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沐火圭鑫
我雖然想在佛法中力挽狂瀾,但是這點微不足道猶如塵埃掉進大海。看你能領悟多少了?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諸行如芭 蕉,諸識法如幻.
... 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
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
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
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上至非想處,下至轉輪王,
七寶鎮隨身,千子常圍繞,
如其壽命盡,須臾不暫停,
還漂死海中,隨緣受眾苦。
迴圈三界內,猶如及井輪,
亦如蠶作繭,吐絲還自纏。
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眾,
尚舍無常身,何況於凡夫。
父母及妻子,兄弟並眷屬,
目觀生死隔,云何不愁嘆;
是故勸諸人,諦聽真實法,
共舍無常處,當行不死門。
佛法如甘露,除熱得清涼,
一心應善聽,能滅諸煩惱。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苾芻:
‘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
汝諸苾芻,此老病死,於諸世間實不可愛、實不光澤、實不可念、實不稱意。若老、病、死世間無者,如來應正等覺不出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是故應知,此老、病、死,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
由此三事,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外事莊彩鹹歸壞,內身衰變亦同然,
唯有勝法不滅亡,諸有智人應善察。
此老病死皆共嫌,形儀醜惡極可厭,
少年容貌暫時住,不久鹹悉見枯羸;
假使壽命滿百年,終歸不免無常逼,
老病死苦常隨逐,恆與眾生作無利。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諸瑟芻眾、天、龍、藥叉、揵闥婆、阿蘇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常求諸欲境,不行於善事,
云何保形命,不見死來侵,
命根氣欲盡,支節悉分離,
眾苦與死俱,此時徒嘆恨;
兩目俱翻上,死刀隨業下,
意想並慞惶,無能相救濟,
長喘連胸急,短氣喉中幹,
死王催伺命,親屬徒相守,
諸識皆昏昧,行入險城中,
親知鹹棄捨,任彼繩牽去,
將至琰魔王,隨業而受報。
勝因生善道,惡業墮泥犁,
明眼無過慧,黑闇不過痴,
病不起怨家,大怖無過死。
有生皆必死,造罪苦切身,
當勤策三業,恆修於福智。
眷屬皆捨去,財貨任他將,
但持自善根,險道充糧食。
譬如路傍樹,暫息非久停,
車馬及妻兒,不久皆如是。
譬如群宿烏,夜聚旦隨飛,
死去別親知,乖離亦如是。
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
依經我略說,智者善應思。
天阿蘇羅藥叉等,來聽法者應至心,
擁護佛法使長存,各各勤行世尊教;
諸有聽徒來至此,或在地上或居空,
常於人世起慈心,晝夜自身依法住。
願諸世界常安隱,無邊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業並消除,還離眾苦歸圓寂。
恆用戒香塗瑩體,常持定服以資身,
菩提妙華遍莊嚴,隨所住處常安樂。
2樓:煩惱即菩提
空虛是一種很好的狀態,安住於空虛,不要有慾望。
3樓:山河大地風雨雷
學佛真正是此生不能間斷的事情。推薦您幾本結緣書《安士全書》《了凡四訓》。
希望能夠幫助您解決問題!
4樓:匿名使用者
推薦你一本書 索達吉堪布 《苦才是人生》讓你對這些問題有個重新認識,找到人生的價值和目標.噹噹網上有書評.
5樓:大阿彌佗佛
這是人生道路沒有方向,你的心正處在暗夜當中。
聖人的教導是指路明燈,他告訴我們人生的真正歸宿在何處?但是,你得接受教誨才能真正打破無明。
阿彌陀佛
6樓:求穎然
坐禪,其實我覺得你有空可以去幫助一些人,做一些好事,多做好事,內心自然富有,可以從身邊做起,有空去關心關心孤兒院、養老院裡的孤寡老人,所謂給予是富有的人特有的財富,而在你付出的同時也一定會得到反饋的!祝你好運。
7樓:直人邪
深入佛法的人,不會有這種感覺。。不懂佛法的人,總會有這種問題。。。
但是,實際上,僅僅是一扇門的區別。。。
一樣的狀態,不同的感覺
。推薦你讀【楞嚴經】,讀懂了,明白守真,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了,,,也可以進入我團隊公告中的**,看看博主的文章,應該對你學佛有益處
8樓:w大惡魔
想求助佛法 對治空虛、寂寞、無聊的心理病呀,
那你得 先 找到 你那顆 生了空虛、寂寞、無聊心理病 的心 是在哪兒 呢,,,。
9樓:匿名使用者
看看《聖經》吧,沒有那麼複雜至少是深入“淺出”,佛經什麼很難看懂的...
10樓:陸過人間
你可以去寺院,接觸佛友,學習經典。
11樓:冰城雜拌兒
那是你太空虛無助了!
有道是“急病亂投醫”,不要把自己的心寄託於某種宗教,從而掩蓋了你自身的不足,過於悠閒就是頹廢,頹廢才被一些人所利用。對人坦誠豁達一些,多接觸外界,有朋友了,有事做了,你就不空虛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找“高階趣味”就好了嘛。
練練字,學學品茶,學學國畫,讀讀經,拜拜佛,養養花。。。。。。。。。。很多
佛教思維屬於心理學嗎?
13樓:荒誕不經
宗教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人對宗教的信仰機制在心理學研究的範圍中。
14樓:煩惱即菩提
不光是心理學,還是哲學。
15樓:羅馬
修心。沒有分別心。不住於心。心外無物。心裡什麼也沒有。只有清淨心、真誠心、平等心、慈悲心、心無掛礙。——不同於心理學,分析。
佛教和心理學對話一:宗教信仰會引發什麼心理障礙
16樓:佛緣深情
沒有正信的人當然會有諸多心理障礙啊。。。
佛教心理學。
佛教心理學與西方心理學之間有什麼關係?
17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心理學非常複雜,它作為一門科學,被認為是最不成熟的科學,卻又說是20世紀最發達的一個人文社會科學。現在它的主學科有200多種,心理學的大家、大的流派也有很多。
所以要拿佛教的心理學跟西方的心理學去相比的話,不大好比較,互相之間也互不相認。比如說,心理學大致分為自然科學心理學與人文科學心理學。人文科學心理學在我們國家高考裡面屬於文科,自然科學心理學是屬於理工科,這兩家到現在也不能坐在一起。
因為自然科學是在實驗室裡進行研究的,用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所以它不能承認精神分析或者佛教的心理學,它根本就不能承認這種東西是科學。
如果要勉強比較,只好跟心理學裡的一些流派,就是現在一般所說的第二心理學跟第三心理學、第四心理學。第二心理學就是精神分析,第三心理學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第四心理學是超個人心理學。這幾種心理學與佛教中關於心識的分析、修行的體證共同點相當多。
這三個派別的西方心理學家對佛教都是極為感興趣——不是一般的感興趣,甚至比佛教徒更感興趣。
我在2023年參加過榮格這一派心理學的年會,這些心理學家幾乎都認為自己是禪師
,都在參禪。我們學校每年都有法國精神分析派的心理學家來交流,大概有
一、二十個,他們也全都認為自己是禪師
,他們最感興趣的就是禪宗。榮格心理學會會長**的題目就是《我是一個禪師嗎?》。
最後他的結論就是“夠不上一個禪師”,就說在禪師面前,他們是非常謙虛的。他們對禪師接人的教學方法最感興趣。因為禪師可以在剎那之間,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一個人的心理問題,甚至讓他開悟,心理學家最需要的就是這種技術。
我認為心理學的方法是科學的,
現在一般研究宗教與科學關係的人,都知道科學是從宗教裡面分化出來的,它不是截然對立的。宗教信仰跟科學研究也不是截然對立的東西。有一組統計數字,從有諾貝爾獎以來,得諾貝爾獎的人一共是500多個,95%以上都有宗教信仰,只有前蘇聯不多的幾個科學家沒有宗教信仰。
就說明宗教信仰並不妨礙他的科學研究。反倒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得諾貝爾獎的很少。再者,兩者也不一定完全對立。
比如佛教,它研究心就用“解行相應”的方法。解行相應,就是我提出一個理論,然後去實踐。實踐了以後,再對這個理論進行修改,那跟科學的方法有什麼兩樣呢?
那也是一種研究心的非常科學的方法。解放以前的太虛大師對整個科學有一個評價,就是科學的方法是科學的,但也是片面的。因為理論方法是有侷限性的,你用來研究物質世界,分門別類去研究的時候是可以的。
但是你研究世界的整體、研究微觀層次及精神心理等問題時,這種方法是不夠的。他認為完全科學的方法,就是科學的方法再加某些宗教所用的瑜伽實證的方法,就是通過禪定、通過治理自心這種實驗開發出一種智慧,去直觀自己以及整個世界的實相。我覺得這個說法是非常好的。
心理學和佛學有什麼關係
18樓:
一些心理疾病被認為需要糾正錯誤的認知,人的錯誤認知一般有過分絕對化(我一定要成功),以點帶面(我這個事情沒做好,所以我什麼都不行)等等。佛家的理論都是叫人放下、放下了自然就沒有煩惱了。比如佛叫人觀自在,然後自在如來,好比健康人的一種心理調節方式,心理疾病的患者不能調節了,那就用宗教調節。
不僅是佛教,還有**教也是一樣,佛割肉飼鷹也好,耶穌讓人打了左臉打右臉也好都是一個道理,掙不到就不要爭,不爭了看淡了心情就好了。一花一世界,世上如此之多的玄妙,何必非執著於一事一物呢,對不?
哲學,宗教或者說佛學,道學,心理學有什麼不同?
19樓:以何為心
樓主這個問題太大了。
愚以為沒有不同,都是在解釋:我是誰?我從**來?要到**去?所謂不同只不過角度不同、深淺不同、導向不同,雖然如此,其相互之間也蘊含著很多相似之處。
佛教教義中,唯識近於科學,三論近於哲學,華嚴及天台近於文學,真言及淨土近於美學,因明近於邏輯,...任何一宗都可以彙集到禪的精神中。
講哲學上的唯心論,除了唯物論,幾乎多可納入唯心論的範圍。比如培根、洛克、休謨等,算是主觀的唯心論,黑格爾算是客觀的唯心論,康得算是意志的唯心論,詹姆士算是經驗的唯心論,柏格森算是直覺的唯心論,羅素算是存疑的唯心論(這一唯心論的分類法見於太虛大師法相唯識學概論)。
總之,不論是那一種的唯心論,總要立出一個標本,作為他們立論的基礎,有了一個標本的偶像,就難免不犯以偏概全的錯誤;存疑的唯心論是比較開明的,但他們不能指出一個究竟的歸路,仍不免令人有旁徨之感。
佛學中的法相唯識學可以看做是普通心理學的超越,如果樓主有緣深入研究,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法相唯識學不是普通心理學可以比擬的。
20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心理學完全是一門自然科學,跟其他幾個世界觀的不好相提並論的。
佛、道是宗教,自有它的世界觀。哲學是科學,需要以自然科學為基礎提供論據。宗教信仰信是第一位,從來不需要物理化學等等的支援。
只不過有的現代人因為受了較多科學教育,再想接納宗教信仰,往往需要對教義有一個貌似科學的解釋,實際上這樣不僅成了偽信科學也歪曲了真實的教義。其實對於虔誠的信徒而言,教義本身就是最強的支援。總的來說,科學比較冷酷,宗教更人性化。
空虛寂寞怎麼辦,當一個人空虛寂寞無聊的時候,該怎麼辦
w有一隻小灰灰 長時間都是這樣的話 沒有慎太好的辦法 唯一要做的就讓自己變得忙碌起來 哥們兒現在情況和你一樣的 而且我對外面有一張天生的排斥感 不喜歡在外面 所以每天都讓自己忙成狗 如果是短期的話就是正常的 什麼東西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過段時間就好了 額額額3吃吧 出門在外都這樣 你還不適應 的生活...
寂寞與空虛的區別,寂寞和空虛的區別是什麼?
步越衛桂 寂寞是因為愛上了某人,卻不能和他 她在一起,都是思念在做怪。而空虛是沒有找到自己愛的人,加上前途渺茫,就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其實你可以嘗試寫一下 或日記,或者找一件感興趣的事做,就可以解決。謝謝採納! 睦許欒星騰 寂寞和空虛,本質是相似的,但寂寞是環境所影響產生的,而空虛可能是因為本身也可能...
怎麼充實自己每一天,不無聊,不空虛,不寂寞,更不會胡思亂想
怎麼樣才不會那麼無聊?因為你無所事事,所以才會有時間來想太多。每個人都會無聊的,多或少罷了。當一個人開始逃避,放棄自己的追求,因為一些挫折而覺得灰心。每天只是隨意的過,無所事事,成天玩耍久了也覺得沒意思。無聊很正常,但天天把無聊掛在嘴邊說明自己的生活有問題。所以要擺脫無聊,首先應該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