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論水 翻譯,《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翻譯

時間 2023-05-16 23:54:06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翻譯

1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謁見了梁襄王,退出來後,對人說:「在遠處看,他不像個國君,版走到跟前也看權不出他的威嚴。他突然發問道:『天下怎樣才能安定?

誰能使天下統一?』我答道:『不喜歡殺人的國君能使天下統一。

天下的人沒有不歸順服從的。大王了解禾苗生長的情況嗎?七八月間遇到天旱,禾苗就枯蔫了。

假如這時候)天上忽然湧起烏雲,降下大雨來,那麼禾苗就又能蓬勃旺盛地生長起來了。果真這樣,誰又能阻止它生長呢?當今天下的國君沒有不好殺人的。

如果有不好殺人的,天下的老百姓必然都會伸長了脖子期望著他了。果真這麼做了,老百姓歸順他,就跟水往低處奔流一樣,浩浩蕩蕩,誰又能阻擋得住呢?』」

《孟子》全文及翻譯是什麼?

2樓:教育奮鬥之星

一、譯文: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一定是有什麼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

孟子說:「大王,何必說利呢,只要說仁義就行了。大王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封邑有利。

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說,『怎樣使我自己有利,』結果是上位的人和下位的人互相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啊。

在乙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裡,殺害他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在乙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殺害他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

這些大夫在一萬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千輛,在一千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百輛,他們的擁有不算不多。如果以道義為後卻以利益為先,不奪得國君的地位不會滿足。從來沒有講「仁」的人卻拋棄父母的,從來沒有講義的人卻不顧君王的。

所以,大王只說仁義就行了,為什麼一定說利呢。」

二、原文: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矣,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仁政學說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節選原文和翻譯

3樓:清風白酒留故人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翻譯:舜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用,管仲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使他資財缺乏,使他做事不順,(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乙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乙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被人們所了解。國內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國家和外來的禍患,國家常常會滅亡。

這樣以後,人們才會明白憂愁患害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孟子翻譯及原文

4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翻譯及原文如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公尺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不如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式。

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呀,**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內部團結啊。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邊界,鞏固國防不能憑藉險要的山河,威懾天下不能憑藉銳利的**。

能行「仁政」的君王,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援幫助他的人就少。支援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連內外親屬也會背叛他;支援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所有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屬都反對背叛的君王。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翻譯,《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翻譯

惜上陌 孟子說,那就讓我來為大王講講 吧!假如大王在奏樂,百姓們聽到大王鳴鐘擊鼓 奏笛的音聲,都愁眉苦臉地相互訴苦說 我們大王喜好 為什麼要使我們這般窮困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假如大王在圍獵,百姓們聽到大王車馬的喧囂,見到華麗的儀仗,都愁眉苦臉地相互訴苦說 我們大王喜好圍獵,為...

孟子梁惠王下2 11的主要思想,《孟子 梁惠王下 》孟子主要想告訴君王乙個什麼道理

孟子在這裡主要還是宣傳仁政思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果你所施為仁,那麼不管你的領土多麼狹小,也不用畏懼他國 如果你所施不仁,就算你國家強盛,也會遭受其它國家的唾棄!手機答的,多有不便不能詳述。無論你是為做題與否,文中大概也應了解,這樣就算做題也知如何答。但最好還是為了解世事而讀。入正題。齊國把...

《孟子 梁惠王上》 全文及其譯文是什麼

翻譯 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 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一定是有什麼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孟子說 大王,何必說利呢,只要說仁義就行了。大王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封邑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說怎樣使我自己有利,結果是上位的人和下位的人互相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啊。在乙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