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道德經》是真正的天書,如源頭活水孵育人類,數千年如一日的陪伴。
老子釋迦說法時人心已難度化,如果說這個末法時期還有一普度眾生最方便之門,那就是《聖經》,她同儒釋道醫武一樣,都是最窄的門,能上道的人幾近絕跡,聖經裡簡稱“窄門”。
“你們要走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能進入這個天道窄門的人鳳毛麟角,多進入了狹義“窄門”,唯我獨大坐井說天闊。本篇和《道德經和金剛經的祕密》都屬於知識的窄門。人類演化的無量知識,輪迴百世未必能窮盡。
一玹氏是平凡人中的平凡人、生老病死的血肉臭皮囊,沒有創造任何知識,一切知識從來不增不減恆常恆在。
佛道儒醫武乃至上帝真主,傳遞的真相只有一個,不是多個。老子傳承的是神州文明,故老子直指眾妙之門,站在無極界解說真相,非上上等根器不能解其意、證其道,所以古往今來翻譯解讀道德經者,無非俗文。耶穌傳道時人心已壞,只能借、演、說道的“用”,所宣的博愛即為道之用。
闡明本體所展現出來的“用”,道以“博愛”駐世無我無私普愛一切眾,引導老百姓體會大天大地大自然——大我,從而體證道、上帝的偉大,然後迴歸上帝、迴歸伊斯蘭謂之“主”的世界。
2樓:假面
我們的生命,不僅僅指的是這個肉身,還有靈魂。好像玩遊戲,靈魂穿行於各個時空,好像遊戲裡進入一個個副本。到了地球這個副本,肉身以及所有的一切,就是靈魂的裝備和技能,人世間的這些破事,就是副本任務。
肉身壽命,就是你能在副本做任務的時間。
你說你的努力,有意義沒有?
《道德經》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觀點如何理解?
3樓:゛回憶最美
這句話主要比較了向“外”和向“內”的不同,再次表明了向“外”只是枝葉、發展,向“內”才是根本、源頭的思想。
“知人”就是了解別人、認識別人,是向外的。“知人”是一切人際關係開展的基礎。《紅樓夢》裡有副著名的對聯: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講的就是“知人”。“知人”才能“善用”。
“知人”就是“識人”,有句古話叫做“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識人”是為人處世的頭等大事。無論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都不能不“知人”,否則簡直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知人”是每個人都會一點的基本生存技巧,人和人的區別只在於“知人”的水平有高低。所以,善於“知人”的人當然是智者,有智慧的人才善於“知人”。
“自知”就是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是向內的。“自知”是“知人”的基礎,“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要了解別人,首先要對自己要有深刻的瞭解。
所有人中最方便、最容易瞭解的人就是自己。但是最難透徹瞭解的也是自己,因為太主觀了,就象一面鏡子,可以照盡天下萬物,卻獨獨照不到本身。所以真正能“自知”的人才是不容易的人,因為徹底的“自知”不僅需要“外照”,而且需要“內照”——更重要的是“內照”。
一個懂得“內照”的人才能真正的“自知”,才有資格稱為“明”。“明”是“內修”的境界——“心境空明”,“智”是“外學”的範疇,“明”比“智”的等級不知道要高多少倍呢。
4樓:匿名使用者
能夠看清別人的人,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
能夠看清自己的人,就能稱得上是聖明之人.
這句話告訴我們,看清別人固然重要.更要對是我們要看清自己.
只有認識自己的人,在為人做事上才能寬闊明達.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5樓:匿名使用者
知道並瞭解別人或人性的人是智者。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就能夠明明白白活著,不會隨波逐流,不會被別人**,是一個孤獨者。
這是個人理解的模糊概念,有些東西文字不好表達,意會吧。
6樓:匿名使用者
瞭解別人得人是智者,瞭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明白人
《道德經的奧祕》04究竟何為道,曾仕強道德經的奧祕04究竟何為道
因緣法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說美國。美國倒底是什麼樣?如果去過的話,就會說,如何如何,但沒有去過的,始終感覺是不明朗的,再有 錄相也不行。這個道的概念,也是這樣。它是需要實證的。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出家修行,他們就是想真正明白什麼是道。只憑文字上說,說千道萬,都無法真正明白的。因此,老子在 道德經...
怎樣才能讀懂《道德經》,如何讀懂老子的《道德經》
道德經 被誤讀大概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年代湮遠,使 道德經 原本,在流傳過程中遭到破壞產生缺失,使後人無法全面體會 老子 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是因為古人的思維方式與現代人不同。導致古人的行文用詞,分章斷句與今人的差異,使今人對古人原意產生誤解。今人很難讀懂 道德經 主要是以上兩方面原因,那麼...
道德經較好的注本有哪些,關於《道德經》,哪本書講解注釋得比較好?
道德經 主要注本有哪些?道德經 言簡意深,自秦漢以後被歷代道家學者奉為根本經典,為之註解者極多。僅現存 道藏 中的 道德經 注本,就有50多種,這些註解因時代不同而不斷變化其宗旨,因此研究老子學的變化,可以了解道教義理發展演變的歷史蹤跡。現存最早的老學著作,是西漢末年嚴遵的 道德真經指歸 本書以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