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粵語,又作廣東話、廣府話,俗稱白話,海外稱唐話, 是一種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中國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它發源於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
粵語名稱**於中國古代嶺南地區的「南越國」,是乙個泛稱。民間亦稱「白話」、「廣東話」等,在美洲華埠則被稱為「唐話」。而「廣府話」、「省城話」這兩個俗稱則專門指舊廣州府地區、香港、澳門、梧州、賀州地區的粵語,範圍比「白話」概念小,一般稱為「廣東話」。
古代「越」和「粵」是通假字,指華南百越地區。明清近古以來兩個字的含義開始有所區別,前者多用於江浙吳語地區,後者多用於嶺南兩廣,長期作為嶺南地區的統稱。歷史上兩廣別稱「兩粵」,廣東為「粵東」,廣西為「粵西」。
直至**時期,「粵」才逐漸收窄範圍被用作廣東省的簡稱。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粵」有廣義(嶺南)和狹義(僅指廣東省)之分。「粵東」「粵西」在不同歷史時期其指代範圍也截然不同。
粵語的起源和發展成熟年代遠在宋代的兩廣初分之前。所以在歷史文化層面上看,「粵語」事實上是廣義上的「嶺南語」,而非特指「廣東話」。
自古以來兩廣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兩廣地區是不分的。直到宋朝才分為廣東和廣西。而粵語的形成遠早於宋朝。正因如此,粵語在兩廣地區通行。
粵語聲調亦大異於北,蓋以六調,曰一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濁平,五濁上,六濁去。復以促音清平為高入,促音清去為中入,促音濁去為低入。合為九聲。
2樓:投石問路
土粵語日常口語文寫出來就是文言文!爾雲有何關係!今粵文毋之真正粵文!
其屬香港佬新造之文!真正粵文其屬文言也!土粵語文風及白話無同!
土粵語含大量上古文言字兼及詞!只是今未識清正字之!又無教學!
3樓:健步如飛的樹懶
孟子·滕文公上》中就有「今也南蠻鴃舌(鴃舌juéshé——比喻語言難懂)之人,非先王之道」,這裡的鴃字是杜鵑鳥的意思。就是說,南蠻地區的人說話,就如杜鵑鳥婉轉鳴啼,十分難懂;而唐代柳宗元在《與蕭翰林書》中這樣寫道:「楚越間聲音特異,鴂舌啅噪,今聽之怡然不怪,已與為類矣。
」意思是說,(柳宗元初到南方時覺得)湖南和兩廣人說話很特別,就像鳥聲嘈鳴,(時間長了)現在聽來已經不覺奇怪,自己已和當地人一樣了。
《魏書》中則有以「鳥聲禽呼,言語不同,猴蛇魚鱉,嗜欲皆異」來形容廣府人的語言和生活習性,意思是說,廣府人說話就如鳥禽鳴叫,喜歡吃猴蛇魚鱉等物;而劉禹錫的《蠻子歌》則用「蠻語鉤輈,蠻衣斑斕布」描繪南方人的語言和衣著。鉤輈(gōu zhōu )意為語言難懂
粵語為什麼被一些人說成是古漢語呢?
4樓:匿名使用者
粵語,又稱為廣東話或白話,是一種屬漢藏語系漢語語族的聲調語言。
粵語被很多人說成是古漢語的原因是因為粵語源於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留有古代漢語中入聲字的痕跡,而且現代漢語中韻尾子音大大減少,而粵語中還存在古代漢語中的韻尾子音。
擴充套件資料
粵語的特點:
保留大量古漢語成分
標準粵語/廣東話粵語方言有許多古老的發音。 廣東人保留了更古老的詞語和表達方式。 許多粵語單詞,包括模態,都可以直接在中國古代書籍中找到。
在中國的北方方言中,這些古老的詞語已被丟棄或未被使用。 在廣東話中,有語法專案,如修飾語,字尾和反演。 此外,現代粵語仍然傾向於使用在古代漢語中佔主導地位的單音節詞。
在古籍中可以找到一些被廣東話人士所喜愛的詞。
遺留有古南越語成分
向南遷徙到嶺南的古代中國和南越原住民長期生活在一起,在語言,文化,習俗和其他方面相互滲透。 現代廣東話仍然包含底部的南越元素,這些元素反映在詞彙和語法上。 現代粵語和現代壯語在日常用語中有許多常用詞。
這些詞是否是古代漢語的起源,古代百越底層詞典的遺存,或者是其他少數民族語言借用古代漢語這些固有詞彙,使人們相信廣東話的底層詞彙是古代的起源。 百越,沒有考證。 目前,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沒有記錄的廣東話中約有20%的詞語並未經常使用。
吸收外來詞
粵語外來詞主要來自英語。廣州從清朝起已出現外來語,而到香港殖民地史時期,香港粵語(港式粵語)中吸收外來詞特別多,影響著廣東境內粵語區。
5樓:紅牙燃
因為廣東富庶,自然要求文化認同。北方各省發言保留的古漢語不比南方各省少,有的甚至還比南方多。古漢語已經分散融入到各省的方言中,沒有哪種地方話能代表古漢語。
舉例,陝西話裡的咥,嫽,畛,畦,倭也,趔,蕞 ,叵煩,瞀亂,鄉黨,瓤人,倩(姿容之美好)等等,這還都是地道陝西話裡最平常的字,不深究陝西人自己都以為是土話。連平常說頭疼的sa疼,這個撒也是從古漢語來的。昨天不說昨天,叫」夜來」。
去年叫「年時「。
肉夾饃是古漢語使動用法,秦腔、老腔都是戲曲鼻祖。
這還只是單單乙個陝西關中,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各省方言都有古漢語融入。
不能因為經濟強勢,就胡說八道。古代也是南腔北調,不然為何要有唐韻、廣韻。
6樓:x莉莉安
因為相對於普通話來說,粵語裡保留的古漢語的成分是最多的。我們以前的老師經常說,粵語和潮汕話是最現存的最接近文言文的語言了。
嶺南一帶在古代是屬於交通比較閉塞,很多資訊都不太發達的地區。所以,封閉的經濟政治環境讓它形成了相對穩定的語言,不會像中原地區那樣頻繁更新變化。
舉個例子,在文言文裡,「行」是走路的意思,正常的步調和正常的速度;「走」是小跑的意思,速度比較快。在現在的普通話裡,「走」就是文言文的「行」的意思,而文言文的「走」,已經演變成了「跑」。
再看看粵語。粵語裡「行啦」意思就是讓你走把,而如果讓你「走快點」意思就是讓你跑快一點。
其實潮汕話和粵語一樣,都被譽為保留古漢語成分最多的語言。很多詩詞,用普通話讀出來是乙個感覺,都不出古香古色的感覺,而如果用粵語和潮汕話來讀,則大不同。
7樓:
1.要說漢語不得不提漢族,而漢民族是從劉邦建立的西漢才開始的。而學術層面所說真正的古漢語,實際是指更早些時候中原華夏族所操之語言。
所以學術上研究古漢語,不妨用華夏語來稱呼更為貼切。
2.至於現今中國各種方言,誰是華夏語的嫡傳,應該這麼來看。首先,看第乙個朝代夏朝的由來,夏這個族群,究其本源,是從「西方游牧而來」(中原以西,現代考古學支援的起源地甘肅天水),「逐水草而居」,經西北,建政於晉西南,族群遍及豫西的伊,洛兩河(今洛陽一帶)。
通俗一點講,夏朝是古代西北人建立的王朝。
3.夏之後是商朝。商這個族群,史書上稱「因契(唐堯的異母弟)被封於商,所以他的後世子孫商湯將自己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的王朝稱為「商」;至盤庚,又將國都遷往殷,所以商朝又稱殷商。
」,由此看,夏朝和商朝的兩朝王族似乎同出一脈(唐堯)。然而現代的考古學卻揭示,真相並非如此。從河南安陽的殷墟大量出土文物看,最早的文字絕大多數刻於產自深海的碩大龜甲,極少數刻於陸生動物骨頭上。
這恰恰說明商部落與海洋的關係更為密切。由此考古歷史學家更是推定商部落最早來自靠海洋漁業為生,擁有高超航海技術,諳熟洋流和季風的民族,絕非來自內陸。在此,我們不妨說商朝是沿海漁業民族在北上和西進過程中滅夏後建立的政權,他們發明了文字,先在深海龜甲上刻字,而後逐漸開始在陸生動物骨頭上記載文字。
4.商政權後來又為周所滅。周朝政權源自周部落,周部落起源,史書稱「周人的祖先是黃帝曾孫帝嚳元妃姜嫄的兒子棄,即后稷」。
這樣看來似乎夏商周三個朝代都源自乙個老祖宗,後期朝代變更只不過是兒孫們的政治遊戲而已。強調一點,我們研究歷史不能唯史書論,否則就會很容易被古代政客所騙。一直以來都是勝利者寫史,神話自己的出生和起源,粉飾自己奪取政權的過程,並且再把當時的黎民百姓和諧一下(南蠻東夷們,別再無謂對抗了,你們和俺們同源,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炎帝和黃帝又是一母所生同胞兄弟...
)。事實上,周部落和夏族一樣源自西北,準確來說是陝西關中一帶。
5.周朝之後又是秦朝,來自西北(陝西關中)。
6.秦之後是來自徐州沛縣的無賴劉邦建立的漢朝。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夏-商-周-秦-漢五朝,其中夏,周,秦三朝的族群來自西北,商和漢來自沿海以及狹義中原的東部。因此,客觀來講,與其說夏商周秦漢同源於黃帝,不如說他們是東西部不同文化族群間的征伐與對抗。
了解了這些遠古歷史,我們就不難發現所謂正宗的「華夏雅言」其源頭是西北話,後來和「東夷」的拉鋸對抗和征伐,以及勝利者建政後往各地分封王室成員和功臣,語言文化免不了相互滲透和同化,但是滲透和同化的深度極其有限(遠古時代除了征戰劫掠,經濟交往幾乎為零)。所以現今的陝-甘-晉-豫西方言和豫東以及山東的方言歷經2000多年仍有較大差異即是此緣故。
學界公認的是,古漢語的音韻結構和現代普通話有很大差異。古漢語有五聲,現代漢語普通話只有四聲,比古漢語少了乙個「入聲」。古漢語有全濁聲母,現代普通話根本沒有。
而現在東南沿海的吳越,閩和粵等方言當中很好的保留了古漢語的「入聲」以及最能代表古漢語的全濁聲母。
原因很簡單,中古以來,北方戰亂特別多且持續時間長。中國在有信史記載以來的2000多年當中,特別是中古以來,有六七百年被更北方的游牧民族占領,**,基因雜交(請原諒我言語的粗魯),經濟也較遠古時繁榮,語言文化也就空前交融。儘管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多主動學習漢語,但他們同時也在漢語中加入了他們的草原元素--舌上音(zhi,chi,shi,r),沒有「入聲」和「全濁聲母」。
所以現在的北方人覺得漢語發音有zhi,chi,shi,r是理所當然的,卻不能理解「入聲」和「全濁聲母」為何物。
客觀來說,西南官話(四川,重慶,雲南,武漢等地講的特色普通話)和東南沿海的吳越,閩和粵方言也有和北方文化交融和基因雜交的烙印,只不過這個烈度沒有北方漢人和更北方的游牧民族來得大。
通俗地講,現代北方人講的漢語以及現代普通話是原北方漢語和游牧民族語言((白)匈奴,鮮卑,羌,羯,氐五族是謂五胡;還有遼(契丹族),蒙元(蒙古族),金,後金(滿族)...)糅雜以後的產物(ps:見國學大家陳寅恪所提「胡漢糅雜」研究成果。
現在網路上用以人身攻擊北方人的「偽漢胡雜」一詞蓋即由此而來)。
ps:1.五胡亂華.
西晉末年,由西晉王室內部八王之亂引發的,多個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先後建立16個胡人國家政權稱為五胡亂華。迫使西晉王室和豪紳士大夫在永嘉年間逃過淮河越過長江,在今南京建立東晉政權,這個歷史事件史稱「永嘉南渡/衣冠南渡」。江南的經濟文化最初的發達亦與此有關。
詞條「五胡十六國」和「東晉十六國」講的也是這段歷史。我國正史《晉史》記載「觀眾百餘萬口,戎狄居半」,觀眾當時主要胡族是羌族居多;「中原十室九空」...慘不忍睹。
南京和鎮江兩地在中古以前當地土著跟蘇州,無錫,常州和浙江一樣都講吳語,他們是吳越族人。在五胡亂華和永嘉南渡之後,來了大量北方漢人,北方漢人數量上佔絕大多數,反客為主,時的南京和鎮江的當地通用語言變為糅雜以後的下江官話/江淮次方言。不過這兩地的遠郊縣仍有講吳語的村鎮,譬如,南京溧水的個別鄉鎮,鎮江句容的個別鄉鎮和村鎮也是講吳語。
換句話說他們還沒有被同化。從另一方面說,南京和鎮江兩地主城區的民眾從理論上大體來講,相較現在的華北漢人擁有更多的華夏血統。另外更南方的客家人也有**的華夏血統(在此不贅述)。
2.隋朝.很短暫。
3.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大家都知道。
李世民的祖母是純種的鮮卑族人(先祖源自東北遼寧,西晉時進駐中原)。李淵有50%的鮮卑血統,李世民自然有25%的鮮卑血統。在兩晉和隋唐時期鮮卑族是最**和能征善戰的民族。
李氏家族在當時能夠建立不世之功,和他們的鮮卑血統不無關係。唐朝大氣磅礴的國家風格和和粗獷的鮮卑民風不無關係。李世民家族這種特殊的血統淵源也使他們有著與其他人不同的政治視角,更善於治理乙個多民族的和諧國家。
4.宋朝.「楊家將抗遼」,「岳飛抗金」大家都耳熟能詳。
但漢族政權最終還是逃到江南的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整個華北淪為胡人政權--金國(族群源於東北)。最終還是被蒙古人來個黃雀在後,一統天下,建立胡人政權-元朝。
所以這次宋室南遷又一次助力了江南的騰飛。但悲催的北方漢人又進一步被鬍化--文化和血統。
5.元朝.大元--純粹的胡人政權。漢人中國亡國。
6.明朝算是喘息了一陣子。
7.清朝.明朝末年,後金崛起(岳飛抗金時的金國後裔),後改稱滿洲,族群亦稱滿族,終滅亡漢人中國,建立胡人政權--大清。
講話跟太監一樣的京腔普通話就此形成(他們在學習「漢語」過程中,又一次加入了滿蒙的草原元素,凡是想考取功名當官,要會講京腔官話)。
現代普通話的方言藍本主要就是京腔。難怪近古以來未嘗有過的曠世奇才,國學泰斗章太炎先生在嚴謹地考證後,批判現代官話(普通話)為「金元虜語」,蓋因滿蒙語音音素太甚。大家看看北京城有多少滿族人就都明白了。
滿族名人更有,趙忠祥(cctv主持人),朗朗(鋼琴家),王中軍(影視業大老闆),汪小菲(俏江南集團董事長),林依輪(歌手),佟大為,齊秦,王朔,閻崇年,老舍,啟功(教育家,書畫家,詩人),金毓黻(中國敦煌學奠基人之一)...
8.對比(現代漢語拼音無法準確標註古漢語的某些發音,在次採用國際音標).正宗漢語/華夏語--共五聲,有入聲(韻母);有全濁聲母,如:
a.古漢語中的中的濁聲母[v]音,在普通話中被發成清聲母[f]音,是謂濁音清化,亦即鬍化(草原游牧民族,沒法用濁音進行遠距離隔空喊話)。b.
古漢語的「入聲」被完全乾掉了。古漢語和吳語中的谷[gu],殼[ku],哭[ku],託[tu]...中韻母都發作[u],是謂「入聲」而這兩個字在普通話中的韻母發音完全是風馬牛。
c.再舉《唐詩三百首》中前十首就有五首用普通話沒法押韻(是唐朝詩人浪得虛名,不會押韻嗎?),用江南吳語發音就能100%工整押韻。
這說明江南話很好地傳承了古漢語的音韻結構,或則個好比現代造房子的混凝土框架。
有什麼辦法可以提高語文水平,和文言文翻譯
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調整過來。文言句子中,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譯的詞抄錄下來。這些詞大致分兩類,要在仔細閱讀的基礎上。一。需要注意的是 一類是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但要翻譯的古代漢語詞,翻譯為 把骨丟 給它 為窗八,翻譯時只需要保留第一個即可,主要是省略主語,就是刪除原文有而翻譯句可略的字眼 調 調...
學文言文和英語到底有什麼作用啊,學文言文到底有什麼用?
空空如如也也 學英文不一定有優勢,但是不學一定有劣勢。世界在全球化,中國正在走向世界,所以英文將來會是乙個技術,就像你會騎自行車一樣,當然不會騎也可以正常生活,只不過有時候會不方便而已。至於古文,那就更簡單了,這是我們老祖宗的東西,是我們之所以為中國人的東西。如果將來我們乙個可以看懂中國古書的中國人...
文言文裡的吾,予,餘有什麼區別,文言文裡吾,餘和予都是我的意思,它們有什麼區別?
小貓er咪 一 所用場合不同。吾 和 我 多用於對話。餘 予 多用於文章自敘,其中 餘 予 相通 在 道德經 中,吾 和 我 不是同乙個概念。老子把乙個人分成 吾 和 我 吾 指代自我,凡我,為肉體之身 我 代表真我,是自我修煉的成果。二 語法區別 上古時代,吾 和 餘,予,我 在語法上有分別。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