未來漢地前,有世間禁咒法,能髮神驗除災患。今持此陀羅尼人,能發神通,除災患,與禁咒法相似,是故曰咒。

三、密語 密語者,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語。

四、真言 真言者,如來言真實無虛妄,故曰真言,然皆是舉一邊所名也。

什麼是佛教的藥物持明

5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中沒有bai「藥物du

持明」的說法。zhi

這句話也完全不通。dao

梵語陀羅尼,回翻譯為「持明者」,答真言咒語的另乙個名稱。而受持真言,稱之「持明」。而陀羅尼共分為四種:

一、法陀羅尼:於佛之教法聞持而不忘也,又名聞陀羅尼。

二、義陀羅尼:於諸法之義,總持而不忘也。

三、咒陀羅尼:依禪定發秘密語,有不測之神驗,謂之咒,咒陀羅尼者,於咒總持而不失也。

四、忍陀羅尼:於法之實相安住,謂之忍,持忍名忍陀羅尼。

佛教中「咒」和「經」有什麼區別?

6樓:木繹

佛教中的咒,是梵語詞dharani採用「格義」的方法翻譯的,在佛經中多數都採用音譯「陀羅尼」。這個梵語詞的字面意思是「總持」。

佛經中的咒有實際的意義或內容嗎?有。

首先,這些咒是佛、菩薩、羅漢、瑜伽士、持明仙人、大成就者等聖賢在甚深禪定境界中發出的密語。可以這樣說,每個咒語都是一首「心靈交響樂」。咒語體現了這些聖賢在那個禪定境界的心境以及回向眾生的願力。

譬如我們欣賞交響樂時,所感受的是作曲家的思緒,進入了他的心靈世界,於此同時身心必也起了微妙的物理化學反應,得到了一種情緒上的感應,甚或是身體上的感應。同理,持誦咒語的時候,也是通過音韻的感召,而獲得佛、祖的三昧加持。

不僅如此,佛教密宗興起後,在保持核心部分的傳承基礎上,咒語的編排更加規範化,有了嚴格的格式和體裁。編排依據密宗的胎藏界、金剛界兩大曼陀羅,以及五部如來(佛頂部、金剛部、蓮花部、摩尼部、羯摩部)的系統來進行,這種系統就彷彿創作交響樂的正規化。其中每個完整的咒語都有乙個咒心,作為全部咒語的濃縮(通常咒心也是該咒語最原始版本的核心部分),就彷彿交響樂的華彩樂段。

從語音上看,咒語主要是使用梵語詞彙,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純表音的詞(沒有具體字面意義)。從梵語字面意義上看,每個咒語的內容彷彿一篇晦澀的祈禱詞,裡面充滿各種佛經術語、佛菩薩名號、**神王名號等等。但是,在這層字面意義之下,必定具有更豐富的、供信徒參悟的深層含義。

這是因為,在佛教中,佛菩薩名號往往都有象徵意義(佛教術語叫「表法」),通過「擬人化」的包裝,表達深湛的法理。

所以,咒語的意義分為深淺個層面:淺層--執持音韻和觀察字面意義,可使**安心,獲得加持;深層--住於三昧定境同時觀照諦理,可使**由「止觀」而證果。當然,按密宗說法,咒語必須結合上師灌頂、觀想曼陀羅等等複雜的修行儀軌才可以達到修證「止觀」的效果。

但據信,一般顯教的信徒僅持誦咒語也可以獲得加持而滅罪積福、啟發智慧型。

經是路 是佛給眾生指的路 這條路通向出離三界六道

廣義的佛經

廣義的佛經總稱「三藏」,包括:

◎經藏:梵文sū-tra-pitaka的意譯,音意合譯為「素袒纜藏」,指釋迦牟尼諸**所傳述的釋迦在世時的說教,以及其後佛教徒稱為釋迦牟尼言行的著作。

◎律藏:梵文vinaya-pitaka的意譯,音意合譯為「毗奈耶藏」,記載佛教僧侶的戒律及佛寺的一般清規。

◎論藏:梵文abhidharma-pitaka的意譯,音意合譯為「阿毗達磨藏」,是對佛教教義的解說。

狹義的佛經

狹義的佛經專指經藏。

佛教,持咒的問題,佛教,持咒的乙個問題

應該是持咒的原因 科學家給僧人做過這方面的測試 持咒對腦電波的改變非常明顯 長時間持咒,也沒發現身體 不好,根本就用不著檢查的,何況有些科學家在腦電圖和腦結構上,和普通人還有很大差異呢。如果你生活 工作 學習都正常,腦電波正常不正常又有什麼關係呢?師兄是帶著貪欲去持咒吧,如希望身體快點好起來,或者希...

在佛教中,何為“自性”,在佛教中,什麼是自性

念憶 何其自性.本來清靜。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五祖大師給六祖講 金剛經 講到你不要著住到情上,也不要著住到愛上,也不要著住到空上,也不要著住到有上,你要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教什麼稱上品中品下品下生,佛教中說的上品 中品 下品,這三品在世間人是什麼位置?

1 上品上生 一生即開。0小時。2 上品中生 經宿即開。12小時。一夜 3 上品下生 一日一夜。24小時。4 中品上生 蓮華尋開。24小時後。疑為三天。5 中品中生 經於七日。疑為6日。6 中品下生 經七日已。7日。7 下品上生 經七七日。49天。8 下品中生 經於六劫。6大劫。80.64億年。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