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古希臘辯士學派哲學家普羅泰戈拉一句名言。
人是萬物的尺度”有消極和積極的兩種理解。積極方面說,個人是全知的,個人的感覺就是一切;消極方面說,個人是無知的,對於客觀存在一無所知,所知者只是我自己的感覺。我們認為,後者是古代的傾向,而前者是近代才出現的傾向。
我們從古人對感覺的樸素理解,如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說和德謨克利持的影像說等,可以看出,在這些古人的心目中,我們的感覺與真正的物件不同,是經過感覺器官、空氣等自然環節的,因此已有所改變。因此,“神不可知”的思想是普羅塔哥拉“存花不可知”的潛在思想的普遍化,也是德謨克利特“原子”不可感思想的繼續和發展。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
3樓:
也就是說一切的世界觀都只在於你自己的選擇和創造,也就是說“人是萬物的尺度
本來萬物各自生長,是人類有了意識之後,根據自身的需要給世間萬物定義其價值的,強調人類主體意識
人類認識萬物都是從人的角度來衡量的,所以萬物的標準是由人制定的,所以人就成為了萬物的尺度。
4樓:zhen水真子
萬物本無任何標準,任何尺度,任何因果。
只因有了人。人有價值標準,人有科學技術標準,人有個人的社會的各種道德到科學在種種標準,於是有各種尺度的約定。
······
5樓:水上墨楓
這句話是智者運動時期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羅塔戈拉思想觀點的中心內容:“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事物的存在與否,事物的形態性質,全在於人的感覺。
一陣風吹過,有人覺得冷,有人覺得涼爽。難受與愜意,全在於個人的感覺。“人是萬物的尺度”的主張,一下子吧人置於世界和社會的中心。
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統治之下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智者運動是西方人文主義的濫觴(起源),普羅塔戈拉被視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驅。
“人是萬物的尺度”,如何理解這句話?
6樓:匿名使用者
普羅泰戈拉留傳下來的最主要的哲學名言就是在《論真理》中說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存在時萬物存在,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他這裡說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覺。
事物是什麼,要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一個事物對你來說就是它呈現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樣子,對我來說,它就是呈現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樣子。一陣風吹來,你覺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覺得熱,它就是熱的。
風本身無所謂冷熱。同樣地,一個人的行為是好的還是壞的,也是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你覺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覺得壞,它就是壞的。
行為本身無所謂好壞。
普羅泰戈拉的這句哲學名言在當時具有反傳統的意義。在當時的希臘,傳統觀念是以神為萬物的尺度;事物存在還是不存在,是好還是壞都是由神決定的。普羅泰戈拉在懷疑神的存在以後,讓人取代神的地位,這在希臘哲學史上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
但是,在我們今天看來,這句話是不正確的,因為客觀事物的存在和性質並不以人是否感覺它們和感覺他們怎樣而發生什麼變化。他把事物的性質,如冷熱,看成是主觀感覺的產物,否定了事物性質的客觀性,這就很容易陷入主觀唯心主義之中。
“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留基波一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是古希臘奴隸主民主制的哲學概括,只有經過留基波、德謨克利特從宇宙論、認識論的高度上概括,才有智者學派把個人主義、感覺主義原則在人類社會中的具體運用,從而為蘇格拉底、柏拉圖哲學的發闢了新的方面。
人是萬物的尺度。該命題孕育著人本主義的萌芽,在當時是一個震撼傳統的思想解放。“尺度”本來是南義大利哲學學派傳統的概念,在古代,畢達哥拉斯斯的“數”或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都樸素地孕育於宇宙萬物之中,因而“尺度”也就是在樸素意義上的萬物的“規律”。
由於古代思想的樸素性,既然宇宙萬物歸於一個始基,於是“尺度”就自然地與始基相結合。
巴門尼德把萬物與“尺度”分離開來,把“度”抽象化,使“一”、“必然”、“有度”、“邏各斯”成為“真理”,而萬物之現象被貶為“意見”。德謨克利特在唯物主義基礎上把這兩者結合了起來,但保留了不可感的原子,與在虛空中組合成可感的萬物相區別,萬物的根本“尺度”就在“原子”與“虛空”本身。普羅塔哥拉則更進了一步,根本否認巴門尼德的“一”,根據感覺主義認識論原則,把一切歸結為人的感覺,於是巴門尼德的“真理”不復存在,只剩了“意見”。
於是,“尺度”就在“意見”本身,人就是“尺度”和“原子”。
普羅塔哥拉的這個思想,一方面是自赫拉克利特以來包括德謨克利特在內的認識論上的感覺主義的必然產物,另一方面,也是當時希臘民主制繁榮的自然反映。聯絡到當時歷史環境,大多數人都會同意這句名言是當時希臘自由民的精神寫照。
現在有一部分學者對這句話區分了兩種理解:主觀主義的和相對主義的理解。前者指可感之屬性不存在於物件之中,後者承認存在於物件之中而只是各人感覺不同。
從原則上來看,相對主義和主觀主義是一致的,如果明確承認可感屬性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則就有真假問題,而普羅塔哥拉顯然是取消了感覺的真假問題,甚至認為一切感覺都是真的,這樣就取消了客觀的真理標準。
既然“人是萬物的尺度”的“人”是個體的、感性的人,則這個“人”就不僅是“一”,而且是“多”,是統一“一”與“多”的“原子”。人對待萬物的感受是不同的、多元的、變化的。這種“不同”歸根結蒂是一種對立、一種矛盾。
感覺現象上的對立性的差異和變化是古代樸素的思想家堅信不疑的。米利都學派、南義大利學派都承認這種對立現象。畢達哥拉斯斯、赫拉克利特和巴門尼德把這種現象從客觀上概括到哲學的高度,而智者學派則從主現上把這種現象提到應有的高度。
柏拉圖記述了普羅塔哥拉這方面的思想,指出冷、熱、甜、苦等感覺是相對不同的人說的,因人而異。
智者學派在這方面的貢獻,不是僅僅停留在感覺上,而是擴大到語言即邏輯方面,認為凡事都有兩種對立的說法(道理)。後來,人們把這種說法概括為對一切正題都可以提出反題。應該說,在普羅塔哥拉的心目中,這種對立的語言並沒有真假問題,因為一切感覺都是真的,表達這種感覺的命題也都是真的。
可見,在這個理論中,孕含著一切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隨心所欲、為我所用的劣根性,而事實的發展也正是如此。但在普羅塔哥當時,其主要意義還在於揭示矛盾的必然性,其作用與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的辯證法不差上下。
“人是萬物的尺度”有消極和積極的兩種理解。積極方面說,個人是全知的,個人的感覺就是一切;消極方面說,個人是無知的,對於客觀存在一無所知,所知者只是我自己的感覺。我們認為,後者是古代的傾向,而前者是近代才出現的傾向。
我們從古人對感覺的樸素理解,如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說和德謨克利持的影像說等,可以看出,在這些古人的心目中,我們的感覺與真正的物件不同,是經過感覺器官、空氣等自然環節的,因此已有所改變。因此,“神不可知”的思想是普羅塔哥拉“存花不可知”的潛在思想的普遍化,也是德謨克利特“原子”不可感思想的繼續和發展。
普羅塔哥拉把這種反傳統的人本主義和相對主義傾向貫徹於對社會歷史問題的研究,便是所謂約定論。按照普羅塔哥拉的約定論的歷史觀,人們不應當用神意去解釋國家、法律、道德的形成和發展,也不應把它們看成是永恆不變的東西,而應從“人”出發,把國家、法律、道德的產生和發展理解為人的約定的產物,因而是相對的、可變的。當人們覺得某種國家制度、法律、道德規範對人們有好處時,它們就得以存在,被認為是合理的;反之,當它們不符合人們的利益的時候,就是不合理的,人們就應當敢於廢舊立新。
普羅塔哥拉僅僅把人的需要、奸惡看作是國家法律、道德形成和發展的根據,當成衡量國家、法律、道德的標準,這是片面的,是一種唯心史觀。但這種約定論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又是對神意決定論唯心史觀的否定,破除了傳統的政治、法律、道德思想的權威,論證了新的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精神的合理性,這在當時有進步意義。從認識論方面看,普羅塔哥拉的感覺主義、相對主義是對愛利亞學派的唯理主義、絕對主義的反動。
兩派從不同角度突出強調了人類認識的兩方面,這在認識史上,應該說各有其片面的真理性,但從認識的全體上看,則都是錯誤的。普羅塔哥拉著重強調了感覺在認識中的地位,看到了感覺的相對性、主觀性方面,但卻又忽視了理性在認識中的地位,忽略了認識的絕對性、客觀性的方面,陷入了相對主義和主觀主義。
如何理解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含義,黑格爾說這是一句偉大的話
8樓:說驕犁昆
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句話,否定了“神
是萬物的尺度”的可能性,從而衝破
了傳統的人與神關係的思想束縛,否
定神的存在,肯定人的存在價值,強
調人的存在價值,強調人的自我意
識,把人置於人類歷史舞臺的中心,提高了人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作用.
“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句話是誰說的?
9樓:匿名使用者
“人是萬物的尺度”最早由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可以理解為“以人的精神尺度衡量萬物,以人的精神秩序描述萬物“。這也是最常被國內文章斷章取義泛化應用的含義。但事實上它被提出時的目的在於說明由於主體的不同而引起的判斷標準的相對性,亦即在人看來“人是萬物的尺度”,而同樣地,可以說,在豬看來“豬是萬物的尺度”。
如果把這種相對性限制在審美領域,則可以大致等同於“美的標準各從其類”。並沒有強調人的物種的優越獨特之處,更不是高唱人的主體意識之歌,因此,將其作為此類論點的得力註腳是不當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古希臘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說的
11樓:年翠花針妍
是古希臘哲學家普洛泰戈拉提出的著名命題。
意思: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他留傳下來的最著名的哲學名言就是在《論真理》中說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存在時萬物存在,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
.“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句話是誰說的?
12樓:宮培勝謇水
普羅泰戈拉留傳下來的最主要的哲學名言就是在《論真理》中說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存在時萬物存在,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他這裡說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覺。
事物是什麼,要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一個事物對你來說就是它呈現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樣子,對我來說,它就是呈現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樣子。一陣風吹來,你覺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覺得熱,它就是熱的。
風本身無所謂冷熱。同樣地,一個人的行為是好的還是壞的,也是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你覺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覺得壞,它就是壞的。
行為本身無所謂好壞。
普羅泰戈拉的這句哲學名言在當時具有反傳統的意義。在當時的希臘,傳統觀念是以神為萬物的尺度;事物存在還是不存在,是好還是壞都是由神決定的。普羅泰戈拉在懷疑神的存在以後,讓人取代神的地位,這在希臘哲學史上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
但是,在我們今天看來,這句話是不正確的,因為客觀事物的存在和性質並不以人是否感覺它們和感覺他們怎樣而發生什麼變化。他把事物的性質,如冷熱,看成是主觀感覺的產物,否定了事物性質的客觀性,這就很容易陷入主觀唯心主義之中
人是萬物的尺度 是誰的名言,“人是萬物尺度”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公元前 5世紀古希臘智者普羅泰戈拉的著名哲學命題。最早見於柏拉圖的對話 泰阿泰德篇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意思是說,事物的存在是相對於人而言的。人的感覺怎樣,事物就怎樣 對同一事物的感覺,因人因時而異,這些不同的感覺並無真假是非之分。這種觀點曾受到蘇格...
怎樣科學理解 人是萬物的尺度,你怎樣理解 人是萬物的尺度 這句話的含義?
命運終點 普羅泰戈拉留傳下來的最主要的哲學名言就是在 論真理 中說的 人是萬物的尺度,存在時萬物存在,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他這裡說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覺。事物是什麼,要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一個事物對你來說就是它呈現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樣子,對我來說,它就是呈現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樣子。一陣風吹來,你覺得冷,它就是...
評述普羅泰戈拉 “人是萬物的尺度”
1肯定了人意識的能動作用,肯定了人的價值與尊嚴,是西方人文主義的濫觴 2但其過分強調人的意識的能動作用,忽視了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沒有認識到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屬於唯心主義世界觀 3違背了真理的客觀性,否認了人類思想的共識,也沒有承認實踐的作用,屬於唯心主義認識論 若惜應珍 價值觀,只有人才有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