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分晉的局面是由誰引起的,三國分晉的局面是由誰引起的?

時間 2022-03-09 14:20:10

1樓:藏教

個人觀點:三足鼎抄

立的根本原因襲有兩點:赤壁之戰,隆中對.

赤壁之戰使得曹操實力大損,無法在短時間之內統一天下.而且還奠定了吳國的地位,給劉備爭取了時間.

而隆中對,確切的說是以諸葛亮為首的荊襄士子對劉備的支援,才使得劉備有三分天下的希望與資格.劉備漂泊半生,就是因為一直得不到當地世族清流的支援.江東與荊襄的爭鬥從劉表孫堅就已經惡化,雖然不是死結,但是孫權或者曹操的利益集團已經成形,諸葛亮他們不管投靠誰,都不會受到重用,所以才推出劉備,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當時如果諸葛亮他們倒向曹操,那麼五年之後,曹操必將再度大舉南侵,進而一統天下;如果諸葛亮他們倒向孫權,那麼五年之後,孫權必定已經安定荊州,打下益州,從而完成魯肅的榻上策,與曹操南北分立,隔江而望.

好比司馬代魏,其實天下大勢在那個時代是操控在那些世族大家手裡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易中天品三國:陸遜之死,三國鼎立局面成立的原因是什麼?

3樓:夜墨珺

東漢末年

bai,爆發了黃巾大起du義,由於起義軍zhi規模較大,朝廷不能有效鎮壓dao。東漢**就改州刺版史為權

州牧,加重其權力,希望可以快速的撲滅起義力量。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官僚軍閥乘機擴張自己的勢力,占領更多的地區,不斷的擴充自己的軍事力量,於是,形成了地方割據勢力。

4樓:飄在空中的沙魂

實力和歷史格局,但歸根結底是經濟的問題,經濟導致朝政的腐敗,而腐敗牽引混亂,民不聊生,當然會形成鼎力局面,至於幾國,沒有必然的聯絡

5樓:匿名使用者

政治勢力均衡所致,還受到封建經濟分散性與地域性影響

6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應該是「一戶為單位的小農業經濟」!因為這個才有了各個割據勢力的生存「經濟基礎」。

7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個問題太模糊了。你的側重點是指軍事還是政治還是經濟,其實是很多方面很多細節一起促成的,簡稱歷史發展的需要。這個問題**起來怕是幾十萬字也不能說明白。

一句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8樓:匿名使用者

東漢末年王室衰敗,導致諸侯權勢迅增,強者生存,最終產生三國鼎立局面。

9樓:匿名使用者

關羽把來曹操放了...當時諸葛亮知道源關羽重情義,必定會放走bai曹操du

,只是當時不放,吳國必趁zhi亂收取魏國,當

dao時蜀國才剛剛起步,那樣蜀國也將被吳滅,所以諸葛亮考慮全域性又送給了關羽乙個人情,不斬他,讓他好好為蜀國效力,赤壁之戰後才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10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魏、蜀、吳三國鼎立是東漢末豪強割據性的影響和軍閥割據的繼續。

第二.吳、蜀自強是形成與維持鼎立的根本原因,吳、蜀和好是維持後期鼎立的重要因素。

第三、吳、蜀聯盟

11樓:匿名使用者

赤壁之戰 ,奠定了鼎立的基礎,創造了未來鼎立的良好形勢~~

12樓:匿名使用者

後漢的民心所向,以及思想所控制

13樓:阿輝ahui阿輝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形成和發展

14樓:幻想就是我

因為孫曹劉三家勢力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均衡,誰都無法完全消滅其他兩方

15樓:阿建同志

那是赤壁之戰前,

諸葛亮讓劉備聯合東吳對付實力強大的曹操,隨後赤壁之戰發回生了,諸葛亮答又為了避免東吳乘曹操不行,來滅掉劉備,所以又故意派關羽來抓曹操,料定關羽礙於以前的關係肯定會放走曹操。結果曹操回到北方後,重整旗鼓,三方互相牽制著。形成三國鼎立局面。

西晉能結束三國**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春秋時三家分晉,三國時三國歸晉。這是什麼原因

16樓:靜以詩歌

三家分晉是指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春秋晚期,晉國被晉國韓氏、晉國趙氏、晉國魏氏、晉國智氏、晉國范氏、中行氏六卿專權。西元前490年,趙氏擊敗范氏和中行氏。西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盡為韓、趙、魏、智氏四家瓜分。

三國歸晉是司馬家族一統三國。

兩個晉不是同乙個國家,只是國號相同罷了

17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建立曹魏,魏屬三晉之一。司馬家族功勞較大,司馬昭封晉王,所以承爵的司馬炎篡位之後,就把國號定為晉。齊楚秦文化的漢朝,收到魏,很快被篡權,收到晉,很快天下大亂。

後面宋朝雖是宋字型大小(趙匡胤曾就藩宋州),但掌權的是趙晉人士,也迎來兩次外辱。這才是冥冥中的氣數:晉文化無法掌控局面。

18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為了讓後人驚呼:還有這種操作

19樓:匿名使用者

趙、魏(梁)、韓三家大夫分晉國曹魏滅蜀漢,晉篡魏滅孫吳

20樓:匿名使用者

偶然因素嘛,但此晉真的非彼晉

21樓:匿名使用者

山西很重要,外河內山,進可取天下,退可以自保

22樓:匿名使用者

名字一樣而已。兩者相差近千年。不可放在一起。

23樓:匿名使用者

就像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樣

24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兩個晉的確不一樣但還是感覺很巧合 像冥冥之中被注定了一樣

25樓:匿名使用者

這有什麼必然的關係麼?

戰國時期趙魏韓三國分晉形成了齊楚秦燕趙魏韓七雄並立的局面是否正確

26樓:苦瓜拌飯丶

晉國,俗話說三家分晉,當時晉國有六卿,掌管了晉國大部分權利。分別姓趙魏韓智,還有兩個一時之間記不起。其中以智伯最為強大,智伯滅了其他兩家。

只剩下趙魏韓和智四家。後來趙魏韓三姓聯合起來滅了智伯。而後趁勢取代晉國統治。

這就是三家分晉的由來。其中以魏國土地最為富饒,南韓兵工科技最為發達,趙國民風最為彪悍。是戰國時期六國抵擋秦國的主要戰場。

簡述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以及最終三國歸晉的過程

三國鼎立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27樓:哈公主病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乘劉表病死之機率大軍南下,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  。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雙方結盟,共抗曹軍。

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曹軍退回北方後,平定馬超、韓遂西北聯軍,統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國鼎立局面。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

劉備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孫權部將周瑜也向荊州南郡發兵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

211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佔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呂蒙襲殺關羽,占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

222年,張飛被殺,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益州,劉備不久便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不久,在諸葛亮、孫權的努力下蜀漢、東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8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過程(簡單說):200年,曹操打敗袁紹,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後來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地區。208年,曹軍與孫權劉備聯軍決戰赤壁,大敗而回。

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陽;221年,劉備建立漢(史稱蜀),定都成都;222年,孫權建立吳,定都建業。

奠定曹操統一北方基礎的戰役是官渡之戰。200年袁紹十萬大軍,主力直逼曹軍所在地官渡,曹操只有三四萬人,曹操火燒袁軍糧草,大敗袁軍。

208年曹操率二十多萬大軍南下,想要統一南北,孫劉聯軍五萬人馬在長江沿岸的赤壁一帶和曹軍對峙,周瑜指揮聯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孫權接受魏的封號稱吳王,以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為都,實際並不受魏的控制,到公元229年也即皇帝位,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三國之間雖不時發生戰爭,但疆域大致穩定:魏與吳、蜀間的界線是長江與淮河之間、今大別山、湖北漢川至興山一線、大巴山、秦嶺,而吳、蜀之間以今湖北的西界、貴州務川至台江一線、廣西西界和中越邊界為界。

在曹操平定烏桓以後,東北的疆域基本已恢復到東漢中期的範圍,但鮮卑人已大量進入緣邊地區,魏國的實際控制範圍縮小了。

西晉滅吳,結束了三國時期的**局面是在哪一年?

戰國初期,三國分晉的卿大夫是

三家大夫是,趙襄子 魏桓子 韓康子。資治通鑑 記載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 趙籍 韓虔為諸侯 中國春秋末年,先是趙 韓 魏三家聯合滅掉了同為晉國四卿的智氏 原來智家的勢力最大 西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侯國。前376年,韓 趙 魏廢晉靜公,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

三國歸晉主要人內容,三國歸晉主要內容??????

滅蜀 鄧艾首功 其次鍾會,滅吳 羊枯首功 其次杜預 三國演義之三國歸西晉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三國歸晉主要內容?簡單的說就是在曹睿死之後曹家子孫不太爭氣,而司馬家的又太爭氣,於是司馬炎讓曹奐禪了個位,本來曹丕也是從劉協禪位來的,天道好輪迴。三國歸晉成統一的主要內容 三國歸晉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先說下生產吧...

三國歸晉之後是哪個朝代,三國歸晉後司馬家統一了多少年 之後又是什麼朝代

暴走少女 三國歸晉之後是南北朝時期。南北朝 420年 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稱。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 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 司馬炎。有句俗語叫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可以衝側面反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