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佛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佛法的

時間 2021-10-28 03:31:28

1樓:加班不光榮

修行修什麼?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 為的是達到覺悟的最高的境界---徹悟。修行有三個方面:行為的規範,言語的禁忌和意識品行的提高。

實際上,當我們知道了塵網中孽力佔很大成分,而孽障又是來自與“身口意”,那麼就很容易理解這三點的目的都是為了避免造孽:行為的規範杜絕身體造的孽障,言語的禁忌使自己不造口業,意識品行的提升又是為了防範意念上的壞念頭,從而少造意業。明白了原理,我們就可以以此為基準修正行為,減少孽障,不再編織新的塵絲。

當然應用這個原理到生活中去和應用到什麼程度就取絕於每個人的領悟力了。比如說:工作單位的領導明顯地給你的工作量大,使你每天埋頭苦幹還常常班加點,別人同樣的薪水,但要清閒的多,在這種情況下,你能忍住不罵人,你能忍住不作出格的事,可內心裡你能不能真正地不生氣哪?

不生氣又為什麼這麼重要哪?你不生氣,別人會不會認為你是懦夫哪?正確的心態應該是什麼哪?

這些都是要我們自己領悟的。每回答一個問題,你的境界就增一分,領悟的不同,境界就不同。如果領悟不出,則會時時比較著別人的工作量,不停地感受著不公平待遇,漸漸地憤恨起來,這時候孽緣早已種下而不自知,反而認為自己才是受害者,漸失道心。

“**領進門,修行在各人”,正因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遇到的問題也不同,所以臺長不可能把每個人要悟的答案都擺在面前供大家選擇,好在萬變不離其宗,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宗旨就是用因果、緣分理解生活,用臺長教的法門解決生活中問題,用建功德不起惡緣來作為約束自己的準繩。

修行的三個方面並沒有講到積功德, 那功德怎麼會是修行的結果呢? 修行三個方面直接的結果就是做善事持善念說好話,都是功德。

修心修什麼

修心是修行到一定階段後必然要面對的一個題目,初學者或還沒有感應的人,可以先專心致志的消業障作功德,這是因為當身上的孽障還很多的時候,你的債還太多,心上的汙垢還沒有擦拭,談不上修心;而當我們消孽障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往往這時候會有經歷過夢考,聞到了天檀香,見到菩薩笑等靈感後,逐漸的修心就擺在面前了。這就是臺長所傳的“修今世法”區別於其他“修來生法”的一個特徵:魔由心生,實際上心魔和孽障是密不可分的。

現在我們能夠還債後再修心,那麼我們就是輕裝上陣;所以同樣修心,臺長的法門明顯可以讓大家的心障減輕,容易克服心魔,提升境界。

從修行的三個方面還可以看出,修行和修心是息息相關的,要修正自己,首先就得發覺自己的行為上有什麼不正的地方。這個“覺”的過程就是修心的過程,反省自身,反省自心,逐步提高。修心沒有一定的明確規定按部就班的操作規程具體說明如何修心,因為各人的業力不同,修行所遇到的障礙不同,從而修心的路也就有差別。

但萬法歸一,無論我們修心路有多麼大的差別,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佛心菩薩心,佛心即是眾生心,菩薩心即是慈悲心,所以只有時時反省自心,對照佛心菩薩心,就能找到心中要修正的地方從而修正我們的行為。

佛心就是無我地想著眾生的苦,菩薩就是慈悲喜捨,這都是極高的境界,所以是我們的榜樣和終極目標。修心的基本起點就是修正心靈,達到心淨心定的境界,也就是著眼於實際,從我們身上的毛病找起,去除三毒“貪嗔痴”,去掉我執他執,從而定下心來,一心修行,得到心靈的純淨,逐漸地明心見性,見到我們本來的佛性---包括良心、善心,使之培養壯大,發展成慈悲心。http:

//www.xlfmwz.net/forum.

php?mod=viewthread&tid=51 學佛修心的目標(2) ---- 白話講佛法

2樓:無逸行人

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即萬佛城六大宗旨

3樓:匿名使用者

摘錄幾段善知識的開示以共勉:

學佛人首先要學會原諒別人,原諒別人就會產生奇蹟,會挽回感情的損失;原諒別人會諒解理解別人,像一盞燈照亮你的心,讓你放下怨恨、報復心與嫉妒心,有原諒別人的心就會給你的心鋪成一條健康之路。

學佛人應該正信,交友要謹慎,過多的交朋友,因為好壞參差不齊,有時候會有害無益,學佛人要交好朋友,要交善知識。希望每個人都懂得,心中有佛、廣結善緣、遠離惡緣。

學佛人以慈悲心來善待一切,用智慧來化解煩惱,感恩對方曾經的付出,用人傷我痛的佛學精神來化解災難,了悟人生。

學佛人不能“順我意則喜,不順我意則怒”,自己的愛與恨隨著外面的環境轉換,不僅無法掌握自己的情緒,還會成為自己情緒的奴隸。

學佛人要有目標,學佛就是要成佛,一定要成為佛菩薩。心中要有大目標,千斤重擔也能挑;心中沒有大目標,一棵小草壓彎了腰;人間佛法傳人間,要讓佛法遍人間。

學佛就是要學會化解人間的人、事情和物質的東西,在人間我們的障礙太多了,怎樣讓自己的心迴歸大自然?用本性之美,就是慈悲的心,從小就擁有的良心與慈悲心,來照見五蘊皆空。這個世界全部都是有色世界,要看穿它,人間的一切,名利,全部都是空的,什麼都留不住,“色即是空”。

眾生之痛即為我痛,就是說,在人間學佛要把眾生之苦認為是自己的苦,這就是佛菩薩經常講的人傷我痛,這就是本性的自然之美。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佛法的

4樓:靈助

不管做任何事都以,放下自私自利能夠更多的為別人去想的心為基礎,就是落實佛法的最好驗證。

不要怕吃虧,吃虧是福,能夠長時間做到,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

要能真正去把佛法的道理完全搞清,離不開平時努力的修學,這也是落實佛法在生活中的前提。

阿彌陀佛

5樓:法藏

處事待人接物,,皆是佛法!

如何在繁瑣的日常生活中修行佛法

6樓:匿名使用者

平常心是道

禪到後面的境界就講平常心。“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道是什麼意思?

因為禪師經常講我們人不修行的時候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開始修行的時候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當你開悟之後,你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有一個禪師講,開悟以後是“恰是原來行履處”。你的品質改變了,但是你還是在原來的地方生活,不是說你開悟了就變了,好像平時是這樣的,一下開悟了就變成了大師,一點平常心都沒有了。關於修禪的三個階段,大部分人沒有修禪的時候很平凡,開始修禪就變得不平常了,一天到晚佛言佛語。

臨濟大師說一般人開始修道以後就有一個問題,就是“萬般邪境競頭生”。人不修行的時候不會有很多境界出來,一開始修行就有很多境界出來,禪宗講,這些都是邪境。因此要拔出智慧之劍把邪境砍掉,“智劍出來無一物,明頭未顯暗頭明”。

所以,古人云“平常心是道”。

禪宗告訴你,一個習禪的人,一個到最後就像大慧禪師說的“不行棒。也不下喝。也不談玄。

也不說妙。也不牽經。也不引論”。

真正一個禪師到後面是很平常的,到最後還是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一個真正開悟的人,他是把功夫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當中,已經沒有禪味。不是見一個人就跟你講一段公案,說得很玄妙,講一大堆事,講一大堆道理,那就不平常了,當你還不平常的時候你就還沒有真正進入穩定的禪性階段。

禪宗講真正的習禪,到後面的功夫,就是禪是融入生活的。是你在生活應對中怎樣陶煉你的心性,讓你自己真的做到不為外境所動,這才是功夫。高等的禪叫“宴定”,不是一天到晚裝模裝樣閉關打坐,不跟外面接觸,那是小定,那是小乘禪。

真正的大乘禪是“宴定”,那是大的禪定,大的禪定就是融入日常生活。

關於這個也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徒弟問慧海禪師,**你最近還用不用功?慧海禪師說我用功。徒弟又問,你怎樣用功?

慧海說我用功的方法很簡單,“飢來即食,困來即眠”。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徒弟就不明白,那每個人都是這樣呀?

餓了就吃,困了就睡,那你為什麼說你很用功?慧海說不一樣,我這個跟一般人不一樣。他說一般人吃飯的時候也是百般思索,睡覺的時候也是百般思索,他說我吃飯就吃飯,睡覺就睡覺,這就是功夫,這就是平常心。

就像我們一樣,吃飯的時候可能還在想,下午我開會要講什麼,我今天跟誰吵了架。禪的精神是在當下,是你全身心地專注於當下這件事情,我們做不到。大家不要看這是平常心的生活,但是這個要求很高,我們有幾個人睡覺的時候什麼都不想呢?

就是專心睡覺,我們睡覺的時候一定還在想昨天的事,明天的事,後天的事,甚至一輩子的事。慧海說我的功夫就在這裡,你以為修行幹什麼?要躲起來嗎?

天天閉著眼睛嗎?不是的,這個就是“平常心是道”。

有一次唐代詩人白居易問鳥巢禪師,鳥巢禪師在一棵大樹上做了一個木屋,自己平時睡在上面,所以人家叫他鳥巢大師。白居易到那個地方當縣令,白居易就問他,你住在上面不危險嗎?鳥巢禪師說,你不知道你當官比我更危險。

當時白居易一愣,覺得這個禪師真厲害。然後白居易問鳥巢禪師,佛法大意是什麼?他以為鳥巢禪師一定會講得很懸,但是禪師說佛法大意很簡單,“諸善奉行、諸惡莫做”,見到好事就去做,不好的事就別幹,這就是佛法,很平常。

白居易又說,這個三歲小孩都會說,你有什麼了不起。鳥巢禪師回答說:“三歲兒童雖道得,八十歲老翁行不得”。

所以,禪的精神是落實在你的日常生活裡,是行門,禪宗也把自己叫做行門,不是你說得那麼玄妙,是看你是不是做得到。禪的功夫看似平常簡易,但是平常當中有慎密的地方,有很深很深的地方,它是融入日常生活。白居易也因此瞭解真正什麼是禪宗。

白居易一開始還很傲慢,他說:“**為一州太守,位鎮江州,何險之有?”心想我是這個地方的縣令,我還有什麼危險。

鳥巢大師就說“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得非險乎?”,其實你很危險。

7樓:魔界情森

你在瑣事中就是在修行佛法。遇鏡不隨轉。當下是極樂。生活處處要修心。心平天下平。心安眾生安

8樓:子蒼

風沒動,竹沒動,只是人的心在動。時間萬物本是空.你被凡塵所俘獲,有何談佛,何談法。世間皆是佛,誰能禪悟誰就是佛。“空“

9樓:月宮戰士

你適合什麼就怎麼修,從六波羅密下手,平常多幫助人,遇事要冷靜,該忍就讓著點,不說人事非,不做殺盜淫妄之事,該精進就得努力學,有空多看大德的開示,體悟自然大道。唸佛也很重要,每天都可以念。發心也很重要。

10樓:童鞋技術

修習四念住。 觀身不淨 法無我 心無常 受是苦 。貼近生活,當常觀 ,思,憶念。

如何在繁瑣的日常生活中修行佛法

平常心是道 禪到後面的境界就講平常心。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道是什麼意思?因為禪師經常講我們人不修行的時候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開始修行的時候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當你開悟之後,你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有一個禪師講,開悟以後是 恰是原來行履處 你的品質改變了,但是你還是在原來的地方生活,不是說你...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功修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修行呢?

日常生活中實際去做,落實在日常生活實修,以 四念處 的方法,身體的各種動作,走路 掃地的時候,也一樣清楚覺察當下走路 掃地的整個過程。為什麼周利盤陀伽能夠從掃地掃到開悟?都是這樣啊!當你有聞思基礎,然後清楚明覺活在當下,置心一處,做你當下的工作,很快!因為你的覺醒不斷在開發 開啟,當醞釀足夠的能源,...

抽象思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訓練

抽象思維 abstract thinking 是人們在認識活動中運用概念 判斷 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現實進行間接的 概括的反映的過程。屬於理性認識階段。抽象思維憑藉科學的抽象概念對事物的本質和客觀世界發展的深遠過程進行反映,使人們通過認識活動獲得遠遠超出靠感覺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識。科學的抽象是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