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①;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②?虛而不屈③,動而俞出④。多聞數窮⑤,不若守於中⑥。
[譯文]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受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
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含義]
本章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是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無神論的思想傾向,否定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觀點。他認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沒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對自然界萬事萬物不會產生任何作用,因為萬物在天地之間依照自身的自然規律變化發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二是老子又談到“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是這對前四章內容的進一步發揮。
他認為,作為聖人——理想的統治者,應當是遵循自然規律,採取無為之治,任憑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會採取干預的態度和措施。
[評析]
這一章從反對“有為”的角度出發,老子仍談論的是“無為”的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個物理的、自然的存在,並不具有人類般的理性和感情;萬物在天地之間依照自然法則執行,並不像有神論者所想象的那樣,以為天地自然法則對某物有所偏愛,或對某物有所嫌棄,其實這只是人類感情的投射作用。這一見解,表現了老子反對鬼神術數的無神論思想,是值得重視的進步思想。
從“無為”推論下去,無神論是符合邏輯的必然結果。他認為天地是無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須依照自然界的發展規律生長變化,不需任何主宰者駕臨於自然之上來加以命令和安排。
老子對此問題,通過生活中的兩件事加以解說。一是人們祭祀時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禱時用它,用完後隨手就把它扔掉了。同樣,聖人無所偏愛,取法於天地之純任自然。
即聖明的統治者對老百姓也不應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二是使用的風箱,只要拉動就可以鼓出風來,而且不會竭盡。天地之間好像一個風箱,空虛而不會枯竭,越鼓動風越多。
老子通過這兩個比喻要想說明的問題是:“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政令煩苛,只會加速其敗亡,不如保持虛靜狀態。
這裡所說的中,不是中正之道,而是虛靜。儒家講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老子講的這個“中”,還含有“無數”的意思。即用很多強制性的言辭法令來強制人民,很快就會遭到失敗,不如按照自然規律辦事,虛靜無為,萬物反能夠生化不竭。
有為,總不會有好的結果,這是老子在本章最後所提出的警告。
總之,本章的主旨仍是宣傳“虛用”,同前兩章相連,猶在宣傳“無為”,所使用的方法,仍是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會。
[解讀] “天”的新發現
不講仁慈,不安發議論,聽任事物的自生自滅。這就是老子在對自然界的客觀唯物性質認識的基礎上,所提出的“無為之治”的大體原則。
“天”是中國哲學史上最早出現的一個範疇。
古人慣於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並往往賦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義,先秦諸子們也大多繼承了這種傳統的天命觀。夏王朝的建立,由於有了統一的君主**政權,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現了眾神之長,即上帝,又叫做“天”。從此,“天”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的神性,而成為天神。
這種人格化的主宰者式的天神觀念,到了商、周時期得到進一步強化和豐富。春秋時期,傳統的天命神學並未完全解體,依然是當時佔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孔子關於“天”的理解是有矛盾的,就其思想的主導方面而言,仍是堅持了殷周以來的天神觀念,肯定天是有意志的,並且肯定天命,鼓吹“生死有個,富貴在天”;而墨子則提出“天志”、“天意”,宣揚天有意志,認為天能賞善罰惡,並有“兼愛 ”精神;孟子更以人性的義理推及天道,說“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
”時至今天,人們還常說 “天理難容”這樣的話,可見,傳統天命觀是如何廣泛而深遠地影響著我們思想方法。
老子是一個勇敢的批判者,他具備了他同時代和以後諸多哲學家、學者所不具備的睿智和膽識。正是他第一個講出了天不講仁慈這樣的真理,並用哲學的推理,把自然界的原理轉向人世。在老子的眼中,天不帶有任何人類道義和道德方面的感情,它有自己客觀執行的方式。
天雖然不講仁慈,但也無所偏向,不特意對萬物施暴。而它的滋生萬物,給世界以蓬勃的生機,人類得以繁衍生息,社會文明得以昌明。因此,“聖人”也不對百姓講仁慈,他應仿效自然執行的樣子,治理社會。
如果治理者發的議論多了,人為的干預多了,各種矛盾也就會激化,更何況個人的意見往往帶有片面性或謬誤。
老子在關於“天”的問題上,既不同於孔子的“天命”,又區別於墨子的“天志”,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本。“天”是由“道”產生的,它沒有意志,沒有好惡,更不是一種超自然的精神力量。這無疑是一種自然之天。
老子的功績,就在於他否定了有人格的天神,重新恢復和提出自然之天。
2樓:譚銘庭
老子表明自己的意志,是從天到人,天有自己的道,人也就應該順應道,天地都是自然物,自然之物是沒有情感的,老子藉助對天地的討論引申到對人的討論,因為人的存在也是天地的造化,因此聖人與一般人都是一樣的,聖人無非是通過自我求知反思達到了聖的要求而已,而人本身根本就和自然物一樣,沒有天生就賙濟百姓的道理,這些都是後天的造化,與此同時,老子對聖人也不抱抬高的眼光,他從來就不認為存在什麼聖人,這些人除了會自我要求以外,到處要求普通人像她們一樣知書達禮,但是普通人原本順應自然的生活卻被他們教化的不合自然了,因此聖人對待一般人無非也像對待芻狗一樣,不尊重他們的自我意志,強行的改變他們的自然本性
3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的很多解釋可能太過複雜、冗長。其實老子思想很簡單。
上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說的是大自然是不會生出情感的,它的一切都是天然形成的,讓萬物自長自生自成,彷彿萬物賤如芻狗,所以說天地不仁。
下文,“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利用前句為引言,做排比、對照,說的是聖人(古之善為道者),效法自然,讓百姓自長自生自成,不對百姓過多折騰,彷彿萬民賤如芻狗,所以說聖人不仁。
其實,這裡老子是用貶義來褒揚天地、聖人的無為而無不為的方式。這是老子一貫的說理方式。
正所謂“功遂事成,百姓皆謂我自然”。這又何須為政者過多造作。
4樓:卡卡卡修
說法很多嗎,近**解是聖人沒有偏愛,把百姓噹噹作祭祀用的事物一樣對待。
仁這個字的含義很難明確,畢竟我們現**解的“仁慈”“仁愛”都是後來的詞彙,在老子的時代未必如此。而祭祀品在當時也不是低賤的宰殺品,只有足夠高貴和符合特定條件的物品才會用於祭祀。
5樓:飛瑤葵雪
就是聖人之下,天地萬物都比不上他們,認為天地萬物都是渺小,任憑萬物自生自滅的意思,這是我自己的理解
6樓:日昌晶月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論述人與大自然的關係)說的是大自然是不會生出情感的,它的一切都是天然形成的,不依人的意志而轉移。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論述君王與人民的關係)說的是有德之君對每一位公民都是一視同仁,不會將人劃分為三六九等,人人平等。
第一不要以偏概全;第二要綜觀上下文。
7樓:武晨曦
意思是:不幹好事的聖人,把百姓不當人對待,當狗來對待。
8樓:求o道
聖人你可以理解為像孔聖人,意思就是聖人不仁義,百姓就倒黴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啊?
9樓:韓琴
這句話意思是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對待百姓也如同對待芻狗一般,任憑人們自作自息。是說自然的法則是對待世間永珍一切平等;在人的世界裡,也應如此才是正道。
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經》老子第五章,原句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ó 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白話文釋義: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對待百姓也如同對待芻狗一般,任憑人們自作自息。
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任其自然發展。
擴充套件資料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此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章,用以說明天道自然無為,人道一樣的應該自然無為,世上沒有唯一正確的思想,妄圖用一種思想去規範人民的行為是愚蠢的。一個文明國家,不應該給人民灌輸任何國教式的思想,更不應該強制人民如何如何做,人民會自然而然地進化。
聖人對待(宇宙學上的)事情的基本原則是按規律來加以處理,且這種規律也是“天地”的規律。規律與規律在本質上是平等的、相同的。聖人即是發見和認知世界的先驅,也即是人中之一。
老子以風箱來作了比喻:從表面現象來看,風箱在不停地被運作著,然而在整個運作過程中,風箱中間的“軸”卻總是保持著自身位置上的相對穩定,這個軸心,正是仁心的相互作用力。
老子以此比喻告訴我們,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中”,而這個“中”都同樣是相對穩定的,所以,如果找得到一確定事物的“中”,就是找到了其相對穩定的狀態,也就是找到了該事物的本質的方面。這種去找到事物的“中”的辦法就叫做“守中”,亦即所謂“中而用之”,這個中即是心中,也就是守仁。
10樓:樹皮降臨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聖人也是沒有仁受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 芻狗 本意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犧牲(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犧牲)。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愛笑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呀是沒有感知力的 對什麼都麻木不仁 它高高在上,不過是把這世間的萬事萬物當作螻蟻罷了。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道德經裡的聖人,不是那些無所不知 無所不能的人。文中的聖人指是 王 即統治階級。在 道德經 中 王,邦 國 等字出現的比例是相當高的,因此,我才認為應當把...
怎樣才能讀懂《道德經》,如何讀懂老子的《道德經》
道德經 被誤讀大概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年代湮遠,使 道德經 原本,在流傳過程中遭到破壞產生缺失,使後人無法全面體會 老子 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是因為古人的思維方式與現代人不同。導致古人的行文用詞,分章斷句與今人的差異,使今人對古人原意產生誤解。今人很難讀懂 道德經 主要是以上兩方面原因,那麼...
老子道德經意義是什麼,道德經的意義是什麼
老子著書是出於他救人濟世的慈愛之心和他的人生理想。老子不是單純的繼承我國古代大道的傳統,而是在實踐總結的基礎上,吸取當時最高科學成就,把它昇華為一種嶄新的系統而完善的 道學 大道科學。這是老子的偉大創造性貢獻,是中華民族以於至全人類的一個里程碑,標誌著以人之道合天之道的成熟和完善。道德經 是我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