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元代文化,元朝的思想文化措施是什麼

時間 2022-09-27 22:30:20

1樓:匿名使用者

元代文化 元代的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有很高的成就 。

文學藝術 戲曲藝術在元代有很大的發展 。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雜劇是這個時代文學的突出成就。

13世紀50年代到14世紀初,是元雜劇鼎盛時期。著名劇作家有關漢卿、王實甫、白朴、馬致遠、康進之、高文秀等,著名作品有《竇娥冤》、《拜月亭》、《西廂記》、《牆頭馬上》、《漢宮秋》、《李逵負荊》等。14世紀初至60年代,主要作家有鄭光祖、喬吉、宮天挺、秦簡夫等,主要作品有《倩女離魂 》等。

其中關、馬、鄭、白被譽為元曲四大家。到元代後期 ,雜劇由盛轉衰,南戲則得到了發展,以高則誠的《琵琶記 》成就最高。元代詩詞總的說來較平庸,但虞集、楊載、範梈、揭傒斯被稱為元詩四大家。

長篇**興起於元末。施耐庵和羅貫中分別於元末明初創作了《水滸傳》和《三國演義》 ,這兩部長篇章回**的問世,標誌著中國古典**已發展成熟。繪畫、書法的成就較為突出,前期書畫家以趙孟�為最著名,後期畫家有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稱元畫四家。

元代壁畫藝術也很出色,現存山西芮城縣永樂宮壁畫是極其珍貴的實物。

簡單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樓:聚藥亭堂主

在元代文化體制中,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並存,既行漢法,又有「國俗」(蒙古法),蒙漢二元性是元代文化的基本特徵。

隨著元朝尊儒重學、優待士人政策的實施,元代文士的思想和政治態度發生明顯的轉變,元代中期已趨於認同元朝的統治。

3樓:匿名使用者

文化?你問的問題就很大~ 不長篇大論都怪了~!

元朝的文化

4樓:奔放神

元朝在民族文化上則採用相對寬鬆的多元化政策,即尊重中國各個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並鼓勵中國國內各個民族進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元朝還包容和接納歐洲文化,甚至能准須歐洲人在元朝做官,通婚等。歐洲著名歷險家馬可.

波羅曾是元朝的重要**。

元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同於其他征服王朝為了提公升本身文化而積極吸收中華文化,元朝同時採用西亞文化與中華文化,並且提倡蒙古至上主義。例如極力推崇藏傳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代前期長時間沒有舉辦科舉等。

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地位下降,屬於中下層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頭。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物件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

元朝的思想上也是兼收並用的,他們對各種思想幾乎一視同仁,都加以承認與提倡,」三教九流,莫不崇奉「。早在2023年趙覆被俘到北方後,他就在燕京設立太極書院,講授程朱理學,培養出一批理學家,使得理學得以北傳元朝時,元帝尊重儒學,冊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並且推崇理學為官學。元仁宗初年恢復科舉,史稱延祐復科,在《明經》、《經疑》和《經義》的考試都規定用南宋儒者朱熹等人的注釋,影響後來明朝的科舉考試皆採用朱熹注釋。

理學在元朝還有一些變化,南宋時期即有調和程朱理學的朱熹與心學的陸九齡等兩家學派的思想。到了元代,理學家大多捨棄兩派其短而綜匯所長,最後「合會朱陸」成為元**學的重要特點。當代有名的理學家有黃震、許衡與劉因與調和朱陸學的吳澄、鄭玉與趙偕,其中許衡、劉因與吳澄被譽稱為元**學三大家。

朱學的後繼者為了配合元帝的需求,更注重在程朱理學的倫理道德學說,其道德蒙昧主義的特徵日趨明顯。從而把注意力由學問思變的道問學轉向對道德實踐的尊德性的重視,這也促成朱、陸思想的合流。元**學的發展,也為明朝朱學與陽明心學的崛起提供某些思想的開端。

由於元朝由蒙古人所統治,漢族士大夫基於異族統治的考量,在元朝初期大多分成合作派與抵抗派。合作一派是華北儒者如耶律楚材、楊奐、郝經與許衡等人。他們主張與蒙古統治者和平共存,認為華、夷並非固定不變,如果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如果蒙古統治者有德行,也可以完全入主中原。他們提倡安定社會,保護百姓,將中華的典章制度帶進元朝,以教感化蒙古人。另一派是江南南宋遺民的儒者如謝訪、鄭思肖、王應麟、胡三省、鄧牧、馬端臨等人。

他們緬懷南宋故國,堅持民族氣節。為了消極抵抗元廷,採取隱遁鄉里,終生不願意出仕的方式。並且以著述書籍為業,將思想化為書中主旨。

到元朝後期,由於元仁宗實行延祐復科,恢復科舉,及第者都感謝天子的恩寵,紛紛願意為元廷解憂。元朝後期國勢大墬,政治腐敗、財政困難,使得當時士大夫如趙天麟、鄭介夫、張養皓與劉基等人紛紛提出各種政治主張,或從弊端中總結經驗教訓。他們大多提倡勤政愛民、廉潔公正、任用賢才等措施。

元末民變的爆發使得南方有不少士大夫出於自身利益考慮,鎮壓農民起義。在明朝建立後,少數元朝遺老紛紛歸隱不出。 元朝在天文曆法方面比較發達,元世祖邀請阿拉伯的天文學家來華,吸收了阿拉伯天文學的技術,並且先後在上都、大都、登封等處興建天文台與回回司天台,設立了遠達極北南海的27處天文觀測站,在測定黃道和恆星觀測方面取得了遠超前代的突出成就。

元朝有名的天文學家有郭守敬、王恂、耶律楚材、扎馬魯丁等人。耶律楚材曾編訂有《西征庚午元歷》,2023年扎馬魯丁撰進《萬年曆》,郭守敬等人修改曆法,以近世截元法主持編訂了《授時歷》,《授時歷》於2023年頒行,延用了400多年,是人類曆法史上的一大進步。

扎馬魯丁與後來的郭守敬研製出了簡儀、仰儀、圭表、景符、窺幾、正方案、候極儀、立運儀、證理儀、定時儀、日月食儀等十幾種天文儀器,當時在天文台裡工作的還有阿拉伯天文學家可馬剌丁、苫思丁等人。回回司天台一直存在到元末明初,仍由回回司天監黑的兒、阿都剌、司天監丞迭裡月實等修定歷數。 元代的農業技術主要可見於《農桑輯要》、《王禎農書》與《農桑衣食撮要》等三部書。

5樓:天氣澄和風物閒美

1.郭守敬(天文曆法方面):著有《授時歷》,是我國古代沿用時間最長的一部曆法(400多年),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一部曆法。

《授時歷》中確定一年有 365.2425 天,確定的該數值與後來的現行公曆只相差 26 秒,卻早了整整 300 年。

2.元曲四大家:考查角度為人物對應的作品;作品當中涉及的主人公。

(1)關漢卿:代表作《竇娥冤》。

(2)馬致遠:代表作《漢宮秋》,該作品主人公是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講述了王昭君和漢元帝之間的故事。

(3)鄭光祖:代表作《倩女離魂》,注意:不是《倩女幽魂》。

(4)白朴:代表作《牆頭馬上》。

3.擴充:

(1)王實甫(元代)雖然沒有被列入到元曲四大家之中,但其成就也很高。代表作有《西廂記》,主人公是崔鶯鶯

元朝的思想文化措施是什麼

元代文學文化的**摘要

6樓:國淘**寫作

除了生活的真實,我們可以從別人寫人的文章中

獲得靈感,看看別人是怎樣刻畫人物的,可以

作為借鑑;也可以把別人描寫過的人物作為乙個人物模板,聯想到其他你身邊這樣的人,哪怕以閱讀後印象深刻的某個人物作為自己寫作的物件也可以

簡述元代的繪畫特點?

7樓:匿名使用者

元代繪畫在唐,五代,宋的基礎上,有了顯著的發展,特點是取消了畫院制度,文人畫興起,人物畫相對減少。繪畫注重詩書畫的結合,舍形取神,簡逸為上,重視情感的發揮,審美趣味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體現了中國畫的又一次創造性的發展。山水方面,初期的錢選,趙子昂,高克恭等對唐,五代,宋以來的山水畫的繼承和發展進行了認真的探索。

中後期,黃公望,王蒙,吳鎮,倪瓚,元末四大家出現,在趙子昂的基礎上又個具特色和創造,以簡練超脫的手法,把中國山水畫提高到了乙個新的高度,對明清的影響極大。元代山水畫家還有商琦,曹知白,**潤,唐棣,孫君澤,盛懋,陸廣,馬琬,陳汝言,方從義等,還有工樓台界畫的王振鵬,李容瑾,夏永,朱玉等。人物畫的畫家有劉貫道,何澄,錢選,趙子昂,任仁發,周朗,顏輝,張渥,衛九鼎,王繹等。

花鳥畫以梅蘭竹石為主體的文人畫廣泛流行,講求自然和筆墨情趣。許多山水畫家也兼擅水墨花鳥和梅蘭竹石。著名畫家有錢選,陳琳,王淵,張中,李息齋,趙子昂.

柯九思,吳鎮,顧安,倪瓚,張遜,鄒復雷,王冕等。

元代繪畫中,文人畫佔據畫壇主流。因元代未設畫院,除少數專業畫家直接服務於宮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畫家和在野的文人畫家。他們的創作比較自由,多表現自身的生活環境、情趣和理想。

山水、枯木、竹石、梅蘭等題材大量出現,直接反映社會生活的人物畫減少。作品強調文學性和筆墨韻味,重視以書法用筆入畫和詩、書、畫的三結合。在創作思想上繼承北宋末年文同、蘇軾、公尺芾等人的文人畫理論,提倡遺貌求神,以簡逸為上,追求古意和士氣,重視主觀意興的抒發。

與宋代院體畫的刻意求工、注重形似大相徑庭,形成鮮明的時代風貌,也有力地推動了後世文人畫的蓬勃發展。在元代短短90餘年內,畫壇名家輩出,其中以趙孟□、錢選、李□、高克恭、王淵等和號稱元四家的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最負盛名.

8樓:匿名使用者

元代繪畫以山水畫為最盛,其創作思想、藝術追求、風格面貌,均反映了畫壇的主要傾向,影響後世也最深遠。元初山水畫家以錢選、趙孟頫、高克恭為代表,他們均對傳統山水畫進行了認真探索,並托復古以尋求新路。錢選善畫青綠山水,師法唐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和南宋趙伯駒,並融進文人畫的筆意和氣韻,具有一種生拙之趣。

趙孟頫的山水畫,廣泛吸收名家之長,強調書畫同源,並將書法用筆引入繪畫創作中,形成多種面貌。他早年學晉唐,多青綠設色,如《幼輿丘壑圖》,空勾填色,不加皴點,格調古拙;46歲以後師法五代董源和北宋李成、郭熙,以水墨為主,有時將水墨與青綠畫法有機結合,一掃南宋院體積習,發展了山水畫的表現技法,成就突出。高克恭變化出入於公尺芾、董源、李成之間,形成了渾穆秀潤的獨特風格,在元初與趙孟頫、錢選並驅。

元代中後期,崛起黃公望、王蒙、吳鎮、倪瓚這四大家。

《漁莊秋霽圖》是倪瓚五十五歲時的作品,充分展現了他成熟時期的典型畫風。畫卷描繪江南漁村秋景及平遠山水,以其獨特的構圖顯露個人特色,即所謂的「三段式」。畫面以上、中、下分為三段,上段為遠景,三五座山巒平緩地;中段為中景,不著一筆,以虛為實,權作渺闊平靜的湖面;下段為近景,坡丘上數棵高樹,參差錯落,枝葉疏朗,風姿綽約。

整幅畫不見飛鳥,不見帆影,也不見人跡,一片空曠孤寂之境。中國畫極為講究筆法。倪瓚在前人所創「披麻皴」的基礎上,再創「折帶皴」,以此表現太湖一帶的山石,如畫遠山坡石,用硬毫側筆橫擦,濃淡相錯,頗有韻味。

其畫中之樹也用枯筆,結體有力,樹頭枝丫用雀爪之筆型點劃,帶有書法意味。畫的中右方以小楷長題連線上下景物,使全圖渾然一體,達到詩、書、畫的完美結合。倪瓚平實簡約的構圖、剔透松靈的筆墨、幽淡荒寒的意境,對明以後的文入畫家產生很大的影響。

他們主要繼承董源、巨然等的山水畫傳統,在創作思想和創作方法上,直接或間接地受到趙孟頫的影響,又各具特色。黃公望發展了趙孟頫的水墨畫法,並上追董源、巨然,多用披麻皴,晚年大變其法,自成一家。其作品有淺絳和水墨兩種面貌。

他的淺絳山水,煙雲流潤、筆墨秀逸、氣勢雄渾;水墨山水,蕭散蒼秀、筆墨灑脫、境界高曠,其韻致高於趙孟頫。王蒙是趙孟頫\\外孫,除受趙孟頫影響外,也曾得黃公望指點,又直窺董源、巨然畫法。他的山水畫以水墨為主,間或設色,善用枯筆,創牛毛皴、解索皴法。

其作品布局飽滿、結構茂密,山巒多至遠近10層,樹木不下幾十種,筆法蒼渾,有蓊鬱秀逸、渾厚華滋之致。吳鎮的山水樹石以董源、巨然為歸,間及荊浩、關仝,多用濕筆,筆法雄勁,墨氣渾潤。題材以《漁父圖》為多,主要描寫江南湖山景色,表現畫家避世幽居、浪跡江湖、寄興山水的隱士生活。

作品往往題以秀勁瀟灑的草書詩詞,使詩書畫相得益彰。倪瓚山水畫初師董源,後參以荊浩、關仝筆法,寫山石樹木又兼師李成創折帶皴。其作品大多取材於太湖一帶湖山景色,多用水墨枯筆幹擦,偶爾設色。

早中年渾厚之中間出以蕭散秀逸,晚年蒼勁之中又出以蘊藉高曠,作品有一種蕭瑟荒寒之感。元四家以他們各自的創新風格和簡練超脫的藝術手法,把中國山水畫發展到了乙個新階段,代表了這一時期山水畫發展的主流。

元代還有一批山水畫家,各有師承,自具特色,在畫史上也享譽頗高。其中受趙孟頫影響,兼宗李成、郭熙畫法的畫家,有盛懋、商琦、曹知白、**潤、唐棣等人。受黃公望和王蒙影響,兼師董源、巨然的有陸廣、馬琬、陳汝言、方從義、趙原等人。

學習南宋院體山水畫法,保留馬遠、夏圭遺風者有孫君澤、丁野夫等人。此外,王振鵬、李容瑾、朱玉等人的山水樓閣,用筆工整細密,折算精確,為元代界畫名家。

元朝的思想文化措施是什麼,元朝採取了哪些漢法措施

寶格格 主要措施 設定中書省及宣政院 地方 行省制度和澎湖巡檢司 農業 重視農業生產和推廣棉花種植技術.水利 治理黃河和開鑿通惠河和會通河.民族關係 強調要用儒學治國,要行漢法,變過去的那種遊牧政策為定居農業的政策,保護農民的既得利益,禁止自己民族的人非法侵佔廣大漢人的合法耕地.作用 鞏固了元朝的統...

元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有哪些內容,元朝中西文化交流是指哪些事物由中國傳往西方?

喵喵美食小百科 元代時期中外文化交流有很多。比如 火藥的傳播交流 造紙術和印刷術的交流 天文 曆法的文化交流等。眾所周知我國的絲綢製品在當時舉世聞名,特別是在元朝時期,絲織品廣泛流傳於西方。在一些較為偏遠的小國家也有中國製品的影子,在考古挖掘中在義大利的某個城市的統治者的陪葬品中也有中國的絲織品。和...

杜甫的文化思想是什麼,杜甫的文化意義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的巨集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 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揭露和批評。他同情人民,甚至情願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以最普通的老百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