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朝陽群眾
關於「君子三樂",孟子是這麼說的:「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說:「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病患、怨恨,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情;仰頭對天不覺得內疚,低頭對人不覺得慚愧,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
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的「君子三樂」蘊含了豐富的儒家「仁義」道德思想。孟子推崇「君子三樂",是要求天下英才修養「仁義"之道,「求其放心」,復歸於「性善」;破除我執,轉化人之於「天」「命"的消極性,體知生命,實現內在的超越,體驗「樂天知命」的境界。
當下,世界各國各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實力發展經濟,增強科技力量,但是人心的貧困卻是愈演愈烈。人們焦躁不安、欲溝難填、得過且過,虛偽狡詐,忘記了家國重任、忘記了朋友之道,忘記了作為乙個「人」的堅守,這都是逐漸喪失其「本心」所致。今天,修養自身,以孟子「君子三樂"為樂,仍然不失其深刻的現實意義。
人人皆有良好的氣象,才能給人民以信心,給民族以希望,給世界以力量,給人類以和諧,給生命以祥和。
古人常說的君子有三樂,是指哪三樂?
2樓:風之葉
一、三樂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 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二、出處及原文:
《君子有三樂》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三、翻譯:
孟子說:「君子有三大快樂,稱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沒有怨恨,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君子有三大快樂,稱王天下不在其中。」
3樓:匿名使用者
一樂家庭平安,二樂心地坦然,三樂教書育人。
拓展資料1、出自《君子有三樂》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
2、孟子說:「君子有三大快樂,稱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沒有怨恨,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君子有三大快樂,稱王天下不在其中。」
4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有三樂
【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 無故①,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②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 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注釋】
①故:事故,指災患病喪。②怍(zuo):慚愧。
【譯文】
孟子說:「君子有三大快樂,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 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君子有三大快樂,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君子三樂」,就是指君子的三種人生樂趣。
在《孟子·盡心》篇有這樣一段話:「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這段話告訴我們,孟子所說的「君子三樂」指的是這樣的三種人生樂趣:
父母都健在,兄弟也都沒有什麼災病事故,從而得以躬行孝悌,這是第一樂;為人處事合乎道義,上不愧對於天,下不羞對於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而獲得內心的安寧,這是第二樂;第三樂是君子傳道、育人所獲得的快樂,即能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並對他們進行教育,從而使君子之道遍傳天下、造福社會。
「君子」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孟子認為:「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也就是說,君子和常人根本不同的地方在於他能夠把道德良知存放在自己心裡,時刻不忘,而這是常人做不到的。因此,孟子的「君子三樂」是一種較高層次的道德境界上的主體內心體驗,也就是說,這是君子才能獲得的快樂。
父母兄弟都健康平安、沒有事故,從而得以享受天倫之樂,這是人普遍自然的期望。這也就是「君子三樂」的第一樂。它的更深一層涵意是:
躬行孝悌會給人帶來道德的滿足和快樂。因為這是人內心道德本性的需要。
孟子認為:「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也就是說,人天生就具備了各種道德本性,只要返回自身尋求,做到誠實無欺,就能獲得最大的快樂。
因此,言行舉止能合乎自己的良心本性要求,做到問心無愧,從而獲得心靈的安寧,這便是一大快樂。這也就是君子的第二樂。
能得到天下英才,啟發他們的心智,解答他們心中的各種疑惑,傳授給他們知識,看到他們茁壯成長,並通過他們把真理遍傳天下,為社會所用,澤惠百姓,這對君子來說,無疑也是人生一大快樂
5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樂也
6樓:匿名使用者
萬事都會有不如意之處,知足者才能常樂。
7樓:匿名使用者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仰不愧於天,俯不作於人。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說君子有三樂,這三樂是?
8樓:光弘電子商務
《君子有三樂》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
一樂家庭平安,二樂心地坦然,三樂教書育人。
《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9樓:魚憶
君子有三樂,包括包括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0樓:水瓶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出自《孟子·盡心上》。
釋義:一樂家庭平安,二樂心地坦然,三樂教書育人。
《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11樓:尋找拾金不昧
父母健在,兄弟平安、沒有怨恨,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12樓:h魚非魚
在《孟子·盡心》篇有這樣一段話:「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這段話告訴我們,孟子所說的「君子三樂」指的是這樣的三種人生樂趣:
父母都健在,兄弟也都沒有什麼災病事故,從而得以躬行孝悌,這是第一樂;為人處事合乎道義,上不愧對於天,下不羞對於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而獲得內心的安寧,這是第二樂;第三樂是君子傳道、育人所獲得的快樂,即能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並對他們進行教育,從而使君子之道遍傳天下、造福社會。
13樓:噹噹的當
三樂是: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一樂:當時帝王者,多為禪讓,多為老帝王去世,才能登基稱王,兄弟
也多為不和,二樂:帝王者,不可能事事具細, 必然做很多失小保大事,不
可能達到不愧於天地。三樂:帝王者更沒有這種清閒雅緻,更不具備這種德性
教育他人,自己心不正者,如何教服他人?
另解(guanghu):王者,為領導,多為百姓服務,每天處理無數事務,
煩惱必然多...,在我看來更多脫離歷史背景解,夾雜更多「我」執「我」鑑。
誤人子弟。
不管怎樣解,可以定下來的是,此為百姓三樂。自然我們也要體驗下古人
三樂。在我看來三樂無不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德」為中心思想,一樂:父母建在
,兄弟無疾健康。體現「德」中孝順父母、悌敬兄弟姊妹。二樂:做到仰不愧於
天,俯不怍於人,就必須做到忠於自己、誠信他人、禮遇四方、心存大義、廉潔
無私、知恥改過。三樂:能夠將傳統文化精髓繼承,並傳授給喜愛接受的人,並
身體力行傳授,最終達到三樂。
14樓:張嵐桃
一是教書育人
二是心地坦然
三是家庭平安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指的是哪三樂?
15樓:就是閃亮亮風格
關於「君子三樂",孟子是這麼說的:「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說:「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病患、怨恨,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情;仰頭對天不覺得內疚,低頭對人不覺得慚愧,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
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的「君子三樂」蘊含了豐富的儒家「仁義」道德思想。孟子推崇「君子三樂",是要求天下英才修養「仁義"之道,「求其放心」,復歸於「性善」;破除我執,轉化人之於「天」「命"的消極性,體知生命,實現內在的超越,體驗「樂天知命」的境界。
當下,世界各國各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實力發展經濟,增強科技力量,但是人心的貧困卻是愈演愈烈。人們焦躁不安、欲溝難填、得過且過,虛偽狡詐,忘記了家國重任、忘記了朋友之道,忘記了作為乙個「人」的堅守,這都是逐漸喪失其「本心」所致。今天,修養自身,以孟子「君子三樂"為樂,仍然不失其深刻的現實意義。
人人皆有良好的氣象,才能給人民以信心,給民族以希望,給世界以力量,給人類以和諧,給生命以祥和。
16樓:狂浪狂浪
「君子三樂」,就是指君子的三種人生樂趣:父母都健在,兄弟也都沒有什麼災病事故,從而得以躬行孝悌,這是第一樂;為人處事合乎道義,上不愧對於天,下不羞對於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而獲得內心的安寧,這是第二樂;第三樂是君子傳道、育人所獲得的快樂,即能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並對他們進行教育,從而使君子之道遍傳天下、造福社會。
《孟子 離婁上》急求翻譯,《孟子 離婁上》的翻譯孟子曰 “自暴者
my青蓮 與糟蹋自己者無啥好說 與拋棄自己者無啥好做。出言詆譭禮義,叫糟蹋自己。自認不能居仁心行正義,叫拋棄自己。仁是人安適的精神住宅 義是人正確的光明大道。把此等住宅空置不住 此等大道捨棄不走,著實可悲!孟子 離婁上 翻譯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我愛滷蛋 孟子說 夏 商 週三代的得天下,是由於仁 他們...
孟子曰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什麼意思
金牛咲 意思是 孟子說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 內部團結。出自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選自 孟子 公孫丑下 原文選段 孟子曰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然而不勝者,...
孟子曰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花落丿左左 孟子說 三代所以得天下,是由於仁 他們所以失天下,是由於不仁。國家衰敗 興盛 生存 滅亡的原因,也是這樣。天子不仁,不能保住天下 諸侯不仁,不能保住國家 卿大夫不仁,不能保住宗廟 士人和百姓不仁,不能保住自身。如果害怕死亡,卻又樂意幹不仁的事,這就像害怕喝醉卻硬要多喝酒一樣。 零凌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