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作者是誰,觀滄海作者介紹

時間 2022-01-01 19:57:03

1樓:色蟲蟲

觀滄海作者是東漢的曹操

原詩為觀滄海

【作者】曹操 【朝代】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為向東進發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濤激盪,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周圍是蔥蘢的樹木,豐茂的花草,蕭瑟的風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捲,在呼嘯,似要將宇宙吞沒。

日月的公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銀河裡的燦爛群星,也像從大海的懷抱中湧現出來的。啊,慶幸得很,美好無比,讓我們盡情歌唱,暢抒心中的情懷。

賞析為曹操這首《觀滄海》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於對海洋做形似的模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

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作者簡介為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

2樓:胖小胖與臭小王

曹操

《觀滄海》

兩漢: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3樓:

這首四言絕句是詩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所寫。

4樓:斂嵐霏

《觀滄海》是曹操寫的。

觀滄海作者介紹

5樓:阿沾愛生活

《觀滄海》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所作。

作者簡介:曹操(155~220年),字孟德,譙(今安徽亳縣)縣人,建安時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東),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

官渡之戰大破軍閥袁紹後,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

建安十三年(208年),進製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後封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事蹟見《三國志》卷一本紀。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輯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

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將看中的潛能分子收於麾下;生活上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唐朝張懷瓘在《書斷》將曹操的章草評為「妙品」。

曹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

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為維護和發展勢力,讓更多的人為自己的事業服務,不受上述標準限制,強調「唯才是舉」。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質、出身下層的人,他也注意提拔。

210年到217年,他先後下了三次「求賢令」,選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

6樓:明日復明日

回答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觀滄海》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詩,《步出夏門行》的第一章[1]。這首詩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託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

作品名稱

觀滄海作者

曹操創作年代

東漢末年

作品出處

《曹操集》

文學體裁

四言詩更多11條

《觀滄海》作者簡介

7樓:加爾基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魏朝建立後,曹操被尊為「魏武帝」,廟號「太祖」。事蹟見《三國志》卷一本紀。

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輯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8樓:三國之長空

觀滄海意思: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眺望蒼茫的大海。水波多麼洶湧澎湃,山島高高的聳立在水中。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蕭瑟的秋風,水中湧起了水花波浪。雄偉的太陽,燦爛的銀河和皎潔的月亮,好像在大海浬公升起。雄偉的太陽,燦爛的銀河和皎潔的月亮,好像出自大海浬。

(互文)喜悅高興到了極點,用這首詩歌來抒發自己的心願志向。

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魏朝建立後,曹操被尊為「魏武帝」,廟號「太祖」。事蹟見《三國志》卷一本紀。有集三十卷,已散佚。

明人輯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觀滄海

原文欣賞: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9樓:明日復明日

回答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觀滄海》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詩,《步出夏門行》的第一章[1]。這首詩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託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

作品名稱

觀滄海作者

曹操創作年代

東漢末年

作品出處

《曹操集》

文學體裁

四言詩更多11條

10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人(現安徽亳州市),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其為魏武帝。

曹操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有注釋《孫子兵法》的《魏武注孫子》著作傳世。2023年,河南省安陽市對外宣稱發現曹操墓,引起轟動和爭議。2023年底,復旦大學用dna技術確認了曹操家族dna。望採納

11樓:自以為什麼都懂

《觀滄海》了解作者曹操及詩歌寫作背景理解詩歌內容

12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13樓:112333束脩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觀滄海》是後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行軍到海邊,途經碣石山,登山觀海,一時興起所作。

這首四言絕句是詩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託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

觀滄海作者什麼

14樓:筱鳶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觀滄海》是後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行軍到海邊,途經碣石山,登山觀海,一時興起所作。

這首四言絕句是詩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託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

觀滄海畫作者是誰

觀滄海 選自 樂府詩集 觀滄海 是後人加的,原文是 步出夏門行 中的第一章。建安十二年 公元207年 曹操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行軍到海邊,途經碣石山,登山觀海,一時興起所作。這首四言絕句是詩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 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 描繪了祖國河...

《觀滄海》翻譯,《觀滄海》的全文翻譯

文化永生 譯文如下 向東進發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濤激盪,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周圍是蔥蘢的樹木,豐茂的花草,蕭瑟的風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捲,在呼嘯,似要將宇宙吞沒。日月的公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 銀河裡的燦爛群星,也像從大海的懷抱中湧現出來的。啊,慶幸得很...

觀滄海原文譯文,《觀滄海》原文 翻譯

半闕相思 一 原文 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二 譯文 向東進發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濤激盪,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周圍是蔥蘢的樹木,豐茂的花草,蕭瑟的風聲傳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