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寫景,但《答謝中書書》與《記承天寺遊記》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試加以說明

時間 2021-10-14 23:14:29

1樓: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文章以感慨發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

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做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文寫景,沒有僅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靈魂,即自然萬物的勃勃生機,通過高低、遠近、動靜的變化,視覺、聽覺的立體感受,來傳達自己與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悅,體現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答謝中書書》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南北朝時,因政局動盪,矛盾尖銳,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畫水,表明自己所好,並作為對友人的安慰。

這類作品雖沒有表現積極進步的政治觀點,但卻以其高超的藝術筆力,創作了具有相當美學價值的精品,具有較高的鑑賞意義。

《記承天寺夜遊》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2023年),當時,作者被貶到黃州已經有四年了。元豐二年七月,歷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蘇軾的有關新法的詩句,說他以詩訕謗,八月,將他逮捕入獄。經過長時間的審問折磨,差一點被殺。

十二月作者獲發布獄,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閒官。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寫了這篇短文,對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繪,真實的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乙個片段。也體現了他與張懷民的深厚友誼與對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

《記承天寺夜遊》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複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時候,「月色入戶」,可是沒有人和自己共同賞月,只好去找同樣被貶的張懷民——貶謫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兩人漫步中庭,自比「閒人」,則所有意味盡含其中。

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動 形象的描繪,透露出作者在貶謫中雖感慨幽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整篇表現了作者對月光的喜愛,並藉此抒發了自解、自矜、自嘲之情。

2樓:韓歡歡

答謝中書書宛如一幅清麗的山水畫 又像一首流動的山水詩語言精練且生動 記承天寺夜遊描繪啦夜月小景 傳達了作者的微妙心境 語言樸素而含有深長的意味

3樓:匿名使用者

兩個寫書的人當時心境不同,當然寫出來的東西也不同啦~

4樓:啊呀魂淡

答謝中書書單純寫的是風景,記承天寺遊記是詩人被貶後有感而發,閒人指的就是自己,不單純是指風景更多是發洩。

關於答謝中書書和記承天寺夜遊的問題

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晨景有何特徵 熱烈歡快 昏景有何特徵 清靜幽寂 2.積水空明 月光 水中藻,荇交橫 竹柏影 表現了景物什麼特點 積水空明,寫月光的清澈透明,燥荇交橫寫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共同表現了寺院的清幽 3.虛景 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 實景 竹柏之影 虛實相映的目的是以...

《答謝中書書》與《記承天寺夜遊》的所有通假字 一詞多意 詞類活用 古今異義。要全的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山川的美麗是自古以來 人們 共同談論 的話題 高高的山峰直入雲霄,清澈的河流可以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 俱備。交相輝映 四季 兩岸的石壁五種顏色交相輝映。青翠的樹林和竹林四季都有。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 競躍。...

答謝中書書按照怎樣的順序寫景的,答謝中書書全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景的

可愛的康康哥 答謝中書書按照總分順序寫景。答謝中書書 是南朝文學家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文章以感慨發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全詩如下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