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li_渢
金錶定,堅固,不變,其它金屬都會氧化,銀也會氧化,金不會氧化
2樓:悉達多之追隨者
佛並不需要金裝,所謂“**裝佛裝自己”
這是給自己種福田,培植善根
福田有三種:報恩田、功德田、貧窮田――《優婆塞戒經講記》摘錄
《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五輯 供養三寶品第十七
接下來要講佈施的因果律:佈施為什麼能得大福報?不佈施為什麼就不能得到福報? 佛為我們開示這個因果:
【善生言:『世尊!菩薩已受優婆塞戒,復當云何供養三寶?
』『善男子!世間福田凡有三種:一報恩田,二功德田,三貧窮田。
報恩田者,所謂父母、師長、和上。功德田者,從得暖法,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貧窮田者,一切窮苦困厄之人。
如來世尊是二種福田:一報恩田,二功德田。法亦如是,是二種田。
眾僧三種:一報恩田、二功德田、三貧窮田,以是因緣,菩薩已受優婆塞戒,應當至心勤供養三寶。』】
講記 先講福田的種類和佈施的因果律。善生菩薩又為我們請問:『世尊!
菩薩既然已經受了優婆塞戒,受戒之後應當如何供養三寶?』 佛開示說:『善男子!
世間的福田總共有三種:第一是報恩田,第二是功德田,第三種是貧窮田。』報恩田是說這個福田對你有恩,你應當要報恩,所以這個福田叫做報恩田。
功德田是說這個福田有功德在身,所以是功德田。貧窮田是說他自身沒什麼功德,或是沒有回報財物給你的能力,所以叫做貧窮田。田的意思是:
如同田地下種及耕耘以後,未來就會生出果實。福田則是被下了善業種子以後,未來世會出生可愛的果報,所以未來世能造福於種田者。 佛詳細解釋說:
報恩田是指父母、師長、根本上師。也就是說,生養我們的父母是我們應當要報恩的物件,如果我們長大了,有能力回報父母時,我們以恭敬心來孝順父母,這也是種福田,但只是回報恩德而種的福田。佈施當然是拿了錢往外去行善,但是有人把本來供養父母的錢財刪減甚至取消了,拿去外面大道場為自己做面子,心想:
『我有能力每個月供養許多錢。』譬如每月供養**一萬元。這其實是向父母剋扣了月銀來佈施的,這是愚痴人!
因為父母是首先應該要報恩的人,當你報恩時,不但報了他們撫養你的恩德,同時也已種了福田,來世福德無量。 佛特地指出:父母也是福田的一種,所以稱為報恩田。
除了父母以外,師長--在世間法及出世間法上曾教導你的人――縱使他們無法幫你證悟,但畢竟都是你的師長,對你有恩德而應該回報,所以師長也是報恩田。除非他未悟言悟,並且害你成就大妄語罪。只要沒有害到你,他所說的是表相正法或世間正理,對你有啟蒙的恩德,不管他的法層次多麼低,也都應該回報他們的恩德,所以也是報恩田。
你回報他們的恩德時也是在種福田,不單是報恩而已。和上有時寫作和尚,在佛世只有一人能被稱為和上,就是 釋迦牟尼佛。 佛入滅之後,和上就有很多了!
相對於所度的眾生,每一位化主都是和上。特別是根本上師――幫你證悟的師長――他就是你的和上。不管和上有沒有幇你證悟,只要剃度了你,他也算是你的和上。
幫你得法的上師也是和上,又稱為得法和上;這些和上都是報恩田,因為他們都有恩於你,你如果報恩的話,既是種福田,也是報恩,一舉兩得。既然在報恩田中種福田是一舉兩得的事,有智慧的人應當如是做。
第二個功德田,是說他有功德在身。譬如在佛法中親證了三乘菩提之一或全部,乃至只是大乘菩提中完成四加行的觀行者,都有功德在身。譬如四加行初步的暖法已經獲得,已能了知所取的六塵是緣起性空,就已經是功德田了。
始從獲得四加行的暖法,到頂、忍、世第一法,其中的暖、頂、忍是屬於初果向,世第一法就已經是初果人了。初果向也是有功德的,因為已能了知所取六塵緣起性空,證得所取空了,從此不會再因為求取財物、享受五欲而造作惡業了!雖然還沒有斷我見,仍不入初果,但是初果曏者不會造作惡業,因此有功德在身。
從初果向到阿羅漢,乃至第五果的辟支佛,或菩薩道從六住滿心位開始到成佛為止,都是有功德在身的人,因此這些人都是功德田。換句話說,只要在三乘菩提上有了證量,從初果向開始都算是功德田。
貧窮田是沒有能力在世間法上回報的眾生,比如你做無畏施,但被施者無法在世間法上回報你,所以是貧窮田,指的是一切窮苦困厄之人。窮苦人是說很貧窮的人,困厄則如很有錢的人,但是被凍結而無錢可用了!或是被羈押、無期徒刑,永遠無法提領錢財來使用,就是困厄的人。
你救濟他們,都屬於在貧窮田中種福田。
佛接著說明:如來世尊具有兩種福田的性質:如來世尊於眾生有恩,所以眾生供養如來世尊,是在報恩田中種福田。
如來世尊於世、出世間法究竟證知,所以具足世、出世間一切功德,所以如來世尊同時也是功德田。三乘菩提法義一樣具有兩種田的特性,因為三乘菩提正法於眾生有恩,所以我們護持正法時,就是在報恩田中種福田。三乘菩提也具有無量無邊功德,能讓我們成就三乘菩提,也能讓我們依之而利益無量眾生,所以也是功德田。
所以,我們弘揚三乘菩提正法,護持三乘菩提正法,就是在功德田與報恩田中種福田。
眾僧就不一樣了,眾僧具足三種福田。因為出家以後修學佛法來教導眾生,於眾生有恩,所以是報恩田;眾生在僧寶身上種福田,是在報恩田中種福田。眾僧也都或多或少有其功德,從未得暖法的凡夫僧,到已得暖法乃至已得四向、五果,甚至菩薩僧與究竟佛地(因為諸佛也攝屬僧數),所以在聲聞僧與菩薩僧身上種福田,都是在功德田中種福田。
眾僧也是貧窮田――但是示現在家相的諸地菩薩僧除外――因為眾僧都不經營事業賺錢,他們修道所需的一切物資都由眾生來**,當然不可能賺錢來回報你的供養,所以同時又是貧窮田。除香火旺盛的名山名寺僧人外,絕大多數僧寶都還是屬於貧窮田,也有很多人出家後很努力在修行辦道,根本不向信徒勸募錢財,從來不開口:『我現在辦道缺少資糧。
』日子過得很清苦而專心在修行,這種僧眾也是很多的,他們是如法的貧窮田。由以上所說,可知眾僧具足三種福田:報恩田、功德田、貧窮田。
因為是田,以能生福的心田因緣,在家菩薩們既然受了優婆塞戒,就應以至誠心殷勤供養三寶,應該至心供養佛、法、僧。田的意思是可以種下福德,也能在未來世收割福德果實。如果想要在未來半年擁有許多糧食,你就得要種下稻子、高粱、大麥;不肯下種而每天翹著二郎腿等著收割,是不可能的。
想要收穫就得先種田,在出世間法中說的修集資糧,以及世間法中說的『行善得福報』,所謂『善有善報』是一樣的道理:福田下種了,未來就得到福果的回報。
福田有三種,每一種都可以種,除非一種情況:真的不富裕,只好集中所有的資財去種一次最好的福田;否則,各類福田都可以種。種福田、得果報的原因就在這裡,因為它是田――能生福德之田地――種了以後在未來世可以得到該有的福德回報,這就是佈施的因果。
佈施的因就是種福田,未來世收割福報的果實,佈施的果就是來世收取大量的福德回報。既然佈施有因果,又因為佈施的行為有很多種差別,當然會導致未來世的福報有很多種差別不同,這在稍後 佛將會提到。所以 佛說三種田,意思是在說明這三種是菩薩修集福德的田地,在福田種下佈施的因,就有了未來世福德的果,福田的道理就是如此。
所以,若有人不佈施而求來世富裕,就是妄想者。
由佈施於福田而生出了世間福德果報,所以不論此世擁有多少財富,自己都要安分:只管努力經營,不要怨天尤人,都是往世的自己修來的。如果修集福德時,是你單獨種下的福田,來世別人都無法擷取。
若你未來世小時生在貧窮家庭,你是老么,還沒有能力賺錢,但其實你將來很有福報,可是別人無法從你身上擷取你該有的福報。等到你成家立業了,開始賺大錢時,大家都分家了,也拿不到你的錢,除非你願意幫忙他們。所以佈施的因果是確實存在的,這也是我們所親自體驗的。
這部分,後面 佛還會再說到,我們這裡就暫時不說;只說明因為它是福田,所以你下種一定時間後,就會有福德果報的**,誰都無法來劫奪,因為這是你所獨有的,因為不是與人共同種下的福田。
既然發願要修學佛道,那是很長遠的事,要歷經三大無量數劫。在三大無量數劫中,想要行菩薩道時一直都能輕鬆愉快,就應該有世間的福德資糧;然而世間的福德資糧不是憑空而有的,也不是單靠聰明就能得到。常常可以看見聰明人與憨厚人,同樣一種買賣,聰明人每次經營都賠錢;憨厚人看來笨笨傻傻的,很容易相信別人而似乎常常會受騙上當的人,卻是每次都陰錯陽差而賺大錢,這種現象太多了!
所以,福報不是靠小聰明得來的,而是過去世種了多少福田,這一世就有多少福報。不種福田而想要有收穫,是不可能的。所以,種福田就是佈施因,未來世的收穫就是佈施果。
―――恭錄於《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五輯
佛為什麼是金色的
3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有句古話說“人靠衣bai裝,佛靠金裝。”du佛本身沒有什麼形zhi象,但是為了dao讓人生起信心,所以示專現良好
屬的形象,這樣才能更容易引渡眾生。人們給佛像渡金,也是出於世人以金色為貴的原因。況且釋迦牟尼佛出生於古印度,當今的印度也是非常崇拜**的。
4樓:晴天《娃娃
佛學是從非洲所傳過來的,在那邊,宮殿、教堂等他們所認為神聖的佛降臨的地方都是以金色為主調,金色在他們眼裡就是神聖的佛的象徵,所以,當佛流傳入中國的時候,就把金色的佛這一傳統保留了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金色是太陽的顏色,太陽給人帶來光明和希望,人們往往把心中所想所求寄望於神明,而金色更能被人們接受,所以佛被古代人定義為金色。
6樓:非退化
《法華經·安樂品》謂:“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可見,佛身為金色。人們用金箔貼於佛身乃至佛面,是莊嚴佛像的功德。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東漢的明帝劉莊有金佛託夢之說,使佛教傳入中原,所以我國的佛像大都是以金黃為主
8樓:匿名使用者
俗話說的好啊 佛閃金光
9樓:匿名使用者
人們願意看到佛是金色的
10樓:是西瓜喔
也許是和人們的心理有關吧 可望而不可及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悟證果位成佛自然知道!
我也是金色身!
圓寂金色身至升西方極樂世界!
佛為什麼要受人天供養,為什麼要供養佛?
佛的福德智慧圓滿,而且是眾生的無上福田,應收人天供養。 靜夜思 這確實很怪,佛就是一個個雕像,不能動,不能看,不能吃,卻天天得有人供養,我估計那些天天拜他的人也不明白。拜完了東西還是被人吃掉。大家可能尋求一種心理安慰吧。 佛山深遠佛說佛光普渡人離塵土。佛已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只有精神遺留啊!佛不在人...
為什麼佛菩薩和眾生是一體的,佛菩薩為什麼要度眾生?
所謂即非是名 這個問題其實是沒了解過楞嚴經導致的疑惑,很多諸如此類的問題在楞嚴經,華嚴經,心經等中都有解答,只是有些是顯而易見的有些要更深的智慧更真的體會才瞭解得了。什麼是一體?有一個偈子說 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 這是教導修行者要以同體觀來修行以此斷除分別心,只有斷除分別心才算離大道前進了一大步。...
彌勒佛為什麼稱為富貴佛,彌勒佛為什麼這麼胖?佛家為什麼有這麼胖的形像?不是吃素的麼能吃這麼胖?
民間的稱謂。彌勒佛的精神是慈愛,所以又名慈氏。有些民間宗教的說法吧.為求富貴而創的說詞 正統佛教無此說法.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無煩無惱,笑口常開,豈不是人所夢寐以求的,焉能不富貴?性格決定命運,胖的人心多心寬吧感覺 大肚彌勒佛,看形象也知道。十字繡富貴彌勒佛掛家裡有什麼講究 佛相是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