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大概是春秋時期姓氏起源: 1.齊將穰苴,本田姓宗室,食邑於穰,因以為氏。 2.古有穰國,羋姓。後為楚所滅,成為楚大夫食邑,子孫因氏。
2樓:匿名使用者
至少是春秋戰國時期,甚至可以推到夏朝。穰苴就是這樣乙個春秋戰國時期的名人
中國姓氏大全
中國姓氏有姓成的嗎?
3樓:淚水淡了煙薰
我就姓成,而且我們這很多
中國的姓氏共有多少個
4樓:牙牙的弟弟
23813。
姓氏分為單姓和複姓,單姓指乙個字的姓,據統計,中國有單姓6931個。複姓,指由兩個及以上的漢字組成的姓氏。
如:歐陽、司馬、上官、西門。複姓的**較多,如官名、封邑、職業等,有些則源於少數民族改姓。
《中國姓氏大辭典》顯示,中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十字姓1個。
5樓:飛喵某
中國人見於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
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
據統計,中國歷史上先後出現過近一萬二千個姓氏,其中單姓五千多個,雙字的為四千多個,三至九字的姓氏則二千多個。
現在通用的姓氏約有四千七百多個,其中單姓居絕大多數,雙字姓氏一百多個,三字以上的姓氏罕見。最常用的一百個姓氏佔全國人口的80%以上。漢族中,平均每三十二萬人共用乙個姓氏。
其中李姓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中國人口總數的7.25%。
第二大姓是王姓,有9207.4萬人,佔中國大陸人口總數的7.19%。
第三位是張姓,有8750.2萬人,佔中國大陸人口總數的6.83%。
並且有以下10個姓氏人口數在2000萬人以上的姓氏: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吳、周
姓氏人口少於2000萬人多於1000萬人的姓氏有12個:徐、孫、馬、朱、胡、郭、何、高、林、羅、鄭、梁。
擴充套件資料:
姓起源於五六千年前的母系社會,沿自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因此,最古老的姓大都是從「女」字旁,如姒、姬、嬴、姜、姚等。姓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以利彼此通婚。
氏的出現據稱早在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即有,而在信史中則見於周朝。周朝初期,周王大規模分封諸侯,此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就以國為氏。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用來區別貴賤,貴族有名有氏,貧民有名無氏。姓則用來區別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則可以通婚。
後來一直保持了這種傳統,同姓之人通婚被視為禁忌。直到現代,才逐漸打破這種傳統,但是在許多地方,民間仍然不贊成同姓通婚。
春秋戰國時,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亦隨之變革。這時氏開始轉變為姓。戰國以後,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這反映了貴族的沒落,平民地位的上公升。
秦漢以後,姓與氏合一,遂合稱「姓氏」。中國古代同姓名現象很普遍,顧炎武《日知錄》有「史書人同姓名」條。
中國網——中國的姓氏制度
中國網——2018全國姓名報告發布 寶寶起名最愛梓和宇
6樓:金果
中國有單姓6931個。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十字姓1個。
中國姓氏數量眾多,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姓氏歷來有百家姓之說,常云:「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這還不包括元代、清代移居中原的蒙族、滿族人譯改的漢字姓。邊疆少數名族譯成漢字的姓也沒有計算在內。
宋代《百家姓》收入628個姓氏,明代《千家姓》收入1594個姓氏。解放以來,在北京市的戶口檔案中就有二千二百多個姓氏,上海市有一千四百個姓氏。
7樓:戒為良藥
中國姓氏數量眾多,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姓氏歷來有百家姓之說,常云:「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中國人見於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
這還不包括元代、清代移居中原的蒙族、滿族人譯改的漢字姓。邊疆少數名族譯成漢字的姓也沒有計算在內。宋代《百家姓》收入628個姓氏,明代《千家姓》收入1594個姓氏。
解放以來,在北京市的戶口檔案中就有二千二百多個姓氏,上海市有一千四百個姓氏。
百家姓的稱呼起自於宋代《百家姓》著作出版以後。根據中國史籍記載及甲骨文的出現,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但是在中國古代姓和氏是有著嚴格區別的,夏商周三代之際,男子多稱氏,女子多稱姓,氏是貴族宗法制度的代表和稱號,即遠古時期的部落組織。
8樓:士松隨正誠
中國人用過姓氏逾22000個
一半人口集中在19個姓
古往今來,祖祖輩輩的中國人一共使用過多少個姓氏?專家最新研究發現,中國人古今姓氏已超過22000個,這是至今有關中國人姓氏最多的統計記錄。
據悉,這22000個姓氏也包括歷代屬於中國版圖上的少數民族的漢譯姓氏。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少姓氏已經消失,當代中國人正在使用的漢姓約有3500個左右。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副研究員經過多年的收集和研究所獲得的全國性姓氏資料表明,全國最大的三個姓氏是李、王、張,分別佔總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總人口達到2.7億,為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
當代中國100個常見姓氏集中了全國人口的87%。其中,佔全國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個,分別為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和馬。歷史上,中國大約有一半的人口都一直集中在這19個同姓人群中。
此外,中國的同姓人群在地區分布也是不均衡的。比如在北方地區,以王姓為第一大姓;而在南方地區,則以陳姓為第一大姓;在南北過渡型的長江流域地區,李姓則是第一大姓。
袁義達還發現,在中國每乙個省區中,都有一些出現頻率比其他省區高得多的姓。如廣東的梁和羅姓,廣西的梁和陸姓,福建的鄭姓等。
利用當代姓氏的全國抽樣樣本,袁義達還繪製了當今最常見100個姓氏的全國遺傳地形圖。每乙個姓氏的遺傳地形圖包括兩副圖:說明某同姓人群在全國絕對分布情況的密度分布圖,和揭示某同姓人群在全國相對分布情況的頻率分布圖。
此外,對每乙個同姓人群中abo血型的組成與分布,袁義達也進行了研究**。接下來,他已著手開展中國同姓人群分布與中國人常見疾病和各種腫瘤疾病在地理上分布上相關性的研究。
「隨著科學的發展,姓氏已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目前人類群體遺傳學中已經形成了乙個分支--姓氏群體遺傳學」,袁義達說:「中國人的姓氏和分布是中國一項特有的國情,它將涉及到中華民族的起源、祖宗們遺留下來的基因資源的分布、當今海內外的尋根和國家的統
一、今後人口發展趨勢和國土利用等許多問題,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請參考如下**。
9樓:匡吉月卷翼
我們國家共有多少姓氏?這是乙個人人都會問,但又不太容易回答的問題。因為從姓氏發展的本身看,經歷了乙個由少到多的過程,有些姓氏在發展中被擯棄不用,而有些人還在出於不同的原因製造新的姓氏。
這些被擯棄的、或者正在使用的、新出現的姓氏無疑都應包括在中國姓氏總數之內。
不過,若對我國歷代姓氏數量作乙個大致的估計還是不難的。如先秦時期的姓氏書籍《世本》收入18姓875氏,儘管其中有些姓氏沒有留傳下來,但絕大部分都使用至今。又如漢代的姓氏書《急就篇》收人130姓,其中單姓127個,複姓3個。
由於這本書是按韻律編定的兒童識字課本,不可否認其作者在編寫的過程中曾避棄過一些難寫難讀無法人韻的姓氏。因此,這130姓並非漢代人所使用姓氏的全部。
兩漢以後,我國使用的姓氏在不斷增加,一些新的姓氏和由少數民族改姓而來的姓氏大量湧現,大大豐富了我國姓氏的數量。唐代初年編修的《大唐氏族志》收錄293姓,唐代中葉林寶編撰《元和姓纂》,收人姓氏1233個;宋朝人撰著《通志·氏族略》和《姓解》,收錄的姓氏分別為2255和2568個。此外,明朝陳士元所著《姓脂》一書,收錄姓氏3625個;王圻撰《續文獻通考》,收錄姓氏4657個。
現代人編著的《中國姓氏大全》錄姓氏5600多個,《中國姓氏彙編》收錄5730個,《中國姓符》收錄6363個,《姓氏辭典》收錄8000多個,《中華姓氏大辭典》收入11969個,《中華古今姓氏大辭典》收錄12000多個。上述這些專門研究姓氏的書籍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從所收姓氏數量不斷增加這一事實也不難看出,我國的姓氏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
由於姓氏本身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任何一種姓氏書都無法也不可能毫無遺漏地把我國所有的姓氏都收錄進去。據專家估計,我國實際使用過的姓氏大約有18000個。
中國一共有多少個姓氏?
10樓:我冬閣的狗腿子
中國舊時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時候寫的,裡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複姓30個,共438個。發展到後來,據說有4000到6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近年出版的《中國姓氏紀編》共蒐集姓氏5730個。
台灣省出版的《中華姓符》裡面共收姓氏6363個。
《中華姓氏大辭典》收入的姓氏多達11969個,其中單字姓5313個,雙字姓4311個;三字姓1615個,四字姓571個,六字姓22個,七字姓7個,八字姓3個,九字姓1個。由於姓氏本身還在不斷發展變化,據專家估計,我國姓氏大約有18000個。
11樓:単聲噵鎝瞹眛
沒有資料可以顯示全國到底有多少個姓氏,因為在偏遠一些的地區並不好統計姓氏的種類,最常見的前100個姓氏如下圖所示:
12樓:辛浩穰留芃
中國有多少
個姓 20年前對中國姓氏的調查找到了3000多個姓氏。但當時調查的抽樣率很低,只統計了57萬人,因此結果並不可信。」 最近由袁義達主持的研究課題調查人群數量將近3億,覆蓋幾十個縣市,基本上涵蓋全國。
課題小組總共花了兩年時間,找到了4100個姓,並對人數進行了統計。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現在中國至少有4100個姓。 全國最大的三個姓氏是李、王、張,分別佔總人口的7.
9%、7.4%和7.1%。
三大姓氏的總人口達到2.7億,為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 袁義達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樣資料,依據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離抽樣,嚴格按照統計學原理獲得這一全國性姓氏資料的。
根據袁義達的研究成果,當代中國100個常見姓氏中,集中了全國人口的87%。其中,佔全國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個,分別為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和馬。歷史上,中國大約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這19個同姓人群中。
此外,中國的同姓人群在地區分布上也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區,以王姓為第一大姓,約佔人口的9.9%,其次為李、張、劉;在南方地區,則以陳姓為第一大姓,大約佔人口的10.
6%,其次為李、黃、林、張;在南北過渡型的長江流域地區,第一大姓為李,大約佔人口的7%,其次為王、張、陳、劉。 袁義達發現,在我國每乙個省區中,都有一些出現頻率比其它省區高得多的姓。 廣東的梁和羅姓,廣西的梁和陸姓,福建的鄭姓,台灣的蔡姓,安徽的汪姓,江蘇的徐和朱姓,浙江的毛和沈姓,江西的胡和廖姓,湖北的胡姓,湖南的譚姓,四川的何和鄧姓,貴州的吳姓,雲南的楊姓,河南的程姓,甘肅的高姓,寧夏的萬姓,陝西的薛姓,青海的鮑姓,新疆的馬姓,山東的孔姓,山西的董和郭姓,內蒙古的潘姓,東北三省的於姓。
袁義達說:「中國人的姓氏和分布是中國一項特有的國情,它將涉及到中華民族的起源、祖宗們遺留下來的基因資源的分布、當今海內外的尋根和國家的統
一、今後人口發展趨勢等許多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元」姓的來歷,中國姓氏來歷是什麼?
靠.他爹姓元.他也得姓元.菜鳥! 歡喜供養 浮春暉倖儀 元 源出 一 以邑名為氏 據 韻會 所載,春秋年代,衛國有大夫元恆,受封於元城 在今河北省大名縣東 其後有元恆氏元氏。二 據 風俗通義 所載,戰國時衛武之子公子元,食邑亦在元城,其後有元氏。三 為鮮卑族複姓拓跋氏所改。據 新唐書 宰相世系表 所...
邢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多少?邢,讀什麼姓?
邢姓在我國 百家姓 中位列第195位。如今,邢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北 河南等省為多,上述二省之邢姓約佔全國漢族邢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邢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31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邢姓在我國 百家姓 中位列第195位。謝謝各位啊,我也姓邢。應該在我的姓氏之後。...
現在姓什麼的人最多,中國姓氏人口最多的是什麼姓
古往今來,祖祖輩輩的中國人一共使用過多少個姓氏?專家最新研究發現,中國人古今姓氏已超過22000個,這是至今有關中國人姓氏最多的統計記錄。據悉,這22000個姓氏也包括歷代屬於中國版圖上的少數民族的漢譯姓氏。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少姓氏已經消失,當代中國人正在使用的漢姓約有3500個左右。中國科學院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