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拗救,詩歌的拗救

時間 2021-10-14 20:58:03

1樓:匿名使用者

平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尾聯中的第二句,應該是」平仄仄平平「,第乙個字用了仄(「自」),防止犯孤平,故而第二字變平(「覺」),以拗救。

呵呵,這些都是舊常識了,老夫稍稍明知,今人何必研究之?

2樓:枯木刀

寄左省杜拾遺 唐·岑參

聯步趨丹陛

分曹限紫微

曉隨天仗入

暮惹御香歸

白髮悲花落

青雲羨鳥飛

聖朝無闕事

自覺諫書稀

這是一首非常合律的五律,由於一三不論是做詩常規,並無真正的拗句,因此並不需拗救。其中發、闕、覺都是入聲字,仄聲。

發: [ 平水韻 ]:入聲六月

闕:[ 平水韻 ]:入聲六月

覺:[ 平水韻 ]:去聲十九效·入聲三覺

三個字的古韻都是仄聲,與今韻不同。

3樓:安寧

拗救就是乙個句子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然後在本句或對句的適當位置,把該用仄聲的地方改用平聲,以便補救。

4樓:匿名使用者

岑參像岑參 (715—770)唐代詩人。荊州江陵(現湖北江陵)人。出身於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

父親兩任州刺史。但父親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

二十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間,兩度出塞,居邊塞六年,頗有雄心壯志。

安史亂後回朝,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轉起居舍人等職,大曆間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後罷官,客死成都旅舍。岑參與高適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

其詩題材廣泛,除一般感嘆身世、贈答朋友的詩外,出塞以前曾寫了不少山水詩,詩風頗似謝朓、何遜,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有《岑嘉州集》。[3]

詩詞裡面什麼叫拗救?為什麼要用拗救??比如一

5樓:匿名使用者

前面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 後面應補上乙個平聲,也叫「救平」,但注意補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經過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拗句

五律、七律、五絕、七絕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稱為「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稱為「拗字」

拗救概況

一些特定的格式,如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認為是拗句的一種。但由於比較常用,自然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具體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出句自救

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為是仄聲字在句末,所以這句詩肯定是出句。這種格式又可變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該用「平」而用了「仄」,於是在第四字位置補回乙個平聲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但七律這個也不是絕對的,也可「三拗五救」)式。

如杜甫的《天末懷李白》的首句:

「涼 風 起 天 末」,

「平 平 仄 平 仄」

王維《觀獵》的尾聯出句

「回 看 射 雕 處」,

「平 平 仄 平 仄」

以及杜甫的《詠懷古蹟》之尾聯出句

「庾 信 平 生 最 蕭 瑟」,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都屬於這種情況。

注意:出句自救只限於這種情況,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亂隨意變化的。這條規定可以用四句口訣來幫助記憶: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來救,當然要記牢。」

孤平拗救

②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種句式中,句末的平聲字是押韻的要求,必須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這句就只有前面兩個平聲字。這時,如果第乙個字也變成了仄聲,就叫做犯孤平。

那麼,就必須把第三個字變成平聲來進行補救。這就叫做「孤平拗救」。

如杜甫的《復愁十二首》其三:

萬國尚戎馬,故園今若何?

昔歸相識少,早已戰場多。

(第二句第三字「今」救第一字「故」,是孤平的本句自救)

對句相救

③如果出句是「仄仄平平仄」,第四字當平而仄,變成「仄仄平仄仄」,甚至是「仄仄仄仄仄」,這時,就要把對句「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個字位置變成平聲字以相補救,這屬於對句救出句。

如白居易《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第三句「不」當平而仄,對句「吹」位置字變成平救上句)

如陸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報國有萬死」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無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其中的「無」就既救出句的「萬」(對句相救),又救本句孤平的「向」,所以叫「兩救」。

可以利用這首詩構成兩救的口訣:「報國有萬死,向人無再青。無字救雙拗,佳聯要記清。」

分析古詩平仄和拗救

6樓:曼舞一江冬

五律平仄是有固定格式的。有四種格式。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起)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起)

上述兩首詩,第一首塞上,第7句仍聞酒泉郡是用了拗救。應該是平平仄仄平,為避免孤平,改為平平仄平仄。這種拗句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公認的格式,而且基本都是在第7句出現,所以,有學者也不把它歸入拗救。

第二首巫山高 第三句萬重春樹開,應是平平平仄仄,第乙個字用了仄韻,第三個字改平韻,這是典型的拗救。

五律的平仄已經說了四種平仄

按照這個格式 第一首塞上, 第三句首字(死)可平可仄,第四句首字(辛)可平可仄。

第二首巫山高則是粘對,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句拗救,第乙個字(萬)可平可仄之外,其餘都不能改動。

所謂拗救就是前面一字用拗,後面用救來補償,比如五律應該是平平仄仄平的句式,第乙個字用了仄聲,則第三個字補償乙個平聲,以防犯孤平。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句式,第四字用了仄聲或者3,4二字都用了仄聲,則將對句的第三個字改用平聲來補償。也叫對句相救。

還有一種半拗,則可救可不救。(上面那個仄仄平平仄的句式,第四字沒用仄聲,只是第三字用了仄聲,可救可不救。)

中國古詩,尤其是律詩是很有講究的。不掌握平仄、粘對,做出來的詩是不合格的。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山人對古詩詞有研究,而且也會寫一些。當然只是自娛自樂。

標出下面這首詩歌的平仄,並指出有無拗救 葛溪驛 王安石

7樓:荷塘清秋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拗)平平(救)仄仄平平。

中平仄仄平仄(拗)仄,中仄中平平(救)仄平。

仄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8樓:手機使用者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詩律 怎麼判斷一首詩裡是否出現了拗救

拗救以後,律詩失粘怎麼辦?

9樓:南山焦桐

對於小拗,救與不救關係不大,只是在孤平、三平尾時才必須救,這個拗救不存在失粘。

對於大拗,也叫醜類特拗,不管你救與不救,都是失粘。

所以說拗救與失粘沒有直接關係。

關於律詩拗救的問題,律詩的平仄拗救的幾個問題中,請高人幫助

龐太師 第乙個是肯定不行的 因為互換後就變成了 仄仄平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 這是一定不符合拗救規律的,格律的規則是讓整個句子讀起來抑揚頓挫,四個平聲連在一起讀,連呼吸都夠不上氣,何談抑揚頓挫?這種句式的拗救只有一種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個句式完全符合格律,被唐宋詩人大量使用,且...

不合韻的律詩絕句為何要拗救

抗珈藍譽 律詩絕句自它形成之日起便有了它的自身系統的規則,它的一大特點便是它嚴格的格律。但是因為如果按照正式的定型來寫詩,那麼詩的自由度便受到限制,同時也束縛了詩人的才情。因此在正型之外,在歷代詩人的探索下,又產生了當詩突破了正型後的一系列補救規則。籠統說就是 拗救 這些讓詩依然保持了一種格律美,然...

拗九節的名言,拗九節的古詩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 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在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古街區內,以經營風味佳餚 傳統閩菜著稱的 安泰樓酒家 又在店門口設定了 拗九節 送粥點,向市民免費派發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