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推崇《道德經》,《道德經》為什麼備受推崇?

時間 2021-09-08 06:18:34

1樓: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春秋時期李耳所著,內容包羅永珍,博大精深,在中國歷史上是有名的一部奇書,寓意深刻而深遠,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修身、健體等各個方面都不同程度受到該書影響。

《道德經》提倡「道法自然」,這是李耳的根本思想,也是道德經的精髓。

在《道德經》中,還提到了「無為而治」,這個觀點應該主要是針對治國和施政來講,可能是李耳察覺到當時各國紛爭當權者橫徵暴斂,底層百姓生存艱難朝不保夕才發出的呼喊吧!

但是自從"無為而治"四個字一出來,後人都把"道法自然"的根本給忘了!

無為而治容易記憶,容易理解,容易操作!而且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不也是天地間自然存在,不需強求的意思嗎,這樣一來也正好是無為而治的意思,正好給包含進去了!

所以很多人說起《道德經》,首先想到的就是「無為而治」,至於「道法自然」,既然包含在「無為而治」裡面,就不需要特別強調了。

看上去很完美?可惜卻是大錯特錯!

「無為而治」是「無為而治」,「道法自然」是「道法自然」,兩者可能偶有交集,卻絕對不能用「無為而治」強行代替「道法自然」!

第一,「道法自然」是《道德經》總綱,道之一字,就包羅永珍寓意深刻,自然二字,也不僅僅是簡單的自然存在,是萬事忍讓的無為而治,而應該是有時天晴有時雨的自然,是包含相對立的白天黑夜的自然,是同時包含所謂無為和有為的自然!

而「無為而治」,僅僅強調了無為二字,沒有作為只是自然的一種存在,當然無法取代大象無形的大自然!

第二,「道法自然」是李耳哲學思想的精髓,是他哲學思想的總結和昇華,是一種相對應用面很廣的通行哲理。

而「無為而治」是特定歷史時期內的產物,是李耳對當時社會情況作出的一種分析和總結,針對的是特定春秋時期,所以不太具備通用性,從這一點上來,無為而治當然不能跟道法自然相提並論!

所以呢,《道德經》一書的精髓是「道法自然」,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的「無為而治」,您覺得呢?

當然,懂得了《道德經》的精髓是道法自然,並不意味著你就能懷揣「利器」,縱橫天下,現實社會是很複雜的哦,具體成就還要看個人的運用和所處的時代和環境!

2樓:

老子的「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智慧型,我們其實並不難於理解:天上的風是最柔的,但是卻能通過肌膚,拔堅倒屋,再小的孔隙也能通過;電是最柔弱的,但它能通過金石,透過鋼鐵。

為何能至柔治剛呢?從物理的角度來看,剛性越大,物體的脆性就越大,抗打擊的能力也就越低,鑽石的確是自然界最硬的東西,但又有誰注意到,鑽石甚至比玻璃更易碎呢?而硬度極差的鉛,柔韌性卻極好,你甚至可以用錘子把它砸的像紙一樣薄,但仍然不能將它砸為兩半。

有個成語叫:「四兩撥千斤。」講的正是以柔克剛的道理。

俗語說:「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內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則性格剛烈,各有特點,又各有利弊。

然而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往往剛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太過於囂張的民族,往往越容易被低調的民族所征服。

冒頓是匈奴單于頭曼的太子,頭曼後來又喜愛別的妻子生的小兒子,想廢掉冒頓而立小兒子為太子。冒頓便殺掉頭曼,自立為單于。

當時東胡強盛,聽說冒頓弒父自立,內部形勢不穩定,乘機挑釁,派使者到冒頓那裡,索要頭曼的一匹千里馬。

冒頓問左右大臣,大臣們都說:「千里馬是匈奴的寶馬,絕不能送給他。」

冒頓沉吟著說:「東胡索要千里馬不過是個藉口,假如我們不給,他就有理由攻打我們,就要發生戰爭。」

左右大臣都攘臂憤慨地說:「寧可和他們拼一生死,也絕不可示弱送馬。」

冒頓說:「打起仗來就要損失幾千幾萬匹馬了,人死得更要多,不值得為了一匹千里馬付出如此大的代價,況且都是鄰國,在乎一匹千里馬也顯得過於小氣。」冒頓便派人把千里馬送給東胡。

過了不久,東胡又派人來索要單于的乙個閼氏(單于的妻子稱為閼氏),冒頓又問左右大臣。左右大臣都義憤填膺,說:「東胡太沒有道義了,竟敢索要閼氏,是可忍,孰不可忍,請您下令發兵攻打他。」

冒頓說:「為了一名女子和鄰國大動干戈,損失人馬牲畜無數,太不值得了,況且和人家鄰國友好,何必吝惜一名女子。」便又把東胡索要的閼氏送了出去。

東胡王見所求輒獲,意氣驕橫,根本瞧不起冒頓單于,又派使者見冒頓,說:「你我兩國邊境之間有塊空地,有一千多里,你匈奴也到不了那裡,把這塊地送給我吧。」

冒頓又問左右大臣該如何。左右大臣們說:「這本來就是塊無用的土地,給他也可以,不給也可以。」

冒頓聞言大怒,說道:「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麼能把土地送給別人?」凡是說可以把地給東胡的大臣都被他斬首,然後下令國中,集中兵馬,有敢遲到者一律斬首,便親率大軍襲擊東胡。

東胡素來輕視匈奴,全然不加防備,冒頓一舉消滅了東胡,把東胡的百姓和牲畜占為己有。

冒頓弒父自立,雖屬自保,也顯露出他兇猛殘忍的天性,然而面對東胡的無理要求,卻一忍再忍,而且忍常人所不能忍,這是因為他要成就常人所不能成就的事業。

當時東胡最為強大,東胡敢於提出無理至極的要求也是倚仗自己的實力,索要千里馬和閼氏不過是想挑起事端,以便自己出師有名,假如此時冒頓不答應請求,正式開戰,一定佔不到上風。

冒頓偏偏都忍住了,要馬給馬,要人給人,就是不給你開戰的理由。另外也以謙卑懦弱的姿態達到驕敵、愚敵、痺敵的目的,同時用所受到的恥辱來激發國內鬥士的血性,「知恥近乎勇」,恥辱常常會增強鬥志。

東胡見所求無不獲,心滿意足,既不把匈奴放在眼裡,也不屑出兵攻打了,卻不知「驕兵必敗」,在表面的勝利中,已經輸掉了最關鍵的戰爭要素。

冒頓戰勝東胡的智慧型,正是以老子「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為指導思想才成功的,或者說是一種退一小步而進一大步的勝利。倘若東胡是一塊巨石的話,那麼冒頓就必須要讓自己成為一堆棉花,而不是同樣硬的岩石,因為棉花與巨石相碰,則會很輕鬆地將其包在裡面。而如果巨石與巨石相碰,必然會兩敗俱傷。

至柔治剛的智慧型並非讓我們在面對強者時一味退縮、忍讓,而是讓我們適時地避開鋒芒,與別人巧妙的周旋,最終達到制勝的目的。歷史上最有名的以柔克剛的事例莫過於《將相和》——藺相如正是善於使用柔術,不但避免了窩裡鬥,還使廉頗自己認識到錯誤、主動請罪的。

陽剛是年輕人的標誌,然而處事過於陽剛就不明智了。遇到問題應該以冷靜的心態去對待,在某些不能直接解決的問題上不妨退一步,以一種柔弱的態度轉到另乙個方向去解決,這就是那些會辦事的人的做法。

《道德經》為什麼備受推崇?

3樓:惎暡郾

道德經講的東西太多了,可以闡釋的層次也非常豐富。換句話說,它簡直沒有流傳不廣的理由。當然也因為它具備的無比豐富的闡釋層次,導致這個話題太大太泛。

下面就我所知道的,說一些。

思想史角度上

就思想史的發展言,百家爭鳴是一次大解放,歷經春秋、戰國、嬴秦、而至漢武朝,統治階層申黃、老之術,反秦之弊與民休息,奉行無為而治。可以說這一階段老子學說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大的。到劉徹興儒術、要有所舉動的時候,黃老之術仍舊很有市場,甚至變成一股保守的政治勢力,比如竇太后、汲黯等,都是尊奉黃老的代表人物。

可以說,百家爭鳴後,自漢初至武帝朝,是黃老之術的乙個發展高峰。作為道家重要典籍的《道德經》,其影響力與傳播範圍不言自明。

魏晉之際,名士尚清談,清談的內容呢,則是越名教而任自然。

這一時期的一小撮知識分子,對司馬家的統治具有明顯牴觸情緒,這種牴觸當然也不能是直接跟皇帝正面肛。司馬氏以儒治天下,這一小撮就開始解構綱常、放浪形骸。名教就是儒家,自然則是老莊。

對老莊典籍的深層挖掘及再創新,構成了名士們精神生活的核心內容:

(桓)溫嘗問君(孟嘉):……「聽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漸近自然。」(陶淵明《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另一方面,自佛教東傳以來,為了能夠更好融入本土文化,僧人們開始用道家文字注釋佛法,《老子》和《莊子》就是經常被引徵的典籍,比如後來南北朝時期成玄英的《莊子疏》,就是非常典型的乙個案例。到了李唐建國,老子因為據說姓李,也開始沾光,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開元二十三年,《史記》中老子的傳記奉敕公升為列傳首,與伯夷合傳。再一次地,由於政治的介入,道家的地位被抬高。

隨著儒釋道合流,《老子》中的思想已經全方位融入到中國人的文化、藝術、政治與世俗生活當中。國畫中的留白、**欣賞的漸進自然、處世規則的不為天下先,民間信仰的太上老君等等,都可以從《道德經》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老子身上找到原型。

哲學意義上

從某種意義上講,諸子之中最像哲學家的,可能就是老子了。《道德經》非常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它涉及到了其它諸子甚少討論的本體論問題。而這在洋人的哲學語境裡正是最基本的問題。

《道經》一開頭實際上就是試圖闡述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

也是在對世界的闡述中,《老子》與《周易》出現了高度的一致性——它們都認為世間萬物是變動不居的,故而人需要與時遷移才能動態地把握和認識宇宙萬物。與此同時,兩部書經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的思辨方式,也無時不刻地提醒人們去感悟自然,從自然中尋找生存處世之道。

變化與接近自然,是構成中國國民性的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這在《老子》中可謂是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了。比如:

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再比如:

道法自然

洋人的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到了黑格爾那個年代才被提出來,類似的東西早在《周易》、《老子》的年代就出現在中國了。有鑑於此,面對黑格爾對中國文化、文字語言的嘲諷,錢鍾書曾在《管錐篇老子王弼注》中非常不爽地表示:

《老子》用反字,乃背出分訓之同時合訓,足與奧伏赫變(aufheben)齊功比美,當使黑格爾自慚於吾漢語無知而失言者也……

故反(返),於反為違反,於正為回(反)返;黑格爾所謂否定之否定,理無二致也。

兵法意義上

認為《老子》是兵書的人並不在少數,比如當代的李零,就持這種觀點。而在《老子》五千言裡,也的確經常見到非常精闢的戰術、戰略思維。比如這一段: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弗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對比《孫子兵法》:

主不可以怒而興軍,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火攻)

不戰而屈人之兵。(謀攻)

再比如: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對比《孫子兵法》: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計篇)

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之司命。(虛實)

再比如: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

對比《孫子兵法》:

故備前者則後寡,備後者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再比如:

善行者,無轍跡;

對比《兵法》:

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

實用意義上

關於黃老學說的特點,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指》裡概括的非常精當: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司馬談的這句話裡主要從兩個方面論述了道家的長處:一是養生,二是統御術。其中尤其是統御術層次上,道德家吸取了陰陽、儒、墨、名、法等眾家之長,從而可以與時遷移,具備指約而易操的特點。

而在養生方面就更不用說了,老子本人如今都已經成為了乙個圖騰。

老子這麼多年來,一是輸出了長命圖騰,二是留下了五千箴言,三是提倡不折騰,還有什麼好說的?

就此而言,《道德經》可小可大,小則養生保身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大則經略天下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控制論意義上:

在凱文凱利的《失控》中文版第188頁有這麼一段話:

古代的中國人儘管其創造從來沒有超出過指南車,卻擁有一種正確的關於控制的無念心態。聽聽老子這位神秘的學者在二千六百年前的《道德經》中所寫的,翻譯成最地道的現代話語就是:

智慧型控制體現為無控制或自由,

因此它是不折不扣的智慧型控制;

愚蠢的控制體現為外來的轄制,

因此它是不折不扣的愚蠢控制。

智慧型控制施加的是無形的影響,

愚蠢的控制以炫耀武力造勢。

隨後kk表示老子的睿智,完全可以作為二十一世紀飽含熱忱的矽谷創業公司的座右銘。

道德經是否推崇愚民統治,《老子道德經》第十二章

不好相反。道德經 講道的道理和原理,講人心與道的關係和聯絡,以及道在人身上的作用結果。道呼召人的思維同工以砌,構築人的 美好的心境 以此為目標為信仰來統治天下。這樣心境下的統治,不是愚民,相對於心機 心眼是愚,相對於聖潔 良善 公義又不是愚,是給人天賦異稟智慧型。道德經推崇的是要讓百姓無慾,也要求統...

《道德經》全文,道德經 全文及譯文

過去分詞 第一章道可道 可以語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 非真正意義上的道 名可名 可以明確定義的名 非常名 非真正意義上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 天地在開始時並無名稱 有名萬物之母 名只是為了萬物的歸屬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 因此常用無意識以發現其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用有意識以歸屬其範圍 兩者同出異名 兩種思維...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這是我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txt 老子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注釋 1 通常譯為 可以說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 強調道是不可言說的。但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