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原見。
」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
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正義璆音虯。孔子曰:
「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索隱上「見」如字。下「見」音賢遍反,去聲。
言我不為相見之禮現而答之。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
「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集解欒肇曰:
「見南子者,時不獲已,猶文王之拘羑裡也。天厭之者,言我之否屈乃天命所厭也。」蔡謨曰:
「矢,陳也。夫子為子路陳天命也。」
衛靈公飲酒湛樂,不聽國家之政,田獵畢戈,不應諸侯之際。
衛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南子最為寵幸。
衛靈公奢而汰,南子美而淫,孔子是清楚的。但孔子不僅想在衛國做官,而且去見靈公夫人,犯了兩個錯誤。
子路不悅,謂孔子淫亂也。孔子解之曰,我所為鄙陋者,天殺我,天殺我。
正是孔子的對子路的發誓,說明孔子心中有鬼。
如果孔子對子路說,雷擊殺我,或火燒死我,或水溺死我,牆屋倒塌壓死我,這是起的真誓。
天何曾殺人,所以孔子起的是虛誓。既不能說服子路,也不能令世人信服。
既起的是虛誓,說明孔子行為不正。
孔子已近六十,隔帷拜見夫人,北面稽首,耳聽帷中環佩玉聲璆然,已是心盪神移,不知所措。
這不是邪念是什麼,這不是淫心又是什麼。所以子路不悅。
當然,還有一人舊事重提,那就是東漢哲人王充。以上便出自他的《論衡》(問孔)。
2樓:累死豬
孔日成仁孟日取義,都主張教化老百姓,仁義之道,以使百姓敦厚,有利社會穩定,有利於社會穩定,而且他們思想的根本,依託於孝,這個我中華文明最值得自豪的思想吧
3樓:行知教育實踐者
孝,使他們的共同主張!希望從自己去影響家人,影響鄰里,影響天下.就像我們所說的未出門而可以叫國人!從道德上感化人,讓人心悅誠服,而不是強權壓倒政治。
4樓:匿名使用者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統治階層的統治需求,同時比較符合人類發展的道德觀,價值觀等,,,的思想體系。
孟子思想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體現在哪些方面
5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半身像
。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的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揮。他們都把全民教育當作實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張「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強學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當政者要身體力行,率先垂範。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離婁章句上)以榜樣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倫」,以建立乙個「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諧融洽的有人倫秩序的理想社會。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
「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為基石的。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肯定在進行教育時,必須採取因人而異的多種方法。而且,對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發展。
認為教育學生必須要有一定的標準,使學生有乙個明確的奮鬥目標。孟子所倡導的學習方法和教育方法是中國古代教育學的結晶,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和教育仍然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不僅如此,孟子對孔子的易學(集儒學之大成)有繼承,還有創新。我們知道,大易有醫國、醫人、醫病功能。醫國的問題已由《易經》解決;醫病的問題也由《黃帝內經》解決。
醫人的問題則是在思孟學派創立了德性論《五行》學說後獲得了解決。德性論《五行》比照元素論五行的五項,提出仁、義、禮、智、聖範疇。認為:
仁、義、禮、智四行全為「善道」,仁、義、禮、智、聖五行全為「德道」。義、禮分別是對仁和智的節制。而「聖」端即是指會通天道、地道、人道的本事。
思孟學派將數術引入儒家以會通天道、地道、人道的努力未被荀子理解,招來荀子的嘲諷和謾罵。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認為:「思孟學派這種將數術引入儒門的努力,高揚『人道』主義旗幟的表現,是企圖把儒家的道德條目加以自然哲學和生命哲學化的明證。
其理論勇氣是巨大的,對國人思維方式影響也是深遠的,甚至可以說其對我國古代社會發展程序影響都是深刻的。自此,易學真正走上了醫國、醫人、醫病的光輝歷程。孟子曾言『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隱含著終始交替的意蘊。
由此看來,應是思孟學派開『五德始終說』之先河。」
孟子和孔子的思想對我國建立和諧社會有什麼現實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和孟子都主張「仁」,認為人應該講求「仁、義、禮、知、信」,這些都是和諧社會所需的。
孔子還講求禮,雖然他所追求的恢復周禮是不符合時代要求的,但做人講求「禮」卻是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他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也是我們處理人際關係所需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對孔子義利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較為全面的,他把孔子精短的義利思想作了擴充套件和加深,使儒學義利思想進一步具體化和條理化。孔子和孟子二人在義利思想的基本點上是一致的,不存在著孔子尚義輕利與孟子尚義反利的重大差異,也不存在著孔孟只講動機不重效果的問題。孔孟的義利觀是以仁義為先、義利通變、動機與效果相統一的義利觀。
8樓:匿名使用者
現實意義?
是為了緩解當今社會各方面突出的矛盾,從思想上找到理論依據,從傳統文化中吸取精髓,構建乙個穩定社會。
9樓:越亭晚僑汝
孟子把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
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的道德規範。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係。如果人們都用這些觀點來處理問題,社會就會相對和諧很多。
孔孟的儒家思想對我國建立和諧社會的意義顯而易見!
孔子和孟子思想的最大區別是什麼,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區別
孔子是春秋時代的人,那個時候王室開始衰微,禮樂制度開始崩潰,孔子所提出的的思想主要是為了恢復舊有的禮樂制度,他的思想是以 仁 為核心的,從個人開始,然後推及到周圍,乃至全國。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戰國始於三家分晉,司馬光在 資治通鑑 開篇明確指出,周朝的禮樂制度到三家分晉的時候,被破壞殆盡了,這也就意...
孔子和孟子思想有什麼不同
孔子與孟子思想上有不同,孔子重視克己復禮為仁,凡事都要符合禮,合禮了一切就好辦了 而孟子認為君王治理國家要以民生為重 民貴君輕 一 治民思想比較 孔子認為,上對下的基本原則是 君使臣以禮 八佾 孔子語 所謂禮,即孔子所謂 周因於殷禮 殷因於夏禮 的禮 見 為政 亦即夏代草創 殷代發展 周初成熟的宗法...
孟子是孔子後來的什麼大師,孔子和孟子是什麼關係
9點說史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 亞聖 孟子 約西元前372年 西元前289年 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 今山東鄒縣東南部人 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