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語出自《老子》第四章,是什麼意思啊

時間 2021-08-11 17:38:42

1樓:

四章;「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分似萬物之宗……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按,「不知其誰之子」,意思明白,意謂道無父無母,先夭地生,為萬物祖,但「象帝之先」頗不可解。

首先,「象」在上古只有物象之意,作「似」、「若」講,是後來的用法。「象帝之先」句法難通。

其次,道為萬物之祖,它與其派生物的乙個根本不同就是是否有形,是否可感,「帝」形色俱無,超感難見,雖為道的派生物,卻與道並無上述區別。「帝」若作「帝」,其矛盾顯然難解。

第三,六十章說:「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所以如此,本是因為世本無鬼,鬼由幻生,由想成,若以道治天下,民情歡樂,不作他思,則鬼何由生?

何以靈?(注:此用蔣錫昌說)所以六十章雖有「鬼」宇,但並不能拿來作為上帝存在的明證。

可見,「象帝」二字確實難通

2樓:揚雨飛夕

【象帝】,萬物有象,所以象帝為萬物之總稱,從神話角度講就是盤古了。

先有父後有子。整句話的意思是:我不知道『道』是從**產生的,盤古開天闢地前就有了。

抽象點理解就是,道本為無形無相的東西,也就是無,萬事萬物都從無中產生,當然是先有道後有萬物了,道為萬物之母。

你應該知道道德經中最關鍵的思想是:道=無=玄=無名=玄牝=玄德=嬰兒=赤子=無為=大象=萬物母=萬物之奧=天地根=天下母=天地始=天下之牝

最接近』道『的東西有:一、天、水、聖人、上士、善為士者、象帝、天地

3樓:

你單獨把這句話拿出來和整個文章的意境也就不帶一樣了就這句話字面的意思是

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兒子,比象帝還早啊

引申點就是我說不出它(指道)到底是怎麼產生的(誰之子),天地初開(帝之先)的時候就有了吧

4樓:匿名使用者

直譯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不知道是誰產生了它,只知道它產生在上帝之前。」結合《老子》第四章整段話理解,我的理解是老子在此處為我們設想了乙個主宰宇宙的「大規律」,它使得宇宙萬物對立統一的存在著,在老子的世界觀中這個大規律是什麼?我們說不清楚。

西方人說上帝締造宇宙,老子的這個「道」看來超越了西方的上帝。所以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大象無形」。今天看來,包括史蒂芬.

霍金也在研究這個「大規律」,霍金研究的這個規律,是我們目前所有規律的始祖,現存的所有的規律都是他的子規律孫規律。有點像老子的這個象帝之先的大規律。

5樓:天蠍蒙古後裔

《敬畏》:道究其誰之子,不可說。大道之行,為後之功,莫測也。

俗以天為名。意思是說究竟是什麼產生了道,語言是無法說。大道的執行,是背後操縱大道所執行的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更是無法莫測的。

俗稱之為天。

6樓:哲學鼎端

《道德經》第四章論鑑

老子道德經第四章原文:

道衝,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銼其兌,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經》第四章論鑑

耿閣(鳴天士君)著

道諦不盈而衝用,

淵似萬物之兮宗。

事解其紛物挫銳,

和光同塵天律聳。

精湛生疏有無從,

似在或存蘊道中。

非我不知誰子故,

分明象帝理數終。

【這裡的「象帝」終極意義的哲理的終極答案的解釋就是:「所有物象·所有事象·所有現象·所有律理·所有道理·所有真理·的之其最終的解釋的意思」;之其其之也算是我耿閣為人間所留下的一滴心血吧」。!!!!】

7樓:金憶讀老子

我不知道它(道)是從**產生的哦,好像有天帝之前就有了。——帝,就好像指的是祭祀的物件了。

8樓:匿名使用者

不知道什麼時候,從**產生的。在天地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9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知道道是從**產生的,似乎有天地之前就有道了。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

意思是 生在我後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於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所作 師說 原文選段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譯文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意思

案無多書,心不少書 循而漸進,持而不衰。戰雖有陣,而用為本 喪雖有禮,而哀為本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天下之勢,以漸而成 天下之事,以積而固。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處重大之事愈宜平和,處疑難之事愈宜無意。緩事急幹,敏則有功 急事緩辦 忙則出錯。不自省者,看不出一身病痛 ...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此語出自 老子 單獨一句兩句或斷章取義很費解,要接合原文才能理解。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於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譯文 致虛達到了極點,守靜達到了純篤,萬物相併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