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與迷信有什麼質的區別,佛教和迷信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10-14 23:46:12

1樓:匿名使用者

教是人類對支配世界的神祕力量的研究而產生的信仰體系,迷信是人們對某些事物的輕信、盲從,前者是信仰問題,後者是思路問題,二者是目標與方法的關係,而非研究同一物件的並列關係。為什麼會將宗教與迷信混為一談呢?它一方面是受唯物論的影響,簡單地將宗教歸結為迷信;另一方面由於眾多的宗教信徒盲目地崇拜自己的神靈而違背科學常規,使宗教被人誤解為迷信。

宗教是理性的,迷信是感性的;宗教是抽象的理論體系,迷信是具體的感知形式;宗教是一個群體的穩定共識,迷信是個體的隨機認識。

良莠不齊的信徒掩蓋了宗教的真實面目,信徒皈依宗教有三種原因:其一是風俗習慣,如全民信教的民族;其二是因個人的境遇原因而尋求神靈的慰籍;其三是因探求真理、認識真理、追隨真理而皈依宗教。前兩種信徒佔了絕大多數,他們的形象也就成了宗教的印象。

真正的宗教不是不可置疑的權威,而是認識真理的階梯,它是開放的、包容的、鼓勵思辨與進取的,由於它們繼承者的能力問題與利益問題,才使宗教蛻變為僵死的教條,宗教本是激勵思想的火花,卻成了窒息思想的桎梏。

只有第三種信徒才擁有真正的宗教信仰,因為他們信仰宗教不是出於環境所迫,不是出於個人利益(將宗教作為最後的避難所),而是出於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在他們那裡沒有迷信、沒有崇拜、沒有權威,只是在探求真理的過程中認識到世界的奇妙廣博與自身的卑微渺小,從而心悅誠服地皈依“神靈”。宗教與迷信分屬於兩種不同的思想境界,劃分這一境界的標準就是天賦、學識與閱歷,信仰宗教的人不迷信,迷信的人分不清什麼是宗教。宗教本是幫助人們走向覺悟的橋樑,迷信卻使宗教墮落為控制人們思想的工具……

2樓:匿名使用者

佛是覺悟者!不是迷信!

佛菩薩,是在甚深禪定中(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覺悟!

《心經》

南無觀世音菩薩(三稱)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南無大行普賢菩薩,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藥師琉璃光佛,南無阿彌陀佛!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消業障,積功德,增福報,開智慧,)

——————

,大悲咒、必背,金剛經、必常讀,

3樓:匿名使用者

心正,方法正 ,則是覺悟,是信佛。心邪迷,方法錯,則是迷惑,可稱迷信。我不知這樣回答對不對

佛教和迷信有什麼區別???

4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乃是釋迦牟尼佛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所倡導的乃是“真誠,清靜,平等,正覺,仁慈,博愛,並指引一切眾生走向光明。 說白拉就是道人向善。

迷信是有害的不僅害拉自己也害拉家人,迷信的作用就是倒人向惡,顛倒真理,迷惑眾生,所以一定要能夠識別它們,不可被它們的邪言倒著走。

5樓:柴培勝庚香

迷信,就是迷迷糊糊的

相信,稀裡糊塗的相信,不分青紅皁白對錯的信,最後也就是信的不明白,錯了也不知。佛教是佛陀至善圓滿的教育,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覺悟智慧,消除迷信的。佛教幫助眾生明白和破除生死輪迴的苦海,幫助眾生樹立正確的見解,找對生命的方向。

所以迷信是處處有,佛教是處處點醒眾生不可迷信的。

阿彌陀佛

6樓:嶽玉蓉酈昭

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有正知正見。迷信則是迷惘地信服,盲目地相信,沒有正知正見。

7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佛教是無神論的

學佛修行是在修正自己的行為

認清生命的意義

擺脫煩惱

8樓:匿名使用者

宗教其實就是迷信……

只是宗教心的人很多,因為宗教有理念,精神,正確的方向,從而被劃分出來

迷信包含很大,沒有實體,僅是幻想出來的東西(宗教大部分都這樣……沒人見過神……)沒有科學依據,精神的寄託

9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是屬於一種信仰

迷信是盲目的相信

怎樣正確信佛,區別迷信?

10樓:匿名使用者

信佛不會做傷害你的事.

迷信會傷害到你的身體和家人.

區別這一點就行了

信佛的人只要心裡有佛,誠心向佛,不違背佛的宗旨.就行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皈依佛教的教義,在生活中嚴於律己,把佛教的要求體現在生活中,成為自己行動的自然準則。

不要過分追求燒多少香,念多少經,關鍵是心中有佛,心中存善,用善心感化身邊的人。

12樓:匿名使用者

取其精華 ,去其壞。關鍵是道義和精神。

信佛與信神的區別

13樓:天什麼時候會空

信佛和信神的區別在於信仰的物件不同,信佛指的是信奉佛教;信神一般指的是信奉**教。

區 別 :1、佛教:燒香、磕頭、拜偶像; **教:不拜偶像、心裡相信、口裡承認,必得神喜

2、佛教:修行十善、正見和智慧; **教:人人都是罪人,單靠行善不等救,只有相信耶穌才能罪等赦免。

3、佛教:釋迦牟尼(佛祖) ; **教:耶 穌(上帝)4、佛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教:《聖經》

5、佛教:是人尋找鬼; **教:是神尋找失喪的人

佛教和迷信的區別 不懂的請別發話

14樓:匿名使用者

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同理可以推斷佛教即是迷信,迷信即是佛教 你有信仰後有用嗎? 它能讓你升官發財或是可以讓你長生不老?

抑或讓你家人健康長壽?? 答案都是否定的。 所以人啊還得靠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就ok了!

 讓那些信佛教還有其它教的人通通去見迷信中的孤魂野鬼去吧!!!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老衲法號“亂來”是也

2023年6月26日

15樓:匿名使用者

總的來說,迷信比不信好,正信比迷信好!最圓滿,最究竟的是正信。

正信的佛教

事實上,佛教的本質,並沒有正信和迷信的分別,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內容,到處都是一樣。佛教是從大覺的佛陀——釋迦世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來,那是充滿了智慧、充滿了仁慈、充滿了光明、清涼、安慰的一種言教,根據這種言教的信仰而建立的教團形態,便是佛教。

所謂正信,就是正確的信仰、正當的信誓、正軌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賴。正信的內容,應具備三個主要的條件:第一,必須有永久性的;第二,必須要普遍性的;第三,必須是必然性的。

換一個方式來說,便是過去一向如此,現在到處如此,未來必將如此。

凡是對於一種道理或一樁事物的信仰或信賴,如果經不起這三個條件的考驗,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個宗教的教理,禁不起時代的考驗,通不過環境的疏導,開不出新興的境界,它便是迷信而不是正信。

但也無可諱言的,正信的佛教在大乘教的流行地區,尤其是在中國,一向是被山林的高僧以及少數的士君子所專有,至於民間的正信,始終未能普及,一般的民眾,始終都在儒釋道三教混雜信仰的觀念中生活,比如對於鬼神的崇拜以及人死即鬼的信念,都不是佛教的產物。

佛教如何適應民間信仰的要求?

所謂民間信仰,是跟民俗相關的宗教行為,也是原始型態的宗教現象,自從人類文化開始以來,即已普遍地發生在各個民族之間。那是為了紓解心中的困擾、家庭和社會的糾紛、自然環境的折磨,在一時間無法以人的體能、智慧所能解決的情況下,唯有訴求於神明的指引、援助、救濟、保佑,利用求籤、問卜、降靈、牽亡、扶鸞、牲供、許願等方法,以達到與鬼神溝通的目的。佛教不主張類似的行為。

民間信仰是諸神雜糅的,宋以後即有儒、釋、道三教並收,神、仙、佛、菩薩不分之勢。清末民初以來,更有增加耶、回二教所謂五教同源的民間宗教,通過靈媒、術士、鸞壇、乩童,以及靈籤、筊杯等的人員和道具,請到自稱為是某神、某仙、某聖、某賢、某菩薩、某古佛的無名鬼神,來為祈願的民眾決疑指點,以滿足他們的需要。所不同的,佛教是以理性疏導,修善積福、懺悔誦經,來達到祈求的目的。

此在一神教的信仰者卻是以唯一的神,作為祈求的物件。民間信仰也將各宗教的教主等,當作諸神崇拜。所不同的是各大宗教,均有其教主、教史、教理、教儀、教團的傳承;民間信仰則是多神崇拜。

所以,正統的佛教寺院不應設定籤筒、鸞壇、筊杯,也不供奉各種地方色彩的諸神偶像,以免染上了民間信仰的色彩,而被誤為多神的崇拜就是佛教,佛教就是民間信仰的流類。

佛教如何因應社會大眾,對民間信仰需求的滿足?此應著重對於信仰諸佛菩薩功能的提倡,或者對於某些常用經咒效驗的闡揚,比如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的靈驗,是無微不至、無遠弗屆、無時不應的。觀世音菩薩稱為廣大靈感、救苦救難、大慈大悲;阿彌陀佛稱為無上醫王,又名無量壽及無量光。

這些佛菩薩,能夠使人有求必應,求長壽得長壽,求智慧得智慧。釋迦牟尼佛是盧舍那佛 的千百億化身之一,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人天的導師、長夜的明燈、苦海的慈航;一切諸佛,均能於一切時一切處,接受到任一眾生的呼救,具備救濟眾生的一切功能。所有的諸大菩薩也都具足六種神通,隨時、隨處、隨類攝化,普應一切眾生的合理祈求。

那麼人人只要選定一佛,或一菩薩,或一特定的法門和經咒,就可輕而易舉地達到民間信仰所有要求的目的,何況尚能更進一步,由民間信仰的宗教層次,進入自利利他、解脫自在的境界。

佛教內的密教有種種不同目的及不同層次的修煉法,中國的天台宗乃至華嚴宗,也編有各種禮懺儀軌及修證儀軌,依之修持各經所宣示的法門,此已不同於民間信仰的多神崇拜;唯追溯佛法的源頭,並無多樣化的儀軌可求。佛說無量法門,而其任何一法,只要專心修持,就能成為一切法的總持,所以《楞嚴經》有二十五種圓通法門,任一法門就等於一切法門,具足一切法門的功用。《維摩經》更加開示出不二法門,否則,容易和民間信仰混淆,與多神信仰合流,而予人以神佛不分的印象。

再深一層說,作為一個佛教徒,如果為了滿足不同的願望,而經常變換修行的方法和崇拜的物件,便會失去中心的目標。正信的佛教徒,信仰三寶是為學佛、修法,是學佛的慈悲與智慧,以佛法的正確指導,修行專一的法門,以達成持戒、修定、發慧等一貫的目標。只要不離三寶的原則,日復一日地,以看佛書、做佛事、持戒、佈施、禮誦、懺悔等為日課,縱然不求現實利益,現實的利益也會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自然成就。

摘自-聖嚴法師

佛教跟道教之間有什麼區別,佛教與道教有什麼區別

且看天地造化機 佛教究竟圓滿,道教其實在佛教之中!佛教與道教有什麼區別? 對待生和死的態度 佛教追求的目標是 涅磐 脫離生死輪迴。道教對人生總的來說持積極的 正面的態度。這是道教與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處。道教與佛教的最大區別 道日今生,佛說來世 佛說來世,勸世人忍耐,所謂今世作孽,來世償還,...

原生質體和原生質層有什麼區別,原生質與原生質體,原生質層有什麼區別

原生質與原生質體幾乎沒有區別 在顯微鏡還不發達的時代,人們通過顯微鏡觀察細胞,只能大概的區分出細胞壁核細胞裡的結構,沒有辦法區分出細胞膜和各種細胞器。所以,管植物細胞內的結構成為原生質或原生質體。也就是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動物細胞直接就是原生質。在一些植物細胞工程中,常人為去掉細胞壁,這樣所獲得...

權利質權與動產質權的區別是什麼,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有什麼區別

雲紋抹額小忘機 權利質權是為了擔保債權清償,就債務人或第三人所享有的權利設定的質權。動產質權是現實支付交易的產權,由自己承擔損失。權利質權必須是財產權,須是可以讓與的財產權 若該權利不能讓與,不僅不能就該權利的變賣價金受償,也不能由質權人取得權利,必須是不違背質權性質的財產權。質權是動產質權,不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