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惠連枝弭茶
賦賦,是與比興並稱的古代詩歌的基本手法。賦陳,一作鋪陳。鋪排,是鋪陳、排比的簡稱。
在篇幅較長的詩作中,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系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的景觀物象、事態現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
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環境、氣氛和情緒。
在賦體中,尤其是富麗華美的漢賦中,賦法被廣泛地採用。漢樂府和漢代某些五言詩也與漢賦互相影響,更將鋪陳與排比相結合,相得益彰。
比賦比興是我國三種傳統的手法,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為普遍。
一般說,用來作比的喻體事物總比被比的本體事物更加生動具體、鮮明淺近而為人們所知,便於人們聯想和想象。
興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從特徵上講,有直接起興、興中含比兩種情況;從使用上講,有篇頭起興和興起興結兩種形式
2樓:利淑英尋嬋
賦比興賦是鋪陳敘述
比是打比方
興是托物起興引出作者想要表達的事物思想及情感多用於詩或文章的開頭
3樓:孔德文雙琴
《詩經》常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賦:平鋪直敘,鋪陳、排比。相當於現在的排比修辭方法。
比:比喻。相當於現在的比喻修辭方法。
興:托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後藉以聯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相當於現在的象徵修辭方法。
興就是以情寓於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興有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
4樓:矯梅花天雲
風雅頌賦比興合稱「六義」。「賦比興」 是表現手法。
賦是鋪陳,陳述鋪敘,在《詩經》的《雅》《頌》多用。如《大雅-丞民》。比是比喻,通過比喻從而使形象更為鮮明。
如《衛風-谷風》「比予於毒」。興是啟發,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的開頭。如《(木票)(念biao)有梅》。
詩經的成就與影響:
1.詩經奠定了中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基礎。
2.提供了中國詩歌創作的基本藝術經驗。
《詩經》的表現手法通常稱作什麼?
5樓:手機使用者
《詩經》的三個組成部分:風、雅、頌
三種表現手法:賦、比、興
《詩經》存三百零五篇,分《風》、《雅》、《頌》三部分。《風》有十五國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雅》、《頌》中的詩歌,對於我們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孩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後來,《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包括《詩》、《書》、《禮》、《樂》、《易》、《春秋》)及《五經》(無《樂》)之一。
賦、比、興
「賦、比、興」是詩的表現手法。「賦」是直陳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經過。「比」是打比方,用乙個事物比喻另乙個事物。「興」是從乙個事物聯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詩經在表現形式上常採用什麼的形式
6樓:匿名使用者
《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三種。
《詩經》創作的三種表現手法。「賦」是鋪陳事物直接敘述;「比」是模擬;「興」是先言他物以引出所詠之詞,有兩層含義,一是即興感髮,二是在感髮時藉客觀景物婉轉地表達出某種思想感情。「賦比興」為漢代儒家所總結和提出,後來演變為中國古代文學創作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溯自西元前11到前6世紀,原本叫《詩》,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時期的詩歌305首,內容包括了愛情、戰爭、風俗、祭祀、動植物等等。
擴充套件資料
「興」字的本義是「起」。《詩經》中的「興」,用朱熹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容作鋪墊。它往往用於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
因此,最原始的「興」,可能只是一種發端,同下文並無意義上的關係,表現出思緒無端地飄移聯想。
再進一步,「興」又兼有了比喻、象徵、烘托等較有實在意義的用法。但正因為「興」原本是思緒無端地飄移和聯想而產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較實在的意義,也不是那麼固定僵板,而是虛靈微妙的。
由於「興」是這樣一種微妙的、可以自由運用的手法,後代喜歡詩歌的含蓄委婉韻致的詩人,對此也就特別有興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陳出新,不一而足,構成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特殊韻味。
7樓:花香溢園徐明
賦、比、興,是《詩經
》主要的表現手法。「賦」,是鋪陳的意思,對事物直接陳述,不用比喻。「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興」,就是聯想,觸景生情,因物起興。這種藝術表現手法,是詩歌創作地主要形象化方法,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了至深至遠的影響。
詩經很多作品是由歌謠改編或根據歌謠創作的,所以表達形式也有歌謠形式的。整首詩沒什麼大的變化,多用疊詞,每一句相差不大,只改幾個字。
8樓:藍翼沉香
形式:重章疊句。
表現手法:賦比興。
9樓:窗外三角梅
形式? 手法麼? 賦比興?
詩經的三種藝術表現手法是什麼
10樓:匿名使用者
如題我來答
《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三種。「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朱熹《詩集傳》賦即是直接鋪陳敘述;比是比喻,有明喻、隱喻之分;興即起興,有引起聯想,烘托渲染氣氛的作用。大抵《國風》多用比興,《大雅》多用賦法。
賦比興手法的運用,使《詩經》具備了動人的藝術魅力。《詩經》主要採用四言詩和隔句用韻,但亦富於變化,其中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句式,顯得靈活多樣,讀來錯落有致。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和反覆詠唱的特點,大量使用了疊字、雙聲、疊韻詞語,加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性。
《詩經》中的一些篇章工於描寫,勾劃出許多生動的細節,《七月》寫農家一年四季的生活,宛如一幅幅用美的民俗生活畫。
11樓:12345678天蠍
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三種。「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朱熹《詩集傳》賦即是直接鋪陳敘述;比是比喻,有明喻道、隱喻之分;興即起興,有引起聯想,烘托渲染氣氛的作用。大抵《國風》多用比興,《大雅》多用賦法。
賦比興手法的運用,使《詩經》具備了動人的藝術魅力。《詩經》主要採用四言詩和隔句用韻,但亦富於變化,其中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句式,顯得靈活多樣,讀來內錯落有致。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和反覆詠唱的特點,大量使用了疊字、雙聲、疊容韻詞語,加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性。
《詩經》中的一些篇章工於描寫,勾劃出許多生動的細節,《七月》寫農家一年四季的生活,宛如一幅幅用美的民俗生活畫。
12樓:悲傷的男孩
是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
《詩經》在表現手法上普遍運用了什麼手法
13樓:風影蝶
1、普遍運用了賦
bai、比、興的表現手法
du2、知識延伸zhi
《詩經》的表現手法,dao前人概括為賦、內比、興。朱熹在容《詩集傳》中解釋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
這種解釋比較通行。賦就是陳述鋪敘的意思,一般多見於《頌》和《大雅》;但像《七月》《氓》《溱》等優秀民歌作品,也使用了賦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
如《風·相鼠》《魏風·碩鼠》用令人憎惡的老鼠來比喻統治者的不講禮儀、貪婪可惡;《衛風·氓》中用桑樹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變衰。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興同詩歌內容有一定的聯絡。
如《周南·桃夭》是一首嫁女詩,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起興,使人從桃花盛開聯想到新嫁娘的美貌。又如《邶風·燕燕》是一首送別詩,以「燕燕于飛,差池其羽」起興,使人從燕子飛時的差池不齊聯想到送別時的依戀之情。比興手法的運用,能加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加詩的韻味和形象感染力。
比興手法對後世詩歌的創作有很大影響。
14樓:冰封虛幻
當然是 賦 比 興啊! 「賦」,是鋪陳的意思,對事物直接陳述,不用比喻。「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興」,就是聯想,觸景生情,因物起興
在《詩經》的主要表現手法中,“興”是指
心靈導師 興是借他物來引出此物的意思,相當於現在的象徵修辭方法。興 字的本義是 起 因此又多稱為 起興 詩經 中的 興 用朱熹的解釋,是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也就是藉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容作鋪墊。它往往用於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有時一句詩中的句子看似比似興時,可用是否用於句首或段首來判斷是否是興...
《詩經》中“六義”中的“興”這種表現手法,按朱熹的說法是什麼
手機使用者 所謂 詩經 六藝 指的是風 雅 頌 賦 比 興。周禮 春官大師 教六詩 曰風 曰賦 曰比 曰興 曰雅 曰頌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朱熹 詩經集傳 關雎注 是詩歌表現的一種手法 朱熹 以彼物比此物也。興是寄託,即 託事於,即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詩經 六義 其中,風 雅 頌...
《詩經》“六義”中的“比”是指哪一種表現手法
夢永恆之戀 詩經 的三個組成部分 風 雅 頌 三種表現手法 賦 比 興 詩經 存三百零五篇,分 風 雅 頌 三部分。風 有十五國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有對愛情 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 思徵人及反壓迫 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雅 分 大雅 小雅 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