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心所有法的簡稱,也就是為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共有五十一法。
即觸、作意、受、想、思(以上屬遍行)、欲、勝解、念、定、慧(以上屬別境)、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痴、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以上屬善)、貪、嗔、痴、慢、疑、惡見(以上屬煩惱)、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以上屬隨煩惱)、悔、眠、尋、伺(以上屬不定)。
2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心所在的地方。在這裡,所是地方的意思。
3樓:紅塵夢菩提樹
心所法是講心的活動。就是一切的心理活動。
4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各種思想各種感受。
5樓:在棲鳳湖吃湯圓的高飛燕草
心所是心所有法的簡稱。
成唯識論五卷十三頁雲:恆依心起,與心相應,系屬於心;故名心所。如屬我物,立我所名。
二解 辯中邊論上捲四頁雲:此諸識中,受能受用,想能分別,思作意等,諸相應行,能推諸識,此三助心,故名心所。
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二位法,又作心數。它與心王相應俱起,故又名心相應行。它從屬於心王,依心王而起,其與心王間的關係,具以下三義:
一、恆依心起:心王生起時,心所同時俱起,心王若無時,心所亦不生,它是依於心王勢力方得生起。二、與心相應:
心所依心王生起,復與心王協合如一,名為相應。相應復有五義,((參見:五義平等))三、系屬於心:
以心王為主,心所系屬之,心王有自在力,為心所之所依。成唯識論曰:「恆依心起,與心相應,系屬於心,故名心所。
」顯揚一捲三頁雲:心所有法者:謂若法、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
彼復云何:謂遍行、有五。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
別境、有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等持,五慧。善、有十一。
一、信,二、慚,三、愧,四、無貪,五、無嗔,六、無痴,七、精進,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舍,十。
一、不害。煩惱、有六。一、貪,二、嗔,三、慢,四、無明,五、見,六、疑。
隨煩惱、有二十。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
一、無慚,十。
二、無愧,十。
三、惛沈,十。
四、掉舉,十。
五、不信,十。
六、懈怠,十。
七、放逸,十。
八、失念,十。
九、心亂,二。
十、不正。知不定、有四。一、惡作,二、睡眠,三、尋,四、伺。
二解 顯揚十八卷四頁雲:論曰:心所有法,依止能緣多境八種識故;各各造作自業而起;依心而有;故名心所有法。
不應更思彼所緣境。由彼與識,等緣轉故。如經言:
若於此受;即於此思。若於此思;即於此想。若於此想;即於此了別。
·ð½ì¡°ð䡱êçê²ã´òâë¼£¿
什麼是心所?請問佛教思心所是什麼意思?
心所,與心王相對,即人的具體的心理現象。如小乘 俱舍論 把心理現象分為五位75法 大乘 百法明門論 分為五位100法。概括的說,人的心理現象不外乎知,情,意。即認知,情感,意志。心所就是這裡面更具體的種種分類。至於心王,則是心總的能知能覺的功用,與心所俱起,而無單獨的表現形式。如無心王,則無心所的作...
佛經都是記錄什麼的文章,佛經都講什麼
泥頌 農村老人家看到的文章大多不是佛教經典。是後人編撰的棄惡從善的故事。簡單容易理解 佛教概括起來分為 三藏十二部 何謂三藏?即是經藏 律藏 論藏,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精通三藏,並能以三藏自利化他者,尊稱為三藏法師,如姚秦鳩摩羅什,唐玄奘等。試略談其義 一 經藏。梵語素怛纜,或曰修多羅,華...
念什麼佛經好,年輕人讀什麼佛經好?
販賣 的凡人 念 諸法最上王經 好 若教十方世界諸眾生等。悉住信行法行八人四果獨覺等地。乃至發心住不退法無生法忍。疾得遍智。若有善家子善家女。於此諸法最上王經。受持讀誦為他廣說。此功德聚於前功德。為最勝。為最上。為最多。為最妙。為最微妙。為無比。為無上。為無上上。為無相似。於無似中得無似福。裡面說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